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市場劇變的前夜,80%門店倒閉?

2020-12-06 騰訊網

IAUTO

速度 深度 態度

導|語

2020/11/15

江湖即道場,紅塵乃壇城。

文丨北岸

編輯丨小叮噹

兩年前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位於上海閔行的寶麗汽車維修店,7個員工,5個師傅,每個月做漆面能超2500面,人效比大部分4S店還要高。和很多讀者一樣,面對這組數據,我對他們外宣的人效一度感到好奇。

經朋友介紹,我和寶麗的包總在上海書城的咖啡館見了第一面。那次交流給了我極深的印象,交流的深度也超出了我的預期,之前從未想過,一位終端門店的老闆能對汽車後市場有如此全面而立體的理解。

後來,我經常和包總請教行業裡的困惑,也一直關注寶麗後續融資和連鎖擴張的最新動態,上個月得知他們新門店即將啟動運營,我們又在閔行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存在主義之父克爾凱郭爾曾說,你如何信仰,就如何生活。包建華是連續創業者,也是佛教徒,遠離聲囂十年之久,他在修行中領悟了 「世間法」 的真諦。也是在洞見因陀羅網的那段日子,包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及身處二十餘年的中國汽車後市場,進行了全方位的反思。

「你提到的濟群法師,我知道,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此前的第九代祖師是宣化上人,在美國舊金山創建了萬佛聖城。再往前追溯,就是虛雲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多歲。」

聊到佛教,包建華徐徐道來。

「西園寺的住持,普仁大和尚,是濟群法師的哥哥,那裡是戒幢律寺。我從漢川佛教開始,加入過玉佛寺青年佛學班,龍華寺佛學班,後來開始系統學習藏傳佛教。」 他曾問師父,究竟何時可以出家,那樣的生活是他最想要的。但師父告訴他,如果生生世世都是修行人,那這一世,應該幫助更多的人成就。

正如佛陀所言,眾生皆佛。江湖即道場,紅塵乃壇城,他意識到,佛法不離世間法,自己應該沉下心來研究商業,把企業做好。

也許,這註定是屬於他的成就之路。

後市場迎來轉型路口

在國內的後市場幾經波折,包建華也曾折戟,栽過很大的跟頭。浦東地區規模2000平米的汽修門店,最初投進去的400萬,一年左右就虧完了。為了挽回敗局持續輸血,他兩年內賣了三套房子,創業三年,前後損失了一千多萬。

闊別曾經的黃金時代,走出汽車後市場暴利叢林的包建華再次出發。2015年,寶麗汽車註冊,2016年,經營模式敲定,2017年,公司正式開業。痛定思痛,寶麗汽車對於他,更似一場脫胎換骨的賭注。

「整個行業都在痛苦轉型。」

包建華告訴《汽車公社》,當他選擇再次啟程,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洗牌加劇,行業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近這兩年,我們在探索新的路徑,大部分同行也在危機感中尋找新的出路,可謂百花齊放,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同行。汽車後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轉向了存量市場,利潤越來越薄,整合的速度越來越快,跑馬圈地的大動作也越來越多,維修廠也已經逐漸闊別單打獨鬥的時代,倒逼著站隊……」

悟道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作為一名在後市場打拼二十餘年的行業老兵,包建華早已嗅到市場的變化,行業劇變的前夜,必須未雨綢繆。現階段,寶麗汽車定位於快速鈑噴、快速美容與保養,最大的經營特色是人效。在他看來,弱化傳統的機械修理,以小項目為主,是為未來的轉型提前做準備。

「現在業內的很多思維,和二十年前我剛入行時沒任何變化。大家習慣了依靠暴利而活,可暴利一旦消失,不改變,出局是必然的。」在包建華看來,不是市場不好做,而是大趨勢倒逼著轉型。

可大部分同行的心態,還是太樂觀。大家常說,3-5年內終端門店會倒掉一半,可在包建華看來,最後存活下來的,極有可能僅佔20-30%。

關於淘汰賽,他算了一筆帳——

上海地區,規模在2000平米左右的門店,每年要擁有2萬個客戶,才能實現溫飽。可上海的車主,卻只有400多萬。保守地看,市場其實只需要200家門店;可現階段,上海的二類企業大概有1600家,加上三類企業,總的體量也在7000-8000家左右。

