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年前親歷"水變油"鬧劇:母液摻水中製成燃料

2020-12-06 網易新聞

(原標題: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編者按: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一文,稱水氫燃料汽車加水就能跑,而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

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有行業專家接受新華社採訪指出,供氫效率是否足以成為汽車能源有待驗證,此外氫氣純度和成分,壓力指標是否符合燃料電池要求都是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

南陽高新區管委會26日公開回應稱,「水氫發動機汽車」專業名稱是「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該技術由湖北工業大學與青年汽車自2006年6月起聯合研發,基本技術原理是「鋁合金粉末+催化劑+水」反應制氫,目前已取得相關專利。5月22日,青年汽車在南陽研發基地試製了第一臺樣車,定型量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完善。

關於「水氫汽車」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的討論仍在進行中。從鑽木取火到更節能環保的材料,人們對燃料革新的追求從未停歇,有多少次飛躍,就有多少次落空,也曾遭遇所謂神話的騙局和謊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因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原《解放日報》記者陳斌曾親歷「水變油」騙局的破滅。二十四年後,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口述者:陳斌,原《解放日報》高級記者

我是1984年考入《解放日報》擔任政法記者,在那通電話之前,我從來沒聽說過王洪成這個人,也不知道「水變油」。

1995年的秋天,《法制日報》駐上海記者劉建給我打了個電話,我們都是跑政法新聞的,關係比較好。他在電話裡說,想不想去哈爾濱開開眼?我說什麼事?開什麼眼?

他說東北哈爾濱一家公司有個人能把水變成油,上海有家公司想買他的配方,老總想讓幾個記者一起過去考察,看是不是真的,記者可以提問嘛。

我一聽就很感興趣。雖然我是跑政法的,但是我什麼新聞都會做。尤其對於「水變油」這樣的奇聞,上過學的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就立馬答應了,還拉上了上海電視臺的記者倪曉明。

【一】

沒多久我們就出發了,坐飛機下午到的哈爾濱。十月份的冰城就已經很冷了,寒氣刺骨。

下飛機後我們直接去了哈爾濱市區,王洪成在1992年11月創辦了一家公司叫洪成新能源膨化劑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辦公地點在一個小區,其實就是普通民房,走進去就是客廳,他們叫會議室。

屋子裡裝修得挺一般,但牆上到處掛著相框,王洪成穿著軍裝,和各級將領合影。

坐定後,同樣也是穿著軍裝的工作人員給我們準備了書面材料,都是一些報紙對他的宣傳什麼的。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張《xx日報》,是中央媒體,裡面把他的「發明」叫做「繼傳統四大發明以來的中國第五大發明」。(編註:原文題為《水真能變成油嗎?——記民營企業家王洪成與他的發明》)

材料裡還有兩份重量級的鑑定證明,一個是中科院的《王洪成成果證明》,一個是中科協的《關於大力推廣應用水基膨化燃料的決定》。我後來查了一下,這份文件宣稱,「高效廉價的水基膨化燃料,已由國防科工委高級研究員王洪成研究成功,經鑑定,節油率為44%……」

一般人看到這些東西,哪能懷疑他是假的。接著工作人員開始放錄像帶,都是一些新聞啊演示啊做成的紀錄片,名字也很有意思,《盤古開天驚世篇——中國王洪成》。

裡面介紹的主要是兩個內容。王在河北什麼地方表演,拿個茶杯喝一口給大家看這是水,然後兩種膨化劑液體滴進去,攪拌,水變紅,有泡沫,再用一個器皿舀出來,火柴一點能夠燃燒;還有一個是哈爾濱市67路公交車全部使用的他的燃料,沿路鼓樂齊鳴,黑龍江的一個副省長和哈爾濱市的一個副市長在那裡剪彩。

看完這些東西,普通人可能真就被唬住了,但我一直是將信將疑。我們幾個記者就討論了,這東西要是真的,中國馬上就能趕超中東地區,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了。

