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徵5B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太空站也必將穩穩走起

2020-08-28 跋山和涉水

北京時間2020年5月5日18時,於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並順利地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這對於中國航天而言將是巨大的提振。原因就是在最近的前兩次發射中,我們都出現了失敗。雖說時間上有間隔,但是這絕對在中國航天史上是不多見的。

5月5日火箭順利升空

中國航天的發展史是從飛彈開始,然後經過不斷發展壯大。距離我國最後一次載人飛船的發射已經過去了4年;而我們原先的小型空間站——天宮一號,天宮二號分別於2018年,2019年主動墜毀。這一次的載人航天發射的技術積澱雖然談不上長,但是好像過去了好久。因為人類要想在太空中遨遊依然還是太難了。這個不像我們平常乘坐的交通工具,每天都會使用到。每一次發射,都需要經過精密的測算,除了儀器的校準,更主要的是突發狀況的模擬解決。

這次飛行的重大意義就是一開始說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船。先說新一代載人飛船。這一代設計的最突出特點就是搭載人員數量顯著提高。從一開始的一人到三人再到現在六人,甚至七人。這是不可想像的。人員的增加決不僅僅是空間的增加。大家也知道,太空的環境和地球的環境是截然不同的。面對人數的增加,所消耗的能源自然而言就要增加。這個對於火箭的燃料,火箭的整體重量,太空飛船的內部設置等等。等會有些許不一樣。目前還是空船升天。我不知道這次的火箭是否已經改良完畢。我想一般多少還是有點差別。等到飛船上安置了模擬假人之後,可能火箭上還會有些調整。自從天宮一號,二號主動墜毀後,我國就掌握了一批建立太空站的關鍵數據,而中國也的確會重新建立太空站,發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也正是為了這個目的。太空站的建立需要人也需要儀器。而太空站一旦建設完畢,同樣需要派送物資,這個就是我們重要的運輸通道。本次發射就是為了兩步走,一步是為人服務,一步是為機器服務。

國際空間站效果圖

國際空間站內景

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

我想載人航天的這個周期取決於兩點,是先載人航天成功,還是與空間站共同進行。先看載人這塊,從神舟飛船的載人航天裡程來看,我國從1999年開始發射神一再到2003年神五發射,總共經歷了4年的周期。而人數最多,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是2013年發射是神十。又一次經歷了十年。我想我國從一開始一般不會送6個人一次性上去,雖然飛船本身允許,但是我們一般送三個人上去,這個周期在吸取神舟的經驗上,我覺得在4年之內能夠完成。而搭建太空站這一塊,參考國際空間站,整個周期大概持續了12年,按照我們自己的說法,就是一個輪迴。不過由於目前技術的發展,這個周期可能會縮短。但是目前的火箭發射成功率因為之前的兩次失敗而打了折扣。但是底子在,我相信問題總能解決。所以從目前來看,兩手一起抓可能會更好一點的。兩者的時間可以相互錯開。雖然在某些節點,空間站的建設需要人力操作,但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依然是通過地面以及機器進行操作,畢竟在太空,操作風險是相當大的。而隨著載人飛船多人技術的不斷成熟,整個飛船滿員一定可以實現。而到了那個時候,中國空間站也能開門為中國人服務。國際空間站目前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壽命已經嚴重超期了。所以一旦中國空間站能夠建成,那麼這個局面對於全世界的航天界而言,將是一個全新的局面,當然了,前提是能夠成。

但是這一次發射,也有不好的消息。原定於5月6日返回的貨物返回艙再次出現問題。這次問題是發生在返回途中。根據小道消息,就是返回途中出現了空中翻滾現象。而這原因需要進一步排查。希望能夠妥善有效解決。畢竟這是往返太空重要的運輸工具。而載人航天飛船於5月8日安全返回。

