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氫發動機是怎麼回事,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嗎?

2020-12-08 虎嗅APP


昨天早上一起床就被一個新聞炸了:河南南陽搞出了一輛加水就能跑的汽車!



眾所周知,燒油的汽車有很多弊端,首先就是油價高昂,幾百塊加滿油,跑得多的一兩天就沒了;加油不方便,要找加油站還要排隊;尤其是燒油的汽車不環保,已經飽受詬病。


要是今後的車只加水,那該多好?只要在後備箱放根長水管,車跑不動了,隨便接個水龍頭加滿水就行。車子自己用水制氫,氫氣燃燒就能變水;那我在排氣管上接個管子連在發動機上,車子豈不是可以變成永動機?


一定有哪裡不對!


那我們今天就來解釋到底哪裡不對,以及真正的「水氫」技術是什麼樣的。


太長不看版:


  • 用水制氫沒什麼新鮮的,作為前沿技術本身並沒有問題;

  • 但如果宣稱只用水就能變出氫能,不需要額外的能量來源,比如電能、酒精等,那就是騙子無疑了;

  • 在有其他能源提供的情況下,車載水制氫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具體推廣模式和經濟性還待觀察。


制氫要耗能,不能只加水


《南陽日報》報導中的這輛車,倒也不是直接就從「燒油」變成了「燒水」。這個用「水氫發動機」驅使的汽車,據說是車裡面有特殊的裝置,把水轉化為氫氣,然後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給汽車供能。據《新京報》的報導,「水氫發動機」的發明人曾說不充電、只加水,車輛續航能幾百上千公裡。



在汽車上現場製備氫氣,這個思路本身倒是合理。因為氫能推廣中,如何安全有效地儲存和配送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畢竟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如果能帶上更容易存儲的能量載體,在汽車上現場制氫,現做現用,也就迴避了氫存儲運輸的麻煩。


這個路子可不是忽悠,而且是近來的大熱門,會吸引很多投資。這次報導的這個水氫發動機,就是湊的這個熱鬧。


然而,水制氫的過程中,水只能是氫元素的來源,不能是能量的來源。從水制氫,必然需要消耗能量。如果宣傳不需要其他能量來源的「水變氫」技術,那就和當年的「水變油」一樣,是純騙局了。


制氫能量從哪兒來?


氫是很重要的工業原料,所以一直都有大規模的制氫技術。一般使用化石燃料,比如天然氣和煤炭,通過水蒸氣重整得到氫氣。這裡面氫的來源一方面是化石燃料裡面的氫,一方面是水,而化石燃料還在這個過程裡面提供所需要的能量。這種方法應用最廣,提供了全世界超過九成的氫氣。


另外一個能大規模提供氫的過程是電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電。不過電可以來自於清潔能源,還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消耗電網多出來的電,把多出來的電暫時變成氫氣,需要能源的時候再使用氫,緩解了發電與用電不平衡的問題。所以這個方法最近也挺熱門。



光催化也可以分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這個過程裡面,提供能量的就是光了。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化學方法制氫、微生物方法制氫等。但總之,必須得有別的東西來為制氫提供能量來源。


有真實的、類似「水氫發動機」的技術嗎?


純粹只靠水不可行,那「水氫發動機」有沒有可能是某種真實技術被報導誤讀了呢?這個可能性倒也不能完全排除。


「水氫發動機」聽著陌生,這個詞應該被發明不久,學術界還沒有普遍認可,技術路線和技術原理也沒公開,沒人知道究竟是什麼。


但目前市面上確實有一種「水氫發電機」。這個名詞也是新的,應該還沒有得到學術界普遍認可,但是技術路線能夠查到。這種發電機,使用的原料不僅僅是水,還有甲醇。它通過「甲醇重整反應」製備氫氣,用於氫燃料電池。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甲醇提供氫,水也提供部分氫,命名為「水氫」大概有這方面的原因。這個反應也是需要耗能的,由燃燒甲醇提供。


這條路線算是工業上重整制氫的一個微型化應用,國際上已經有了示範,國內在去年也有樣車進入測試。具體這條路線的優勢如何,經濟性如何,學術界有爭議,這裡不談。但是成功的話,對於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會有助益。


此外,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乙醇來制氫。甲醇的來源基本上是化石燃料,很難沾到清潔能源的邊,乙醇則可以使用生物來源,這樣就是實打實的新能源概念了。這方面的嘗試,國際國內也都能見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水氫發電機這個詞問世只有幾年的時間,但是醇水重整制氫的路線,在水氫發電機提出來之前很久,就已經出現在無數科學文獻裡面了。