更何況,2萬個客戶,也只能實現溫飽。「就算我們放點餘量,不是200家,而是500家好了,到最後也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被淘汰掉。」

昔日暴利時代,200-300%的利潤是常態,中等規模的門店,就算只有2000位客戶,2000萬年收入非常輕鬆,一年下來,日子很滋潤。

如今的問題,車主換車時間縮短,上海地區的平均數據,差不多縮減到3.5年,他在一線觀察到,很多車主一年只做一次保養,噴一次油漆,就沒其它消費了。更何亮,客單消費也在下滑,很多項目門店幾乎不賺錢。

暴利終結,成本卻居高不下。

寶麗汽車一年成本在600-700萬元之間,這意味著,全年必須實現1200萬的產值,門店才能存活。可橫向看,又有多少門店,能實現1200萬元的年產值?在二類維修,這一數據只佔20%左右。

這20%能獲利的企業,又大抵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在場地租金等維度,有較好的成本優勢;資源導向型,比如手握政府項目;地段極佳,可以做高端客戶,做高客單價;保險公司等合作機構,給予較大支持。

可是,這些企業都不具備高頻效果。一旦周圍出現連鎖,或是高頻的競爭對手,這表面上日子很滋潤的20%,就會有衝擊。在包建華看來,那些300-500平米左右的快修門店,危機感應該更強,能做的業務非常窄,能盈利、能引流的項目正一步步從他們身上剝離。

流量,還是流量!

包建華推算,良性市場或將在未來3-5年回歸。

未來3-5年,至少在上海地區,一定是20-20個大型的汽修品牌,做著現在零散的B端在做的事情。回歸到正常利潤,亦意味著,這個行業又回到昔日的暴利行業了。

作為周期率的一部分,汽車後市場的拐點即將到來。「這幾年其實我很焦慮,轉型之後,究竟是走精品型路線,還是走流量型路線,一直在思考。現在,我的思路已經非常清晰了,過去五年,我們努力聚焦在線下,側重的是服務,現階段要逐漸轉移到流量上來。」

那麼,流量主要從哪裡來?

包建華告訴《汽車公社》,除了電商等平臺,保險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埠。門店的3公裡之內,他們能通過地推和促銷獲客,但3公裡之外,保險公司就是流量之門,是當下流量端最強勢的控制方。

講到這裡,要提及後市場的「站隊」問題。

我國汽車後市場的「站隊之爭」,最早能追溯到2018年。2018年8月,天貓汽車宣布聯手汽車超人和康眾汽配,成立新康眾,這也是阿里在車碼頭項目試水失敗後,以新的姿態再次徵戰汽車後市場。當然,作為阿里的強勢競爭對手,騰訊也不甘落後,緊隨著新康眾的成立,途虎養車完成總額約4.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騰訊領投。

這是一個分水嶺,BAT巨頭成為入局後市場的一股新力量,且力量還不能小覷。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主機廠的獨立售後也更加開放,供應鏈開始多維度整合,一場爭奪優質門店的戰役就此打響。而對於終端門店來說,究竟該選擇站隊BAT,還是主機廠,或是保險公司?

包建華的選擇,是站隊保險公司。

「我們願意與保險公司緊密配合地長久合作,也願意為保險公司降低成本。當然,我們也必須持續重視線下進店的自然流量,把服務做好,共同擴充公司的流量池。」

根據包建華的回憶,從2019年開始,保險公司對獨立售後的滲透已越來越強勢。「根據我的觀察,這種滲透還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強化,不僅僅是傳統認知裡的事故車賺保費,他們還通過保養和油漆等小項目拉攏門店。很多大公司都在悄悄布局供應鏈,只是不對外公布而已。」

「實際上,新康眾和途虎都潛移默化中強化站隊與否這個概念,但是他們也在站隊保險公司,包括途虎,也在和保險公司緊密合作。甚至可以說,沒有保險公司的支持,沒有一個平臺能很快做起來。」

包建華提到,很多修理廠站隊電商都是迫於無奈的,畢竟電商無法掌握剛性的需求埠。網際網路的流量主要靠客戶採購,但車主不一樣,他們能在線上採購的項目是很少的,且只能是常規的。

在這裡,他特意強調了一點。很多修理廠希望站隊保險公司,但保險公司也要對修理廠進行篩選,符合他們要求的才合作。包建華告訴《汽車公社》,寶麗和保險公司之間的關係是互利雙贏的,他們通過保險公司擴充流量池,但也必須有較高的價值輸出,自己盈利的同時,能為保險公司降低成本。

