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發布5G產業發展三年計劃!總產值力爭達1000億元,市長任領導...

2021-01-15 大河財立方

【大河財立方消息】8月12日,許昌市發布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力爭通過三年努力,5G基礎設施實現主城區與鄉鎮以上區域全面覆蓋、重點區域連片優質覆蓋,科研工作不斷推進、科研能力不斷提升、配套能力不斷增強,5G及其關聯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5G產業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為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重要支撐。

計劃提出,統籌5G基站規劃布局。進一步推進鐵塔、室內分布系統、杆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2020年8月底前完成5G基站專項規劃編制和發布,將5G基站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並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落實,為基站、機房和相關配套設施預留建設空間。

進一步加大5G網絡建設投入力度,2020年9月底前實現5G獨立組網商用,控制非獨立組網建設規模,2020年年底前實現全市縣城及以上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建設覆蓋廣、速率高、體驗好的5G精品網。對採用獨立組網模式建設的5G基站,落實省市兩級財政1:1比例政策,給予每個建成基站5000元獎勵。

強化政策扶持。研究制定支持5G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分類建立5G產業重點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積極爭取省先進位造業發展專項資金、省重大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我市5G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場景試點示範等項目。設立許昌市5G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支持5G產業發展;爭取省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基金、「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基金,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省級5G產業試點示範項目,對獲得中央、省財政資金支持的重大項目,鼓勵項目所在地財政給予相應支持。

下附全文:

許昌市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2020-2022年)

為加快推動我市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產業發展,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進一步推進「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立足許昌市5G產業發展基礎,主動融入國家5G產業發展戰略,通過搶抓新一代通信技術應用契機,加快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緊抓「智能製造」和「製造智能」兩個主攻方向,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深度融合;通過狠抓技術研發、生產製造、場景應用三個產業發展重點,構建以龍頭企業帶動上下遊鏈式聚集、行業之間相互支撐的集群格局,力爭通過三年努力,5G基礎設施實現主城區與鄉鎮以上區域全面覆蓋、重點區域連片優質覆蓋,科研工作不斷推進、科研能力不斷提升、配套能力不斷增強,5G及其關聯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5G產業發展走在全省前列,為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重要支撐。

二、工作目標

(一)到2020年年底,5G基站數量達到1500個,5G網絡實現縣城以上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5G用戶突破25萬戶;建成5G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5個;5G產業配套能力明顯增強。

(二)到2021年年底,5G基站數量達到4200個,優化縣城以上城區5G網絡覆蓋,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覆蓋,5G用戶突破55萬戶;5G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達到10個;打造1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平臺)。

(三)到2022年年底,5G基礎網絡和研發創新基地、生產製造基地、應用示範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5G基站數量達到6500個,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基本滿足應用場景需求,5G用戶突破110萬戶;5G研發創新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建設3個以上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平臺),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取得明顯成效;5G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突破15個,打造一批標杆應用場景,成熟一批應用推廣方案;5G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5G網絡建設。

1.統籌5G基站規劃布局。進一步推進鐵塔、室內分布系統、杆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2020年8月底前完成5G基站專項規劃編制和發布,將5G基站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並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落實,為基站、機房和相關配套設施預留建設空間。完善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體系,住宅小區、商務樓宇、學校、醫院、軌道交通等建設項目要按照標準同步設計並預留通信管廊及配套設施建設空間。建立「綠色」通道,優化5G網絡建設審批和用電報裝流程,提高自然資源、環評、無線電頻譜資源等行政審批效率。(責任單位:市通管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無線電管理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供電公司、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許昌鐵塔公司、各縣〔市、區〕)

2.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進一步加大5G網絡建設投入力度,2020年9月底前實現5G獨立組網商用,控制非獨立組網建設規模,2020年年底前實現全市縣城及以上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建設覆蓋廣、速率高、體驗好的5G精品網。對採用獨立組網模式建設的5G基站,落實省市兩級財政1:1比例政策,給予每個建成基站5000元獎勵。(責任單位:市通管辦、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許昌鐵塔公司、各縣〔市、區〕)

