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水變油」的鬧劇,21世紀翻版「水氫汽車」又重新演了一次

2020-12-05 慧道談

「水變油」、「水氫汽車」都是利用水做油的文章,同樣的低級、同樣的鬧劇,相隔30年在我們的國度再次上演,是值得認真分析總結汲取教訓,希望再也不要出現這樣低級的、可悲鬧劇。

一、20世紀「中國第五大發明」——「水變油」鬧劇的破滅

20世紀80--90年代,黑龍江王洪成「水變油」事件可以說動靜很大,曾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裹挾了大量的專家學者、媒體、企業乃至政要共舞。

王洪成的「水變油」簡單地說,就是把一種特殊的母液,按1:10萬的比例加到普通的水中,配製成「水基燃料」,即可用這種燃料代替汽油用於發動汽車,成本僅為汽油的千分之一。看起來旳確想很五大的發明,怪不得當時媒體稱是中國第五大發明。

(1)媒體。僅就媒體而論,在1992-1993年間,至少有80家以上的中央、省市報刊稱頌過王洪成,說「他的出現,把人類歷史撕開了一個大口子」、「洪成時代開始了」、「上下數萬年的發明都不如王洪成的發明偉大」......。

1992年《人民日報》兩次做了報導,青年發明家王洪成近幾年獲得5項國家專利。他發明的膨化燃料等技術,已被應用到汽車運輸等行業,經測定,節油率為44.84%,節能效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一種高效廉價的水基膨化燃料最近由國防科工委高級研究員王洪成研製成功。10毫升這種膨化藥劑加一噸水經40秒種反應後,就可變成一種新型高效燃料,經鑑定,其熱值可達16410大卡。

1993年《經濟日報》刊登文章,稱讚王洪成的「水變油」技術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關於王洪成駭世驚俗的發明,從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到哈爾濱日報、大連晚報等等, 80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

(2)專家學者。很多專家學者大力支持王洪成的「水變油」技術發明,涉及到哈工大、大慶石化設計院、國防科工委、科協、科學院多名專家學者,哈工大校長書記、科學院院士多次給中央領導寫信請求中央支持。

1995年,何祚庥聯合14名科學界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案,要求對「水變油」騙局立案調查。《中國石油報》的一位記者頂著很大的阻力進行調查,基本搞清這一假髮明已導致了國家財產4個億的直接損失。

嚴重的事態終於引起最高層的重視,決心徹查此案。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鬧劇的王洪成終於被繩之以法。

所謂的「中國第五大發明」,至此終於結束了其長達十餘年的鬧劇。但它使國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使科學界蒙受了莫大的恥辱。它留給人們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二、21世紀的「水氫汽車」再次成為鬧劇

(1)新能源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趨勢

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已經明確了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的生產、生活中對化石燃料的過分利用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和地球氣候變暖的直接誘因。汽車行業是碳排放大戶,為減少碳排放量,先後誕生了混合動力車、純電車、氫能源車等等技術解決路線。

混合動力車不存在續航焦慮,通過插電式電池組或者被動動能回收系統提供的額外能量,與發動機並行的電動機系統可以在低速時提供主要動力,大大減少燃油消耗,從而實現減少排放的目標。純電車在現階段雖然存在明顯的續航焦慮,但本身可以做到零排放。

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車企在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車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2)氫燃料電池車是新能源車發展方向之一

作為世界上目前唯一量產的氫能源車,Mirai與傳統汽車有著很多的顯著差異。首先,動力模塊為氫燃料電池,利用氫燃料電池組提供的電能驅動電機來產生動力。其次,能量來源為氫氣,車輛首先需要在加氫站加注氫氣後才能運行,氫氣將會儲存在車內的儲氫罐中。加注過程僅需3分鐘,續航裡程可達650千米。再次,Mirai的能量來源決定了其必須依賴於充分建設的加氫站體系才能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而與遍布城市各處的加油站相比,加氫站分布密度在現階段顯然嚴重偏低。最後,由於氫燃料電池唯一的排放產物是水,氫燃料電池車與純電車類似,都可以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業內專家認為,雖然現有的氫氣獲取途徑仍然可能消耗大量電力,但隨著再生能源電力等相關技術的進步以及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一個立足於不依賴於化石燃料的未來氫能社會將很有可能在本世紀中葉前得以實現。