至於我們為什麼對於太空嚮往,原因很簡單,為了將來做準備。地球滅亡是一個必定的現實,正常的消亡時間就是太陽發生異變的時候。但是萬一真的發生異常情況如小型天體撞擊地球,那麼就會讓地球消亡提前。所以這一切都是為了之後做準備。希望在今後的100年,人類的太空史能夠上一個臺階。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功發射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太空卡車,以激發其空間站的雄心
    中國已經成功發射了下一代太空飛行器的原型5月5號下午,無人駕駛飛機從祖國最南端的翁昌的一個試驗場發射升空。起飛八分鐘後,一枚膠囊原型機從火箭上脫離,並送入軌道。該飛船使用了中國最強大的火箭「長徵5b」的改良版,該火箭的低地球軌道有效載荷能力為25噸。相比之下,這大約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重型獵鷹可以處理的63.8噸的三分之一,而可以承載130噸的NASA的空間發射系統的六分之一。
  • 外國網站盛讚中國首次發射長徵5B火箭以及下一代乘員太空艙
    ,使用的是第一枚長徵5b火箭。「長徵五號」將於2019年12月發射實踐20號衛星新發射器的家庭將滿足未來發射服務市場,將用於為大型空間站發射模塊,將有助於保持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的發展趨勢,並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相關高新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新的火箭引擎,新的焊接技術,升級到飛行控制系統等。新的發展計劃將設計一系列的運載火箭,而不是一個特定任務的發射裝置。
  • 長徵5B首飛成功——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胖五」家族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接下裡讓我們了解一下實力非凡的「胖五」家族新成員。
  • 長徵5B成功發射,中國離自己的登月、火星探測、空間站又近了一步
    5月5日,中國的長徵5B火箭從海南島的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5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升空不僅為2020年的中國航天開了個好頭,和火箭一同被發射升空的新一代載人實驗飛船和柔性充氣式實驗返回艙亦擔負著幫助中國航天驗證多項創新技術的重任。
  • 長徵5B運載火箭海南文昌順利發射成功
    5月5日18時06分,全新的長徵5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順利發射成功,這不僅是全新結構的長徵5B運載火箭的首飛,更是其首次搭載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首次飛行,在這裡祝賀長徵5B首飛成功,中國加油!中國航天加油!
  • 中國火箭發射需要「一棟大樓」,為何俄羅斯就如此「簡單粗暴」?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兩天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火箭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伴隨著倒計時,火箭從巨大的發射塔旁騰空而起,相信這讓很多看了直播的人都感到熱血沸騰。中國的火箭最初從仿製的蘇聯彈道飛彈中獲取靈感,然而如果我們關注俄羅斯火箭發射就會發現,中俄兩國的發射現場似乎「畫風」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發射塔了。
  • 中國的大突破,長徵二號丁火箭發射成功
    在近期,中國航天技術不斷在前進,甚至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就在8月6日的12:01,長徵二號丁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中國又一次迎來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也意味著中國在航天方面又有了新的進步。其實這個長徵二號丁火箭,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1990年就開始正式立項。
  • 接連兩次失利後東山再起,我國長徵5B型火箭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在1957年,前蘇聯使用自己研製的運載火箭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人造衛星,標誌著世界進入了航天時代。在冷戰時期,美國和前蘇聯進行了毫無節制的軍備競賽,導致兩國的軍費不斷上漲,這也間接導致了前蘇聯的解體。
  • 長徵5B首飛成功後,中國航天發展進入快車道,2年將進行12次發射
    就在5月5日18點00分,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等待多時的長徵5B火箭發射升空,攜帶新一代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地球軌道,這也創造了中國航天新紀錄,近地軌道運載一舉提升了22噸,按照計劃試驗艙預定的軌道試驗後,會在5月6日返回東風著陸場,而試驗船會在5月8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 外國網友評論:中國成功發射「長徵五號」火箭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s 『Long March 5』 Rocket on Third Attempt中國成功發射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9年12月27日,中國的航天人們「在黑暗中探索」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明。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
  • 中國後來居上後,「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算什麼水平?
    而中國後來居上,如今中美才是真正的對手,隨著紅色帝國的破滅,繼承帝國意志的長子俄羅斯現在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2016年長徵五號發射成功,2020年長徵五號B型發射成功。這樣的輝煌已經是俄羅斯遙不可及的夢。那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到底算什麼水平?
  • 長徵5B火箭即將發射,這次任務非常非常重要,一起來看最全解析
    現在是北京時間2020年5月4日21時25分,距離長徵5B火箭發射還有20小時33分21秒。在不到一天的時間之後,長徵5B火箭將發射,本次的科學載荷是新一代載人飛船。據消息,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準備和推廣工作已於4月29日完成,本次預計將於5月5日左右從沿海文昌發射場發射。
  • 長徵5B火箭已經發射,這次任務非常非常重要,一起來看最全解析
    長徵5B火箭已經發射,本次的科學載荷是新一代載人飛船。據消息,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準備和推廣工作已於4月29日完成,本次預計將於5月5日左右從沿海文昌發射場發射。試飛的主要目標是測試長徵5B發射低地球軌道載荷的能力和測試新飛船的各項核心參數。
  • 12點01分,長徵二號丁火箭在酒泉發射成功,創造一項中國航天
    就在8月6日12點01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出捷報,長徵二號丁火箭發射成功,其攜帶的高分九號04星、清華科學衛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本次立下大功的長徵二號丁火箭,實際上來頭不少,1990年正式立項,從研發服役到現在歷經30年時間,創造一項我國航天記錄,即航天發射無一失敗,因此它也被中國航天集團授予「金牌火箭」稱號,已先後完成50次航天發射任務,將10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
  • 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失利,可能會影響中國戰略安全建設進度!
    遺憾的是此次首次發射並沒有成功,它在飛行過程中發現異常,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
  •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執行一次月面無人採樣工程也只要使用到2枚長徵五號火箭而已,貴極也不過是多花了2億美元,這點錢今天的中國還是能夠花得起的。否則如此旗艦任務一旦發射失敗,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打擊就實在太大。
  • 九州翻牆記——中國長徵5B發射成功,國外網友心態爆炸
    中國長徵5B火箭在文昌發射成功,國外網友心態爆炸
  • 國外看中國,長徵5B成為最近的全球航天熱點
    在5月5日的長徵5B發射後,不但國內人心振奮,國外也成為熱點,美國SpaceNew網站上,長徵5B發射成功的消息一度佔據榜首,當然出於民族自豪感,國外網友很快又討論起NASA的HIS計劃,以及SpaceX的超級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