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劇變影響世界格局,劇變國有何變化?學者:3個詞形容最恰當

2021-01-16 泥腿看客

蘇東劇變後的國家變成什麼樣子?專家用順產、難產、怪胎來形容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是二十世紀的大事件。不可否認,二十世紀初蘇聯建立後,經過二戰的地緣政治整合,並建立華約國家、經互會與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競爭對抗,的確使世界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但這種狀態保持時間並不長。

影響

當年美蘇為首的國家冷戰中,短期的結果已經出來了,那就是蘇聯解體。但無論冷戰結果好與壞,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開足馬力,在各行各業進行競爭,當時全球高精尖武器,以及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等大事件,都是美蘇冷戰對抗的產生的結果。現在我們看來,蘇聯解體後,美國雖然瓦解了一個最大對手,但美國在蘇聯解體後的28年裡,雖然經濟高度發達,除了繼續向全球輸送其民主和價值觀以外,美國再沒有創造過全球載入史冊的輝煌成就,而且越來越保守孤立。不得不說美國現在的樣子受到蘇東劇變巨大影響。

蘇東劇變後的全球世界,實際上比劇變前還要動蕩,大國變小國,小國因民族問題再次進行裂變。於是世界上國家多了,戰爭多了,同樣帶來的災難也多。有些國家雖然不是蘇東劇變的當事國,但卻因蘇東劇變受到傳導作用。因此,不能把蘇東劇變看小了,換個角度看待蘇東劇變,美國也並非就是世界贏家。如果蘇聯不解體,美國的「9.11事件」能否發生呢?

作為蘇聯及東歐陣營的變化,已經是不可逆轉了。現在蘇東地區的國家已經整合的差不多了。除了烏克蘭、喬治亞、塞爾維亞等國以外,其他所在歐洲國家基本被北約所納入。

後果

蘇東劇變給國際格局帶來了大變化,當然這一變化也給國際形勢產生了深刻影響。負面作用大於積極作用,成為世界格局變化的分水嶺。但這一變化所形成的格局並非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鐵板」一塊。雖然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但還不能用一種模式來總結蘇東劇變後的後果。就如專家所說,蘇東劇變猶如孕育出三個胎兒。這三個「胎兒」根據健康情況可以分為「順產」、「難產」和「怪胎」。類似「難產」和「怪胎」的國家,社會體制變化後,給國家帶來痛苦至今沒有消除。

所謂的「順產」國家,主要是指在蘇東劇變前發展基礎較好的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斯洛維尼亞等中東歐國家。這些國家體制改變後,只有短暫的陣痛,並沒有造成國家大面積和長時間的混亂。國際把這些國家的變化稱之為 「維謝格拉德」,也可稱為 「波匈捷區域」。

這些國家之所以「順產」,主要因為這一地區的國家,民族成分單一,歷史上經濟發展基礎較好,民眾素質較高。他們在國家體制轉入資本主義國家時,轉型很快,很快能發展起來。I當然蘇東劇變前,這一地區國家,就已經被西方國家所滲透,無論經濟還是意識形態領域,這些國家對西方並不陌生。還有一個事件應該記住,蘇東劇變前,美國總統布希曾訪問東歐一些國家,並承諾只要改變體制,就提供援助。因此這些國家被形象比喻為「順產」國家,他們在經濟、社會與貿易等方面,能順利展開,既有先天條件,也有西方的援助。

「難產」,主要是指俄羅斯等實施激進政策的國家,特別是俄羅斯獨立後,請美國經濟專家當顧問,實施所謂的「休克療法」,把經濟弄的一塌糊塗,甚至幾近崩潰。而在政治上,俄羅斯獨立後主張「完全放開」,但「放開」概念被異化,因此,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目前從資料來目的地,俄羅斯等國家實施「休克療法」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國家陣痛。同樣,過度的開放自由也帶來負面效應。因此形容他們為「難產」國家很恰當。不過現在俄羅斯經濟有所恢復。

「怪胎」國家主要是指蘇聯解體後,生戰生亂的國家,比如中亞和西亞地區的國家,像亞美尼亞、喬治亞、烏克蘭等國。這些國家在蘇聯體制內,並沒有表現出亂的跡象,但各自獨立後,國內民族宗教問題被激化,而且國內政局混亂,經濟發展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較低。

從前南地區來看,在狄托時期高度穩定,在蘇東劇變後,南斯拉夫經歷民族宗教戰爭,後來一分為七。至今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還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當然不排除美國黑手在這裡,因此巴爾幹地區,依然是歐洲的「火藥桶」。