3)龐青年的「水氫汽車」的基本原理

龐青年的「水氫汽車」與氫燃料電池車不同,也可以說「水氫汽車」是搭載「水氫發動機」的汽車。

據相關人士介紹,水氫發動機有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將之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繼而驅動車載電機,實現車輛的行駛。

簡單來說,就是水-轉換裝置->氫氣-氫燃料反應堆->電->電機->行駛的一個過程。

據介紹,其中的關鍵一環,是轉換裝置中的一種特殊催化劑。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並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正常行駛。

這種催化劑是一種鋁合金粉末,從目前來看,「鋁合金(粉末)+水」制氫的這條工藝路線並沒有成功的案例,其可行性和經濟性更沒有相關依據可考證。

(4)龐青年的「水氫汽車」不是高科技,也不具備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

「水氫汽車」宣稱可以將注入水箱的水轉化為氫氣,然後再給氫能源電池組提供反應原料。這個科學技術原理是很簡單的,純粹是中學化學範疇,跟高科技根本不沾邊。這個技術原理在實驗室是完全可行的,可以稱之為科學技術實驗。

「水氫汽車」作為一個工業產品,必須在技術工程、生產工藝、安全穩定、經濟實用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可實現性。而龐青年的「水氫汽車」更本就滿足不了這些條件。可以說就是「水變油」的有一個翻版鬧劇。

三、龐青年「水氫汽車」鬧劇再現的教訓

我們從20世紀80-90年代的王洪成「水變油」與21世紀龐青年的「水氫汽車」進行分析比較,不難發現有一些類似之處。

(1)「龐氏添加劑」與「洪成基液」手法如出一轍

上世紀哈爾濱王洪成宣布發明了「水變油」,即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 「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本世紀的龐青年發明「龐氏添加劑」,添加劑加水變氫,「水氫汽車」就跑起來了。這多麼類似,其基本科學原理也很簡單,初中水平都可以明白。當然這兩人文化水平也很低。

(2)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基本常識

科學院士何祚庥上書中央稱,王洪成「水變油」是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的為科學;今天龐青年的「水氫汽車」,也是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的,難道將水分解出氫氣不需要消耗能量嗎?

(3)社會大氣候是其產生的土壤

20 世紀80年代,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科學的春天也來了。科技界也相信滿滿要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王洪成「水變油」技術發明在科技界引起的反響比較大,支持派與反對派其實都上升到中央層面,報告信件已經送達到最高領導。今天的龐青年「水氫汽車」,也上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大背景下產生的,地方上也是為了趕上這班車做點成績出來,為儘快提升政績,所以青年汽車能夠落戶於南陽,地方領導和媒體還是挺支持的。

(4)專家質疑聲不斷,鬧劇必將以不同的方式結束

國家科委(科技部)宋健主任和科學院何祚庥院士等科學界大佬反對王洪成「水變油」偽科學,結束了一場鬧劇。

今天龐青年「水氫汽車」在業內專家看來也是一場鬧劇,北汽新能源、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第六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上表示:「青年汽車鋁粉加催化劑的制氫方式,從技術上講可行,但僅限於在實驗室玩玩,想要實現產業化,那是傻子才幹的事。」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裴普成也表示這項技術不是首創,甚至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多年前就有鋁添加金屬鎵的公開報導。關鍵問題是該技術是否能夠長時間穩定工作。

2019年5月工信部發文稱「未收到青年汽車準入申請,「水氫汽車」不能生產銷售上路行駛。該產品沒有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能申請新能源汽車補貼。」