3.落實5G建設配套需求。2020年9月底前,實現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等所屬設施,公路、綠地、車站、大型場館、景區等公共場所向5G基站建設免費開放。制訂「多杆合一」標準,推動通信杆(塔)與電力、市政、交通、公安、路燈等行業的杆(塔)資源共建共享。因規劃調整確需遷移通信基礎設施的,嚴格落實《河南省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辦法》(省政府令第165號)相關規定。建立電力部門與電信企業聯合推進機制,對具備直供電改造條件的基站,由電力部門實施直供電改造,2020年12月底前完成轉供電基站佔比降至30%。對直供電基站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統一實行集團戶結算管理,支持打包批量採購,參與市場化交易。電力部門要配合基站產權方全面核查轄區內基站用電情況,確保縣級以上區域基站用電費用統一結算、統一告知、統一催繳。開展轉供電基站清理規範工作,依法查處轉供電環節亂加價、收取不合理場租費用等行為。(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體育局、市城管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市機關事務中心、市通管辦、市供電公司、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許昌鐵塔公司、各縣〔市、區〕〕)

(二)打造5G研發創新基地。

緊跟5G網絡建設,推動5G應用關鍵技術研發,推進5G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傳感、人工智慧等技術融合,打造「5G+集成應用」研發創新基地。加強與國家信通院、國家物聯網協會對接,建設國家級智能傳感器創新基地。依託5G邊緣計算生態產業園區,建設5G邊緣計算產品研發基地。深度挖掘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北郵)許昌基地的科技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轉換。支持企業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推動河南省5G電力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半導體溫差發電系統工程研究中心、許昌市熱電製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許昌市人工智慧控制與電力系統融合重點實驗室和許昌市5G+IoT應用創新實驗室等一批科研平臺建設。(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禹州市政府、長葛市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

(三)建設5G生產製造基地。

加速布局5G產業細分市場,做大做強基礎材料、通信模組、晶片設計、智能終端等5G關聯優勢產業,積極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吸引更多5G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進駐許昌,大力發展5G生產製造基地。

1.黃河鯤鵬伺服器及PC機生產基地。圍繞黃河鯤鵬生態鏈,推動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與元器件生產基地建設,補齊主板研發、設計等產業空白領域。增強智能終端、電力裝備企業技術、產品與系統方案等方面的配套能力,依託禹州市、建安區、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現有產業基礎,構建鯤鵬基礎設施底座,圍繞「鯤鵬+政務」、「鯤鵬+教育」、「鯤鵬+醫療」、「鯤鵬+交通」、「鯤鵬+城管」、「鯤鵬+教育」等應用,積極推進許昌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園(禹州園、建安園、示範園)建設。(責任單位:禹州市政府、建安區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

2.半導體材料及元器件生產基地。依託襄城縣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和襄城縣產業集聚區,在現有矽材料和光伏材料產業基礎上,實現由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加快推動矽碳先進材料產業園建設,打造矽碳先進材料協同發展的中原電子材料產業集群,推動「中原矽都」建設。圍繞半導體熱點晶片、半導體熱電材料、半導體熱電製冷晶片等領域,加強與國內應用企業對接,形成合作關係。支持企業開展半導體方面的研發,建設半導體及元器件生產基地。(責任單位:長葛市政府、襄城縣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務局)

3.設備配套生產基地。緊盯智慧城市、工業控制、工業物聯、智能家居等物聯網方面的應用,搶抓NB-IoT正式納入5G標準帶來的戰略機遇,引導企業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加快成果轉化速度,加快推動5G物聯網關、5G共享燈杆、5G應用創新實驗室等項目建設。鼓勵企業加大與電信運營商、鐵塔公司、電力公司等的對接力度,加快推進51.2V50Ah、100Ah、200Ah等基站用備用電池電源的商用速度。建設以5G+IoT通信模組、WIFI6模組、5G通信後備電源為主要內容的設備配套生產基地。(責任單位:長葛市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4.車聯網生產基地。圍繞整車製造、通信模組、終端設備、測試驗證、平臺運營等方向,推動5G智能無人駕駛專用車、5G智慧負壓救護車、5G車聯網的智能駕駛新能源環衛車、5G人工智慧清掃車等專業車輛建設,搭建5G智能充電樁及網際網路平臺、5G網聯自動駕駛測試場等平臺,引導相關企業加大合作力度,形成「人-車-路-雲」全產業鏈。(責任單位: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長葛市政府、魏都區政府、禹州市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5.智能傳感器生產基地。圍繞環境監測傳感器、智能終端傳感器和汽車傳感器等領域,加強與國家物聯網協會的對接,引進一批智能傳感器創新機構,建設共性技術測試平臺、智能傳感器中試平臺、智能傳感雲平臺等,創建智能傳感器創新基地。大力引進一批智能傳感器製造企業,進一步強鏈延鏈補鏈,打造智能傳感器生產基地。(責任單位: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四)深入拓展5G應用場景。

