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利用現有水資源

2020-11-22 中國水網

大新世紀之初,人類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好現有的水資源,如何重新考慮現有水資源的重點用途,以及如何尋找到替代寶貴的水資源的替代物。

科學用水最快捷和最省錢的途徑是提高現有水資源的生產率和利用率。為此,世界各國已經或者將要採取的措施:

一是積極採用防滲漏和節水技術。在許多國家,由於管道漏水、設備不配套或者設備保養不夠,有30%以上的供水白白流失。另外,消費者用水的浪費率極高。例如,美國1990年絕大多數的抽水馬桶每次衝水量約為6加侖。對此,美國國會於1992年通過一項標準,規定所有新生產的家用抽水馬桶的衝水量為1.6加侖。這一技術規定即可節省70%的衝水量。因此,許多國家都紛紛效仿。墨西哥哥強制淘汰了35萬個老式家用抽水馬桶。這一措施所節省下來的水足以供25萬人使用。各國採用的其他節水技術有高級滲碳漏檢測技術、節水型洗衣機、滴灌技術等。

二是改進生產工藝和使用替代工業產品。在第二世界大戰之前,每生產1噸鋼需要耗水60-100噸。現在用先進的新技術生產1噸鋼耗水不足6噸,耗水量下降到1/10以下。

三是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率。農業是用水量最大的行業,而且用水的利用率極為低下。農業用水中幾乎有50%都是白白浪費掉的。因此,即使略微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率,都可節省下大量的水。

四是妥善安排現有水資源的重點用途。改變水的用途也可極大地提高水的利用率。

五是推廣海水淡化技術。各國科研人員已經探討各種技術來利用巨量的海水。海水淡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由於成本昂貴,目前只用於沿海的富裕且乾燥的地區,例如中東海灣地區。

六是開發汙水回收和再利用技術。近年來,世界各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汙水回收和再利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相關技術可以將汙水處理成不同等級的水,適合於多種用途,例如重新灌入地下水層、作為工業用水、澆灌特定的農作物,甚至用作飲用水。例如,自從1968年以來,納米比亞的溫荷克市一直將經過處理的汙水補充該市居民的飲用水供應。在乾旱年份,這種水佔居民總飲水量的比率高達30%。以色列的城市汙水中的70%都被處理和再利用,主要用於澆灌非食品類農作物。