在今天市場經濟情況下,杭州青年汽車公司已宣布破產,應該是結束了龐青年「水氫汽車」的鬧劇。

歡迎指正,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王洪成:「水變油」的科學鬧劇
    於是他開始鑽研如何讓水變油,記不清到底經過了多少萬次的實驗,期間還不慎將自己的小指頭炸掉一節。頭蓋骨也傷過,頭上縫了107針,傷還沒完全恢復,他就匆匆跑回家繼續&34;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終於實驗成功,研製出能令水變油的物質——&34;這便是他&34;誕生的全過程,但是其中有多少成分是他為了吸引人而杜撰的,我們不得而知。
  • 「水氫發動機」是又一次「水變油」騙局嗎?
    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最終實現「青年水氫燃料車」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狀態下,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續航裡程可達1000公裡。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看似嚴謹的宣傳,事實上有很多不符合科學。
  • 從「水變油」「永動機」「打磨芯」到「水氫汽車」,百姓變聰明了
    這兩周,「水氫汽車」的消息刷爆了網絡。來自南陽市的報導稱:水氫發動機在河南南陽市正式下線, 5月22日上午,南陽市委市政府領導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讚。南陽市的領導還要求全市「提高認識,堅定信心。氫能源是具有革命性的清潔能源,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提升站位、高度重視,做大做強氫能源汽車產業」。
  • 汽車不需要油只用加水就能行駛?「水變氫」確定是騙局,別被騙了
    如今是21世紀,科技很發達,人類的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先進,從最初的步行,馬車,人拉車到如今的汽車,輪船,飛機。人類的智慧與科技的進步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外出都非常的方便,汽車是我們現在老人小孩都知道的,也隨處可見,而我們也都知道,汽車行駛靠的是加油,沒油了汽車便無法行駛,而眾所周知,油是一件很貴的東西。而5月23日,《南陽日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標題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
  • 中國科學史上影響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掀起了一場崇尚知識、尊重人才的運動,全國上下都在追求科學知識,就在全中國人民都對新科學新技術翹首以盼的時候,王洪成帶著自己的「水變油」登場了。他聲稱自己發明了一個神秘液體,將其滴入水中,便可以讓讓變成油,不僅可以點燃,其散發的熱量比普通汽油還要高,還具備環保無汙染的優點。
  • 汽車加水就能跑?水變油的騙局為何能一再侮辱我們的智商
    2017年8月21日,龐青年高調向外界宣布,青年汽車生產出了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那一天,龐青年把多家媒體請到了浙江金華總部,向大家親自演示自己的「氫燃料技術」,號稱只要手裡有瓶水,汽車就能跑不停。所以青年汽車的氫能源汽車,其實就是「水變油」的騙局,靠障眼法進行偷梁換柱。知乎上也有不少大V也對此進行了專門打假。
  • 20年前的「水變油」驚天騙局,青年汽車有樣學樣瘋狂行騙?
    「水變油」事件是20多年前的一出鬧劇,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國人帶來慘痛的教訓。始作俑者是王洪成,他的理論是配製出一種母液,然後按1:100000的比例兌上普通的水便變成了「水基燃料」, 這種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於汽車的燃燒,而且其燃燒值比汽油還高,成本僅為汽油的千分之一,還沒有任何汙染。
  • 中國科學史上的最大鬧劇「水變油」事件——「偽專家」王洪成的...
    王洪成前面"小打小鬧"的騙局得到了社會的肯定,這令他嘗到了甜頭,利益薰心的他腦海中構思了一個更大的騙局,於是,中國科學史上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誕生了。王洪成憑藉水變油發明,好似頭也不回地走上了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但他總歸短視,竟未曾預料到今後自己的結局。
  • 「水氫車」讓人大跌眼鏡,可誰曾想35年前的也上演了這樣一場鬧劇
    這幾天水氫車被輿論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關於氫動力這一新鮮事物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與水氫車一致的是35年前也曾經爆發過這樣一場「能源革命」,話說在1984年,一個普通的司機宣布造出足以影響世界能源消費替代品「水變油」,這一看似荒唐的鬧劇的被輪番炒作,最後居然被《經濟日報》,稱之為「
