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浙江金華宣傳部門回應媒體稱,已接到青年汽車預重整的報告,具體方案預計12月初可以確定。
曾經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因為一場「水氫車」的鬧劇走向了結局。
當時青年汽車表示:青年水氫燃料車的車頂蓄水箱能用「特殊催化劑」將水轉換為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而這直接引發了後面一系列的慘劇。
l 如今,當時備受關注的「氫能源」也引發了諸多思考。
因為氫燃料電池的副產品是水,相較於當前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來說,更為環保。另外,如果使用氫氣作為能源的話,就輕而易舉的解決了「裡程焦慮」問題。比如,之前的豐田全新MIRAI,就用儲備氫氣的方式將裡程提升到了850公裡。
因為如此,諸多企業也對氫能源汽車充滿期待。
之前現代汽車就展示了全球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氫燃料概念卡車NEPTUNE模型,以及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NEXO等氫能源產品。而上汽、長城等傳統企業也對氫能源行業做出了一定的部署,想要在這塊領域上搶佔先機。
l 而氫能源的發展談何容易?
2015年,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製造氫氣並儲存於汽車中使用非常困難,其製作的效率大概是太陽能充電的一倍。
另外,加氫站的建設成本也非常高,國內每個建設成本在1500萬-2000萬元左右。這意味著,要完成2020年100座加氫站的建設目標,需要投入至少10億元。而之前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建造成本僅為30萬美元。
昂貴的成本對於氫能源的發展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不過這些困難也可能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得到解決。一個未知領域的發展總需要有人去探索,而它將如何發展,也只有等待時間的證明了。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