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瑞幸陰影,後有奶茶趕超,中國咖啡生意還有救嗎?|鈦媒體深度

2020-12-05 鈦媒體APP

瑞幸陰影下,中國咖啡創新品牌們生存維艱。

目前在美團點評搜索北京、上海兩地的連咖啡店鋪,約有30餘家門店處於「暫停營業」狀態。連咖啡最新的一條融資紀錄是2019年4月,完成了2.06億C輪融資。

鈦媒體在4月初向連咖啡上海業務相關人士就「北京多家門店關店」的消息進行求證,對方未對此回應。

定位北京,點開「連咖啡」的點單小程序,用戶會收到「您所在位置的門店升級中,暫時無法配送」的提醒,400電話則一直處於忙線中。

鈦媒體記者探訪門店發現,連咖啡所在的三裡屯永利國際大廈站點,受疫情影響,處於嚴格管控進出的狀態。此外,據連咖啡已經離職的店長透露,連咖啡未來很可能聚焦上海,關停北京業務,這意味著,繼2019年3月的關店潮之後,曾經的網紅創業項目連咖啡再一次縮水。

太平洋彼岸,曾經在納斯達克風光上市的瑞幸咖啡,由於財務造假,如今仍處於停牌的狀態。

網際網路式的揠苗助長

成立於2014年,最初為星巴克、Costa提供外送服務的連咖啡在2018年盛極一時。其中,最為外界稱道的是連咖啡基於微信小程序的「社交裂變」玩法,以及更低的線下門店成本。

據連咖啡 CEO 張曉高透露,「連咖啡用戶購買的咖啡中有一半都被送了出去。」

連咖啡早期在裂變式營銷上的嘗試,為其快速積累了用戶和口碑。一杯星巴克的價格,可以買兩杯連咖啡,一杯自己喝,一杯送朋友,這種基於微信社交網絡和O2O的玩法,是咖啡連鎖第一品牌星巴克都無法跟上的。

參與了連咖啡A輪融資的星創投創始人李靜不僅親自參與產品研發,也曾親自在不同的社交場合用愛發電,「只要有機會見到老友,就會打開連咖啡服務號,叫兩杯外賣來的「防彈咖啡」或「莫吉託」,一起分享。」

同時,與星巴克主打的「第三空間」不同,連咖啡的線下門店主要承接外賣訂單,成本大幅下降 。

同樣瞄準咖啡外賣生意的還有「不差錢」的瑞幸,據瑞幸咖啡2019年Q3財報,瑞幸外賣快取店的佔比達到93%,儘管在進入市場之處打著「幹掉星巴克」的旗號,瑞幸選擇的卻是完全不同的路,相比來看,注重咖啡文化,提供精緻消費體驗的星巴克賺的錢來自品牌溢價,而講究性價比和網際網路思維的連咖啡和瑞幸,追求的是流量和規模。

2018年,在瑞幸的步步緊逼下,穩紮穩打,盈利先行的連咖啡也在這一年加速門店擴張,新開了300家門店,出於品牌形象考慮,連咖啡也試過大手筆開精品店,2018年12月,連咖啡宣布要在功能性的「咖啡車間」的基礎上,於2019年在北京等城市增設50-60家「線下形象店」。

然而,隨著補貼逐漸減少,門店單量開始下滑,連咖啡也遭遇資金吃緊。

來自中國網的一則報導稱,「2019年1月中旬,連咖啡北京中關村駿馬國際店一天的銷售單量為五六十單,望京798店的單量稍好但也不足100單,慈雲寺店的單量僅有二三十單。」 據《經濟參考網》去年3月的報導,連咖啡在全國主要布局城市開始大量關店,上海地區門店從最多120家,收縮至只有70多家在正常營業,全國關店比例更是達到30%~40%。

2018年,星巴克也釋放出向網際網路靠近的第一個信號:與餓了麼合作上線外送服務,放下姿態,與瑞幸、連咖啡共同競爭咖啡外賣市場。目前在星巴克的部分門店,已經開闢了專門手機下單的快取區域,這或許是網際網路咖啡浪潮帶給星巴克的一個烙印了。

奶茶的趕超,咖啡怎麼破?