  • 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澎湃新聞記者 沈文迪 實習生 張慧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一文,稱水氫燃料汽車加水就能跑,而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 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編者按: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一文,稱水氫燃料汽車加水就能跑,而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有行業專家接受新華社採訪指出,供氫效率是否足以成為汽車能源有待驗證,此外氫氣純度和成分,壓力指標是否符合燃料電池要求都是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
  • 記者24年前親歷"水變油"鬧劇:母液摻水中製成燃料
    (原標題: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編者按:5月23
  • 「水變油」為何有市場?
    報導稱水氫發動機在當地工廠下線,可實現通過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作為汽車的燃料。南陽當地政府部門,本來預判的是項目成功「放衛星」,沒想到的卻是遭到從吃瓜群眾到汽車專家等社會各方的廣泛質疑和嘲諷,只好用新聞報導用詞不當來搪塞。實際上,市委書記親臨考察,顯然是相關部門精心組織的集體採訪,按照一般習慣都會對報導內容嚴格把關,這個鍋記者背不起。
  • 「水變油」騙局何以捲土重來?
    ,其中第一段稱「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文章在網上傳播後,不少網友質疑,「泰囧看多了」、「這麼偉大發明怎麼不申請諾貝爾獎」。更有網友質疑「這是永動機嗎」?(5月24日封面新聞)隨著油氣資源被人類大量開採,各國都在尋找汽車動力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車因此橫空出世,受到車企及車友們追捧。
  • 當年水變油的王洪成結局怎麼樣了?
    點石成金也只是典故,現實中卻有一個類似的騙局「點水成油」,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個只念過四年級的王洪成,當年風光無限,佔據各大報紙,古代有四大發明,水成油被冠名為第五大發明,多年後所謂的高科技,未能投產,最後證實是假的,王洪成動用無數資源以研究新能源為由將錢收進自己腰包,最後鋃鐺入獄
  • 中國科學史上最大的鬧劇,水變油騙局被揭穿後,發明者結局如何?
    1984年3月,此人號稱自己發明了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汽油,在加入少量的水基燃料膨化劑,就能讓水變成「水基燃料」,一種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的汽油和柴油,而且無汙染,成本也低。
  • 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水變氫僅停留在實驗室不可能量產
    「『水變氫』必須要有外部的能量才能有動力,否則就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5月24日,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教授對上遊新聞記者說。5月23日,《南陽日報》刊發了一篇名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
  • 全國盡知的「水氫車」鬧劇過後,青年汽車集團還有理由申請重整?
    12月1日,浙江金華宣傳部門回應媒體稱,已接到青年汽車預重整的報告,具體方案預計12月初可以確定。曾經高端客車市場的「龍頭老大」因為一場「水氫車」的鬧劇走向了結局。當時青年汽車表示:青年水氫燃料車的車頂蓄水箱能用「特殊催化劑」將水轉換為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而這直接引發了後面一系列的慘劇。l 如今,當時備受關注的「氫能源」也引發了諸多思考。因為氫燃料電池的副產品是水,相較於當前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來說,更為環保。
  • 水氫汽車的出現,到底是技術突破還是江湖騙術?
    這幾天,炒的最火的當屬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和他的青年汽車。其實龐青年和青年汽車研發水氫汽車已經有幾年了,但是最近一篇新聞報導還是將這件事推上了風口浪尖:水氫發動機於南陽市正式下線,南陽市市委書記還點了個贊!吃瓜群眾紛紛表示亮瞎了眼,水能當油燒?
  • 汽車圈的錢真的那麼好騙?從水變油到節油器智商稅交了一次又一次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畢竟汽車圈是個連"水變油"都會有人相信的行業,還有什麼是不能發生的呢?今天鐵錘跟大家分享幾個汽車圈的騙子給大家找找樂子,也順便提醒一下各位車主們少交智商稅。中國車圈的騙局我想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的王洪成"水變油"事件了,據統計這一場騙局給國家造成的損失近四億元,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受騙者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