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變油」事件是20多年前的一出鬧劇,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國人帶來慘痛的教訓。始作俑者是王洪成,他的理論是配製出一種母液,然後按1:100000的比例兌上普通的水便變成了「水基燃料」, 這種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於汽車的燃燒,而且其燃燒值比汽油還高,成本僅為汽油的千分之一,還沒有任何汙染。
期間,一些著名科學家捲入其中,因此欺騙性很大。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和黨委書記曾聯名10位教授上書最高權力層,保證水變油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王洪成當眾表演「水變油」
1992年8月14日,《人民日報》刊文讚揚王洪成:「哈爾濱科學技術開發中心工程師、青年發明家王洪成近幾年獲得5項國家專利。他發明的膨化燃料等技術,已被應用到汽車運輸等行業,經測定,節油率為44.84%,節能效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1992年12月13日,更是在第1版刊文高度肯定王洪成的「水變油」技術:「一種高效廉價的水基膨化燃料最近由國防科工委高級研究員王洪成研製成功。10毫升這種膨化藥劑加一噸水經40秒種反應後,就可變成一種新型高效燃料,經鑑定,其熱值可達16410大卡。」
王洪成當眾表演「水變油」
1993年1月28日,《經濟日報》兩名記者發了一篇半版的文章,題目是《水真能變成油嗎?》,稱此是繼傳統四大發明以來的中國第五大發明,許多小報更是大加介紹,水變油一下子被炒成熱點新聞。
當然,科學界依舊會有頭腦清醒的人。1995年,何祚庥院士聯合14名科學界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要求對「水變油」騙局立案調查。另外某些懂技術的行業記者頂著很大的阻力進行調查,基本搞清這一假髮明已導致了國家財產4個億的直接損失,這起騙局甚至導致有人因投資破產跳樓自殺。
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所謂的「中國第五大發明」,至此終於結束了其長達十餘年的鬧劇。
其實,這是一起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在美國被揭穿的偽科學騙局,當時連美國總統威爾遜和汽車大王福特都親眼見到過「水變油」的表演,後來騙局敗露了。軍國主義時代的日本苦於能源不足也開發過這個項目,後來真相大白,山本五十六大怒,殺掉了愚弄帝國海軍的騙子。
不過,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網絡上鼓吹「水變油」並非偽科學,實在可嘆。
前幾天,青年汽車集團宣稱發明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這款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可達1000公裡。
只要稍微有點「能量守恆定律」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是騙局,但青年汽車的董事長龐青年不這麼認為。他介紹說,水氫燃料車的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車內的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
這種說法忽悠了大量媒體,許多大網站甚至官方媒體也做了相關報導。
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介紹水氫燃料車技術
據青年汽車集團相關技術人員透露,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也就是科技成果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能將水轉換成氫氣。而這種特殊催化劑,由浙江風桐公司和青年汽車聯合開發,並已於2013年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筆者是一個喜歡較真的人,於是對這間「浙江風桐公司」和「催化劑專利」等進行了一番調查。
先上百度搜索「浙江風桐公司」,無任何相關資料,原來擁有這麼驚天發明的難道是山寨公司或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於是筆者再上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查詢,同樣是毫無結果。
也許這間企業還沒註冊,那麼去專利檢索應該能找到吧?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專利檢索網站,用「浙江風桐公司」、「催化劑」、「青年汽車」等作為關鍵字,都無法查找到任何關於這種特殊催化劑的有效信息。在此,我想問問青年汽車董事長,你這種神秘的催化劑難道是在爪哇國申請專利的?
話說回來,在今年2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中,工信部網站公布了對7家汽車公司行政處罰書,青年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蕭山法院7月3日公布的一則法律文書顯示,2017年6月9日依法受理的破產清算案件,除了浙江青年蓮花,還有浙江青年蓮花發動機有限公司和杭州亞曼發動機有限公司兩家。而上述三家公司均為青年汽車集團關聯企業。
內憂外患之下,青年汽車發明的「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是不是想騙融資?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事情。
見證水氫燃料車現場的記者
最後要說的就是,「全球首輛水氫燃料車」加了水就能跑,在現場有許多記者親眼看到了,這還能假?對於我來說,這還真沒難度,只要在車內隱蔽處安置一個氫氣罐,動力就有了,至於往車頂水箱加水,那只是障眼法,騙那些小白記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