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張芳團隊:石墨烯基柔性薄膜的高效製備助力地下水淨化

2020-12-05 科技與生活視野

石墨烯基柔性自支撐薄膜具有重量輕、結構穩定、機械韌性高、耐高強度彎曲摺疊、導電高等優勢,可以很好解決塗布時電極活性物質易粉化剝離、彎折過程中短路以及材料保存問題。由於石墨烯材料表面官能團較少,分散液中溶解度較低,不易直接製備成柔性薄膜,因此常利用氧化石墨烯(GO)前驅體後還原方式製備,其中真空抽濾法由於設備廉價、操作簡單、定量方便等特點被研究者廣泛使用。但該方法存在部分局限:1. 水系抽濾法耗時較長,分散溶劑揮發較慢,無法達到快速製備的目的;2. 製備的薄膜尺寸較小,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

為了克服傳統水系真空抽濾法的缺陷,清華大學張芳團隊設計了以乙醇(EtOH)作為GO分散劑的抽濾方法製備一系列柔性GO自支撐薄膜,並通過熱還原手段製備了摻N還原石墨烯(NDG)薄膜,對製備的自支撐薄膜微觀結構、形成機理、電化學性能等進行了系統地研究。

GO-EtOH法具有以下優勢:1. 抽濾速率較傳統水系方式提升近200倍,製備面積12.5 cm2的GO薄膜僅需2 min。2. 實現了700 cm2大尺寸薄膜的快速高效製備。3. 利用輔助的有機染料製備了多種彩色GO薄膜,豐富了柔性GO薄膜體系。

以高柔性的GO薄膜作為前驅體,利用熱還原法製備的柔性NDG自支撐薄膜具有活性電極以及集流體兩種作用,以吡咯氮和吡啶氮構型為主,鹼性條件下,NDG薄膜比電容量為480.0 F g1。構建的H2O/KOH柔性超級電容器,0.5 A g1電流密度條件,比電容量可達312.5 F g1。構建的對稱電容去離子單元,對硫酸鹽和鉻酸鹽具有較好的脫鹽性能,在地下水淨化中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該論文以「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lorful graphene oxide papers andflexible N-doping graphene papers for supercapacitor and capacitive deionization」問題,發表在Carbon Energy,DOI: 10.1002/cey2.59

論文通訊作者簡介

張芳副教授

張芳老師於2008年獲得清華大學雙學士學位(環境工程與經濟學專業),2010和2012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分別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師從B.E. Logan教授,之後2012~2014年繼續在Logan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張芳老師於2015年任清華大學大學環境學院助理教授,2017年晉升為副教授。張芳副教授的研究領域主要為地下水電化學修復,高催化活性電極材料研發以及微生物電化學技術,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期刊如:Energy Environ. Sci., Environ. Sci. Techno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 J. Hazard. Mater.,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J. Power Sources, Electrochim. Acta, Sci. TheTotal Environ., Chemosphere等發表論文60餘篇。

