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UTO
速度 深度 態度
導|語
2020/11/15
江湖即道場,紅塵乃壇城。
文丨北岸
編輯丨小叮噹
兩年前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位於上海閔行的寶麗汽車維修店,7個員工,5個師傅,每個月做漆面能超2500面,人效比大部分4S店還要高。和很多讀者一樣,面對這組數據,我對他們外宣的人效一度感到好奇。
經朋友介紹,我和寶麗的包總在上海書城的咖啡館見了第一面。那次交流給了我極深的印象,交流的深度也超出了我的預期,之前從未想過,一位終端門店的老闆能對汽車後市場有如此全面而立體的理解。
後來,我經常和包總請教行業裡的困惑,也一直關注寶麗後續融資和連鎖擴張的最新動態,上個月得知他們新門店即將啟動運營,我們又在閔行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存在主義之父克爾凱郭爾曾說,你如何信仰,就如何生活。包建華是連續創業者,也是佛教徒,遠離聲囂十年之久,他在修行中領悟了 「世間法」 的真諦。也是在洞見因陀羅網的那段日子,包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及身處二十餘年的中國汽車後市場,進行了全方位的反思。
「你提到的濟群法師,我知道,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此前的第九代祖師是宣化上人,在美國舊金山創建了萬佛聖城。再往前追溯,就是虛雲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多歲。」
聊到佛教,包建華徐徐道來。
「西園寺的住持,普仁大和尚,是濟群法師的哥哥,那裡是戒幢律寺。我從漢川佛教開始,加入過玉佛寺青年佛學班,龍華寺佛學班,後來開始系統學習藏傳佛教。」 他曾問師父,究竟何時可以出家,那樣的生活是他最想要的。但師父告訴他,如果生生世世都是修行人,那這一世,應該幫助更多的人成就。
正如佛陀所言,眾生皆佛。江湖即道場,紅塵乃壇城,他意識到,佛法不離世間法,自己應該沉下心來研究商業,把企業做好。
也許,這註定是屬於他的成就之路。
後市場迎來轉型路口
在國內的後市場幾經波折,包建華也曾折戟,栽過很大的跟頭。浦東地區規模2000平米的汽修門店,最初投進去的400萬,一年左右就虧完了。為了挽回敗局持續輸血,他兩年內賣了三套房子,創業三年,前後損失了一千多萬。
闊別曾經的黃金時代,走出汽車後市場暴利叢林的包建華再次出發。2015年,寶麗汽車註冊,2016年,經營模式敲定,2017年,公司正式開業。痛定思痛,寶麗汽車對於他,更似一場脫胎換骨的賭注。
「整個行業都在痛苦轉型。」
包建華告訴《汽車公社》,當他選擇再次啟程,短短兩三年的時間,洗牌加劇,行業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近這兩年,我們在探索新的路徑,大部分同行也在危機感中尋找新的出路,可謂百花齊放,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同行。汽車後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轉向了存量市場,利潤越來越薄,整合的速度越來越快,跑馬圈地的大動作也越來越多,維修廠也已經逐漸闊別單打獨鬥的時代,倒逼著站隊……」
悟道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作為一名在後市場打拼二十餘年的行業老兵,包建華早已嗅到市場的變化,行業劇變的前夜,必須未雨綢繆。現階段,寶麗汽車定位於快速鈑噴、快速美容與保養,最大的經營特色是人效。在他看來,弱化傳統的機械修理,以小項目為主,是為未來的轉型提前做準備。