培育雲+大數據+5G相關產業,圍繞技術賦能和創新應用,搶抓雲+大數據+5G技術疊加對於行業應用帶來的新機遇,打造雲+大數據+5G產業生態。以應用拓市場、以市場換產業,通過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和城市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生態,加強與應用軟體、安全軟體、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等相關企業的對接力度,壯大我市軟體產業。

1.推進「5G+智能製造」。啟動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申報建設工作,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平臺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構建覆蓋製造業重點行業的平臺體系。開展垂直領域「5G+工業網際網路」的先導應用,協同推動5G與物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在工業企業中的融合應用,重點探索工業視覺檢測、工業AR/VR、無線自動化控制、雲化機器人、物流追蹤、遠程操縱、設備定位數據採集等應用。重點打造一批「5G+工業網際網路」內網建設改造標杆網絡、樣板工程,形成一批典型工業應用場景。(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改委、各縣〔市、區〕)

2.推進「5G+現代農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領域融合應用,以病蟲害防治、土壤成分檢測、溫溼度監測、農機作業、農機管理、冷鏈物流等為重點,全面提高農業自動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探索5G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業應急指揮等領域的應用。(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3.推進「5G+現代服務業」。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慧」在物流行業融合應用,應用「5G+VR/AR+4K/8K」超高清顯示技術,打造新型文化旅遊、超高清視頻、動漫遊戲、互動影院等應用場景。深化5G技術在網絡購物、虛擬點餐、智能售賣、智能停車、智能家居等服務領域的應用,積極推進5G網際網路融媒體建設,促進新型信息消費。(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4.推進「5G+智慧城市」。以「5G+智慧城市」應用為導向,通過商業化建設及運營機制,推動5G產業與智慧城市建設協同開展,加快5G與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技術的融合發展,推動5G在交通、醫療、環保、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文化旅遊、生活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應用。支持5G射頻晶片及器件檢測與可靠性平臺、5G+AIoT器件開放創新平臺、5G+超高清制播分發平臺等一批產業創新平臺建設,著力構建5G協同創新體系,培育一批5G細分領域龍頭企業。(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發改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市民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

5.推進其他領域場景應用。突出公共服務均等化,精準對接行業需求,推進5G在各行業領域融合應用。推動金融、教育、應急救援、監測預警、智慧礦山、廣播電視、文化旅遊等領域的5G應用場景建設,形成以應用帶產業、以產業促發展的互動格局。(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許昌廣播電視臺)

6.開展應用場景試點示範。以應用示範為先導,推動5G與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分批推進5G應用場景試點示範項目建設,優先在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環保等領域選樹一批標杆應用場景,形成可複製推廣的垂直行業應用模式。(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發改委、市衛生健康委、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強化5G安全保障。

1.強化5G網絡安全。加強5G基礎網絡安全保障,推動5G網絡建設與網絡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實施。落實5G核心系統、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平臺等新對象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提升5G應用安全防護能力。建立統一管控、靈活可擴展的身份管理機制,實現可追溯化管理,滿足各類終端安全接入需求。加強5G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能力建設,構建主動防禦、在線監測、預警通報、跟蹤處置一體化的安全防控體系。(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通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基礎電信運營公司)

2.確保5G數據安全。構建覆蓋5G數據採集、傳輸、存儲、處理、交換和銷毀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強5G應用場景數據安全保護,提升數據安全管理水平。依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網絡信息治理,明確網絡運營商、設備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等各主體的數據安全責任,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工業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提升典型應用場景安全保障能力。(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管辦、市公安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工作、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建立工作協調推進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改委、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通管辦要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同推動5G產業發展。建立5G基礎設施建設及重點項目市長直通車機制,對5G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按程序報批組長、副組長處理。將5G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重點任務納入市政府督查事項,開展督導檢查。各縣(市、區)、市直相關部門要健全工作機制,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強化政策扶持。研究制定支持5G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分類建立5G產業重點項目庫,實施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積極爭取省先進位造業發展專項資金、省重大科技專項資金支持我市5G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場景試點示範等項目。設立許昌市5G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支持5G產業發展;爭取省先進位造業集群培育基金、「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基金,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省級5G產業試點示範項目,對獲得中央、省財政資金支持的重大項目,鼓勵項目所在地財政給予相應支持。

(三)培育人才隊伍。依託「許昌英才計劃」,引進一批5G領域的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落實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措施。支持高校、企業、科研機構建設5G領域人才實訓基地,培養技術型和應用創新型人才。鼓勵企業採取兼職、短期聘用、有償服務等方式,吸引5G領域人才來許創業。

