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我市召開《關於加大有效投資力度構建「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發布《三年行動計劃》,對有關措施進行解讀,並就有關問題答記者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許曉雄出席發布會。
《三年行動計劃》分三部分、提出29條具體工作措施。總體目標方面,提出2020至2022年,完成全市固定資產投資6600億元,力爭達到7000億元。目前,隨著《實施方案》和《三年行動計劃》的印發實施,我市已經初步搭建起推進「三區並進」工作的政策和規劃體系。
許曉雄表示,加快構建「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對破解江門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參與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市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工作舉措。接下來,將不斷把「三區並進」工作推進落實,與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重大歷史機遇、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相結合,提升都市核心區能級量級,加快大廣海灣區重大平臺建設,釋放生態發展區綠色發展潛能,為構建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貢獻江門力量。
相關連結一
投資600億元
打造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作為都市核心區的主攻點,將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見成效、五年全面建成」的要求,投資600億元,拉動1000億元,建成交通互聯、產業互補、功能融合、城鄉一體、職住平衡、宜居宜業的高質量發展「江門樣板」。
彭偉宗 攝
「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
由蓬江區、江海區全域以及新會區和鶴山市部分區域組成,涉及15個鎮(街)、村委會181個、社區居委會141個。面積約930平方公裡,佔全市陸域面積的9.8%。區內常住人口約160萬人,佔全市的35%;GDP約1400億元,佔全市的45%。
該示範區的建設的主要思路是:以實現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發展為目標,推進五項工作,包括區域快速通達、完善公共配套、產業平臺提質增效、政策支撐和城鄉融合省級試點。
彭偉宗 攝
據介紹,接下來,我市聚焦五方面的改革創新,採取18項工作措施,包括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體制機制以及建立美麗小城鎮發展機制。
相關連結二
我市將推動「雙環」建設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為構築外聯內通大交通格局
我市將推動「雙環」建設
目前,「雙環」正在分段分批加緊規劃建設
據介紹,「雙環」指環都市核心區快速幹線、都市核心區大環線。其中,環都市核心區快速幹線北至華盛路,南至會港大道,東至荷塘、潮連,西至共和、杜阮,環繞了蓬江區、江海區所有鎮街,新會區會城街道及大澤鎮等江門經濟發達的區域,將有效提高城市交通的通達性和便捷性,增強都市核心區的引領帶動作用。
都市核心區大環線在環都市核心區快速幹線之外,聯通了新會區、江海區、蓬江區、鶴山市、臺山市、開平市交通路網,串聯了江門濱江新城、江門國家高新區、鶴山工業城、粵澳(江門)產業合作示範區、珠西新材料集聚區、深江產業園等重要園區。
珠西新材料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雙環之間將通過
多條道路進行銜接並對外放射
有效改善產業園區對外交通聯繫
促進城鄉生產要素雙向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
有力推動產城融合和區域高質量發展
目前,「雙環」正在分段分批加緊規劃建設:
計劃在2020年五邑路主線、臺開快速路水步寶興至開平東環段建成通車
2021年國道G240 新會會城至牛灣段、國道G240臺山大江至那金段、華盛路西延線動工建設
2022年江門大道南東線、江門大道南西線、會港大道建成通車
同時,加快國道G325址山至塘口段改建工程建設和G325恩平段快速化改擴建、杜阮南北快速幹線、濱江快線「濱江大道-荷塘-潮連-江海區外海」段、國道G240至珠西物流中心疏港公路、鶴山至濱江新區快速路(佛中高速連接線)等項目的規劃研究及前期工作
相關連結三
我市將在東南部謀劃建設
可開發面積超100平方公裡的「大園區」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三區並進」三年行動計劃,我市將著重推進重大產業平臺規劃建設和提質升級。其中,落實省關於規劃建設大型產業園區的要求,將在江門市東南部謀劃建設可開發面積超100平方公裡的「大園區」,重點發展綠色石化、新材料與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全力打造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除「大園區」外,我市還將在新會、開平、鶴山交界處,謀劃面積超過1萬畝的深江產業園延伸發展區,重點承接深圳產業溢出,作為支持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要平臺。在濱江新區北片區謀劃建設萬畝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充分發揮中心城區融合示範區核心園區示範引領作用。
深江產業園司前園區的中南高科項目
同時,全力開展省產業園擴園工作
力爭新的國土空間規劃獲批後
在全市已享受
省產業園政策面積103平方公裡基礎上
再擴展10萬畝以上的園區建設用地
相關連結四
我市將率先將大健康、新材料等
培育成超千億產業集群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對標對表省培育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我市將嚴格落實《江門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深入開展「集群強鏈」「創新強核」等八大行動,全力打造「5+N」先進位造業集群。
5
「5」是指加快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五大新興產業;
N
「N」是指做優做強金屬製品、造紙和印刷、紡織服裝、家電、摩託車及零部件等傳統特色產業。
其中,我市將率先將大健康、新材料等
產業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
新興產業培育成超千億產業集群
此外,我市還將狠抓產業項目建設。推動亞太紙業、華生電機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動工建設,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同時,加快推進產業優化提升。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和升級,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
李欣 攝
我市還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引進建設8K超高清視頻相關產業等一批高技術、高價值項目,進一步提升產業層級;全力打造千億產值園區及申報省「特色產業園」。把江門國家高新區打造為2022年底前我市首個產值超千億工業園區,申報若干個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集中度高、具備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省「特色產業園」。
相關連結五
投資超10億元工業類項目
按實際投資總額的5‰
給予一次性獎勵
為鼓勵社會投資參與建設:
我市將對投資超10億元工業類項目,按實際投資總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
對帶產業項目落戶人才島的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
對今年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並在當年開工建設的,視其投資額分檔次予以一次性獎勵;
新設立或遷入並承諾五年內不外遷的總部企業,按第一個經營年度對財政貢獻的50%給予落戶獎勵。
人才島 劉瓊 攝
圍繞《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的投資目標
給合《江門市穩投資若干工作措施》等政策
我市全面做好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工作
推動投資項目落實落地
一方面,積極完善重大項目、重大平臺統籌發展機制,除積極爭取專項債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外,全市每年安排不少於10億元支持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平臺建設;每年統籌3億元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設立首期不少於1億元支持企業融資專項扶持資金,鼓勵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強用地保障力度,加快產業園區「擴園」工作,引入土地1.5級開發;加大「工改工」改造及盤活低效土地支持力度,鼓勵國有用地使用權用地預審實施預申請,推進工業項目採用「帶方案出讓」;以「點狀」供地模式支持文化旅遊項目建設。試點推進區域能評和環評改革,落實完善差別化用地、用能、排放等資源要素配置機制。
同時,全力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通過PPP、特許經營等投融資方式參與5G網絡、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和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領域設施的建設、管理、運營。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市屬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政府投入公共資源產權與社會資本共同開發的PPP模式。
此外,還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
讓企業真實感受到江門市最低成本、
最快效率、最優服務的營商環境
確保重點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來源:江門日報(記者/陳敏銳 趙可義 實習生/何穎琪)
原標題:《江門這份「三年行動計劃」新鮮出爐!哪些內容與你有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