「現在業內的很多思維,和二十年前我剛入行時沒任何變化。大家習慣了依靠暴利而活,可暴利一旦消失,不改變,出局是必然的。」在包建華看來,不是市場不好做,而是大趨勢倒逼著轉型。
可大部分同行的心態,還是太樂觀。大家常說,3-5年內終端門店會倒掉一半,可在包建華看來,最後存活下來的,極有可能僅佔20-30%。
關於淘汰賽,他算了一筆帳——
上海地區,規模在2000平米左右的門店,每年要擁有2萬個客戶,才能實現溫飽。可上海的車主,卻只有400多萬。保守地看,市場其實只需要200家門店;可現階段,上海的二類企業大概有1600家,加上三類企業,總的體量也在7000-8000家左右。
更何況,2萬個客戶,也只能實現溫飽。「就算我們放點餘量,不是200家,而是500家好了,到最後也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被淘汰掉。」
昔日暴利時代,200-300%的利潤是常態,中等規模的門店,就算只有2000位客戶,2000萬年收入非常輕鬆,一年下來,日子很滋潤。
如今的問題,車主換車時間縮短,上海地區的平均數據,差不多縮減到3.5年,他在一線觀察到,很多車主一年只做一次保養,噴一次油漆,就沒其它消費了。更何亮,客單消費也在下滑,很多項目門店幾乎不賺錢。
暴利終結,成本卻居高不下。
寶麗汽車一年成本在600-700萬元之間,這意味著,全年必須實現1200萬的產值,門店才能存活。可橫向看,又有多少門店,能實現1200萬元的年產值?在二類維修,這一數據只佔20%左右。
這20%能獲利的企業,又大抵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在場地租金等維度,有較好的成本優勢;資源導向型,比如手握政府項目;地段極佳,可以做高端客戶,做高客單價;保險公司等合作機構,給予較大支持。
可是,這些企業都不具備高頻效果。一旦周圍出現連鎖,或是高頻的競爭對手,這表面上日子很滋潤的20%,就會有衝擊。在包建華看來,那些300-500平米左右的快修門店,危機感應該更強,能做的業務非常窄,能盈利、能引流的項目正一步步從他們身上剝離。
流量,還是流量!
包建華推算,良性市場或將在未來3-5年回歸。
未來3-5年,至少在上海地區,一定是20-20個大型的汽修品牌,做著現在零散的B端在做的事情。回歸到正常利潤,亦意味著,這個行業又回到昔日的暴利行業了。
作為周期率的一部分,汽車後市場的拐點即將到來。「這幾年其實我很焦慮,轉型之後,究竟是走精品型路線,還是走流量型路線,一直在思考。現在,我的思路已經非常清晰了,過去五年,我們努力聚焦在線下,側重的是服務,現階段要逐漸轉移到流量上來。」
那麼,流量主要從哪裡來?
包建華告訴《汽車公社》,除了電商等平臺,保險公司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埠。門店的3公裡之內,他們能通過地推和促銷獲客,但3公裡之外,保險公司就是流量之門,是當下流量端最強勢的控制方。
講到這裡,要提及後市場的「站隊」問題。
我國汽車後市場的「站隊之爭」,最早能追溯到2018年。2018年8月,天貓汽車宣布聯手汽車超人和康眾汽配,成立新康眾,這也是阿里在車碼頭項目試水失敗後,以新的姿態再次徵戰汽車後市場。當然,作為阿里的強勢競爭對手,騰訊也不甘落後,緊隨著新康眾的成立,途虎養車完成總額約4.5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騰訊領投。
這是一個分水嶺,BAT巨頭成為入局後市場的一股新力量,且力量還不能小覷。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主機廠的獨立售後也更加開放,供應鏈開始多維度整合,一場爭奪優質門店的戰役就此打響。而對於終端門店來說,究竟該選擇站隊BAT,還是主機廠,或是保險公司?