就好像那個錄像帶裡說的,「50億年來從人類鑽木取火到本世紀胰島素合成最偉大的發明,讓我們跨越200年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

等到傍晚的時候,王洪成來了。

我一看他,典型的北方人形象,長得蠻英俊的,中等身材,一身軍裝,已經有軍銜了——肩膀上三顆星,上校。我家老人也有這個軍裝,呢大衣的,所以我一看就知道。

他整個人給我的感覺就是蠻神奇的,一張口東北口音,但話不多。

我們說,想親眼看看「水變油」。我說錄像是一回事,親眼看到是一回事。但他手一揮,說今天不行,等明天。接著要向我們展示別的發明。

然後他就領著我們去了隔壁一個昏暗的屋子,說要看永動機。我一聽這個,記得錢學森還是誰就批評過,說這是不可能的,能量守恆啊。但出於尊重,就跟著看看。

他從柜子裡拿出幾塊木板樣的東西,有輪子有傳送帶,像農村的那種水車。他說這是永動機,只要給個動力,它就能一直轉下去。然後他轉了一會,輪子突然停了,我們幾個就笑了。

他倒也不尷尬,說今天比較忙,沒裝好。巧的是旁邊有個白色的小狗竄進來了,他馬上就說,你看,小狗搗的亂。

從這個事情開始,我對他多了幾分懷疑。

【二】

第二天,我們坐車去了哈爾濱的郊區,王洪成公司的廠子在那裡。廠子不大,有一個籃球場面積大小的車間,裡面都是各種金屬罐狀容器,上面布滿管道,這種感覺就像在化工廠。

我們先是在會客室裡等著,牆上也是各種王洪成和各種人的合影。我還注意到,廠子裡的所有車輛掛的都是軍牌,給人感覺不是進了民營企業,而是軍工企業。他的頭銜也很嚇人,國防科工委研究員,跟科工委下面一個部門合作生產膨化劑。

兜了一圈他開始準備表演了。先讓部下拿來一桶水,說是清水,我們有人去看了看,也沒嘗,但看著是。他舀了一勺到碗裡,然後從容器裡取了膨化劑,我記得是兩種,先後滴了幾滴進去,水變紅了,他說,注意看。然後用火柴點,立馬就燒起來了,火還挺大。當時在戶外,風一吹火苗躥得老高。

他一邊在那裡介紹自己的膨化劑,一邊讓手下開來一輛車,用一根橡皮管子把油抽出來,然後把他的燃料倒進去,坐上去開著車轉了幾圈。

王洪成表演「水變油」 資料圖

等下來後他就說,各位大記者,看到了吧,現在可以寫報導了吧。

我們當時心裡犯嘀咕,怎麼會這樣,的確是看到了,也講不出來哪裡不對。

但我知道,水是氫和氧組成的,油是碳和氫組成的,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變了,還能用來發動汽車?我就想了,眼見就真的一定為實嗎?那些變魔術的不也是當場表演給你看,但你知道他是假的。

我跟他說,讓我來開開,他拒絕了,沒有餘地那種,我倒也沒堅持,畢竟問題關鍵不在這。然後我跟他說,要我們寫報導可以,但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你要到上海去公開表演;二是要用我們的水。

他當時完全答應,很爽快,說沒問題,可以的。

為什麼提這個要求呢?我一直相信一句哲學,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什麼意思,就是他現在在這個地方用這個道具可以表現出來這種效果,換個地方換個道具,是不是能行?要想論證他是真的,就要經受得起各種考驗。

當時我們三個記者我年紀比較大,他們比較尊重我,我們就統一了意見,誰也不給他輕易報導。因為這事萬一是假的,丟的不僅是自己的臉,還有整個單位的臉。

【三】

大概是一個禮拜之後,他來上海了,帶了不少人,還是穿的軍裝。

場地定在交通大學的一個禮堂,蠻大的,估計可以坐1000個人,當時上海20多家媒體都來了,電視臺攝像機什麼的都準備好了。我心裡還是沒什麼底。

王洪成上臺的時候先是在那講,說自己的發明怎麼樣怎麼樣,講了幾句開始要表演了,手下拿來的是他們自己準備的水。

我說不行,你怎麼能違反我們的約定呢?我們叫你到上海來表演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用我們給的水。如果不用我們的水,你就不要表演。我當時就是這個措辭和語氣,很堅決。

