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變,在漢語字典裡的解釋一般指變化的劇烈程度之大,變化之快。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往往也都會經歷一次劇變或是一場危機。有的可以化險為夷,甚至抓住危機實現變革,但有的也會留下永遠的遺憾。
就像每年的高考,是大部分莘莘學子的人生轉折點,然而意外情況總是不期而至。忘帶準考證、睡過頭或是前往考試途中突發意外,這些都是人生中的危機時刻。
個人面對危機尚且如此繁雜,那麼國家呢在面對危機劇變時刻,又應該如何表現?《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新作《劇變:人類社會與國家危機的轉折點》在書中作者提出了12條國家處理危機結果的因素:
1.直面危機
2.願意承擔責任
3.明確問題的邊界
4.尋求幫助
5.借鑑榜樣
6.國家認同
7.誠實自我評估
8.應對危機的過往經驗
9.耐心
10. 自身靈活性
11. 核心價值觀
12. 個人約束條件/國家地緣約束
這12條因素能充分反映出國家處理危機水平的能力,但對個人發展而言也同樣值得借鑑,下面就讓我們來逐條分析其具體內涵。
直面危機: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是否能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它,而不是把頭埋在沙子裡裝作一隻鴕鳥,這對於能否跨越過危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時候當你身處漩渦之中的時候,往往無法停下來冷靜思考前因後果,能做的便是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決斷。
雖然結果可能不是最優解,但勇敢果斷直面危機,會讓你再次面臨困境時不再驚慌失措。危機時,也是最佳的自我審視過程,徹底對自己的精神進行錘鍊,增益其所不能。
從上面德國和日本不同的做法,就能猜到結果。德國與西方其它國家實現和解,而日本依然因為歷史遺留問題而與亞洲國家不斷產生摩擦。前一陣兒韓日兩國相互制裁,起因還是「強徵勞工和婦女問題所導致。
個人也同樣如此,能不能扛起重擔,去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不逃避。不推諉。這樣身邊的人才願意團結在你的周圍,相信你的品格。
明確問題的邊界:處理任何問題永遠是在一個框架內運行的,不可能漫無目的的隨機發散,劃清問題的邊框,然後猶如一層一層抽絲剝繭一般,直達問題的核心所在。明確哪些是原則不可改變,哪些又是可以靈活處理或是順時而變。
美國的近期因社會種族主義爆發矛盾衝突,但無論社會如何分裂,兩黨黨爭多麼激烈,在面對制止社會暴亂共識是一致的,維護美國憲法的根基是一致的。都是在一個穩定的制度邊界內發展,在內是靈活的,而一旦稍有突破邊界的舉動,那面對的就是強制鎮壓。
生活中處理問題,也應當設置一條紅線,如果觸碰便要果斷停止。劃定好方框,在裡面不斷騰轉挪移,處理起來才能得心應手也符合大腦所需要的一種掌控感。
尋求幫助:我們人生絕大部分度過困難,都是得到來自朋友或是其它互助團體的支持。俗話說一個好漢七個幫,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獨行者快而眾行者遠,總是試圖靠一己之力來度過難關,遠不如適當尋找援手去獲取支持。
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向朋友求助,能發現同樣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思路去觀察,就會品讀出不一樣的答案。
日本在經過佩裡叩關後,選擇走向西化道路,積極向西方國家學習先進技術。而西方國家也像日本派遣了大量使團,促進其基礎工業發展。正如當年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當時各種先進文化制度一般。
借鑑榜樣: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現在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一切行為模式都有跡可尋。同樣當問題出現,可以參考其他人面對同樣的事情,是如何抉擇與處理的。職場上模仿優秀的人處事方法與節奏,以榜樣為目標。
國家認同:認同感無論在哪一個團體或者是企業都十分重要,可以說是保持工作熱忱的先決條件。對公司有認同感,才能融入到它的企業文化中去。
誠實自我評估:人最難以看清的就是自我,正視自我的缺點,才能準確建立swot分析模型。不斷發揮自己的優勢所在,補齊自身的短板。
應對過往危機的經驗:人的大腦都是擅於去歸納和總結,試圖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根據以往的經驗找尋它們的共同之處。大腦會自動生成最優解。
耐心:君子擇時而動,孫子兵法經常說到「五事七計」,「五事」即「道、天、地、將、法」。 「七計」即「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先從這五個方面觀察能得知勝負,知道勝負才會舉兵決戰,時機未到絕不出手。
耐心是勝者最好的導師。
靈活:不可太過於古板,有時候站的角度不同,看到事物表象也不盡相同。處事隨機應變,不給自己貼上「僵化刻板」的性格標籤。
核心價值: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是新時代核心價值觀。都需要進行長期堅守,就拿誠信來說,人無信而不立。狼來了能喊一次、兩次,但第三次狼真的來了可就沒人會信了。
約束條件:每個人都有自身需要面對的約束條件,如原生家庭、教育環境,這些都是客觀的約束條件,短期內無法改變。個人的自由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邱吉爾說過:「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危機都不想發生,但真正到來的時候,處理得當就會變成個人或者國家浴火重生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