與造假的瑞幸同一時期登上熱搜的,還有漲價的喜茶。

2020年4月3月,隨著喜茶的多款產品漲價2元,「頭部奶茶品牌全面邁入30元時代」。喝一杯喜茶的價格,已經與星巴克相差無幾,換句話說,那些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難以實現的品牌溢價,被茶飲品牌喜茶實現了。

一個業界共識早已達成,茶飲是門不錯的生意。

早在2019年,瑞幸也上線奶茶產品線「鹿小茶」,並開放招商加盟策略,2017年,星巴克的前高管劉芳離職創業,推出了茶飲品牌「煮葉」。

說到現制杯裝飲品,中國人愛喝的茶與外國人愛喝的咖啡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了。至少從產品本質上說,茶和咖啡都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腦的功能,也都可以加入乳製品和糖分,變得更加好喝,增強成癮性。

喜茶的成功與網際網路的流量玩法無關,不搞社交裂變和打折促銷。

重視產品品質與視覺系統的喜茶,更像一個貼近年輕消費者的文化品牌。每日優鮮前 CMO 許曉輝在混沌大學的演講中提到,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問過他這樣兩個關於喜茶的問題:「你覺得喜茶機會大嗎?喜茶什麼時候能過百億?」。

問題很快得到了解答。2020年3月23日,喜茶完成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的D輪融資,投後估值或將超過人民幣160億元。

相比慘澹的咖啡市場,以喜茶為代表的現制茶飲在過去幾年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許曉輝還橫向對比過星巴克與喜茶的成本結構,星巴克的成本結構為1:2:3,分別對應原材料,運營與營銷推廣成本,原材料佔比16%,相比之下,喜茶的原材料成本佔比40%,具有實打實的「性價比」。

在品牌調性上,喜茶90%的門店選址一線商圈,部分黑金門店就開在Prada隔壁,用「設計感」定義自己。相比於瑞幸的高價請代言人、砸錢營銷的傳統思路,喜茶的成長更多源自產品與口碑的力量。

體現在消費者端的一個明顯差異是:大多數喝瑞幸的人是因為有券、圖便宜;而喝喜茶的人,則是因為想去門店打卡拍照,以及「喜茶真的更好喝。」

抄星巴克,不如自我迭代

消費業內人士總結過這樣一條商業規律——茶飲在大陸市場20年的發展中,每隔3至5年,都會上演這樣一條定律:隨著消費者的迭代,市場有需求新空間,拿捏好痛點,做對差異化,就有現象級的品牌產生。比如喜茶相比於上一代奶茶,獨創鹹甜口味的芝士奶蓋,改進原材料去掉茶底的澀味,從而誕生了喜茶的第一個爆款:金鳳茶王。

細微的產品創新可以迅速引爆一個細分市場,這個道理在咖啡品類中同樣適用。

憑藉「精品速溶」打入咖啡市場的三頓半,2019年雙11的成交額是上一年的10倍,一舉超過雀巢,成為天貓咖啡品類第一品牌。年營收從1000多萬躥升到2億左右,網紅品牌三頓半隻用了兩年時間。迅猛的漲勢吸引了大機構的注意,2020年3月,紅杉資本參與了三頓半的新一輪融資,這也是紅杉資本首次進入咖啡賽道。

據三頓半創始人吳駿稱,目前中國咖啡市場年均消費是5杯,而據《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咖啡消費量在以每年15%-20%的幅度快速增長中,遠高於全球2%的平均增速。

「培養中國消費者的咖啡消費習慣」,瑞幸喊出了這個口號,故事卻只講了一半。留給咖啡從業者的仍是一個提供更加高品質、更便捷、高性價比咖啡產品的長期任務。

從天貓體系下起家的三頓半總結了一套數據方法論:

