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最高給予2億元支持

2020-12-01 四川新聞網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成都市財政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印發成都市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實施細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其中,對推進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發等方面提出推動產業基礎的培育,同時,有關產業能級和產業生態的培育也有明確支持,比如,對產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人工智慧產業技術研究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型企業孵化,成都最高給予2億元支持。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產業基礎

  集群協同創新,聯合攻關關鍵技術

  最高1000萬元資助

  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核心技術研發。《通知》首先提出要加快夯實人工智慧產業基礎,第一條就是支持加快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發。

  根據《通知》,成都將引導科技型企業加大人工智慧研發投入,對科技型企業上一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實際研發經費投入新增部分,分級分類按照最高10%的比例給予最高100萬元後補助支持。

  對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以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實施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項目,開展人工智慧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成都最高還將給予給予1000萬元資助。

  除了核心技術研發,成都還將支持人工智慧行業融合應用創新。比如,在智能製造、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開展人工智慧融合創新應用,形成一定的行業或區域示範引領效果,具有可複製性,對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項目,成都將按照項目投入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補貼。

  成都還將對建設面向人工智慧行業融合應用的公共計算與協同研發平臺、開源與共性技術支撐平臺、公共服務與對接交流平臺、工業網際網路雲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按照項目投入的30%一次性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補貼。

  面向人工智慧行業融合應用的公共服務平臺,經成都市經信局認定後,還將納入市重點公共服務平臺目錄(簡稱目錄),實施動態管理,目錄內的平臺按企業購買服務金額的20%,對企業發放「服務券」憑證,單個企業「服務券」金額年度最高不超過5萬元。

  由平臺匯總「服務券」後,按要求統一申請補助資金,單個平臺年度申請補助資金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產業能級

  招商引進國際國內領軍企業,可獎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最高5000萬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還獲悉,成都將支持「AI+企業培育」工程。具體而言,優先支持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創新企業和種子企業納入新經濟「雙百工程」重點企業。

  瞄準國際國內領軍企業開展高端招商,對新引進註冊的人工智慧企業一年內達到成都市確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功能型總部等總部企業標準條件的,可給予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最高5000萬元獎勵。

  對從成都市外新引進協議投資1億元(含)以上且在籤約一年內開工建設的重大人工智慧項目,按兩年內實際固定資產投入的3%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對固定資產投入達1000萬元(含)以上的人工智慧技術改造項目,按項目投入的5%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對採用智能裝備、智能化控制系統和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實施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和建設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的企業,給予項目投入最高20%、不超過500萬元補助。

  對具有國際化背景、自主創新能力強、品牌知名度高、贏利模式成功、發展前景良好,對本地產業發展有重大引導或推動作用的人工智慧領域重大項目予以重點扶持,享受「一事一議」優惠政策。

  此外,《通知》還透露,成都將開展支持「AI+產業沙箱」培育計劃和支持「AI+場景應用」具象化工程示範。

  產業生態

  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通知》特別明確,成都將推動產業主體抱團。

  比如,支持高校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人工智慧產業技術研究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型企業孵化,按照產業貢獻度市本級最高給予2億元支持。

  同時,在聚人才方面,成都還對來蓉從事人工智慧領域創新創業的圖靈獎獲得者、菲爾茲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同時,成都將支持圍繞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開展的中小企業素質提升短期培訓,按照最高150元/人/期的標準對培訓機構給予補貼。

  另一方面,《通知》還提到,成都將提升本地產業的國內外影響力。

  比如,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在成都市舉辦符合規劃方向的人工智慧峰會展會等活動,廣受認可、成為人工智慧行業經典知名品牌的,按不高於活動成本的50%給予舉辦方資金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500萬元。

  同時,鼓勵支持產業功能區圍繞自身產業定位和人工智慧特色應用創建智慧園區(或產業小鎮),經認定後,給予2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優質中小型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入駐產業集聚區,經認定由區(市)縣提供房租減免和入駐補貼優惠。

  在金融支持上,《通知》明確將對龍頭企業投資的人工智慧產業項目,按吸收的創業風險投資金額給予最高不超過10%的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對擬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人工智慧企業,上市申請被證監會正式受理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首發上市的企業,按融資額的1%給予最高350萬元獎勵。

