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閆辰宇
閆辰宇 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立冬當天,「奶茶」再次衝上了微博熱搜榜。「在喝新品,太好喝了飄妹」「這不是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也不是立冬後的第一杯奶茶,這是最近一個多月以來最想念的奶茶」「不曬奶茶,是因為胖得不敢吱聲了嗎?」……各種高顏值、各種新奇特口味的奶茶全網滿天飛,生動演繹了什麼是時下流行的「奶茶續命」的論調。
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刷屏,到「立冬後的第一杯奶茶」上熱搜,今年的奶茶,為啥就這麼「香」?
網友:
「奶茶續命」 快樂水喝起來
成都市中心的南紗帽街,正是年輕人的潮玩吃喝聚集地。在這條不到50米的路程中,密布著1點點、coco都可、蜜雪冰城、厝內小眷村等七家奶茶店,想想也是夠拼了。
奶茶店如此打擠,生意能做得起走嗎?為此,記者採用了最原始的計數方法——蹲點數人頭。
結論:在一個小時內,大部分的奶茶店客流量均在30人以上,其中位於路口首家的茶百道因為口岸優勢,能達到近50人。此外,三百米外的奶茶界「貴婦」喜茶(IFS黑金店),下午六時左右,僅五分鐘時間,就有37位消費者端著奶茶離開。
在價位上,這些奶茶從幾元到三十幾元不等,年輕人是消費主體,其中又以女性消費者為主。
攝影 閆辰宇
今年初,《咖門》聯動飲品行業發起「疫期飲品業門店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全國茶飲門店超九成停業,近七成零收入。但眼下,不怕胖的奶茶真愛粉們顯然已經進入了「報復性」消費的狀態。
自稱「重度奶茶患者」的成都市民陶柔柯說,奶茶外賣重新上線時,幾乎每天都要點一杯,滿足自己對「快樂水」的需求,而大學生張佳暢喝奶茶的頻率則是每兩天喝一杯,高於疫情之前的一周兩次。
來自美團的數據顯示,奶茶作為疫情期間恢復最快的餐飲品類之一,外賣點單量維持在前三名。記者了解到,僅蜜雪冰城一家,在疫情之前每月外賣只有幾百單,在門店復開後,外賣單量達到十倍增長。
奶茶店:
競爭激烈異常 門店「九死一生」
奶茶之於國內的年輕消費者群體,猶如神一般的存在。說出來一組數據,絕對讓你想不到:
根據21財經網的數據顯示,中國茶飲市場坐擁近5億消費者,佔總人口的36%,其中城市消費者佔了2.54億。也就是說,全國每十個人中,就有三個是「奶茶粉」。
市場龐大,當然誰看誰眼紅。記者調閱天眼查發現,去年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23000多家,與此同時,有3000多家奶茶企業倒閉,20000多家經營異常。據艾媒諮詢數據指出,奶茶店開店一年後的存活率不足20%。
對於這一矛盾的現象,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分析認為,當前的茶飲市場,一方面進入門檻很低,門店對營業面積要求不高,原料由中央廚房配給,通過加盟制能實現迅速擴張,所以不斷有新的店進入;另一方面,除了頭部和有清晰賣點的企業,很多品牌的服務和產品類似,產品質量標準參差不齊,沒有核心競爭力作為支撐,所以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又不斷被淘汰,最終出現了這樣的局面。
儘管競爭異常激烈,但是今年以來仍有不少人加入了開奶茶店的行列。「今年初關門的店鋪較多,不僅有更多優質位置的店鋪可以選擇,店鋪轉讓費也降低了不少,疫情後奶茶市場回暖,正是開店的好時機。」一些選擇今年開店的店主表示。
攝影 閆辰宇
市場觀戰:
優品質VS性價比 市場兩極分化背後的「微升級」較量
近兩年來,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有兩家奶茶品牌擴張十分迅速:一家是定位中高端的喜茶,另一家則是代表中低端的蜜雪冰城。二者價格差距較為明顯,但市場反應同樣火爆。這,是什麼邏輯?
11月5日,喜茶在成都恆大廣場開了一家新店。開業當天,就迎來了一大波訂單。下午4時記者到店時,前面還有100份線上訂單正在製作中。
在成都地鐵八號線文星站附近,一家蜜雪冰城的招牌「雪王」標誌十分醒目。到11月8日,這家店剛好開業一個月,加上店主在內只有四個員工,一天的銷售量達到400多杯,同樣可觀。
「加盟蜜雪冰城一家店的成本大概是35萬,預計一年可以回本。」在店主張依柯看來,目前市場上倒閉的奶茶店,大多沒有特色、同質化高,雖然與喜茶相比,蜜雪冰城走的是低價策略,但重點瞄準的正是消費能力有限的學生群體和小鎮青年,這部分群體是奶茶的消費主力軍,他對經營情況很有信心。
實際上,「直營+加盟」的模式,讓蜜雪冰城在門店擴張速度一騎絕塵,如今更是高調打出了「全球突破1萬家門店」的宣傳語。隨著加盟店逐漸進入核心商圈和一線城市,僅在成都春熙路為中心進行搜索,可以看到附近一公裡內有17家蜜雪冰城的門店。
對於高端新式茶飲和性價比之王同臺競技,消費者又是什麼心態?
記者在街頭採訪時,發現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部分消費者認為,喜茶和蜜雪冰城給自己帶來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會讓自己願意在逛街時購買,想拍照發朋友圈,展示自己的消費品位,後者只是滿足自己想喝飲品的欲望。另一些消費者表示,比起品牌,會更關注產品口味,在相似口感的情況下會傾向於低價產品。甚至有消費者表示,奶茶就是快消飲料,和有文化底蘊的茶不能混為一談,談不上高品質。
「在消費分級的背景下,主打優質消費體驗和主打高性價比的產品,都具有較強競爭力。」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認為,蜜雪冰城受歡迎和喜茶的火爆,兩者實質上都是順應了生活方式的「微升級」 趨勢。
在他看來,蜜雪冰城的某些消費人群可能之前喝的是瓶裝飲料,現在變成現制茶飲,價格從兩三塊錢提高到五六塊錢,這也是消費層級和飲品訴求的提升。
「不管什麼路線,能否做好精準的市場定位、供應鏈的有效整合等基本面,才是熱鬧後的關鍵點。」虞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