「用戶在哪裡?他在什麼場景下消費你的咖啡?他用什麼樣的頻次,用什麼樣的杯數,持續多長時間?當這些數字能夠形成的時候,你的策略基本面才算是建立起來了。」吳駿曾對媒體表示,阿里的數據系統還會告訴他們,當你的用戶能夠在兩個月之內連續消費50杯咖啡,並且在90天之內形成40%的復購,說明日常高頻的咖啡消費方式正在形成。

在這個過程中,新品的迭代,為了滿足用戶體驗不斷的調整和優化,成為新品牌的機會所在。吳駿認為,「新品對於三頓半是核心策略。」 三頓半的新品開發,並不是完全單品化的開發思路,而是一個系統的矩陣和連續性的創新思路。一個新品的發布,同時也意味著後續有一系列新品的發布。

「瑞幸的營銷方式是讓大家錯覺以為在半價喝星巴克,培養了一批對品牌沒有有忠誠度而只能對優惠有忠誠度的客人。 」 瑞幸爆雷之後,網紅咖啡館 berrybeans 創始人韋寒夜這樣總結它帶給從業者的啟發。

中國人的消費心理並非摸不透。在飲品消費上,消費者更加冷靜且「忠於自我」。喜茶創始人聶雲辰就曾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消費者沒必要對品牌忠誠,全世界都一樣,消費者是選民,選民需要對總統忠誠嗎?」 聶雲辰還有一句被廣為流傳的觀點:

「消費者朝三暮四這個市場才會進步,一個企業的經營本身就該奮鬥到死。」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金鳳茶王」之後,喜茶從不敢懈怠,從水果茶、冰沙到咖啡,冰淇淋,喜茶結合時令與消費熱點的產品創新從未中斷。

面對「不再忠誠」的消費者,無論是奶茶還是咖啡品牌,對於產品創新的渴求都將成為一種常態。(本文首發鈦媒體,採訪、撰文/宮赫婧)

