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世紀之初,人類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好現有的水資源,如何重新考慮現有水資源的重點用途,以及如何尋找到替代寶貴的水資源的替代物。
科學用水最快捷和最省錢的途徑是提高現有水資源的生產率和利用率。為此,世界各國已經或者將要採取的措施:
一是積極採用防滲漏和節水技術。在許多國家,由於管道漏水、設備不配套或者設備保養不夠,有30%以上的供水白白流失。另外,消費者用水的浪費率極高。例如,美國1990年絕大多數的抽水馬桶每次衝水量約為6加侖。對此,美國國會於1992年通過一項標準,規定所有新生產的家用抽水馬桶的衝水量為1.6加侖。這一技術規定即可節省70%的衝水量。因此,許多國家都紛紛效仿。墨西哥哥強制淘汰了35萬個老式家用抽水馬桶。這一措施所節省下來的水足以供25萬人使用。各國採用的其他節水技術有高級滲碳漏檢測技術、節水型洗衣機、滴灌技術等。
二是改進生產工藝和使用替代工業產品。在第二世界大戰之前,每生產1噸鋼需要耗水60-100噸。現在用先進的新技術生產1噸鋼耗水不足6噸,耗水量下降到1/10以下。
三是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率。農業是用水量最大的行業,而且用水的利用率極為低下。農業用水中幾乎有50%都是白白浪費掉的。因此,即使略微提高農業用水的利用率,都可節省下大量的水。
四是妥善安排現有水資源的重點用途。改變水的用途也可極大地提高水的利用率。
五是推廣海水淡化技術。各國科研人員已經探討各種技術來利用巨量的海水。海水淡化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但由於成本昂貴,目前只用於沿海的富裕且乾燥的地區,例如中東海灣地區。
六是開發汙水回收和再利用技術。近年來,世界各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汙水回收和再利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相關技術可以將汙水處理成不同等級的水,適合於多種用途,例如重新灌入地下水層、作為工業用水、澆灌特定的農作物,甚至用作飲用水。例如,自從1968年以來,納米比亞的溫荷克市一直將經過處理的汙水補充該市居民的飲用水供應。在乾旱年份,這種水佔居民總飲水量的比率高達30%。以色列的城市汙水中的70%都被處理和再利用,主要用於澆灌非食品類農作物。
要真正滿足世界對用水的基本需求,人類必須徹底更新觀念。與為了滿足未來不明確的需求而無休止地尋找新的水源這種做法相比,人類更應該設法在保護與人類幸福息息相關的生態環境的同時,用現有的水資源來滿足現在和將來的用水需求。(摘自《中國建設報》)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