當然,必須要強調的是,這種「水氫發電機」需要醇水混合物,只加水肯定不行。而且,醇水重整反應的催化劑很嬌氣,對原料的純度有很高要求。報導原文裡提到對水的純度要求很低,這就和醇水重整路線不相符了。



金屬參與的制氫


有網絡消息說,車裡面使用了鎂或者鋁,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實驗室制氫的一個製備方案。技術上倒不是不可行,也符合廠家宣稱的「反應物與水反應,然後反應物需要回收」的說法。有可能車裡面裝了一定量的金屬或者其他能量載體,這個能量載體可以與水反應制氫,反應完畢後取出還原。


這個方案技術難點就是如何控制反應溫和進行,保證過程的安全性。這個反應放熱劇烈,會給體系的溫度控制帶來困難,控制起來還是需要一些工藝措施的;而且反應放熱多,也就意味著能量損失大,整體能量效率如何,就會讓人懷疑。


至少文獻上並沒有這條工藝路線用於車輛制氫的報導,規模大一些應用的報導也沒有,所以其可行性、至少經濟性還是很令人懷疑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至少需要看到更多數據才能判斷。


截至本文發稿前,青年汽車集團向多家媒體發出了正式回應:水氫燃料技術是與湖北工大聯合研發,原理是反應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水反應實時制氫,氫氣經過氫燃料發動機產生電,最終使車輛行駛。