要真正滿足世界對用水的基本需求,人類必須徹底更新觀念。與為了滿足未來不明確的需求而無休止地尋找新的水源這種做法相比,人類更應該設法在保護與人類幸福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的同時,用現有的水資源來滿足現在和將來的用水需求。(摘自《中國建設報》)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利用土壤水分儀科學和合理灌溉,節約可貴的水資源
    打開APP 利用土壤水分儀科學和合理灌溉,節約可貴的水資源 tpyn2020 發表於 2020-11-26 14:54:10
  • 《長江演變與水資源利用》英文版首發式暨長江水資源利用研討會在...
    長江出版社21日下午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了《Evolution and Water ResourcesUtiliz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長江演變與水資源利用》英文版)的首發式暨長江水資源利用研討會。《長江演變與水資源利用》英文版由世界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正式出版,面向全球發行和銷售。
  • 幾種非常規水資源應用現狀及利用前景
    而國際公認的瑞典水文學家馬林·法爾肯馬克對水資源極度短缺的定義為1000立方米/年以下。在我國水資源如此短缺的形勢下,還同時面臨著水資源的汙染問題。《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報導,2018年,全國地表水監測的1935個水質斷面(點位)中,Ⅰ~Ⅲ類比例僅為71.0%。為解決水資源日益尖銳的供需矛盾,傳統開源節流的方式已不足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問題,加大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勢在必行。
  • 貴陽首例再生水資源利用協議籤訂
    本報訊 6月28日,貴陽市青山汙水處理廠與某房開公司就再生水利用進行現場籤約。這是貴陽首例再生水資源利用協議,標誌著貴陽市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開始向建築業施工用水領域拓展。
  • 合理利用氣候與水資源 發揮氣象趨利避害作用
    面對氣候變化與水資源短缺、水汙染、暴雨洪澇等一系列挑戰,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全球以更協調、更可持續的方式合理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在我們生存的星球上,氣候與水循環相互影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造奇蹟。地球之所以適宜人類居住,關鍵在於有極其適宜的溫度和充沛的液態水。氣候系統是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冰雪圈、生物圈五個主要部分組成的高度複雜的系統。
  • 優化配置科學調度水資源讓太湖河清湖秀水長流
    如何保護水資源,改善流域水質、水環境,已經成為太湖流域管理局的重要工作和主要任務。 「四大轉變」深化科學調度理念  2001年,針對太湖水汙染防治,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同志提出「以動治靜,以清釋汙,以豐補枯,改善水質」的十六字方針。2002年1月,水利部正式啟動引江濟太調水試驗工程,通過工程調水以提高太湖水體自淨能力,改善太湖和流域水體水質。工程啟動當年就顯現效益。
  • 淺談廢水零排放與鋼鐵企業的水資源管理
    由於現有廢水處理工藝技術難以真正實現廢水的完全封閉循環,因此ZLD只能是一個無限接近的目標,而不能成為誤導企業和政府官員的噱頭[3]。二、鋼鐵企業水資源管理工作問題淺析(一)統計指標的嚴肅性有待提高近二十年,中國鋼鐵行業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通過採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完善循環水系統、串接利用水資源、回收利用外排水、擴大非常規水源利用等措施,不斷降低產品新水消耗,減少汙水排放,節水工作取得顯著效果。
  • 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湖泊健康與生態修復...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施逸辰)7月8日,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家工程中心」)湖泊健康與生態修復研發中心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無錫舉行。鄭金海在發言中首先介紹了河海大學以及國家工程中心的發展情況,闡釋了在國家生態文明的理念下,國家工程中心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兩者之間的「橋梁」作用。他指出,雙方共建湖泊健康與生態修復研發中心,旨在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輻射,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新型團隊組建模式,攻關產業發展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 我國水資源危機呈現嚴峻態勢
    「目前,我國水資源十分短缺,汙染嚴重,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將出現嚴重的水危機」,這是今天(10月10日)在重慶召開的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座談會上透露的消息
  • 氣候變化與水資源安全
    水資源的基本科學概念  水資源:指可供人類直接利用,能不斷更新的天然淡水。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從狹義上來說,水資源是指由當地降水產生的,存在於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層中的逐年可更新的動態水資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 中亞地區水資源問題
    2 中亞各國在水資源問題上的矛盾與爭端 中亞的水資源主要集中在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而缺水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對水資源的需求卻很大。過去在蘇聯時期,聯盟中央對中亞的水資源實行集中管理,推行用水配額和損失補償制度,使水資源在中亞各國間得以合理地調配和利用。
  • 開發雲端「活水」 緩解水資源短缺
    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基於國家重點研發專項《雲水資源評估和利用示範》項目最新研究表明,近年來,中國大陸全年參與大氣水循環的水汽年平均總量約36萬億噸,水汽更新期約8~10天;大氣水凝物(雲水)年平均總量約8~10萬億噸,但其更新期平均僅5至8小時;大氣水凝物總量中,有一部分仍留在空中沒有形成地面降水即雲水資源,其年平均總量約2~3萬億噸。
  • 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將現有工業園區生態化或建立新的生態工業園區是控制汙染的好辦法。生態工業園區內的產業與其他產業建立共生關係,將某個產業的廢渣、廢水、廢氣作為其他產業的原料。這種方式可降低成本,減少汙染物,是雙贏策略的另一個很好的例子。
  • 地球「第三極」的未來水資源
    該地區的人們已經在改變他們的土地使用方式,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水資源供應,該地區的生態正在發生變化。未來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印度、巴基斯坦、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食品和水安全。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水循環的未來,美國宇航局正密切關注世界範圍內類似的變化。
  • 【節約用水】興和縣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節約用水】興和縣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2021-01-0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沿研究丨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將現有工業園區生態化或建立新的生態工業園區是控制汙染的好辦法。生態工業園區內的產業與其他產業建立共生關係,將某個產業的廢渣、廢水、廢氣作為其他產業的原料。這種方式可降低成本,減少汙染物,是雙贏策略的另一個很好的例子。從農田和農民日常生活排出的廢水是非點源汙染的主要來源,在考慮水汙染防治問題時不容忽視。
  • 15分鐘全面認識水資源現狀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2.應對中國水資源短缺的措施解決水資源短缺的主要措施:建設節水型社會。做好工農業及生活用水等節水工作,加強水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做好非常規水源的開發利用,加大海水的直接利用,保障地下水資源合理使用,將汙水變為可用資源,實現零排放和汙水資源化,支配使用好現有水資源。2.1 應全面保護和審慎開採地下水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這一工具旨在幫助政府、企業和民眾直觀認識與水相關的長期威脅,以及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從而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  水壓力評估是基於一個地區每年用水量與可循環的供水量之比得出的,通常受氣候變化、需求變化這兩個因素影響。數據顯示,到2040年,將近67%的小麥、64%的玉米和19%的水稻產區位於「極度缺水」的水壓力區域。「極度缺水」狀態是指農業用水超過80%的可循環供水量。
  • 沃爾沃成都工廠,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水資源
    沃爾沃宣布,成都製造商已達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使該品牌全球80%的可再生能源得到利用。沃爾沃充分利用成都工廠的四川省水資源,應用水電滿足電力65%的需求,利用風電和太陽能補充電力剩餘的35%的需求,實現可再生能源100%利用,成為碳排放第一個汽車製造廠。此前,張家口中的沃爾沃發動機製造商也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和「三星級綠色工業建築」,而大慶工廠去年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 中國水資源危機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新華社武漢12月25日電 (記者 楊希偉)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水資源利用的經濟學分析課題組首席專家伍新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