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常規檢測主要包括蛋白定性、細胞計數及定量測定蛋白質、葡萄糖和氯離子,在醫院檢驗科中是檢測量比較少的項目,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檢測儀器,檢測方法通常還是手工方法。但尿分析儀、生化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及血細胞分析儀發展較快,自動化程度日益增強,本文就使用這些儀器對腦脊液常規進行檢測做可行性分析。
1 用尿分析儀測定腦脊液蛋白質
在《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4版(以下簡稱《規程》)中用潘氏試驗做腦脊液常規中的蛋白定性檢查,其原理是腦脊液中蛋白與苯酚結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鹽而下沉。產生白色渾濁或沉澱。潘氏試驗不僅對白蛋白起反應,對球蛋白也起反應,且對蛋白質比較敏感,當總蛋白超過250mg/L,即可呈陽性。尿分析儀法檢測蛋白質是採用參考空白及測量波長、參考波長,利用pH指示劑蛋白誤差原理,其靈敏度為300mg/L,且只對白蛋白敏感,對球蛋白不敏感。在腦脊液檢測中,球蛋白檢測意義更大,因為當有腦組織和腦膜疾病時,大多伴有球蛋白增高,而尿分析儀並不能客觀地反映出來,而且尿分析儀結果的級差範圍較大,與潘氏試驗判定結果的分級也不能完全吻合。因此本人認為腦脊液蛋白質的檢測不宜使用尿分析儀。
2 用尿分析儀測定腦脊液葡萄糖
尿分析儀採用幹化學法檢測葡萄糖,檢測範圍5~220mmol/L,靈敏度2~5mmol/L,大劑量青黴素、左旋多巴等均可導致假陰性;腦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僅為2.5~4.5mmol/L,多數病理情況下更低,用幹化學法測定只能在-~+之間,診斷能力較差。對腦脊液葡萄糖測定,在《規程》中已刪除葡萄糖半定量試驗,用定量檢測法取代了半定量法。因此本人認為腦脊液葡萄糖的檢測也不宜使用尿分析儀。
3 用生化分析儀測定腦脊液葡萄糖、蛋白質和氯離子
生化分析儀主要是檢測血清中的各種成分,而《規程》中腦脊液葡萄糖、蛋白質和氯離子的檢測方法與血清基本相同,因此用生化分析儀對腦脊液葡萄糖、蛋白質和氯離子等項目定量測定符合臨床需要,既快又準,方法可行。
4 用尿分析儀測定腦脊液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
《規程》中用細胞計數板和顯微鏡,並對不同細胞含量的腦脊液進行適當稀釋或不稀釋,直接用顯微鏡目測計數,只能檢出有形的細胞成分,而溶解的細胞檢測不到;尿分析儀檢測紅細胞是檢測血紅蛋白中的亞鐵血紅素,既對有形的紅細胞敏感,又對溶解的紅細胞敏感。尿分析儀檢測白細胞是檢測白細胞酯酶,這種酶主要在粒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淋巴細胞不含有。多數腦、腦膜疾病的腦脊液細胞增多時,不僅僅是粒細胞增多,淋巴細胞也增多,故用尿分析儀試紙法檢測會產生低值或假陰性。尿分析儀檢測細胞只是半定量,無法準確計數白細胞,更無法對白細胞進行分類,達不到現在臨床的要求。因此本人認為腦脊液紅細胞和白細胞計數不宜使用尿分析儀。
5 用UF-100或UF-50計數腦脊液中紅細胞、白細胞數量
UF-100或UF-50是利用流式細胞和電阻抗原理開發出來的全自動分析儀。該儀器以雷射散射強度、散射寬度、螢光強度、螢光寬度和電阻抗的大小識別計數尿中紅細胞、白細胞等顆粒,可以檢測到低細胞量的體液標本,腦脊液中有形成分的組成更簡單,細胞以外的幹擾粒子很少且顆粒總數一般在儀器設定的範圍內,這為UF-100或UF-50靈敏而精確地鑑別和計數腦脊液中細胞成分提供了有利條件。用儀器計數細胞數,檢測結果客觀,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且具有良好的重複性。因此本人認為用UF-100或UF-50尿沉渣分析儀計數腦脊液細胞數量方法可行。
6 用血細胞分析儀計數腦脊液中紅細胞數、白細胞數及分類
血細胞分析儀主要是計數血液中細胞數量的,而多數腦脊液中細胞總數不在儀器設定的範圍內,計數誤差較大,一般不宜使用;如果腦脊液為血性,可直接用血細胞分析儀測量,或用血細胞分析儀的稀釋模式檢測,但並不稀釋腦脊液,而是把檢測結果除以一個係數(這個係數為用稀釋模式做血液細胞計數時的稀釋倍數)即可,且可以對白細胞進行分類計數。
隨著自動化儀器的發展、更新,自動化檢測儀器的種類越來越多,本文只對現在較常見儀器的原理進行了分析,如有更好的檢測腦脊液儀器出現,也歡迎大家推薦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