相關焦點

  • 便利店自製咖啡奶茶熱飲崛起 正在擠佔暖櫃生意
    這一周,大半個中國經歷了一場氣溫大跳水,多少人在一夜之間把短袖換成了棉襖。上班路上整杯熱乎的捂捂手,分分鐘成為剛需。便利店的暖飲生意,又要開張了。   今年的便利店暖櫃,有哪些新變化呢?CBNData消費站(以下簡稱C站)走訪了各大便利店。   以全家為例,它家的暖飲櫃,10月份就開機了。
  • 鄭重看股:創始人錢治亞被停職 瑞幸壯士斷腕還有救麼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昨日(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LK.US)發布公布,宣布公司創始人兼CEO錢治亞被董事會「終止(terminate)」職務,與錢治亞同時被「終止」職務的,還有此前已經被停職的COO劉健。這是瑞幸咖啡4月6日停牌以來首次公開發布的重大決策。
  • 鈦媒體專訪深度學習奠基人特倫斯:人類智慧與AI正在融合,量子計算...
    人類智慧與AI正在融合鈦媒體 :您認為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二者之間是怎樣的關係?這兩者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特倫斯 :最大的區別是自然創造了人類智慧,而人類創造了人工智慧,當前這二者正在融合。我認為我們離想像的未來還有很遠。
  • 誰說喝瑞幸咖啡就 Low 了?
    當然OFO的失敗並不是戴威戰術失敗,而是戴威太倔強了,低估了資本的力量,導致OFO 被資本和用戶,自媒體一起看熱鬧, 落井下石。然而瑞幸和OFO單車不同的是,瑞幸並沒有高額的實物成本和運營成本,這大大減少了瑞幸涼的可能性。但瑞幸也知道,它的目標是一個活生生的咖啡大佬—星巴克。
  • 90後賣奶茶7年估值百億,深度解析喜茶商業邏輯
    「喜茶是中國新茶飲領域標杆企業,2012年誕生於三線小城江門市。短短幾年,喜茶快速迭代,先後獲得IDG等知名機構數億元投資。截至目前,喜茶已累計融資5億,擁有門店190家,排隊盛況空前,網紅打卡必去,喜茶憑藉各大現象事件獲得了脫穎而出的熱度。喜茶還在持續擴張,喜茶火爆的背後有偶沒有可以借鑑的方法論,我們請來許曉輝老師為大家深度剖析喜茶案例。
  • 低配版「火鍋盒馬」,鍋圈食匯的生意模式真的能跑通嗎?
    此前曾有媒體撥通鍋圈食匯的招商電話,關於一年回本的承諾,招商人員回應「做生意當然有虧有盈」(可見否定了一年回本的說法),隨後,該媒體走訪了鍋圈食匯的一些線下門店,店主答覆「投資了至少40餘萬,兩年了還沒回本」。   我們且從招商層面的問題跳出來、來看關於鍋圈食匯的一些更詳細的內容。
  • 瑞幸財務造假22億,為什麼它不能好好賣咖啡?
    除非有資本砸錢來救,但是瑞幸這一財務造假,把資本圈都玩弄了,誰還會來。再說了,即使從利益的角度來看,瑞幸在短期內賺不到錢,意味著投了也收不回成本。想要了解咖啡行業的全貌,可以點這裡看之前我們的咖啡行業深度測評完整版,點擊藍字即可查看《開咖啡館傾家蕩產?
  • 鈦媒體與《商業價值》合併:做中國的BI
    曾經有一位學者考證過,就配置性資源(信源)和權威性資源(受眾信賴度),所謂的傳統媒體,並不比新媒體差,有些局部,還更強一些——最近類似騰訊網準備發力深度調研、做所謂研究性新聞,也只是剛剛開始的事。這兩者互相之間其實爭鬥了有年頭。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傳統媒體進軍新媒體領域(受限於牌照許可證之類,新媒體去做一個傳統媒體倒少一些,混壯了投資倒是有可能)。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2021 年,中國很有可能會增加 5000 家咖啡店,但不知道招牌上寫的是誰的名字。2020 年 12 月 18 日早上 8:20,寒風和人流一同湧入北京光華路 soho 的瑞幸咖啡門店。兩個店員壓低著藍色鴨舌帽,一個做咖啡、一個打包,和顧客沒有一句招呼。40 分鐘內,42 杯咖啡被匆匆帶走。
  • 咖啡、奶茶、生魚片……一懷孕全都不能吃了?
    孫旖,丁香醫生作者,婦產科主治醫生 一懷孕,似乎「珍珠奶茶方便麵,火鍋米飯大盤雞」全部都得說拜拜了! 有朋友懷孕後整整 10 個月家人都不讓吃零食,現在饞蟲都快翻江倒海了,整個孕期特別煎熬。
  • 北京餐飲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最高罰5萬;咪咕咖啡未來將開放加盟
    從微信指數來看,奶蓋茶的指數熱度,僅是水果茶、珍珠奶茶的10分之一。4【人造肉國內正式上市,一斤56元】11月25日,人造肉正式在國內電商零售平臺上開售,此次普通消費者可以直接買到,之前在國內人造肉大多直供餐廳。據悉,開售的人造肉有豬肉、雞肉等口味,其中豬肉口味每份230g售價28元,而國外價格則高達1550元/公斤,這個價格僅為國外的1/15。你會買嗎?
