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變油」騙局何以捲土重來?

2020-12-05 今日評論

《今日評論》特邀撰稿:(李忠卿)

5月22日,某報官網發布新聞《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其中第一段稱「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文章在網上傳播後,不少網友質疑,「泰囧看多了」、「這麼偉大發明怎麼不申請諾貝爾獎」。更有網友質疑「這是永動機嗎」?(5月24日封面新聞)

隨著油氣資源被人類大量開採,各國都在尋找汽車動力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車因此橫空出世,受到車企及車友們追捧。

人類有一個夢想,就是汽車喝水也能行駛,據說日本早已有之,儘管研發的成本較高,但是人家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且涉及到智慧財產權,對此國人雖然十分羨慕,但是絕不沒有如此之想。

在我印象中,類似的水變油項目多年前就有媒體報導,後來事實證明這只是個騙局而已,目的是炒作,然後從中獲得國家相關補貼。為何這個老掉牙的騙局又重新上演,我看與某些人特有情結有關,只要看到這樣的奇葩新聞,馬上產生條件反射,不加任何思索,立即無條件支持,可見這個偉大的「發明」很能唬人,不是記者再次曝光與質疑,恐怕還會有更多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此次騙局的主人是一個車企老總,製造這一轟動新聞的冬季已經不言而喻,其實如果翻翻其老帳,就能發現,該企業有「案底」,曾經「入選」過車企騙補名單,這次一次獲得政府40億元注資,可謂神來之筆,堪稱黑色幽默。

