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對輕子夸克的數量設定了新的界限

2021-01-15 量子認知

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物質由兩種類型的粒子組成:輕子(例如電子)和夸克,它們結合形成質子、中子和其它複合粒子。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下,輕子和夸克都可以分為三代。但是,一些擴展標準模型的理論預測,存在稱為「輕子夸克」(leptoquarks)的新粒子,該粒子將通過相互相互作用來使夸克和輕子統一。

CMS合作組織在一份新論文中報告了其最新結果,該結果將與第三代夸克和輕子(頂部和底部夸克,tau輕子和tau中微子)相互作用。這樣的第三代輕子夸克可能是解釋與標準模型產生的一系列張力的一種解釋,這種張力在稱為B介子的粒子的某些轉變中已經看到,但尚未得到證實。因此,還有其他原因來尋找這些假想的粒子。

研究人員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產生的質子與質子碰撞的數據樣本中尋找第三代夸克,能量為13 TeV,並在CMS實驗中記錄了該現象。

研究人員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表明此類輕子夸克是在碰撞中產生的。然而,他們能夠設定質量的下限:他們發現這類輕子夸克的質量至少需要達到0.98–1.73 TeV,這取決於它們的固有自旋以及與夸克和輕質子相互作用的強度。這些界限是第三代輕子夸克中最嚴格的界限,它們使輕子夸克質量範圍的一部分可以解釋B介子異常被排除在外。

參考:Search for singly and pair-produced leptoquarks coupling to third-generation fermions in proton-proton collisions at s√=s= 13 TeV. arXiv:2012.04178v1 [hep-ex]arxiv.org/abs/2012.04178