  • 賣保溫杯的哈爾斯與瑞幸咖啡撇清關係:尚無實質業務往來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7日電 又一上市公司與瑞幸咖啡撇清關係。4月7日晚間,哈爾斯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瑞幸咖啡尚未建立實質上的業務往來,目前與瑞幸咖啡的業務合作處於未開展實際合作狀態,不會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 經常喝奶茶咖啡的八大害處
    咖啡是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之一,而新陳代謝症候群若沒控制好,患者便易得心血管疾病。所謂新陳代謝症候群,指的是一群和新陳代謝症狀有關的特徵,出現在同個人身上,而這些特徵有腰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容易在腹部積累,導致肥胖。
  • 一夜從天堂到地獄 瑞幸做錯了什麼?
    從瑞幸咖啡出現的第一天起,其典型的網際網路式的運營模式就飽受質疑,但從道理上這一模式並非沒有成功先例,無數網際網路公司也是從燒錢起家,但在業績造假事件之後,再仔細來看瑞幸的發展歷程,或許咖啡這個生意並不足以承載瑞幸咖啡創始團隊的野心。
  • 瑞幸咖啡造假案1.8億美元達成和解;比特幣突破2.2萬美元關口丨鈦晚報
    起訴書稱,瑞幸咖啡的某些員工試圖通過將公司費用誇大逾1.9億美元以創建一個虛假的運營資料庫,並篡改會計和銀行記錄來反映造假的銷售額,藉此掩蓋其欺詐行為。鈦媒摘聲:明年新交所將為中企赴海外上市及融資提供更多機遇,希望能夠吸引到不同行業的中國企業。新交所也推出了中國戰略,積極籌劃多種中國相關產品,期望為中國客戶和潛在客戶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
  • 如何賺取奶茶店的「第一桶金」?把握茶飲行業方向及趨勢才有出路
    咱們很多開奶茶店的兄弟們,大多都是以80後90後年齡段的人群居多,也有很多兄弟們是第一次創業,雲裡霧裡,對於行業裡面的很多細節可以說是完全陌生,對於整個店鋪的經營,也是按照自己腦海中原有的固有思維,照搬舊有的經營模式。得到的結果呢,也是不太理想,所以就有了奶茶店「十店九虧」的說法。
  • 奶茶放一晚上第二天還能喝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奶茶是很常見的一種時尚飲品。奶茶原來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日常飲品,距今有千年的歷史。奶茶的種類多樣,味道香甜可口,深受人們的喜歡,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喜歡喝奶茶。那麼奶茶可以隔夜喝嗎?一般情況下,奶茶能不能隔夜喝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奶茶保存得當,沒有變質,是可以隔夜喝的,如果奶茶已經變質壞掉了,就不能喝了。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 網紅奶茶的咖啡因檢測,結果太扎心!一杯奶茶等於4杯美式咖啡
    還是那位朋友說,她心情不好時會來一杯奶茶,心情好的時候也會來一杯奶茶,完全是在靠奶茶「續命」。奶茶有如此強的「魔力」,與其中所含的一種成分關係很大,這種成分就是咖啡因。咖啡因對我們神經系統的影響,與攝入的劑量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咖啡因的每日攝入量能夠保持在50-300mg之間的話,對我們的健康是有益。攝入中低劑量的咖啡因,可以提高我們的警覺力、注意力和記憶力,有利於幫助我們完成較為困難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如果我們每天攝入的咖啡因劑量超過300mg,則會對我們的神經系統產生負面影響。
  • 店員向鍋裡「吐口水」,撕開了奶茶產業鏈的驚天黑幕
    但是,這件事情已經給很多人留下了心理陰影。 高糖 不只是反式脂肪酸,奶茶的含糖量也一直深受媒體關注。 央視電視臺曾針對上海市的27家奶茶店,做過一次檢測。 在模擬消費者消費習慣後,記者在27家奶茶店購買了51件奶茶樣品。
  • 萬國咖啡之印度——奶茶下的咖啡文化
    相比較於奶茶,咖啡在印度的普及程度似乎就弱了很多。但早在十七世紀,印度就開始了咖啡栽培業,是除了埃塞與葉門的第三號古早味咖啡。擁有著「舊世界咖啡」的野香韻味,醇厚度比中南美洲與非洲豆高。印度咖啡的生產量比起衣索比亞與任一個中美洲國家還多出許多,有90萬公頃的土地種植咖啡豆,是全球咖啡第五大生產國。除了產量大以外,印度的另一張咖啡名片就是風漬咖啡。這種季風處理法咖啡是無意間由大自然創造出來的新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