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這裡,落夕故人帶你了解三農信息。
文/落夕故人情【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絲石竹的莖幹節間膨大,形態酷似竹節,枝條紛披秀葉清翠
絲石竹,萌發力強抗逆性好,生長極其繁茂。絲石竹的莖幹節間膨大,形態酷似竹節枝條紛披,秀葉清翠。花朵雍容華貴花色瑰麗光彩。絲石竹莖幹盈尺,粉綠蒼翠暮春開花,至秋不斷鮮豔奪目。宜於花壇及配置巖石園地。
同時,絲石竹還是襯託切花、花束、花籃和製作插花藝術的極好材料。形態和習性,至二年生草本植物,絲石竹莖幹直立節間叉狀分枝,表皮粉綠色單葉對生,葉態披針形先端銳尖形,略帶白粉及肉質。花具長柄呈疏鬆的圓錐狀聚傘形花序,花期5~6月。
盛開時白色或粉紅色的小花綴滿枝頭。花後坐果果實球圓形,7~8月果實成熟,成熟後蒴果開裂種子褐黑色,可用作播種繁殖。絲石竹原產俄羅斯高加索,現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絲石竹性喜溫暖畏酷暑,喜陽光照射怕烈日曝曬也能耐寒。
要求在含有石灰質、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繁殖方法,絲石竹適宜於播種繁殖。8~9月種子成熟,蒔養者可及時採收種子,隨採隨播進行有性繁殖,絲石竹播種可在溫室中進行,苗床可用大號土陶花盆,基質用無菌的素砂土最好。
按常規方法進行播種,播後用浸盆的方法把基質溼透,覆蓋玻璃置於溫暖向陽處,溫度控制在20~22℃之間,8~10天便可發芽出苗。出苗後要進行通風降溫,並逐步進行陽光照射要控制澆水,防止小苗虛弱徒長。當幼苗長到3-4釐米時,便可進行第一次間苗。
如果數量多,可移至露地苗床栽培養護緩苗後再進行正常管理。移植於露地栽培的幼苗,苗床溫度宜在15-20℃。同時,也要適當進行水肥管理,以促進植株根系發達旺盛生長。穀雨節後可按30~35釐米的株、行距,作定植栽培。一般情況第一年主要是營養生長不開花。
到冬季花芽形成這時要用竹片拱架,覆蓋塑料薄膜保溫防止北風襲擊,植株頂部枯萎影響開花。第二年3月揭去薄膜,加強肥水管理,植株便迅速生長逐步現蕾開花。栽培管理,絲石竹,性喜陽光充足和溫暖而又稍微乾燥的氣候環境。
能耐寒適宜在肥沃、疏鬆而又富含有機質的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生長,日常管理較為粗放。露地栽培,絲石竹屬於澆根性花卉,栽培應選地勢稍高、土質肥沃的砂質土壤pH值在6.5~7.0之間。栽培前要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入過磷酸鈣18公斤、硫酸鉀3公斤。
然後進行深翻平整作畦,畦寬90釐米畦面再築壟,壟距為20釐米壟背高10釐米,兩畦之間留出60釐米作人行道。栽培時挑選生長健壯的幼苗,帶土團移栽株距為20釐米。絲石竹栽培不宜過深,一般栽培深度為3~4釐米,栽後澆一次透水扶直壅蔸,保持土壤溼潤再經5~7天的緩苗,便可進行正常的蒔養管理。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落夕故人,喜歡養殖,喜歡探索養殖技術。喜歡三農,愛好寫作,用文字來表現三農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