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浪潮工作室是我們的好朋友,也是為數不多我們堅持打開的公眾號。他們的文章總能給我新奇的視角看世界,並能帶給我很多知識增量。
聽說最近有很多人動了辭職開奶茶店的念頭,關於這個話題,他們有話要說,一起來看看吧!
上班996的社畜們,心裡可能都有一個當老闆的夢。有朝一日炒掉老闆,自己創業,再不用聽人指揮,再不用午夜被釘釘的聲音驚醒。
所有事情交給員工打理,自己只要每天躺著數錢就行。
對於尚未財務自由的普通人來說,開一家不用很多投資的小店是最佳選擇。而現在最火、最常見的,莫過於奶茶店。網上都說奶茶行業暴利,只要有一定的前期投資,後期就能坐著數錢。
但我想告訴你,這些都是假的。去開店的結果,大概率是賠錢。
開奶茶店,比你想像中貴得多
讓我們來算筆帳吧。先說成本,開店之前就要決定是自創店還是加盟。考慮到一般人沒有相關知識,選擇加盟是更靠譜的選擇。
不過,加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次路過喜茶、奈雪的茶,都能看到長長的隊伍,不禁讓人幻想自己開的店也能這樣火爆。但很遺憾,他們都是直營模式,不允許加盟[1]。
2018年1月1日,南京新街口中央商場,網紅奶茶「喜茶」新店開業,吸引了眾多市民排隊品嘗
那退一步,選一點點和Coco總行了吧?
先看Coco都可,想加盟只有區域授權這一種形式,不能只加盟一個店,必須承包一整個區域。這個區域有多大呢,常住人數一百萬為一個授權區域。
而且對開店數量也有要求,第一年就需要準備開5-10家店的錢,3年之內要開到15家店,這就需要一大筆初始資金。
而且光有錢還不行,Coco要求合伙人具備豐富的工作資歷與管理經驗。沒接觸過奶茶行業的新人是沒機會了[2]。
2019年11月13日,江蘇常州,CoCo都可茶飲奶茶門店
再來看一點點,這下終於可以單店加盟了。不過開一家店的費用可不低。
一點點官網顯示,開一個店的費用約40-60萬元,這還不包括店鋪租金和員工薪資[3]。古茗奶茶要便宜一些,但也要接近30萬元[4]。
店鋪租金又要多少呢?要想賺錢,店鋪的選址至關重要。開在客流量高的黃金地段,比如一線城市的商業街,毫無疑問收入會更高,但與之相對,房租也會更貴。
有研究發現,中國15個重點城市共100條商業街商鋪的平均租金為25.9元/平方米·天[5]。假設你的奶茶店有15平方米,那麼每月的租金就是11655元。
2010年1月8日,上海南京路商業街繁華的夜晚
當你搞定了一切的前期準備工作,還不能開張,因為你需要人手。以一點點為例,前臺和後廚加起來要5名員工[6]。如果你作為店長可以負責其中一個角色,那麼還需要僱傭4個店員。
而奶茶店員工的工資,每月4000元是最低的水平了[7]。即使按最低工資算,這4名員工加起來也要每月16000元。
除此之外,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也是成本,設備的損耗要均攤到使用期間裡。以古茗為例,機器的費用是70000元,奶茶機器一般能使用3年,按平均年限法計算,每月均攤的費用是1945元。
2020年5月15日,江蘇淮安某奶茶店。奶茶店有許多標準化的設備
以上是粗略計算的開店所需的各項成本,真實情況要更複雜。現在,讓我們來計算一下利潤。
有人說開奶茶店是暴利,但這個「暴利」並不是淨利潤,只是簡單的用一杯奶茶的售價減去成本價來計算的,沒有考慮其他的成本。
奶茶店每月的進帳,屬於主營業務收入。
奶茶的成本不僅包含奶、茶、珍珠等原材料成本,還包括人工費用、房租、水電費、設備折舊費等經營費用和稅金,這些全部減除後才是淨利潤。
在例子中的房租是11655元,折舊費1945元,員工工資16000元,加起來要接近3萬元。
也就是說,賣奶茶賺的錢並不是都到了你的口袋,要減去3萬元,再交完稅,剩下的錢才是你賺到手的錢。
如果你每月賣出的奶茶收入不到3萬元,那麼不僅不賺錢,反而還要虧錢。
招商證券的報告顯示,成熟的奶茶店淨利率僅有10%-15%,遠低於人們猜測的90%暴利[8]。
為什麼會這樣?不是都說奶茶行業是暴利嗎?