相關焦點

  • 成都市政協委員王麟:加強政府引導標準制定,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市政協委員、四川啟陽汽車集團副總裁王麟認為,實現人工智慧產業創新發展,首先要加強政府引導標準制定。王麟建議,應加快應完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政策設計,儘快完善人工智慧相關法律制度,重點在人工智慧倫理、社會公平正義、隱私和數據安全、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予以規範完善,形成較為完善的人工智慧政策體系。
  • 5G產業大消息,最高獎勵5000萬!深圳支持5G核心產品產業化發展,鼓勵...
    每經編輯:步靜據深圳發改委12月22日消息,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關於大力促進5G創新應用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5G核心產品產業化發展。加快推進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創新成果產業化,推動5G核心產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對5G核心產品產業化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20%給予資助,最高1500萬元。
  • 3月盤點:成都重要投融資事件及產業環境數據匯總
    同時,還將重點投資國家重點支持的先進設備製造(軍民融合)、人工智慧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經濟或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主要產品出口方面,2019年全省電子信息製造業主要產品累計實現出口2596.6億元,佔全省出口總量的66.7%,同比增長21.2%。  成都獲批建設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3月9日,科技部網站公布四份函,支持重慶、成都、西安、濟南四城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 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 產業節節拔高
    通過進一步深化產業培育機制,成都高新區提出要以產業培育為核心,推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把產業培育提升到「生命線工程」的戰略高度,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本土企業,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10月18日,壹玖壹玖獲得阿里巴巴集團20億元戰略投資。「阿里入股後,公司治理結構更加完善和規範,阿里的資金和資源優勢有利於公司實現快速擴張。」劉運強說。成都高新區對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精準施策,提供政策扶持、金融支撐、人才賦能、專業服務等全方位服務和支持。從種子期雛鷹企業到龍頭企業,成都高新區的產業培育政策一直在完善。
  • 如何加快做強做大數字產業?湖南省最新發布重磅文件!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聚焦技術和產業創新,持續以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引領數字產業發展,將數字產業培育成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2、發展目標。
  • 青島推動文創產業發展 設50億基金支持影視業
    九大重點文創產業發展計劃中,「影視業崛起計劃」被列入九大重點產業計劃的首位。為支持影視業發展,青島計劃市、區(市)兩級財政與社會資本共同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青島市影視產業發展基金,每年10億元,連續支持五年,對在青島完成主要拍攝製作的優秀影視作品給予補貼,單部作品的補貼最高不超過1.2億元人民幣。
  • 生物醫藥界大咖聚焦成都醫藥產業發展
    2017年我市首場生物醫藥專題推介活動昨日在京拉開帷幕醫藥產業是支撐與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和健康服務業的重要基礎,是具有帶動性、成長性的朝陽產業,也是我市正大力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成都正努力將生物醫藥產業培育成為又一個千億產業,成為成都經濟的新增長點。
  • 許昌發布5G產業發展三年計劃!總產值力爭達1000億元,市長任領導...
    【大河財立方消息】8月12日,許昌市發布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力爭通過三年努力,5G基礎設施實現主城區與鄉鎮以上區域全面覆蓋、重點區域連片優質覆蓋,科研工作不斷推進、科研能力不斷提升、配套能力不斷增強,5G及其關聯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5G產業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為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重要支撐。
  • 科技日報: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
    就在10月初,總投資達120億元的聯東U谷未來科技產業園項目宣布落戶成都高新區未來科技城,未來這裡將以5G服務、工業物聯網為基礎設施條件,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新材料、智能製造等主導產業,集中研發設計、中試成果轉化、生產製造等功能。
  • 11月盤點:成都重要投融資事件及產業環境數據匯總
    但也應該看到,成都還缺乏估值百億美金的新經濟企業來引領區域產業發展。這樣的公司,未來極有可能出自民營經濟。以下是11月的盤點內容,其中涉及到的公開宣稱融資金額,天虎科技不做背書。2018年2月獲得遠洋資本領投的數億元B+輪投資。
  • 206條最新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編發
    壯大5G基礎材料及元器件企業發展,支持省內半導體企業布局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等5G基礎應用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生產線。對新建或在建關鍵設備購置額在200萬元及以上的,按設備購置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300萬元。(皖政〔2020〕18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負責)18. 推動省級(含)以上產業園區加快實現5G信號高質量覆蓋。
  • 華為以人工智慧產業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今年7月2日,《2019年河南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正式發布,更首次提出了「要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大數據產業中心、數位化新興產業發展集聚區、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不難看出,河南之所以能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迎頭趕上」,也正印證了這樣一個道理,即在新時代和新環境之下,地方政府要實現「工業強、產業興」的目標,效率最高的辦法,就是加大對信息化、數位化乃至智能化的大量投入,由此才能推動經濟的高速發展,並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 成都「耳朵經濟」推介會成功舉辦:推進聲音產業發展
    用聲音新業態賦能文創產業,以金融推動多領域跨界融合,聲音領域行業翹楚、企業領袖及金融投資機構匯聚一堂,從「產、學、研」多角度入手,共同探討推進「耳朵經濟」區域發展,聚焦成都「三城三都」建設,創新展現文化底蘊,助力加速構建世界文化名城。
  • 廣東: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著力培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創新,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具體如下: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粵府〔2018〕46號),加快培育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制定本實施方案。
  • 成都入選中國氫能城市競爭力30強榜單
    據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數據顯示,成都市規上21戶氫能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新建加氫站2座,100臺氫能源客車在郫都區多條公交線路運營,氫能物流車、環衛車、渣土車等示範應用以及成德眉資氫能交通示範合作加快推進。
  • 四川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礎好。全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1498家,201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962.2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0.9%;實現出口交貨值608.6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的71.3%。已初步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產業為優勢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體系。   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增加。
  • 四川7407億元砸向「鐵公機」 成都新機場力爭明年開建
    加快構建成渝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以及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城市群城際交通網絡,建設成都連通德陽、綿陽、遂寧、南充、廣安、達州、資陽、內江、自貢、瀘州、宜賓、樂山、眉山、雅安等城市的放射狀城際交通網。水路 新建17座長江過江大橋《方案》顯示,四川將加強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建設。從明年起,擬在長江主航道上開建17條長江過江通道。
  • 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
    增強決策的科學性,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智力支持。昨日,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會和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記者了解到,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市委、市政府為打造「成都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成都國家新能源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立西部新能源產業高地而批准設立的中國西部第一家政產學研用相結合,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載體。
  • 實施雷射企業瞪羚培育計劃 成都謀劃打造「中國鐳谷」
    去年,7家規上雷射企業實現總產值3.29億元,同比增長13.9%。「儘管目前基數還小,但隨著電子製造的行業回調、以及雷射行業的重組整合加劇,以及成都製造業自身基礎優勢,成都雷射產業正在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 《解放日報》專版聚焦徐匯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徐匯濱江舉行,以「人工智慧賦能新時代」為主題的大會吸引40餘個國家4萬餘名嘉賓,17萬人次參會和觀展,包括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在內的335位學術界領軍人物、產業界領袖參會發表致辭、演講,徐匯人工智慧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加快推動產業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