而喬治亞、烏克蘭等國至今內亂衝突沒斷,因為美國背後指使的「顏色革命」搞亂了這兩個國家,特別是烏克蘭,不僅受「顏色革命」影響,甚至受國內寡頭影響,政局一直不穩定,衝突未止。近兩年,因為烏克蘭主張加入歐盟和北約,被俄羅斯打壓。因此,這些國家形容「怪胎」也很形象。

前景

蘇聯解體已經28年了,可以說在歐洲社會主義體制已經不復存在。但蘇聯創造的歷史並沒有被遺忘。現在有些俄羅斯民眾能夠正確看待蘇聯那段歷史。他們明白沒有蘇聯,也就沒有現在的俄羅斯。但過去的體制及美好生活已經不復存在了,也回不來了。

從蘇聯解體後獨立國家現狀看,斯拉夫民族淵源較近的國家,國家只要誕生強勢領導,國家就相對穩定,像俄羅斯普京任總統後,其強硬形象俄羅斯人願意接受,目前已經任職近二十年。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很強硬,在國內統治也已經二十多年,國家也很穩定。還有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統治近三十年,哈薩卡斯坦成為蘇聯解體後,發展最快的國家。而像喬治亞、烏克蘭等國沒有強勢總統,也出不了強勢總統的國家,國家體制搖擺不定,寡頭橫行,很難確保國家穩定發展。。