他說不行,要用他的。我回過頭去跟其他記者表態,裡面有貓膩,我們以集體退席表示抗議,就直接走了。他們一幫人愣在那裡,很尷尬。

他沒有接受我們的方案,我就感覺他是假的。但是我們又沒辦法揭穿他是假的,沒有依據,所以我們寧願不去報導他,不趕這個時髦。現在來看,當時整個上海對他一個字的報導都沒有。

後來我和王洪成就沒有任何聯繫了,但我也一直有在關注這件事。很快半年之後他就敗露了。1995年,有個叫何祚庥的院士在政協會議上呼籲調查這個人,他當時說,要想氫氧物變成碳氫化合物,需要通過核反應,僅僅靠催化劑是不可能的。

有人就推測,王洪成是怎麼變的「戲法」。一是可能是加了什麼東西進去,比如電石(碳化鈣),與水反應產生了乙炔,這是可燃的。或者是加了金屬化物,活躍金屬遇到水產生氫氣,也是可燃的。或者就是加了油,燒的就是柴油;二是後來有人發現,他把水調包了。

等到1996年4月,王洪成被逮捕,第二年10月被判了十年,沒收了7處住宅和2輛轎車。

王洪成受審 資料圖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件事,當時為什麼那麼多人相信他,那麼多人願意給他投錢?

當時瀋陽冶煉廠花了40萬買他的膨化劑,結果根本不能用,退貨還被拒絕。首先一個基本的常識就是,他這東西發明出來,為什麼不去跟軍工企業合作,為什麼不去申請專利?如果是真的,那可以拿諾貝爾獎了啊!

其次我了解了一下他的生平,他是一個農民的子弟,只上過四年學,養過豬,當過兵,後來去開公交車,卻可以騙過這麼多有權有錢的人。當時的媒體也要負很大的責任,也不經過調查,不去請教專家,就在那裡給他造勢,越造越大,成了他的工具,釣魚上鉤。

最後他還懂得貼上科學的標籤。當時中科院和中科協的兩份證明材料哪來的呢,我事後看了公安部門的揭露,說他1986年的時候要去中科院做鑑定,後來反悔,拿了張有中科院公章和抬頭的信箋,自己去偽造了;中科協那個也是,當時中科協還發表了聲明。

另外我還想問:這裡面有沒有腐敗?

在90年代,類似的騙局有很多,包括氣功啊特異功能這些。不管是媒體還是商人,可能也都親眼見過他的把戲,太相信「眼見為實」的說法,沒有再去認真討論和制定嚴格的科學的鑑定方案,去反覆論證真偽。

從他入獄過後,我就再也沒聽到過他的消息,慢慢的也就遺忘了。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張憲超_NN9310