#夸克#

相關焦點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TeV,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迄今對這一粒子進行的最嚴苛質量限定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 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CMS合作組設定假設的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質量下限。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
  • 第三代輕子夸克質量下限設定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
    CMS合作組設定假設的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質量下限。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緊湊渺子線圈(CMS)國際合作組近日發布了其尋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最新結果:他們未曾在質子-質子對撞中發現第三代輕子夸克的「芳蹤」,但對其質量進行了進一步的限定——這種粒子的質量至少為0.98—1.73太電子伏特(TeV,萬億電子伏特),這是科學家迄今對這一粒子進行的最嚴苛質量限定
  • ...異藥花、「復興號」、非洲沙門氏菌、新型催化劑、第三代輕子夸克
    科技話題丨高速貨運動車、金平異藥花、「復興號」、非洲沙門氏菌、新型催化劑、第三代輕子夸克 2021-01-03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輕子、夸克和質子、中子、電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一共有六種輕子,三種帶電荷,另外三種不帶電荷。   剩下三種不帶電荷的輕子,即中微子,幾乎是無質量的。   上述的每一種輕子,存在與之對應的反粒子。需要注意的是,反粒子和中微子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已知最重的基本粒子:頂夸克
    ATLAS合作發布了一項新的精確測量方法,用於測量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頂夸克對的總速率,或者說是「橫截面」。測量使用一個頂夸克衰變為電子(e),中微子和b夸克事件,而另一個衰變為μ子(μ),中微子和b夸克。這在探測器中創造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特徵,使得物理學家能夠在幾乎沒有背景的情況下,收集到一個非常乾淨的事件樣本。
  • 輕子、夸克和(質子、中子、電子)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和作用?
    輕子自旋為1/2,不參與強相互作用。一共有六種輕子,三種帶電荷,另外三種不帶電荷。三種帶電荷的輕子分別為:電子(標記為e),能量為0.511 MeV, 穩定;μ子(標記為μ),能量為160 MeV,不穩定;τ子(標記為τ),能量為1777 MeV,不穩定;
  • 對撞機新發現:頂夸克對中電荷不對稱的證據
    這使得阿特拉斯能夠探測和測量涉及頂夸克反頂夸克對的空前數量事件,為阿特拉斯的物理學家,提供了一個獨特機會來深入了解頂夸克性質。在Tevatron,對撞光束分別由質子和反質子組成,這導致頂夸克和反頂夸克以非中心的角度產生,但方向相反。觀察到前後不對稱,與改進的標準模型預測相一致。
  • 輕子家族中的電子,是物質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理解電學的核心
    在粒子物理學輕子家族中最著名的粒子是電子,電子是物質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理解電學的核心。但電子並不是輕子家族唯一的孩子,它有兩個更重的兄弟姐妹,µ子和τ輕子,它們一起被稱為三種輕子口味。根據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這些兄弟姐妹之間唯一的區別應該是質量:µ子比電子重約200倍,而輕子比µ子重約17倍。
  • 夸克是所有物質的基石,單獨的夸克是無法被直接或間接地觀察到
    但這些亞原子粒子本身是由一些更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叫做夸克。圖:夸克是所有物質的基本成分,但似乎沒有任何結構,似乎不可分割。「好吧,我認為最簡單的表述方式是夸克是物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我們周圍所有物質的基本組成部分,」傑弗裡韋斯特解釋說,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高能物理小組創始人,現在是聖達菲研究所的沙南傑出教授。
  • 「奇異粒子」揭開夸克理論謎團。
    宇宙中所有的物體(包括我們自身)都是由基本粒子——夸克和輕子組成的。像質子、原子等更大的粒子都是由這些基本粒子結合而成的。最近,LHCb剛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他們又發現了一種新的五夸克態粒子,被稱為Pc(4312)⁺,其結果具有7.3標準偏差的統計顯著性(在粒子物理學,5個標準偏差就可以宣稱是發現了
  • 物理學輕子試驗或顛覆基本科學概念
    感謝科學探索網的投遞目前,粒子物理學界的三臺粒子對撞機在不同的條件下得到類似的輕子(leptons
  • 比上夸克重100萬億倍!發現頂夸克25年後,現在又有新發現了!
    在頂夸克被發現25年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ATLAS實驗的物理學家,對已知最重基本粒子頂夸克又有了新見解(比上夸克重100萬億倍)。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二次運行(2015-2018年)期間收集的大量數據,使物理學家能夠非常詳細地研究頂夸克的罕見產生過程,包括它與其他重基本粒子的產生。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八:夸克君臨,天下震動
    費米子就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包括輕子和重子,輕子就是質量輕的粒子,包括電子μ子中微子和他們的反粒子,重子包括我們常見的質子中子Λ粒子Σ粒子Ξ粒子和它們的反粒子,玻色子就是傳遞力的粒子,包括光子和所有的介子,介子和重子又構成了強子,天啊,這太亂了,確實有點象植物學的分類,看起來有些規律,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八:夸克君臨,天下震動
    費米子就是構成物質的粒子,包括輕子和重子,輕子就是質量輕的粒子,包括電子μ子中微子和他們的反粒子,重子包括我們常見的質子中子Λ粒子Σ粒子Ξ粒子和它們的反粒子,玻色子就是傳遞力的粒子,包括光子和所有的介子,介子和重子又構成了強子,天啊,這太亂了,確實有點植物學的分類,看起來有些規律,其實真正的規律還隱藏在迷霧中。
  • 標準模型的粒子數量以及劃分方法,一看就懂
    輕子:輕子就是只參與弱力、電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參與強相互作用的粒子的總稱。與玻色子和夸克不同。所有已知帶電輕子都可帶有一正電荷或一負電荷,似乎他們是粒子還是反粒子。所有中微子和它們的反粒子都是電中性的。輕子共有六種,包括電子、電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
  • 物理學家觀測到粲夸克中物質與反物質的不對稱性
    有史以來第一次,物理學家通過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觀察到了粒子和反粒子的衰變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構成物質基本單元的粲夸克中。宇宙中充滿了常規物質,另外還有反物質,反物質即使在地球上存在,但數量卻要少得多。
  • 中子和質子的夸克有何不同,中微子雙β衰變意味著什麼?
    你是什麼樣的元素,取決於質子的數量,而中子變為質子就說明了我們可以神奇般的將目標元素成功轉化為其他元素。中子和質子的夸克有何不同中子的內部結構由被稱為夸克的較小字符組成,想要實現元素的轉變,首先需要改變中子的內部結構。
  •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發現輕子行為異常
    原標題: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發現輕子行為異常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日前報導,該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LHCb)團隊報告稱,他們在檢驗輕子普適性時發現,不同輕子的行為可能存在差異。
  • 在宇宙中尋找比夸克更小的「前子」
    瑞典科學家最近提出,如果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確實是由更小的粒子——前子(Preon)構成的,那麼在宇宙中可能探測到比中子星、夸克星更加緻密的前子星,它的緻密程度就好比把月球質量集中在豌豆大小的物體上。強子又是由6種類型的夸克組成的。此外,還有6種與電子相關的基本粒子——輕子(Lepton)。 1974年,物理學家Jogesh Pati和Abdus Salam猜測,一類稱為「前子」的微粒家族或許可以解釋夸克和輕子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