在他看來,很多門店內功打不好,流量受制於人,在保險公司的高壓之下戰戰兢兢地生存,這不是良性的合作模式,遲早會被對方淘汰。

成功無法複製

失敗可以學習

上海的汽修門店,已提前進入白熱化階段。

包建華看來,即使是一線城市的北京和深圳,市場競爭和激烈度,和上海也有五年時間的差距。上海勉強能生存的企業,到了其他城市,日子都可以很滋潤。

但提前進入最低點,這是一件好事。「其他城市的同行,大部分還處於溫室裡面,2018年的鄭州保養大戰打得很激烈,業界輿論關注度很高,但可事放到上海,可能根本打不起來,因為上海保養都幾乎不要錢、不賺錢了。」

現在的門店往往陷入一個怪圈——

快,客戶往往不接受。這麼快就弄完了,他們常懷疑服務的質量無法保證。根據包建華的觀察,像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每天門店周邊的客流量一定是夠的,可對於很多同行來說,業務多了,做不了,業務少了,又缺乏效率。

在包建華的經營理念裡,沒有缺流量的門店,只有缺服務的門店。最終,還是要從最根本的服務上去改變。包建華笑談,寶麗的很多師傅被同行挖走,但是在對方門店卻無法發揮昔日的效率。

「這幾年我接受了很多媒體的採訪,對外公開的數據你也看到了,7個人,每個月做漆面超2500面。實際上,我們的數據能達到3000面,只是我考慮到很多同行的接受度,把外宣的數據往下降了一些,2500面其實是縮水的數據,如果真是2500面,我們5個人就能完成。」

包建華拿出手機,打開公司的工作匯報群,給我看了最近一周的業績數據。「咱們可以看著工作匯報的數據簡單計算,按照這樣的每日工作量,是不是每個月能完成3000面左右?業界有那麼多人對此感到懷疑,其實是行業的悲哀。大家還在沿襲20年以前的標準,很多門店材料和設備都升級了,但人效卻上不去。」

臨近下午,包建華帶著我參觀了寶麗閔行門店的一線操作區,雖然已經是晚飯時間,但依舊有很多車輛陸續進來。

「現在不是高峰期,但我們流量還不錯,生意好的時候車子幾乎是開不進來的。我們的整個車間,包括油漆,鈑金,維修,在一線的師傅總共也就十二人,現在有師傅已經下班了。」

但是在他看來,效率依舊可以繼續提升。

「這些年,我經常去參加行業會議,全國各地跑,對外露臉和演講的頻率也比以前高一些。一方面,是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合作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對行業的一種觀察,學習優秀案例的成功,也探討失敗案例為何失敗。在我看來,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避免,保持學習,是創業者應有的姿態。」

採訪接近尾聲,包建華帶我參觀了位於公司二樓的佛堂。據他介紹,這裡不定期會有師兄來分享禪修心得,佛堂兩邊的書櫃,收藏著很多已經絕版的佛教經典,而一些入門的書籍則是用來隨喜結緣。

包總送了我兩本堪布索達吉的演講冊子,「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困惑,我在後市場打拼了二十幾年,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行業劇變,回過頭來想一想,很多佛法是需要一輩子來領悟消化的,每個人生階段有不一樣的感悟。」