相關焦點

  • 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關於「水氫汽車」技術可行性和實用性的討論仍在進行中。從鑽木取火到更節能環保的材料,人們對燃料革新的追求從未停歇,有多少次飛躍,就有多少次落空,也曾遭遇所謂神話的騙局和謊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
  • 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編者按: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一文,稱水氫燃料汽車加水就能跑,而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有行業專家接受新華社採訪指出,供氫效率是否足以成為汽車能源有待驗證,此外氫氣純度和成分,壓力指標是否符合燃料電池要求都是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
  • 中國科學史上的最大鬧劇「水變油」事件——「偽專家」王洪成的...
    獸中有人性,形異遭人隔。人中有獸心,幾人能真識。人的品質一旦變惡,縱然先前有過多少成就也是過眼雲煙。總有人會因權勢地位衝昏頭腦,幹出許多理智不清之事,王洪成的"水變油"大鬧劇便是如此。王洪成前面"小打小鬧"的騙局得到了社會的肯定,這令他嘗到了甜頭,利益薰心的他腦海中構思了一個更大的騙局,於是,中國科學史上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誕生了。王洪成憑藉水變油發明,好似頭也不回地走上了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但他總歸短視,竟未曾預料到今後自己的結局。
  • 「水變油」的鬧劇,21世紀翻版「水氫汽車」又重新演了一次
    「水變油」、「水氫汽車」都是利用水做油的文章,同樣的低級、同樣的鬧劇,相隔30年在我們的國度再次上演,是值得認真分析總結汲取教訓,希望再也不要出現這樣低級的、可悲鬧劇。一、20世紀「中國第五大發明」——「水變油」鬧劇的破滅20世紀80--90年代,黑龍江王洪成「水變油」事件可以說動靜很大,曾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裹挾了大量的專家學者、媒體、企業乃至政要共舞。
  • 90年代的「水變油」騙局:被稱為第五大發明,發明者後來入獄10年
    一夜之間,王洪成那可以實現「水變油」的「母液」火了,無數人爭相上門找他,希望可以購買「母液」,但王洪成似乎並不心急,他表示,大家別急著買,他可以給大家展示展示「水變油」,大家親自看看效果再買也不遲。當然了,對於「水變油」這麼不靠譜的事情,很多專家學者還是會提出質疑的,但他們每次去親自觀看王洪成的表演,親自確定了容器裡的水,再親自看到「水變油」燃起火光,他們又不得不相信,於是到了後期,不少專家也加入了王洪成的隊伍。
  • 王洪成:「水變油」的科學鬧劇
    於是他開始鑽研如何讓水變油,記不清到底經過了多少萬次的實驗,期間還不慎將自己的小指頭炸掉一節。頭蓋骨也傷過,頭上縫了107針,傷還沒完全恢復,他就匆匆跑回家繼續&34;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終於實驗成功,研製出能令水變油的物質——&34;這便是他&34;誕生的全過程,但是其中有多少成分是他為了吸引人而杜撰的,我們不得而知。
  • 20年前的「水變油」驚天騙局,青年汽車有樣學樣瘋狂行騙?
    「水變油」事件是20多年前的一出鬧劇,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國人帶來慘痛的教訓。始作俑者是王洪成,他的理論是配製出一種母液,然後按1:100000的比例兌上普通的水便變成了「水基燃料」, 這種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於汽車的燃燒,而且其燃燒值比汽油還高,成本僅為汽油的千分之一,還沒有任何汙染。
  • 當年水變油的王洪成結局怎麼樣了?
    點石成金也只是典故,現實中卻有一個類似的騙局「點水成油」,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個只念過四年級的王洪成,當年風光無限,佔據各大報紙,古代有四大發明,水成油被冠名為第五大發明,多年後所謂的高科技,未能投產,最後證實是假的,王洪成動用無數資源以研究新能源為由將錢收進自己腰包,最後鋃鐺入獄
  • 36年前的水變油事件,我國科學史的一大鬧劇,300多家企業都被騙
    比如36年前的水變油事件,就是我國科學史上的一大鬧劇,300多家企業都被騙了。在1984年的時候,哈爾濱有一個名叫王洪成的人公開表示,自己發明了水變油的技術。具體來說就是,在四分之一的油中,加入四分之三的水,然後再加入一些「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高熱能,無汙染的燃料。
  • 中國科學史上最大的鬧劇,水變油騙局被揭穿後,發明者結局如何?
    1984年3月,此人號稱自己發明了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汽油,在加入少量的水基燃料膨化劑,就能讓水變成「水基燃料」,一種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的汽油和柴油,而且無汙染,成本也低。