為什麼奶茶店不賺錢
縱覽目前奶茶店的流行產品,不難發現各品牌的菜單都差不多。水果茶、芝士果茶、珍珠奶茶……無非就這幾種,而奶茶的相似性讓品牌之間難分勝負。
2020年7月4日,雲南保山,喜茶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曾發朋友圈,直指喜茶抄襲奈雪產品,公開叫板喜茶創始人聶雲辰[9]。
為什麼大家都想開奶茶店?自然是因為容易,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術。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門檻低,就意味著誰都能做。
如果奶茶店有不錯的利潤空間,那就是在黑暗森林裡點起一盞燈,勢必引來大量商家的注意,紛紛入局。
目前可以加盟的奶茶品牌中,超過20個品牌擁有1000家以上的門店,最多的蜜雪冰城更是開到了恐怖的5000家店[6]。
2020年9月29日,湖北省鄂州市,蜜雪冰城門店
美團數據顯示,僅2016年到2018年,全國的奶茶店數量就增長了74%,18年全國已經有40多萬家茶飲店。
一線城市的茶飲門店趨於飽和,2018年二季度較上年同期門店淨增數下降29%[8]。
以北京必打卡潮流地之一——三裡屯太古裡為例,疫情前的三裡屯太古裡每日平均客流量可達十萬人次。但這種黃金地段競爭也無比激烈,僅僅方圓1公裡的商圈,就已經不下10家奶茶店。
喜茶、一點點、coco都可、鹿角巷、皇茶、快樂檸檬、黑瀧太郎……無論是全國連鎖的知名品牌,還是尚未有名氣的小店,都想在北京最繁華的地方分一杯羹[10]。
奶茶店飛速增長,但消費者的需求量不會跟著漲。調查顯示,消費者月均購茶杯數集中在5杯~14杯區間,佔比高達83%;月均消費15杯及以上的用戶,僅佔11%[11]。
除了同行競爭,各類小吃店、快餐店、咖啡店也推出了自家奶茶:麥當勞的那麼大珍珠奶茶、肯德基的波波牛乳茶、瑞幸咖啡的小鹿茶,連呷哺呷哺都在火鍋店前開起了茶鋪,賣起了手搖茶。
《美團外賣奶茶真香消費報告》顯示,2018年美團外賣平臺上供應奶茶的商戶數量呈3倍增長,甚至還有不少餐廳將奶茶增加到菜單中吸引流量。
2020年5月15日,成都,一排外賣騎手在太古裡附近的奶茶店外等著接單
奶茶行業早已是一片紅海,競爭極其激烈。奶茶店的開店數量多,關門的數量也不少,根據美團點評的數據,從2015下半年開始,飲品店關店數開始逐漸增長。
到2017年上半年,關店數已經超過開店數的28%。2017年奶茶開店9.6萬家,關店數就高達7.8萬家,可持續經營超過一年的奶茶店僅為18.8%[12]。
如果不了解市場,過來開了店才發現賺不到錢,那真是欲哭無淚了。
說到底,開奶茶店暴利是一個偽命題,充分競爭的市場,沒有哪個行業是暴利的。加盟商可以賺加盟費,只賺不賠,開店的人可不一定了。
奶茶店,不是誰都能開的
如果你覺得上班辛苦,不想給別人打工,然後聽別人說開奶茶店賺錢,腦袋一熱就來了,那我勸你冷靜。
哪個行業不辛苦?想自己當老闆,又哪有那麼容易?
開一家小店,規模不大,想開好可不簡單。打工只需擅長一種能力,而當老闆需要各方各面的能力。
比如給員工發工資。上班的人只要等著工資到帳就行,老闆發工資就麻煩得多。
首先,給員工發的工資並不是全部成本,因為還要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
2020年9月20日,浙江紹興,銀泰城惠民坊娃哈哈奶茶店
自己創業開奶茶店,屬於個體工商戶性質。根據相關規定,你要拿著營業執照、登記證書,去當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保登記。登記完成後,才能為你的員工交社保[13]。
五個保險和公積金的繳納比例都不同,公司和個人繳納的比例也不同。要根據每個人的工資單獨計算再交錢。
交五險一金還只是財務會計的一小部分,而財務也只是開店所需技能中的一個。你還要知道如何設計裝修、如何採購進貨、如何保養機器、如何製作財務報表、如何宣傳門店、如何打折促銷、如何優化流程、如何應對房東漲房租、如何研發新產品……你確定自己掌握,或者了解所有技能嗎?
如果你真的什麼都擅長,沒有發生任何問題。那麼恭喜你,這家奶茶店可以運營下去了。那麼作為店長的你,此時的生活狀態會是什麼樣的呢?