總之,如果只用水、不需要任何外來能源,是不可能「將水變氫」的。


相關焦點

  • 南陽水氫發動機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還是真正的新技術?
    南陽水氫發動機是新世紀「水變油」騙局還是真正的新技術?5月23日,《南陽日報》一篇報導《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稱南陽某車企研發出新技術,只需要加水,靠把水轉化為氫氣燃燒就能讓車輛行駛,引發巨大爭議,不少網友將其比作新時代的「水變油」騙局。
  • 「水氫發動機」是又一次「水變油」騙局嗎?
    30多年前,「水變油」的故事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而如今,「水氫發動機」再次引起輿論一片譁然。5月23日,南陽日報刊發的一則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水氫發動機」到底是怎麼回事?據了解,所謂「水氫發動機」就是我們常說的「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是以氫氣作為動力的。並不是說加水就可以行駛的,其中還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學複雜反應。
  • 水氫發動機:一個騙了40億元的「水變油」騙局,細數創始人黑歷史
    一個號稱以水為發動機能源,只需要加水可以行駛的項目,又來收智商稅了。這又是一起「水變油」的大騙局,這被網友調侃「可以拿諾貝爾獎,去享受北京通州的100平米租房補貼了」,背後操盤人近幾年早已靠這個矇騙各個地方政府的項目,圈到了數以十億的利益。
  • 水氫發動機到底是怎麼回事?
    目前,關於#水氫發動機#的話題已經爆了,很多家媒體都在報導這件事,但可能有很多朋友還不是很明白這其中的緣由,水氫發動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催化劑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將水轉化成氫氣,並通過氫燃料電池發電。說得簡單點就是用催化劑將水轉化成氫氣作為燃料,於是汽車就可以不需加油行駛。聽上去是不是很厲害?但這引發了不少的網友質疑:「泰囧看多了吧」、「這麼偉大發明怎麼不申請諾貝爾獎」,「這是永動機嗎」?反轉?
  • 「水變油」騙局何以捲土重來?
    《今日評論》特邀撰稿:(李忠卿)5月22日,某報官網發布新聞《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其中第一段稱「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文章在網上傳播後,不少網友質疑,「泰囧看多了」、「這麼偉大發明怎麼不申請諾貝爾獎」。更有網友質疑「這是永動機嗎」?(5月24日封面新聞)隨著油氣資源被人類大量開採,各國都在尋找汽車動力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車因此橫空出世,受到車企及車友們追捧。
  • 「水氫發動機」,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騙局和鬧劇
    5月23日,青年汽車集團「水氫發動機」在河南南陽下線。號稱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據稱其原理為利用催化劑使水分解成氫和氧,再將氫氧通過燃料電池發電驅動汽車。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水氫發動機」就是不折不扣的騙局。原因網友們已經討論得很清楚了,不外乎有兩點。其一,這樣違反「能量守恆定律」:水變氫氧,氫氧再變回水,能量從何而來?
  • 南陽水氫發動機究竟怎麼回事?或淪為秦皇島巴鐵、成都人造月亮!
    今天最火的消息肯定是水氫發動機在河南南陽市正式下線,今後汽車只喝水就可行駛了,報導重點是該市市委書記為其點讚。水氫發動機原理是什麼,究竟如何工作,該報導隻字未提,這讓廣大吃瓜群眾充滿了懷疑,究竟是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可以讓汽車只喝水就能跑得歡快,這究竟是不是幾十年前就掃進智力垃圾堆的水變油騙局的變種?我立刻就想到了2016年的秦皇島巴鐵,以及去年轟動全球的成都人造月亮,究竟它們靠不靠譜,或者說哪個更靠譜一些呢?
  • 揭秘「水氫發動機」的吸金騙局
    5 月 23 日,《南陽日報》頭版的一篇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稱: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新聞中所涉及的汽車企業名為「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青年汽車),該公司負責人為龐青年。
  • 對話「水氫發動機」負責人:技術要保密 可能申請專利
    對話「水氫發動機」負責人:技術要保密 可能申請專利 原標題:   加了水就能讓車行駛的汽車發動機、水氫發動機被網友戲稱為「南陽神車」,在刷遍微信朋友圈的同時,遭到大量質疑。
  • 南陽水氫發動機面世,恰似20年前「水油機」騙局
    有十年以上網齡的朋友,也許還記得"水變油"的陳年騙局。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都9102年了,居然還有人拿類似的概念來炒作,相關報導還上了地方政府的官網。5月23日,南陽日報發布了《水氫發動機在河南南陽下線》的文章,聲稱"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
  • 水氫發動機仿佛當年「水變油」笑話再現,網友稱「接著忽悠」
    中共南陽市委機關報《南陽日報》頭版一則「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的消息,稱車輛只要加水就能行駛,引發了公眾的關注。《南陽日報》5月23日頭版報導,青年汽車集團的水氫發動機在南陽市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 水氫發動機竟是「龐」氏騙局?創新不是拿高科技當幌子
    是否高科技得有權威認定高科技不能成為圈錢幌子是真正實現了水氫能源上的科技突破,還是打著高科技幌子的「龐」氏騙局?連日來,一則《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的報導,讓水氫發動機汽車事件持續發酵。綜合各方報導以及當地官方回應,水氫發動機的真相還遠遠沒有「水落石出」。當事的核心人物是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他一面堅定宣稱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一面又承認相關技術並沒有經過專家評審和論證。沒認證就敢說成熟?
  • 水變油的騙局為何能一再侮辱我們的智商
    5月23日,河南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當地記者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然而龐青年的這個「水變氫」技術早在兩年前就被廣泛質疑,南方網曾經刊發報導《加水就能跑1000公裡 青年水氫燃料車還騙得下去嗎》揭露其騙局。
  • 日行千裡路,只取一瓢水,「水氫發動機」究竟是科學還是騙局?
    近日,河南《南陽日報》一則關於「青年汽車集團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社會人士紛紛質疑,如此高科技技術,幹嘛不申請諾貝爾發明獎呢。眾多網友也表達類似看法,說水變氫不符合能量守恆定律,說水氫發動機本質就是另一個永動機騙局等等。
  • 南陽水氫發動機是否騙局?只需要談談技術原理即可
    (原標題:南陽水氫發動機是否騙局,只需要談談技術原理)
  • 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澎湃新聞記者 沈文迪 實習生 張慧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一文,稱水氫燃料汽車加水就能跑,而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 汽車不需要油只用加水就能行駛?「水變氫」確定是騙局,別被騙了
    人類的智慧與科技的進步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外出都非常的方便,汽車是我們現在老人小孩都知道的,也隨處可見,而我們也都知道,汽車行駛靠的是加油,沒油了汽車便無法行駛,而眾所周知,油是一件很貴的東西。而5月23日,《南陽日報》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標題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
  • 水變不成油,但「噴水發動機」真的存在
    從1984年開始,到1996年為止,王洪成僅靠「水變油」的荒謬把戲,橫行了十餘年之久,期間不乏學者、政界和媒體為之背書,裹挾其中。科學的荒漠是可怖的,「偽科學」成了搖錢樹,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既然「水不可以變成油」,那麼今天要聊的「噴水發動機」又是怎麼一回事?且聽我慢慢道來。
  • 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編者按: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刊發《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一文,稱水氫燃料汽車加水就能跑,而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南陽「水氫發動機」項目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質疑。有行業專家接受新華社採訪指出,供氫效率是否足以成為汽車能源有待驗證,此外氫氣純度和成分,壓力指標是否符合燃料電池要求都是在實際應用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
  • 從水變油到節油器智商稅交了一次又一次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畢竟汽車圈是個連"水變油"都會有人相信的行業,還有什麼是不能發生的呢?今天鐵錘跟大家分享幾個汽車圈的騙子給大家找找樂子,也順便提醒一下各位車主們少交智商稅。中國車圈的騙局我想最著名的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的王洪成"水變油"事件了,據統計這一場騙局給國家造成的損失近四億元,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平民百姓受騙者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