對於招商引資的項目,必須經過科學的論證與評估,而不是急功近利、來者不拒,這齣鬧劇值得我們反思。

註:題圖與本文無關

相關焦點

  • 「水氫發動機」是又一次「水變油」騙局嗎?
    30多年前,「水變油」的故事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而如今,「水氫發動機」再次引起輿論一片譁然。5月23日,南陽日報刊發的一則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水氫發動機」會是下一個「水變油」嗎?30多年前「水變油」事件轟動全國。1984年3月,哈爾濱一名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稱「水基燃料膨化劑」)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
  • 水變油的騙局為何能一再侮辱我們的智商
    來源:知乎用戶@白贇昊其實說起來,這早已經不是「水變油」騙局的第一次風行了。1984年,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布「水變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
  • 南陽水氫發動機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還是真正的新技術?
    南陽水氫發動機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還是真正的新技術?稱南陽某車企研發出新技術,只需要加水,靠把水轉化為氫氣燃燒就能讓車輛行駛,引發巨大爭議,不少網友將其比作新時代的「水變油」騙局。當天下午,青年汽車董事長龐青年回應時表示,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該表態進一步激發了網上的爭議。
  • 中國科學史上最大的鬧劇,水變油騙局被揭穿後,發明者結局如何?
    1984年3月,此人號稱自己發明了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汽油,在加入少量的水基燃料膨化劑,就能讓水變成「水基燃料」,一種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的汽油和柴油,而且無汙染,成本也低。
  • 20年前的「水變油」驚天騙局,青年汽車有樣學樣瘋狂行騙?
    「水變油」事件是20多年前的一出鬧劇,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國人帶來慘痛的教訓。始作俑者是王洪成,他的理論是配製出一種母液,然後按1:100000的比例兌上普通的水便變成了「水基燃料」, 這種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於汽車的燃燒,而且其燃燒值比汽油還高,成本僅為汽油的千分之一,還沒有任何汙染。
  • 上世紀最大騙局:「水變油」事件連科學家都騙過,牟取暴利上億元
    還有一位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曾經轟動一時的「水變油」王洪成。只受過四年教育,卻成為「科學家」王洪成1954年生於東北。他家境貧寒,僅僅讀過四年的書。他本人也是做過很多的事,他養過豬,學做木匠,也曾經當過兵,還曾是一個汽車司機。
  • 中國科學史上影響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
    他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交車司機,卻先後發明了「膨化重油」、「多用途節能器」、「膨化重柴油」、「消煙除塵和汙水處理」技術等,但這些技術最後都被證實為偽科學,全都是騙局,從1984年開始作案起,王洪成憑藉自己精心打造的「水變油」騙局,成功騙取了大量研究資金,受騙者不乏國家工作人員和一些大學教授。
  • 水氫發動機:一個騙了40億元的「水變油」騙局,細數創始人黑歷史
    一個號稱以水為發動機能源,只需要加水可以行駛的項目,又來收智商稅了。這又是一起「水變油」的大騙局,這被網友調侃「可以拿諾貝爾獎,去享受北京通州的100平米租房補貼了」,背後操盤人近幾年早已靠這個矇騙各個地方政府的項目,圈到了數以十億的利益。
  • 騙局:上世紀80年代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
    1984年3月,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或稱"水基燃料膨化劑")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一點即燃,熱值高於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這項"發明"受到不少權威人士肯定,被全國幾十家新聞媒體的炒得火熱。
  • 當年水變油的王洪成結局怎麼樣了?
    點石成金也只是典故,現實中卻有一個類似的騙局「點水成油」,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個只念過四年級的王洪成,當年風光無限,佔據各大報紙,古代有四大發明,水成油被冠名為第五大發明,多年後所謂的高科技,未能投產,最後證實是假的,王洪成動用無數資源以研究新能源為由將錢收進自己腰包,最後鋃鐺入獄
  • 汽車不需要油只用加水就能行駛?「水變氫」確定是騙局,別被騙了
    人類的智慧與科技的進步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外出都非常的方便,汽車是我們現在老人小孩都知道的,也隨處可見,而我們也都知道,汽車行駛靠的是加油,沒油了汽車便無法行駛,而眾所周知,油是一件很貴的東西。而5月23日,《南陽日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標題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
  • 從「水變油」「永動機」「打磨芯」到「水氫汽車」,百姓變聰明了
    一時間引起全民熱議,質疑聲從四面八方而來,對比歷史上的那些「水變油」式的騙局,某人心裡估計罵了無數個MMP了,這一屆老百姓不行啊,不上當啊。盤點下這幾十年來的幾個「水變油」之類的腦殘騙局:人民日報都登了的世界第五大發明:王洪成的水變油據《解放日報》報導,1984年3月,哈爾濱公交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
  • 中國科學史上的最大鬧劇「水變油」事件——「偽專家」王洪成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待今後王洪成將自己的騙局做大東窗事發之後,他的所有發明都被證明無科學依據可言。王洪成前面"小打小鬧"的騙局得到了社會的肯定,這令他嘗到了甜頭,利益薰心的他腦海中構思了一個更大的騙局,於是,中國科學史上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誕生了。
  • 王洪成:「水變油」的科學鬧劇
    ,最後變成了油。於是他開始鑽研如何讓水變油,記不清到底經過了多少萬次的實驗,期間還不慎將自己的小指頭炸掉一節。頭蓋骨也傷過,頭上縫了107針,傷還沒完全恢復,他就匆匆跑回家繼續&34;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終於實驗成功,研製出能令水變油的物質——&34;這便是他&34;誕生的全過程,但是其中有多少成分是他為了吸引人而杜撰的,我們不得而知。
  • 曾有兩人靠「水變油」行騙被判刑
    兩人曾靠「水變油」行騙被判刑)近日,河南《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的一則消息——《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這與多年前轟動全國的「水變油」騙局相似。紅星新聞記者梳理以往媒體報導發現,曾有2人因編造「水變油」行騙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曾經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5位的陳金義也疑因「水變油」項目被拖垮。
  • 90年代的「水變油」騙局:被稱為第五大發明,發明者後來入獄10年
    一夜之間,王洪成那可以實現「水變油」的「母液」火了,無數人爭相上門找他,希望可以購買「母液」,但王洪成似乎並不心急,他表示,大家別急著買,他可以給大家展示展示「水變油」,大家親自看看效果再買也不遲。當然了,對於「水變油」這麼不靠譜的事情,很多專家學者還是會提出質疑的,但他們每次去親自觀看王洪成的表演,親自確定了容器裡的水,再親自看到「水變油」燃起火光,他們又不得不相信,於是到了後期,不少專家也加入了王洪成的隊伍。
  • 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因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原《解放日報》記者陳斌曾親歷「水變油」騙局的破滅。二十四年後,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 水氫發動機是怎麼回事,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嗎?
    只要在後備箱放根長水管,車跑不動了,隨便接個水龍頭加滿水就行。車子自己用水制氫,氫氣燃燒就能變水;那我在排氣管上接個管子連在發動機上,車子豈不是可以變成永動機?一定有哪裡不對!那我們今天就來解釋到底哪裡不對,以及真正的「水氫」技術是什麼樣的。
  • 80年代「水變油」騙局,王洪成在全國騙了4個億,許多專家都上當
    喜歡投機取巧的王洪成這次決定幹次大的,最終王洪成也成功了,研製出了號稱是中國第五大發明的"水變油"技術。王洪成在發布會上,向媒體宣稱,他研發了一種特殊液體,名叫"洪成基液"。只需將這種"洪成基液"往水中滴入一滴,混合後,一點即燃。成本比汽油更低,熱值比汽油還高,直接將水變成燃料,燃燒後沒有殘留。
  • 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因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原《解放日報》記者陳斌曾親歷「水變油」騙局的破滅。二十四年後,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