包建華的選擇,是站隊保險公司。
「我們願意與保險公司緊密配合地長久合作,也願意為保險公司降低成本。當然,我們也必須持續重視線下進店的自然流量,把服務做好,共同擴充公司的流量池。」
根據包建華的回憶,從2019年開始,保險公司對獨立售後的滲透已越來越強勢。「根據我的觀察,這種滲透還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強化,不僅僅是傳統認知裡的事故車賺保費,他們還通過保養和油漆等小項目拉攏門店。很多大公司都在悄悄布局供應鏈,只是不對外公布而已。」
「實際上,新康眾和途虎都潛移默化中強化站隊與否這個概念,但是他們也在站隊保險公司,包括途虎,也在和保險公司緊密合作。甚至可以說,沒有保險公司的支持,沒有一個平臺能很快做起來。」
包建華提到,很多修理廠站隊電商都是迫於無奈的,畢竟電商無法掌握剛性的需求埠。網際網路的流量主要靠客戶採購,但車主不一樣,他們能在線上採購的項目是很少的,且只能是常規的。
在這裡,他特意強調了一點。很多修理廠希望站隊保險公司,但保險公司也要對修理廠進行篩選,符合他們要求的才合作。包建華告訴《汽車公社》,寶麗和保險公司之間的關係是互利雙贏的,他們通過保險公司擴充流量池,但也必須有較高的價值輸出,自己盈利的同時,能為保險公司降低成本。
在他看來,很多門店內功打不好,流量受制於人,在保險公司的高壓之下戰戰兢兢地生存,這不是良性的合作模式,遲早會被對方淘汰。
成功無法複製
失敗可以學習
上海的汽修門店,已提前進入白熱化階段。
包建華看來,即使是一線城市的北京和深圳,市場競爭和激烈度,和上海也有五年時間的差距。上海勉強能生存的企業,到了其他城市,日子都可以很滋潤。
但提前進入最低點,這是一件好事。「其他城市的同行,大部分還處於溫室裡面,2018年的鄭州保養大戰打得很激烈,業界輿論關注度很高,但可事放到上海,可能根本打不起來,因為上海保養都幾乎不要錢、不賺錢了。」
現在的門店往往陷入一個怪圈——
快,客戶往往不接受。這麼快就弄完了,他們常懷疑服務的質量無法保證。根據包建華的觀察,像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每天門店周邊的客流量一定是夠的,可對於很多同行來說,業務多了,做不了,業務少了,又缺乏效率。
在包建華的經營理念裡,沒有缺流量的門店,只有缺服務的門店。最終,還是要從最根本的服務上去改變。包建華笑談,寶麗的很多師傅被同行挖走,但是在對方門店卻無法發揮昔日的效率。
「這幾年我接受了很多媒體的採訪,對外公開的數據你也看到了,7個人,每個月做漆面超2500面。實際上,我們的數據能達到3000面,只是我考慮到很多同行的接受度,把外宣的數據往下降了一些,2500面其實是縮水的數據,如果真是2500面,我們5個人就能完成。」
包建華拿出手機,打開公司的工作匯報群,給我看了最近一周的業績數據。「咱們可以看著工作匯報的數據簡單計算,按照這樣的每日工作量,是不是每個月能完成3000面左右?業界有那麼多人對此感到懷疑,其實是行業的悲哀。大家還在沿襲20年以前的標準,很多門店材料和設備都升級了,但人效卻上不去。」
臨近下午,包建華帶著我參觀了寶麗閔行門店的一線操作區,雖然已經是晚飯時間,但依舊有很多車輛陸續進來。
「現在不是高峰期,但我們流量還不錯,生意好的時候車子幾乎是開不進來的。我們的整個車間,包括油漆,鈑金,維修,在一線的師傅總共也就十二人,現在有師傅已經下班了。」
但是在他看來,效率依舊可以繼續提升。
「這些年,我經常去參加行業會議,全國各地跑,對外露臉和演講的頻率也比以前高一些。一方面,是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合作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對行業的一種觀察,學習優秀案例的成功,也探討失敗案例為何失敗。在我看來,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避免,保持學習,是創業者應有的姿態。」
採訪接近尾聲,包建華帶我參觀了位於公司二樓的佛堂。據他介紹,這裡不定期會有師兄來分享禪修心得,佛堂兩邊的書櫃,收藏著很多已經絕版的佛教經典,而一些入門的書籍則是用來隨喜結緣。
包總送了我兩本堪布索達吉的演講冊子,「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困惑,我在後市場打拼了二十幾年,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行業劇變,回過頭來想一想,很多佛法是需要一輩子來領悟消化的,每個人生階段有不一樣的感悟。」
「師父和很多師兄的思考,給我創業之路很多啟迪,至少在我看來,寶麗這幾年的路徑是正確的,前行的方向也比較清晰。畢竟,人要懂得感恩。」
寶麗在其它省市的門店就要試水了,為了打贏連鎖這一仗,包建華這幾年醞釀了很多東西。面對新一輪的擴張,寶麗已經做好了準備。
|北岸|
不愛汽車的品酒師不是好記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