「師父和很多師兄的思考,給我創業之路很多啟迪,至少在我看來,寶麗這幾年的路徑是正確的,前行的方向也比較清晰。畢竟,人要懂得感恩。」

寶麗在其它省市的門店就要試水了,為了打贏連鎖這一仗,包建華這幾年醞釀了很多東西。面對新一輪的擴張,寶麗已經做好了準備。

北岸

不愛汽車的品酒師不是好記者。

THE END

相關焦點

  • 汽車後市場劇變前夜:數位化轉型會是生機嗎?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德勤發布《數啟未來,後市場產業變革: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針對汽車後市場這一萬億級民生經濟市場進行了行業現狀的洞察與未來趨勢的判斷。一直以來,高潛力、低標準,高增長、低效率是長期存在於汽車後市場的現狀與痛點,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的介入與滲透、新興市場和服務意識的進一步提升,行業進入了一個轉型過渡期,企業紛紛尋求突破與轉變,每個人都想在劇變前夜抓住生機。 汽車後市場萬億蛋糕 怎麼吃?
  • 讓車主「頭疼」的行業:靠忽悠「賺錢」,如今半年倒閉1000家門店
    中國第一家4S店——廣州本田汽車第一特約銷售服務店,於1999年3月26日在廣州隆重開業。作為國內第一家汽車4S店,它的開業受到了當時廣東省委的高度重視。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廣州市委書記黃華華,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社長吉野浩行,均到場剪彩揭幕。從那以後,4S店就成了車主身份的象徵。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4S店變成了「坑你沒商量」的代表。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倒閉?關閉1500家門店,市值蒸發338億!
    2016年11月,美邦創始人周成建辭去董事長,CEO一職,也算是給3年內關閉的1500家門店一個交代。根據美邦去年財報,16年年度虧損超過1億元。這位曾經的服裝巨頭在走完13個年頭後還是沒能逃過瀕臨倒閉的危機。作為曾經的美邦粉,看著這個陪伴自己青蔥歲月的服裝品牌如今面臨如此境地,心中還是免不了萬分感傷。
  • 甲乙丙丁CEO阮成瑜:產業網際網路汽車後市場變革之路
    此後,汽車後市場經歷了野蠻生長的十年。十年間,國內機動車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高速公路飛速建設,物流行業快速崛起。阮成瑜和許多人一樣,搭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快班車,享受了快速發展的紅利。然而,奶酪終有吃完的那一天。2008年,全球爆發了經濟危機,汽車後市場受到了嚴重的波及。過慣了「彎腰撿錢」的商家們發現,汽車後市場的錢不好掙了。
  • 對話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堅持每年在華開設80到100家門店
    (第三屆進博會)對話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堅持每年在華開設80到100家門店中新社上海11月9日電 題:對話優衣庫大中華區首席市場官:堅持每年在華開設80到100家門店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新冠肺炎疫情對不少行業都是一次衝擊和洗牌,服裝行業尤其如此。
  • AC汽車陳海生談中國汽車後市場發展格局與變局
    能在線化和數據化的企業一定是具備資本價值的,明年的後市場是有連鎖化、在線化的趨勢。由AC汽車主辦瓦爾塔冠名的「2018第三屆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論壇」在上海如期舉行,AC汽車聯合創始人兼主編陳海生在會上就「2018中國汽車後市場連鎖發展調研報告」發表演講。
  • 萬聖節前夜精彩回顧:門店研學、直升機靜展,超多活動等你來看!
    昨天是萬聖節前夜,可謂是熱鬧非凡。門店研學、狼人殺遊戲、直升機靜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昨天的精彩活動吧。門店研學為了慶祝萬聖節,黑馬行空通航舉辦了直升機相關知識講解、美術、拼圖、樂高課程等一系列活動。考慮到小朋友們的接受能力與喜好,我們的工作人員貼心地設計了一套適合小朋友觀看學習的PPT。
  • 聚力共贏,量子膜攜手三大平臺重構安徽汽車後市場格局
    截止2018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億輛,汽車後市場也迎來了萬億規模,但越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嚴重壓縮的生存空間是所有汽車後市場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2019年汽車後市場發展的黃金10年也走向了尾聲,行業正不斷向規範化、專業化與品牌化發展,逐漸告別了單打獨鬥的時代。
  • 棒約翰加盟3年倒閉60餘家店為什麼?
    儘管棒約翰勝訴,但這讓棒約翰在中國遭遇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門店加盟增長緩慢。   縱觀棒約翰在中國的發展路徑,關店潮的背後凸顯其市場推廣力度的欠缺。進入中國10年,其在全球專業披薩店的品牌形象在中國一直都不明,中國消費者投訴諸多,積怨頗深,卻從未解決。   深陷關店潮   「棒約翰(天安店)這兩天關門了,這是深圳開的第一家店,下一個關門的會是哪家?
