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內非洲象數量銳減 引發國際社會討論

2020-12-06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媒體「法國資訊」9月25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南非當地時間9月25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UICN)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非洲象在過去10年中銳減11萬頭,現今僅存41.5萬頭,已達近25年最低數量。

上述發表於9月25日的報告指出,非洲象數量劇減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偷獵。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稱,非洲象的自然棲息地日益減少同樣是威脅它們生存的原因之一,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近十幾年以來偷獵行為的猖獗。由於象牙價格高昂,尤其在亞洲市場甚至可以等同黃金,因此誘使許多人走上了偷獵的道路。

報導稱,9月24日,新一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締約方大會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非洲象這一標誌性熱帶動物的保護與拯救成為了大會討論的焦點之一。(實習編譯:李善越 審稿:趙怡蓁)

相關焦點

  • 非洲象國際保護策略再度走到十字路口
    目前,非洲象廣泛且不均衡地分布在撒哈拉以南37個非洲國家,棲息地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裡,數量在51.2萬-57萬頭,擁有非洲象數量最多的7個非洲國家合計擁有量佔總量的85%,非洲象在CITES附錄級別經歷過多次調整。        非洲象廣泛且嚴重不均衡的分布,使各分布國在各自境內面對著處於不同生存狀態和管理需求的象群。
  • 盜獵猖獗,非洲象數量急劇減少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稱,非洲象牙盜獵依舊猖獗,由於盜獵者總是獵殺象牙長的非洲象,導致不長牙的非洲象佔比增加。研究人員稱,在非洲一些地區,近1/3的雌性非洲象沒有象牙。象牙對於大象來說非常重要,有防衛、覓食、尋偶等多方面的作用。科研人員表示,沒有象牙的大象是「殘疾的」。
  • 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原標題:非洲象牙盜獵致大象數量銳減) 9月25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
  • 非洲象種群數量驟降 對野生動植物保護需增強國際合作
    7月10日,國際刑警組織發布公告說,該組織和世界海關組織在6月開展的聯合執法行動中繳獲大量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並經初步調查在全球範圍確認近600名犯罪嫌疑人,現已展開相關緝捕工作。  公告說,6月4日至30日,國際刑警組織和世界海關組織展開名為「霹靂彈」的聯合執法行動,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擊野生動植物及木材走私犯罪。
  • 近50年全球物種銳減2/3,人類社會面臨滅頂之災
    反之,全球物種銳減間接反映出自然環境惡化、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世界自然基金會在9月10在此之前,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18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的44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
  • 近50年全球物種銳減2/3,人類社會面臨滅頂之災!
    反之,全球物種銳減間接反映出自然環境惡化、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世界自然基金會在9月10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中指出,由於自然環境遭到破壞,造成包括新冠狀肺炎疫情在內的人畜共患病蔓延,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全球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68%。
  • 非洲象的危急時刻
    非洲象,作為非洲大陸的基礎物種和整個非洲生態平衡的基石,正因遠東地區對於象牙消費的狂熱而面臨消失的危險;非洲人口的增長和對資源的需求,也正在引發人象之爭。非洲象何去何從,或許,答案就在人類自己的手中。非洲象,這一在非洲大陸上曾經數量龐大的生物,種群越來越小,聚集地越來越分散。
  • 【近400頭非洲象離奇死亡】在非洲南部的 「大象王國」 波札那...