(四)推動交流合作。組織舉辦5G領域高端論壇、技能大賽、行業展會等,推進深層次合作交流,營造促進5G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科研機構戰略合作,推動5G技術研發中心、推廣應用中心、典型應用場景項目落戶我市。組織開展定向招商,吸引一批龍頭企業的5G產業項目,優化完善5G產業鏈。

附件:許昌市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 件

許昌市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史根治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趙文峰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趙淑紅 市政府副市

成 員:白紅超 市政府秘書長

李 成 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

範耀江 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留拴 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局長

魏凱歌 市委網信辦主任

彭佔亭 市發改委主任

桂勇翔 市教育局局長

張仕民 市科技局局長

焦建華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張國定 市公安局副局長

陳志遠 市民政局局長

蕭 楠 市財政局局長

張述平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劉林波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楊春香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王宏偉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王喜建 市交通運輸局局長

張德學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張巍巍 市商務局局長

孟照陽 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

張建華 市衛生健康委主任

孟廷秀 市應急管理局局長

田德海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李紹英 市體育局局長

劉 靜 市城管局局長

曹 迪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

張保化 市機關事務中心主任

羅學亮 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

袁景蔚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

周亮軍 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

吳加新 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韓曰君 河南有線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許昌分公司總經理

李海彬 許昌廣播電視臺臺長

石 維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許昌分公司總經理

嶽 峰 中國聯通有限公司許昌分公司總經理、市通管辦主任

王 晞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河南省許昌市電信分公司總經理

李建勇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許昌分公司總經理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焦建華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責編:劉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相關焦點