  • 吾眾汽車:半年打造一個城市樣板,用連鎖運營挖掘汽車後市場機會
    繼驛公裡完成B+輪融資、車洗捷獲得天使輪融資、南京易自助科技獲得新一輪融資後,汽車後市場仍熱度不減。近日,創業邦獲悉,吾眾汽車也已於今年一月完成來自杭州泰方投資的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所融資金全部用於線下門店的拓展,預計2020年再打造兩個樣板城市。接連扎堆融資,汽車後市場的盤子有多大?
  • 門店幫手
    門店幫手 學習辦公
  • 調查丨擁有5億消費者市場,門店年存活率不足20%,奶茶「真香」?
    記者了解到,僅蜜雪冰城一家,在疫情之前每月外賣只有幾百單,在門店復開後,外賣單量達到十倍增長。奶茶店:競爭激烈異常 門店「九死一生」奶茶之於國內的年輕消費者群體,猶如神一般的存在。說出來一組數據,絕對讓你想不到:根據21財經網的數據顯示,中國茶飲市場坐擁近5億消費者,佔總人口的36%,其中城市消費者佔了2.54億。也就是說,全國每十個人中,就有三個是「奶茶粉」。市場龐大,當然誰看誰眼紅。記者調閱天眼查發現,去年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23000多家,與此同時,有3000多家奶茶企業倒閉,20000多家經營異常。
  • 德勤報告揭示真實汽車後市場
    對此,據德勤《數啟未來,後市場產業變革——2020中國汽車後市場白皮書》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中國維保市場單店服務汽車數量的平均水平遠遠落後於美國,單店平均保有客戶規模過低,導致行業競爭異常激烈,資產效率難以提升,決定了行業整體利潤率微薄。  在這種背景下,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汽車後市場的供給側都亟待變革: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對汽車後市場的服務標準要求提升。
  • 樹熊數字門店項目介紹
    這場戰役將深刻改變世界發展軌跡疫情已造成數十萬億經濟損失線下實體商業遭受致命打擊曾經的明星西貝莜麵貸款發工資萬達廣場 虧損超100億線下教育培訓 損失達5000億元整個餐飲業 直接損失超10000億60%的線下門店深陷危機 瀕臨倒閉2019
  • 長江商學院2021,我們如何應對「世界的劇變」和「劇變的世界」?| E...
    其中,後一個原因是根本。而可惜的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在很長時間裡並沒有被農業時代的中國吸收消化。也就是說,西方早就進入了T1階段,而我們仍始終處於T0階段,這導致了中國一百多年的落後。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維持原有的指數級的增長,滿足資本市場的期待,保證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較好的員工福利。這是巨頭們最希望做到的,但卻是最難的。第二,利用流量、資本、組織能力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從別的產業、別的公司那裡爭奪利潤。這樣做不像技術革命那麼難,但是利潤很薄,一般要先通過各種手段把市場搶下來,通過規模優勢降成本,通過壟斷地位抬價格,用後期利潤補前期虧損。
  • 門店如何拿下50聽、80聽大單?關鍵在這些!
    「市場太難,一單30聽就不錯了」在行業發展集中度不斷提高、消費者自主消費意識不斷增強、竄貨橫行、價格戰持續等背景之下,不少母嬰店面臨產品滯銷、活動創意不足、新客開發難、顧客粘性降低等一系列困難。筆者在近期走訪市場時,不少門店反饋:大單變化非常明顯,現在一單30聽就很不錯了。
  • 遠洋資本數億元領投甲乙丙丁網 落子供應鏈汽車後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孫弢/文日前,汽車後市場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甲乙丙丁網宣布已於本月完成Pre-B輪3.5億元融資。本次融資由國內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機構——遠洋資本領投,是近年來供應鏈汽車後市場細分市場並不多見的超大金額投資,充分顯示出投資方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市場對於以甲乙丙丁網等為代表的汽車後市場細分行業的持續看好。
  • 揭秘興盛優選:每周新增門店超10000家,另類70後創業者如何衝出互聯...
    《深網》了解到,今年2月底,興盛優選門店的開業率恢復到疫情前狀態;一季度交易額同比增長5倍,新增用戶同比增長4倍。這是一塊滲透率僅為5%、尚未被完全開墾的處女地,尤其在那些擁有龐大消費者基數的低線城市和鄉鎮。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社區團購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
  • 環保嚴查,對汽車後市場改革是機遇還是挑戰?
    近半年來,為加強環保和規範汽修經營,各地政府紛紛重拳打擊汽修市場的違規行為。可謂是風聲鶴唳。這次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堪稱空前。    我們看看各地的情況:  北京:  房山區在空氣汙染期間下發了機動車維修企業停產的通知  豐臺區環保局依法關閉了轄區內「輪胎一條街」門店46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