相關焦點

  • 華南理工:簡易高效的方法製備柔性石墨烯薄膜,用於水性集電器
    本文要點: 一種以天然石墨(NG)薄片為原料大規模製備自支撐柔性石墨烯薄膜(FGF)的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水性儲能裝置由於在安全性,成本和離子傳導性等方面的優勢而被廣泛考慮。本文,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程爽副教授團隊在《Carbon》期刊發表名為「A Facile and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Fabricate Flexible Graphene Films for Aqueous Available Current Collectors」的論文,研究開發一種方便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來製造可用作水性可用集電器的柔性石墨烯膜
  • 華南理工:簡易高效的方法製備柔性石墨烯薄膜,用於水性集電器
    本文要點:一種以天然石墨(NG)薄片為原料大規模製備撐柔性石墨烯薄膜(FGF)的簡易方法成果簡介 水性儲能裝置由於在安全性,成本和離子傳導性等方面的優勢而被廣泛考慮。然而,可用於水系統的集電器非常有限。
  • 石墨烯概念發力走高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
    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昨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目前,晶片絕大部分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該項技術被國外廠家長期壟斷。
  • 寧波材料所:可擴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和高導熱性柔性石墨烯薄膜
    本文要點: 通過簡單,綠色和溫和的方法製備石墨烯納米片成果簡介 眾所周知,石墨烯納米片(GNS)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但是,以可控和可擴展的方式將石墨剝落成GNS仍然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製備的納米片的結構的特徵在於大的橫向尺寸和超小的厚度。 此外,所製備的GNS容易獲得高產率(≈54%)。最後,將所獲得的GNS和纖維素納米纖維(CNF)複合以形成一些納米材料膜。製備的薄膜表現出優異的柔韌性和較高的導熱性,90 wt%G的GNS薄膜(8.0 W /(m·K))的面內導熱率是沒有GNS的薄膜的11.4倍。
  • 餘桂華團隊AM實現鋰金屬顆粒可逆沉積的超共形可拉伸石墨烯薄膜
    柔性共形石墨烯薄膜的製備示意圖(a-b)和形貌表徵(c-d)通過鋰金屬輔助機械剪切力剝離石墨並同時使剝離的石墨烯納米片平行取向排列分布於鋰金屬中,之後通過電化學剝離除去表層一定厚度的鋰金屬,使得分散於鋰金屬中的石墨烯納米片重新緊密堆疊並與鋰金屬緊密接觸共形的SEI薄膜。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相比傳統合成策略,該方法具有簡單高效、重現性好、可規模化製備等優點,為延伸和拓展摻雜石墨烯材料在清潔能源、光電和傳感等重要技術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2納米結構基柔性ASSSCs。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王奇和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韓敏課題組合作,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杭師大開發出基於石墨烯基綠色阻燃複合薄膜並實現高效火災預警
    >採用矽烷偶聯劑(MPMS)和L型-抗壞血酸(LAA)分子協同改性策略、構築氧化石墨烯(GO)基阻燃薄膜/塗層。針對上述問題,團隊基於前期研究設計和發展了一種簡單、綠色、低成本的低溫主裝工藝,製備出綠色阻燃的GO/MPMS/LAA(MLGO)薄膜,進而構築出新型高靈敏火災預警傳感器。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科研研究成果項目推介 | 石墨烯導電墨水成果展示
    目前,石墨烯基墨水的製備主要有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以氧化石墨烯為前驅體製備墨水,噴墨列印後對絕緣的氧化石墨烯圖案進行還原得到還原的氧化石墨烯進而恢復其電性能。另一種方案是:以石墨烯為導電墨水的溶質,加入分散劑、粘結劑、導電助劑等配置墨水實施列印。
  • 碳基半導體概念股有哪些?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突破
    綜投網(www.zt5.com)5月27日訊  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今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團隊在《化學學會評論》發表石墨烯綜述論文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團隊在《化學學會評論》發表石墨烯綜述論文清華新聞網7月10日電 7月5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朱宏偉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旗下的《化學學會評論》(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上在線發表長篇綜述論文《石墨烯-表面的物理與化學》(The physics
  • 金屬所提出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化學還原新方法
    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石墨烯(Graphene)由於結構獨特、性能優異、理論研究價值高、應用前景廣闊而備受關注。氧化石墨烯(GO)是含有豐富含氧官能團的石墨烯衍生物,可通過化學氧化剝離廉價的石墨而得,隨後通過還原處理可製成石墨烯。因此,利用GO再經還原製備石墨烯已成為低成本、宏量製備石墨烯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促進石墨烯的宏量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 一步法製備貴金屬/石墨烯基柔性生物傳感器
    多孔結構的三維石墨烯具有大表面積、好的生物形容相容性和極好的導電性,可以廣泛地應用於能源器件、催化、分離和傳感等。三維石墨烯可以通過自組裝、模板法和直接沉積等方法製備。最近,一種新型的方法被報導,可以通過雷射直寫技術直接在聚醯亞胺的基底上來合成三維結構的石墨烯。
  • 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取得進展
    從中科院獲悉,蘇州納米所等在快速批量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研究方面取得進展。因為在半導體工業中具有良好的集成兼容性以及低廉的成本優勢,銅基表面化學氣相沉積(CVD)法被認為是**有潛力實現大規模製備高質量石墨烯的方法。
  •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概念股一網打盡
    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昨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他們的這項研究成果已經被收錄在今年5月22日的《科學》期刊「應用物理器件科技」欄目中。
  • 熱管理前沿科學: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的柔性石墨烯複合材料
    研究團隊以平整形態的石墨烯為功能填料,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了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從而實現了複合材料集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於一體的高性能化
  • 不完美石墨烯實現「華麗轉身」 環保領域大顯身手
    製備優質的石墨烯材料如同編織布匹,科研人員要在這種由六角形蜂窩狀排列的碳原子組成的單原子薄膜上「精工細作」,同時還要保證高質量實屬不易。石墨烯的優異性能源於其完美的結構,一旦結構遭到破壞,哪怕是非常小的破壞,也會導致其各項性能大幅下降。因此,有缺陷的石墨烯很難用於製備電晶體等高端精密產品。
  • 石墨烯與導電離子凝膠的潤溼誘導製備高性能柔性透明電極
    ,電學和光學性能,作為商業化銦錫氧化物的替代品,為柔性光電器件提供導電,光學透明和機械堅固的電極備受關注。既作為透明電極又作為電致變色層的三元混合FTE應用於緊湊型無銦錫氧化物(ITO)的三層柔性電致變色器件,顯示出快速的開關響應,良好的電致變色對比度和可靠的穩定性。
  • 清華大學任天令團隊研發出可定製的石墨烯壓力傳感器
    【儀器儀表網 新品動態】7月15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納米領域重要期刊《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正電阻特性的類三極體石墨烯壓力傳感器」的研究論文。該器件實現了可定製的石墨烯壓力傳感器,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較大的量程,可以直接貼覆在皮膚上用於探測呼吸、脈搏等多重功能,並實現了人體多部位血壓值和波形採集、足底壓力和步態監測,未來在運動監測、智慧醫療等方面具有重大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