  • 珠海市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總產值達260億元
    到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達到260億元,規模超50億元企業超過3家,年度成功研製上市藥物3個。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總產值實現450億元,規模超50億元企業超過6家,年度成功研製上市藥物5個。
  • 雲南破解百種野生菌基因密碼,力爭2022年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 雲南...
    :在昆明等地建立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區30個,力爭2022年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產業規模已達年產10萬噸、產值百億元,是繼菸草、咖啡、蔬菜之後,雲南第四大重要的出口創匯林下經濟產業,也是雲南省的重要綠色食品產業之一。然而,雲南省食用菌科研與市場發展與其資源地位都存在較大差距,加工技術較為落後、科技支撐力度不足、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滯後等因素,都嚴重製約了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
  • 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3450億元
    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達3450億元 記者從近日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召開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上獲悉,2019年,以北鬥應用發展為核心的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
  • 中國·許昌第三屆5G泛在峰會舉行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閆德軍為吸引國內外優質資源,持續引領5G產業發展,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助力許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設。12月23日上午,由許昌市人民政府、北京郵電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2020年中國·許昌第三屆5G泛在峰會在許昌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宋靈恩,許昌市市長史根治,河南省工信廳副廳長朱鳴,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方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北京郵電大學原副校長溫向明等參加峰會。許昌市副市長趙淑紅主持開幕式。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碩果纍纍 總產值已突破200億元
    從無到有,以年均180%的速度成長,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四,以空客大飛機、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直播通信衛星等龍頭產品為標誌,形成「三機一箭一星」的發展格局——這是「十一五」走出的非凡歷程;    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進入全國前三名,打造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
  • 總投資2億元 3D列印精準醫療(湘潭)研究院項目落戶湘潭高新區
    該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對於湘潭市進一步匯聚創新人才、發展尖端產業意義重大。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主任、增材製造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秉恆,高新區領導李建華、遊志華、譚何龍、吳小波出席籤約儀式。副市長傅軍主持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現場。
  • 四川7407億元砸向「鐵公機」 成都新機場力爭明年開建
    今日,省政府發布《四川省推進實施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將投資555億元全面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四川境內功能,投資7407億元推進鐵路、公路、民航等綜合立體交通。到2017年,形成「四江六港」水運體系,建成鐵路出川通道11條,高速公路出川通道累計建成20條,全省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3個,初步形成長江上遊綜合立體交通走廊。
  • 北京海澱空天產業三年形成500億規模
    也是在這個論壇上,北京市海澱區高調宣布:在科學城北區打造空天產業創新集群,大力發展基於通信、導航、遙感的衛星應用及太空飛行器研製優勢產業,未來三年內形成500億元規模空天產業。2012年10月25日,中關村北鬥和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基地正式落戶永豐產業基地。不到8年時間,中關村北區的空天產業已茁壯成長,枝繁葉茂,成為北區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 江門這份「三年行動計劃」新鮮出爐!哪些內容與你有關?
    >11月24日,我市召開《關於加大有效投資力度構建「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發布《三年行動計劃》,對有關措施進行解讀>《三年行動計劃》分三部分、提出29條具體工作措施。總體目標方面,提出2020至2022年,完成全市固定資產投資6600億元,力爭達到7000億元。
  • 「網上觀音橋」力爭三年建成
    原標題:「網上觀音橋」力爭三年建成   前有解放碑商圈引領,後有嘉州商圈崛起,身為全市目前僅有的兩座千億級商圈之一,觀音橋商圈不敢怠慢。  面對激烈競爭,觀音橋商圈如何突破重圍?在擴容升級同時,重慶江北區引入智能化概念,鼓勵傳統企業與網際網路「觸電」融合,力爭三年內建成一個「網上觀音橋」。
  • 2012年中國印刷業總產值9510.13億元
    2008年以來,中國印刷業整體發展速度有所降低,但仍然實現了持續較快發展。根據2013年印刷企業年度核驗的統計,2012年中國印刷業實現總產值9510.13億元,全國共有印刷企業10.44萬家,從業人員344.13萬人,全行業資產總額為10461.29億元,利潤總額為724.98億元,對外加工貿易額為772.04億元,外商投資總額為389.3億元。
  • 山西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內容是什麼?
    為加快推動山西省新材料產業規模壯大、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一、發展現狀新材料是指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以及傳統材料改進後性能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預計到2021年全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將接近或突破7萬億元。當前,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主要呈現三個方面特點:一是整體產業初具規模。已建成門類最為齊全的新材料研發和生產體系,稀土功能材料、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矽、超硬材料、特種不鏽鋼、玻璃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等產能居世界前列。如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超過5000億元、節能玻璃材料產業規模達300億元、稀土功能材料產量約佔全球份額80%。
  • 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東方碳谷」常州武進發布先進碳材料產業...
    會上,武進區人民政府發布《武進區先進碳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和《關於進一步支持武進區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旨在通過聚焦目標、聚焦資源、聚焦合力,進一步搶抓先進碳材料產業發展機遇,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東方碳谷」。
  • 汝州今年的畜牧業發展的咋樣?來看這裡?
    這是一組沉甸甸的數字,更是一組令人倍感振奮的數字:2016年,全市畜牧業產值達到36.27億元;2017年,35.59億元;2018年,33.42億元;2019年,37.91億元,佔農業總產值52%。肉74177噸、蛋53082噸、奶49474噸,連續多年佔農業生產總產值50%以上,居河南省縣級前列。
  • ...辦公室關於印發平和縣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
    各鄉鎮人民政府、安厚農場,工業園區、三平風景區管委會,縣直有關單位:《平和縣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縣政府2020年第11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支持雲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華曦牧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加快發展。(二)8個工業產業(4個傳統產業+4個新興產業)1. 化工產業(含石化)發展目標:2017年,化工產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2020年,化工產業總產值達到95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2.6%以上。
  • 不僅是汽車,精準醫療正成為上海安亭下一個千億級產業
    以汽車產業聞名的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在它的汽車產業規模達到千億級之時,又瞄準了精準醫療產業。「(精準醫療的)目標是三年內產值上一百億元,未來期望產值能夠達到千億規模。我們希望能夠再打造出一個新的千億規模產業,使已有的汽車產業,再加上精準醫療,形成一個雙輪驅動,促進安亭經濟發展。」上海安亭健康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項潔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 河南伊川:預計2020年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實現年產值1000億
    李高峰介紹的超薄非晶納米帶材生產線,百噸級以上規格的就將計劃建設5條。同時,該公司計劃通過5年到10年的產業研究和項目集聚,開展以此為原料的非晶變壓器、導磁片、吸波材料產品生產,從而在伊川產業集聚區建成中原地區的非晶科技產研基地。
  • 科技創新推進黑龍江省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
    近三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科技創新推動黑龍江省石墨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初見成效。2012年,在受國際市場影響,市場需求下降,石墨精粉總產量減產7.3%的情況下,石墨新材料工業總產值達到31億元,比2011年增長38%,同時,石墨深加工產品產值佔總產值比重由2011年的14%提高到33%。其中,雞西市發展情況: 2010年石墨工業總產值10億元,石墨深加工產值為零。
  • 許南吉任福建福清市委副書記 提名市長人選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 (唐嘉藝)據福清市政府網消息,8月15日上午,福清市領導幹部大會召開,會議宣布福建省委、福州市委關於福清市政府主要領導人事任職的決定:許南吉同志任中共福清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福清市人民政府市長人選,按法律程序和有關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