  • 「水氫車」讓人大跌眼鏡,可誰曾想35年前的也上演了這樣一場鬧劇
    這幾天水氫車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關於氫動力這一新鮮事物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與水氫車一致的是35年前也曾經爆發過這樣一場「能源革命」,話說在1984年,一個普通的司機宣布造出足以影響世界能源消費替代品「水變油」,這一看似荒唐的鬧劇的被輪番炒作,最後居然被《經濟日報》,稱之為「
  • 中國科學史上影響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
    水變油王洪成自爆「研究成果」後,群眾們都驚奇不已,但大家都抱著懷疑的態度,為了驗證王洪成的發明是真是假,他的朋友、記者、同事、領導都曾去過王洪成的家裡實地探訪,而王洪成也是來者不拒,想看水變油,就給誰演示。
  • 水變油30年前就有,號稱中國第五大發明,為何發明人卻入獄十年?
    其實魔術作為具體節目表演,至少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西漢元封三年,漢武帝時就出現了中國的傳統魔術,他的騙術便是:水變油。 放到現代社會上,如果有人說他可以做到水變油,自然是沒人相信的,因為從目前的科學角度來看,水變油這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在九十年代,卻有人相信,並且是不少人相信,因為大部分人都被蒙蔽了雙眼,就像魔術中一樣,你看到的只是魔術師讓你看到的視覺效果。
  • 從水變油到節油器智商稅交了一次又一次
    其實生活中隨處可見,肥皂水、洗潔精這類的表面活性劑都可以讓水和油相互融合。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在家試一試,說不定你也能掙大錢啊。隨著哈爾濱這十幾輛公交車趴窩,王洪成的膨化燃油算是玩現了。王洪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搞起了水變油的把戲,這次是直接在水中加入特殊物質使水可以燃燒,並開始到全國各地表演。
  • 水基燃料母液:王洪成是如何利用小學文化,愚弄國人十幾年
    他對外宣稱,自己配製出了一種特殊的母液,水基燃料母液,也被稱為洪成基液。不過王洪成自稱是一種水基燃料膨化機,只要將這種母液放入水中,然後充分的混合就能夠讓水變成油。而且燃燒後剩下的物質,對於環境也沒有汙染,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人相信,這不是瞎說嗎?水還能變成油。面對質疑王洪成並沒有氣餒,不相信不要緊我多做幾遍。多宣傳下,總會有人相信的。
  • 「水氫發動機」是又一次「水變油」騙局嗎?
    面對質疑,龐青年在回應中表示,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項目進程,並聲稱「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河南南陽工信局河南南陽工信局也發表了回應稱,「水氫燃料車」系當地記者報導有誤,記者在報導中用詞不當。而據鈦媒體(微信ID:taimeiti)獲取的消息,南陽市官方最新回應稱,40億投資並不存在,目前水氫車只是個樣本。
  • 水變油三十多年前就有,被稱為第五大發明,發明人後來入獄十年
    紀春生是個混子無賴,和平從街上將他撿回來以後,他就自稱自己是個發明家,發明了一種水基燃料母液,只要將母液滴入水中,用筷子攪和攪和,氫和氧就自動從水中分解出來,根本不用電解。這當然是胡扯,紀春生最終也被公安局帶走。
  • 水變不成油,但「噴水發動機」真的存在
    從1984年開始,到1996年為止,王洪成僅靠「水變油」的荒謬把戲,橫行了十餘年之久,期間不乏學者、政界和媒體為之背書,裹挾其中。科學的荒漠是可怖的,「偽科學」成了搖錢樹,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既然「水不可以變成油」,那麼今天要聊的「噴水發動機」又是怎麼一回事?且聽我慢慢道來。
  • 水變油的騙局為何能一再侮辱我們的智商
    5月23日,河南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當地記者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1984年,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布「水變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
  • 汽車不需要油只用加水就能行駛?「水變氫」確定是騙局,別被騙了
    人類的智慧與科技的進步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外出都非常的方便,汽車是我們現在老人小孩都知道的,也隨處可見,而我們也都知道,汽車行駛靠的是加油,沒油了汽車便無法行駛,而眾所周知,油是一件很貴的東西。而5月23日,《南陽日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標題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