自支撐三維納米多孔石墨烯薄膜製備微米級柔性全固態非對稱超電容

2021-02-24 MaterialsViews

電子器件的日益小型化和柔性化要求儲能器件必須具備輕質、柔性,並能夠在有限空間內最大程度地發揮高電化學性能。因此,探尋具有高體積比性能的柔性儲能器件成為關鍵。柔性超電容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長使用壽命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為了兼顧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人們通常將具有高導電性的碳納米材料和具有高比容量的過渡金屬氧化物複合,以期獲得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然而,碳納米材料較低的比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複合電極材料整體的電化學性能。因此,尋求高比表面積、高導電性、輕質、體積可忽略的自支撐體來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是獲得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超電容的關鍵。


近期,天津大學趙乃勤教授課題組利用納米多孔銅為模板原位合成了三維管道狀納米多孔石墨烯薄膜(3D-DG),其孔徑分布為500~800nm,石墨烯片層少於5層,並展現了良好的柔韌性。在此基礎上,利用電化學沉積的方法在3D-DG內外表面均勻沉積了二氧化錳(MnO2),可達複合電極(3D-DG@MnO2)總量的90.5wt%,從而大幅提高整體電極的電化學性能。

爾後,課題組利用納米多孔銅催化氫化石墨高溫裂解,合成了連續異質結構的納米多孔石墨烯膜(3D-npG),並以此為負極材料,3D-DG@MnO2為正極材料,PVA/LiNO3為凝膠電解質,組裝成非對稱柔性超電容(ASCs)。組裝後的ASCs的厚度僅有50μm左右,電壓窗口可擴展至2V,表現出優異的體積能量密度(28.2mWhcm-3)和功率密度(55.7Wcm-3)。ASCs在循環5000次之後容量仍然能夠保持在~92%。僅使用一片ASCs就可以同時點亮25盞紅色LED燈。

相關研究成果近期以Frontispiece的形式刊登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DOI: 10.1002/aenm.201600755)上。

用於高能量鋰空氣電池的新型三維納米多孔石墨烯材料

TiC納米鏈電極的高能鋰離子電容器的構築

具有超高倍率性能的全固態線狀超級電容器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MaterialsViewsChina 官方微信平臺

聚焦材料新鮮資訊

材料大牛VS新秀訪談
MVC論文排行榜每月新鮮出爐
熱愛科研的你還在等什麼,快加入我們一起微互動吧!!!

微信號:materialsviews

微博:materialsviews中國

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公眾號或媒體如需要轉載,請聯繫:

materialsviewschina@wiley.com

關注材料科學前沿,請長按識別二維碼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閱讀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原文