蘇東劇變後的國家變成什麼樣子?專家用順產、難產、怪胎來形容

但強硬元首帶來的國家穩定與發展,並不是長期不變的。比如俄羅斯在後普京時代怎麼發展?沒有知道答案。同樣,白俄羅斯後盧卡申科時代、哈薩卡斯坦後納扎爾巴耶夫時代如何發展?目前看,只有哈薩卡斯坦作出表率,相信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也會從中找到更適合國家發展的體制,不會出現大的動蕩。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長江商學院2021,我們如何應對「世界的劇變」和「劇變的世界」?| E...
    國際格局今天全世界最大的變化,是國際格局的變化。國際格局的最大變化,是中美力量對比發生的變化。具體而言,是中國的崛起。如何應對劇變在古代,農民的生活,幾十年如一日。他們所面臨的變化,無非就是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雖然每過個兩三百年會有一次朝代更迭,但是絕大多數人短暫的一生碰不到這樣的事。解放後,中國從農業社會逐漸向工業社會過渡,也有過一些劇烈的變化,但這些變化大多是以年為單位。
  • 劇變,影響國家與個人的12條因素淺析
    劇變,在漢語字典裡的解釋一般指變化的劇烈程度之大,變化之快。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往往也都會經歷一次劇變或是一場危機。有的可以化險為夷,甚至抓住危機實現變革,但有的也會留下永遠的遺憾。就像每年的高考,是大部分莘莘學子的人生轉折點,然而意外情況總是不期而至。
  • 檸萌影業CEO陳菲:「劇變」時代的流變與不變
    我們正身處劇變時代,內容消費格局在變,用戶在變,消費心智在變,我們或許就站在行業下一個風口的前夜。如何敏銳感知流變?如何擁抱變化?布局未來?11月18日上午,在三聲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新文娛·新消費」年度峰會上,檸萌影業聯合創始人、CEO陳菲以「劇變時代的流變與不變」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 李公明︱一周書記:在危機與劇變中的……選擇性與價值觀
    在作者看來,個人危機和國家危機之間存在一致性,只要能在危機中化險為夷,就能實現朝向好的方面發展的「劇變」。戴蒙德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出發,總結了十二個應對危機的步驟,認為可以把它們優化之後應用到「國家」層面。
  • Rodinia超大陸演化新模式:劇變之始與華南之難
    但現有研究表明,Rodinia超大陸的形成和裂解時期也是地球系統發生劇變的時期,因此研究Rodinia超大陸的演化將指導我們更好的理解地球系統的劇變。大約18-8億年被科學家成為地球的中年期,或者「無聊的十億年」(Cawood and Hawkesworth,2014)。
  • 陳春花:劇變環境中 必須建立長期主義價值觀
    我想這就是我希望各位理解我們怎麼認知這個世界,因為如果你認知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所有外在的變化並不是促成你變化的那個原因,就像我自己學六祖壇經,當兩個和尚在爭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帆動的時候,其實非風動、非帆動,其實是你心動。
  • 事態劇變,臺灣發生地震了!
    媒體最新消息,事態劇變,臺灣發生地震了!據新華社臺北報導,臺灣氣象部門消息,1月9日19時35分,臺灣宜蘭縣近海發生芮氏5.7級地震。如果說2018年、2019年世界有空難發生,而2020年又是重大疫情,而2021年才沒幾天亞洲國家就發生了空難,加上這次臺灣的地震,這些都指向了2021年可能又是一個不尋常的一年。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是保持警惕,小心為妙,最後祈禱所有地球人2021年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地迎接2022年。
  • 人民智庫|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將走向新發展階段
    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從此退出歷史舞臺。而後,蘇東地區發生多米諾效應,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放棄了社會主義選擇。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國家出現內戰,有的國家發生戰爭。1991年12月,蘇聯宣告解散。這個橫跨歐亞大陸、擁有3億多人口、歷經70餘年社會主義實踐、綜合實力與美國旗鼓相當的第二超級大國,就這樣因改革失誤而土崩瓦解了。原蘇聯境內出現了15個主權獨立國家。
  • 末日時鐘警告的"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近?
    世界末日離我們還有多遠呢?根據末日時鐘的顯示只有兩分鐘了,什麼是末日時鐘呢?在之後的幾十年裡面,末日時鐘始終隨著國際形勢變化反覆回調,直到1991年推到了距離零點最遠的時刻。那一年,蘇東劇變和美蘇籤署《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之後,它的指針指向了11點43分。
  • 人類圖|李國慶的劇變人生是偶然嗎?|當代名人人類圖解析
    當我們分析一個人的時候,最重要的能量是它的前四個閘門。這4個閘門,分別是18# 17# 38#和39#。這四個閘門的一起叫英文叫做upheaval,翻譯成中文叫做劇變或者動亂。我覺得這幾個詞來形容李國慶的人生,真的是比較貼切和恰當。下面我們看看這四個閘們各自所代表的能量。閘門18#18號閘門代表修正的意思。
  • 世界上永遠裝不滿水的瓶子,它的出現可能會使世界發生劇變
    瓶子在我們日常中並不少見,幾乎所有的瓶子都是用來盛放液體的,但是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瓶子,它的用途和模樣和普通的瓶子完全不一樣,而且這種瓶子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
  • 老布希的政治遺產:見證歐亞劇變,功過留待後人評
    布希面對急劇變化的國際局勢,應對自如,不失風度。東歐劇變中,各國都發生政權更迭,羅馬尼亞還流了血,南斯拉夫甚至開始打內戰,但其中最複雜、牽扯麵最廣的,則是兩德統一問題。東德政權垮臺後,兩德統一已經是全體德國人的共識,但分裂的德國是二戰結束後雅爾達體系在歐洲確立的戰後秩序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德國人很討厭東西德分裂的事實並渴望重新歸於同一,但歐洲其他國家卻對此疑慮重重。
  • 學者:中美兩極格局或2020年定型 中國需要盟友
    一場公投帶來的政壇劇變沒把獲勝的英國「脫歐派」領袖推上首相寶座,但「脫歐」大戲仍在一步步展開。「脫歐」後的英國會分裂嗎?英國退出對歐盟的未來是何徵兆?對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而言又意味著什麼?日前有印度學者稱,由中印崛起而主導的「亞洲世紀」或提前到來,英國「脫歐」會帶來什麼樣的世界格局變化?對中國是利大還是弊大?
  • 汽車後市場劇變的前夜,80%門店倒閉?
    作為一名在後市場打拼二十餘年的行業老兵,包建華早已嗅到市場的變化,行業劇變的前夜,必須未雨綢繆。現階段,寶麗汽車定位於快速鈑噴、快速美容與保養,最大的經營特色是人效。在他看來,弱化傳統的機械修理,以小項目為主,是為未來的轉型提前做準備。
  • 有人用這個詞形容海濤,大家正擔心何老師反應,杜海濤卻機智自嘲
    不過這並不影響快樂家族同樣給大家帶來快樂。本期杜海濤的表現有點讓人刮目相看,沒想到杜海濤也有妙語連珠的時候。一開始大家在玩一個用一個詞形容人的遊戲,在何老師的推薦下,杜海濤作為被形容的人。剛宣布有人就說一言難盡,杜海濤立馬找何老師告狀,何老師安慰道形容一個人一言難盡非常好,說明這個人有內涵、非常豐富。
  • 金融危機下的世界能源格局
    二戰後,美國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使美元充當世界貨幣的角色,世界原油交易大都以美元計價,這進一步鞏固了美元的霸權地位。不過,情勢正在發生著變化伊朗宣布以歐元為石油交易的結算貨幣,希望藉助石油和歐元挑戰美元的統治地位。委內瑞拉也在考慮以歐元為出口石油的計價貨幣。俄羅斯設立以盧布作為油氣交易定價貨幣的石油交易所,宣布實行盧布可自由兌換。
  • 「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
    【消息來源: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11月26-27日,「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在新發展格局下,有一些外國獨有的、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國有企業要利用資金和優勢,發揮主要作用。
  • 國有企業如何作答構建新發展格局實踐之問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領導和理事、學術委員,以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吉林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專家學者和中央企業與地方國有企業、國資部門代表15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