不能睡懶覺,每天必須早早起床,準備物料,打掃衛生,開始營業。不停地重複點單、收款、做奶茶、攪拌、搖晃、打包。不小心做錯了要倒掉重做,遇到著急的顧客要安撫他們,原料不夠要及時補充。
2019年12月26日,上海,位於城隍廟商圈麗水路上的「mach imachi麥吉」奶茶店
一天下來,胳膊早就搖酸了,還要統計配料的使用情況,調整配送計劃。然後清洗打掃,很晚回家。周末更加不能休息,因為奶茶的銷量會比工作日更高。
如果能有一點休息的時間,也要去做財務報表,想辦法優化流程,跟店員溝通……
現在再回憶一下打工的日子,是不是感覺開店更累,賺的還不一定有打工多?這樣的狀態,似乎不是幻想中的躺著數錢。
現在企業員工普遍工作強度大,加班是常事,大家都覺得很累。但是自己開店的老闆,會更加辛苦。
2013年一份調查顯示,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有15%的人每周工作7天。公司的員工,工作強度更大一點,有四分之一的人每周工作7天。
而自己開店的小微業主,70%的人每周7天都在工作。沒有僱傭員工,自己單幹的店老闆,更是有接近80%的人都在每周7天工作[14]。
店鋪老闆在休息
對創業者來說,賺錢並不是毫無代價的,壓力總是伴隨創業者的生活。有研究發現,壓力會對創業者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各種負面影響,比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工作倦怠[15]。心累,身體也累。
所以,奶茶店老闆的美好生活只存在於幻想中,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奶茶店能活過一年[12]。有開店的錢,還不如多買兩杯奶茶。
開奶茶店既然不賺錢,那喜茶有什麼獨門秘方,擴張到了今天的規模?
30塊一杯的喜茶到底值不值得買?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浪潮工作室
回復「喜茶」查看全文
▼
回復「美食」
還能看到更多跟「吃」有關的科普文章哦~
除了吃,他們還寫了什麼?
————
剖析消費
他們為你剖析熱門消費產品,讓你避免踏進智商稅的大坑。
▼
1949年到現在,在自然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就有26人。可以說,日本製造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不過,在發達科技的另一面,日本的偽科學也同樣發達。到底有多少日本的理論、產品,混在「日本製造」的隊伍中,來到中國開啟騙錢之旅?
▼
提到戴森,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一個詞:中產階級。還有人把戴森稱為「中產收割機」。
可是,在不超過200塊錢可以搞定一款吸塵器、不超過50塊錢可以搞定一個吹風機的情況下,中產們,何須花20、40倍的價錢買戴森?買戴森的,又難道只有中產嗎?
————
生活百科
他們關心你的生活和健康,在浪潮工作室,你能看到很多生活百科,他們的觀點甚至會顛覆你以往關於健康的生活觀念。
▼
睡得好,其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怎樣才是睡得好?很多人都篤信一條:每天要睡滿8個小時。
但是,你有沒有認真地想過:人睡滿8個小時真的是必須的嗎?人究竟一天需要睡多久?
▼
2009年,日本花王公司調查了部分中國城市家庭的洗衣情況,發現超過90%的家庭選擇單獨手洗襪子和內衣[1]。
為什麼這麼執著於分開洗?聽說外國人總是一起洗,難道他們體質特殊?
————
理性種草
除了生活常識和日常裡的智商稅,就連家用電器,都能被他們寫出很多一般人都不知道的用法給大家理性種草。
你以為他們寫的是廣告嗎?
我翻到文章最後面也沒發現廣告,就是純乾貨。搞得粉絲們在評論區求廣告連結,這場景我也是頭一次見。
▼
洗碗,是中國當代家庭中最引戰的家務事之一。
男的嫌洗碗麻煩,女的嫌洗碗傷手,許多人寧願做飯,也不願意洗碗,洗碗費時間費精力,重複勞動,簡直是最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那麼,洗碗機到底值不值得買?
▼
梅雨季節來臨,氣候變得無比潮溼,陽光變得更加珍貴。
每天都要換的內褲,兩三天就要換的內衣和襪子,成打地堆在衣架上卻怎麼都幹不了。晾了一周的衣服,一摸還是又溼又潮,只能動用意念說服自己,「已經幹了」。
這時候,你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烘乾機。
你或許不關心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總會在某些時刻,來「關心」你。
關注浪潮工作室,用更新鮮的角度,看世界吧。
掃描下方二維碼
原標題:《辭職開奶茶店的人,99%都後悔哭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