    【近400頭非洲象離奇死亡】在非洲南部的 「大象王國」 波札那,已有近 400 頭大象離奇死亡,從5月至今,大象死亡原因依然是一個謎。波札那境內有大約 13 萬頭熱帶草原大象,約佔全球數量的 1/3。
  • 美國禁止象牙貿易:避免打著合法幌子偷獵交易,非洲象或有救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主席、營運長克裡斯蒂安·桑佩爾(Cristián Samper)稱,美國對象牙貿易的這一禁令,與中國及非洲其他國家的同類承諾,顯示了兩個極具影響力國家,為保護非洲象的未來而聯手做出的巨大努力。其他國家如果能夠效仿中美兩國的做法,非洲象瀕臨滅絕的趨勢將會被逆轉。
  • 棲息地喪失導致全球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
    中廣網海口10月31日消息(記者許雲)根據最新公布的《2006-2008年瀕危靈長類物種報告:世界上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顯示,由於農業清地、伐木、薪柴利用導致的棲息地喪失是靈長類物種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
  • 因象牙遭非法獵殺 非洲象陷入滅絕危機
    圖片來源:Jamie Harron   迄今為止最全面的關於非法狩獵大象的調查估計,2010年至2012年,非法狩獵導致了10萬頭非洲象的死亡。   考慮到非洲大陸的廣袤和各國監測水平的差異,確定現存非洲象的數量以及因非法狩獵而死亡的數量是很困難的。
  • 氣候變化導致大黃蜂數量銳減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造成的食物短缺間接導致了大黃蜂種群數量銳減。  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一個團隊在英國《生態學通訊》月刊上報告說,他們在研究了美國科羅拉多落基山地區3種亞高山帶大黃蜂后發現,氣候變化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花可以採蜜,食物短缺導致了大黃蜂數量銳減。
  • 世界自然基金會:野生動植物數量在不到50年內銳減近70%
    根據外國媒體9月11日綜合整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從1970年至2016年,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數量平均下降了68%,無數物種瀕臨滅絕,從數據來看,人類50年內已經消滅了世界三分之二的動植物。
  • 中國進口瀕危非洲象引爭議
    眾多國際動物保護組織數月以來關於辛巴威出口瀕危物種非洲象的猜測終被證實,新一輪爭議由此引發。  對於中國和辛巴威來說,這一樁交易並不違法。  1989年,CITES《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禁止國際間的象牙貿易,並將非洲象列入附錄一,即禁止該物種的國際交易。
  • 森林驛站3月1日導致穿山甲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是
    今天的微博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是導致穿山甲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是,這道題其實不難,大家都知道人類非法捕獵穿山甲,導致它的數量驟減,穿山甲自身繁殖能力差、穿山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人類的非法走私、獵殺。小夥伴們知道上述哪一個選項是穿山甲數量銳減的原因嗎?
  • 阿德利企鵝數量銳減,真相是!
    近年來,南極洲阿德利企鵝Pygoscelis adeliae(Adélie Penguins)的數量銳減了一半,很多人都知道這與海冰融化導致企鵝冬季棲息地減少有關。然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報告指出,企鵝真正面臨的問題,是南極磷蝦數量的急劇減少。南極磷蝦。
  • 保羅-艾倫資助的大象普查結果顯示,非洲大象數量銳減
    今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發布的大象普查結果顯示,在所調查的18個國家中,15個國家的非洲大象數量減少了30%。意識到大象數量在劇減後,我們有責任採取行動,我們所有人必須聯合起來,確保為這一標誌性物種提供保護。」 此次大象普查採用標準化數據收集和驗證方法,在過去兩年時間,準確判斷大多數非洲大象的數量和分布,為未來的調查和趨勢分析提供了基線。
  • 世界大象日|關於非洲象你應該了解的一些事實
    一項針對非洲草原象的調查顯示,在過去10年裡,大象的數量在急劇下降,而主要威脅是偷獵。偷獵行為對大象種群造成嚴重損害,導致每年大約有25000頭大象死亡。保護大象,不容遲緩!非洲象可以活到70歲,比除人類以外的其他任何哺乳動物都要長壽。象群是母系社會,由雌象、幼象組成,並由最年長的雌象為「族長」。成年雄象很少會加入一個群體,通常過著獨居生活,接近象群只是為了交配。雌象在懷孕22個月後產下一隻幼崽——這是哺乳動物中最長的妊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