相關焦點

  • 科技聚焦丨輕質超薄碳納米材料柔性全固態超電容問世
    輕質超薄碳納米材料柔性全固態超電容問世厚度僅為A4紙的三分之一 可嵌入服裝作為電源
  • 清華大學張芳團隊:石墨烯基柔性薄膜的高效製備助力地下水淨化
    石墨烯基柔性自支撐薄膜具有重量輕、結構穩定、機械韌性高、耐高強度彎曲摺疊、導電高等優勢,可以很好解決塗布時電極活性物質易粉化剝離、彎折過程中短路以及材料保存問題。由於石墨烯材料表面官能團較少,分散液中溶解度較低,不易直接製備成柔性薄膜,因此常利用氧化石墨烯(GO)前驅體後還原方式製備,其中真空抽濾法由於設備廉價、操作簡單、定量方便等特點被研究者廣泛使用。但該方法存在部分局限:1. 水系抽濾法耗時較長,分散溶劑揮發較慢,無法達到快速製備的目的;2. 製備的薄膜尺寸較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 華南理工:簡易高效的方法製備柔性石墨烯薄膜,用於水性集電器
    本文要點: 一種以天然石墨(NG)薄片為原料大規模製備自支撐柔性石墨烯薄膜(FGF)的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水性儲能裝置由於在安全性,成本和離子傳導性等方面的優勢而被廣泛考慮。 首先,以天然石墨片為原料通過優化H2Ø2 的比例,在室溫下在極短的時間內(不到6小時)製備非常薄的石墨烯納米片。隨後通過簡單的輥壓技術將所獲得的石墨烯納米片成形為FGF。與市售的碳布(CC)和碳紙(CP)相比,FGF具有更好的親水性和2.56×105S / m的較高電導率,重量更輕。在鹼性溶液中,負載在FGF上的商用活性炭表現出比CC或CP更好的電化學性能。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 神奇的超輕超彈多孔氣凝膠材料——三維石墨烯
    溼化學製備技術主要通過採用硫酸和高錳酸鉀將石墨氧化插層,並剝離出氧化石墨烯,然後將氧化石墨烯通過自組裝,實現石墨烯之間的連接。這樣製備的塊體材料在冷凍乾燥過程,通過剩餘水分形成的冰晶在真空下升華進而造孔,最後製得三維石墨烯。這種三維石墨烯超輕且彈性優異,可規模化製備。但該製備方法對三維石墨烯的微結構調控有限。
  • 中美科學家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 stretchable micro-supercapacitor
  • 華南理工:簡易高效的方法製備柔性石墨烯薄膜,用於水性集電器
    本文要點:一種以天然石墨(NG)薄片為原料大規模製備撐柔性石墨烯薄膜(FGF)的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水性儲能裝置由於在安全性,成本和離子傳導性等方面的優勢而被廣泛考慮。然而,可用於水系統的集電器非常有限。
  • 物理所等基於碳納米管薄膜的柔性儲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最近,該課題組牛志強博士、周維亞研究員、解思深院士等與本所清潔能源實驗室黃學傑研究組馮國星博士、李泓研究員、胡勇勝研究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曉東教授和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智能聚合物研究所陳俊博士合作,充分利用直接生長的自支撐柔性碳納米管薄膜獨特的連續網絡結構、高電導率、高力學強度、高透光率等特點,研究了這種碳納米管薄膜在儲能器件和透明柔性電子學等領域的應用。
  • 餘桂華團隊AM實現鋰金屬顆粒可逆沉積的超共形可拉伸石墨烯薄膜
    柔性共形石墨烯薄膜的製備示意圖(a-b)和形貌表徵(c-d)通過鋰金屬輔助機械剪切力剝離石墨並同時使剝離的石墨烯納米片平行取向排列分布於鋰金屬中,之後通過電化學剝離除去表層一定厚度的鋰金屬,使得分散於鋰金屬中的石墨烯納米片重新緊密堆疊並與鋰金屬緊密接觸共形的SEI薄膜。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石墨烯作為一種獨特的二維結構材料,擁有超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子遷移速率、優異的導熱導電性和機械強度等特性,其納米尺寸效應賦予其優異的物化性能,是改善聚合物熱、電、機械性能的最優填料之一,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已經廣泛應用在提高聚合物的高性能與多功能方面,具有極大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價值。
  • 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1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平面離子超級電容器(MSC)由於快速的離子傳輸,超長的使用壽命以及易於與微電子設備集成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MSC中薄膜電極的堅固性通常不能滿足薄膜電極的結構穩定性和裝置的耐用性。
  • 一步法製備貴金屬/石墨烯基柔性生物傳感器
    多孔結構的三維石墨烯具有大表面積、好的生物形容相容性和極好的導電性,可以廣泛地應用於能源器件、催化、分離和傳感等。三維石墨烯可以通過自組裝、模板法和直接沉積等方法製備。最近,一種新型的方法被報導,可以通過雷射直寫技術直接在聚醯亞胺的基底上來合成三維結構的石墨烯。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針對上述問題,王奇和韓敏課題組開展了合作研究,利用可控熱轉換油胺包裹的SnS2-SnS混相納米盤前驅物的策略,巧妙地將有機分子的碳化、摻雜、相轉換和自組裝等重要的物理化學過程集成於一體,首次成功實現了硫摻雜石墨烯(S-G)和SnS雜化納米片的原位合成與組裝,得到了新穎的3D多孔SnS/S-G 雜化納米建築(HNAs,如圖1所示)。
  • 超越人類認知的石墨烯泡沫,幽靈一樣存在著
    天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三維泡沫石墨烯,實現了紫外-太赫茲-微波超寬光譜探測,並製備了非對稱電極型光電器件——高性能,寬光譜光熱電探測器,為未來在室溫下工作的超寬帶、高靈敏度新型光電探測器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 寧波材料所:可擴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導熱性柔性石墨烯薄膜
    本文要點: 通過簡單,綠色和溫和的方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成果簡介 眾所周知,石墨烯納米片(GNS)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但是,以可控和可擴展的方式將石墨剝落成GNS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製備的納米片的結構的特徵在於大的橫向尺寸和超小的厚度。 此外,所製備的GNS容易獲得高產率(≈54%)。最後,將所獲得的GNS和纖維素納米纖維(CNF)複合以形成一些納米材料膜。製備的薄膜表現出優異的柔韌性和較高的導熱性,90 wt%G的GNS薄膜(8.0 W /(m·K))的面內導熱率是沒有GNS的薄膜的11.4倍。
  • 以泡泡膜為模板拼接製備石墨烯薄膜方法問世
    而如果我們從材料的角度去看泡泡,泡泡(包括泡泡膜)則是張力穩定下的薄液膜,厚度可達數十納米至數十微米,這為薄膜材料的製備提供了天然的模板。基於此,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閆立峰教授及其博士生陳武峰提出了以泡泡膜為模板拼接製備石墨烯薄膜的方法,相關工作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銀納米線銀納米線是指直徑為納米級、長度微米級的1D的銀納米結構。銀納米線薄膜具有與商業化ITO薄膜類似甚至更好的導電性和透光率,這是由於其內在的高導電性,多孔結構和更大的比表面積。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低成本和大尺寸連續製造銀納米線薄膜已經迅速發展,商業化的透明導電銀納米線薄膜已經面市並用於商業化產品。
  • 寧波材料所:石墨烯納米卷可實現堅固耐用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通過凍幹獲得具有不同長寬比的石墨烯納米卷。由石墨烯納米卷組成的薄膜電極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具有石墨烯納米卷的柔性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出色的耐用性。成果簡介 小型,靈活和自供電的電子系統的興起極大地刺激了對微型電化學儲能裝置的迫切需求。
  • 至柔至性之柔性電池:科研進展和機遇|聚合物|碳納米管|電化學|材料...
    碳材料,如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和碳納米纖維(CNFs),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高導電性和優異的機械性能。因此,碳材料通常用作自支撐柔性電極,以消除對金屬電流收集器的需要。碳納米管在LIBs中被廣泛用作導電添加劑或集流體。碳納米管構建的導電網絡,為電極中的電子提供通路。此外,碳納米管可以組裝成完整的膜,作為柔性基底。
  • 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石墨烯作為一種獨特的二維結構材料,擁有超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子遷移速率、優異的導熱導電性和機械強度等特性,其納米尺寸效應賦予其優異的物化性能,是改善聚合物熱、電、機械性能的最優填料之一,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已經廣泛應用在提高聚合物的高性能與多功能方面,具有極大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