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比特幣還沒興起的時候,一提到比特幣,大多數人會覺得「真另類」,很多人認為數字貨幣「極不靠譜」。只是在圈內人心中是這樣理解的:正是因為其主流關注度不高,所以比特幣在財富配置中的角色更顯眼。
買比特幣的原因
美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收報0.72%。從市場成交情況來看,尤其是目前金融環境下,即使美債收益率如此之低,配置需求仍然旺盛。
全球央行大水漫灌,貨幣紀律的喪失,造成金融體系「道德惡化」問題,即:金融資產階級會因為央行作為「最後借款人」角色而直接或間接得到不對稱的保護傾斜(「大而不倒」也是這個概念)。全球前幾大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較2007年金融危機前相比,擴張規模普遍在5倍左右。
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各國央行相繼出手,也能看到國家治理者對金融體系參與者的不對稱保護結果(即使意願上帶著「公平」,但結果很難彰顯「公平」,因為需要「金融市場和金融系統」這個傳遞媒介)。
比特幣的未來的發展狀況和具備的特徵
比特幣具備一些特徵,如:「可分割(不會磨損)、不可重複支付、發行數量有限、支持點對點便捷交換」等,這就使得它具備貨幣雛形的基本屬性了。
貨幣角度,比特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監管背書(貨幣功能的流行依賴國家認可和背書)。只是最終能不能成氣候,取決於接受的廣度和深度(國家認可和背書只是一種方式)。跳出法幣世界,用比特思維再去理解的話,波動大的其實不是比特幣,而是法幣!
比特幣的概念及其背後的技術,具備「網絡效應」,即接受的人數會因為用的人越來越多而級越來越多,這個「網絡效應」會使得生態越來越強大和健全(類似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存在和發展,其成功背後的重要邏輯就是「網絡效應」)。
再來看看其他方面的消息
央視十分罕見地報導了比特幣的上漲,並且十分正面地從一個投資品和成熟數字資產的角度去分析了今年的行情。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指向了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創造了高度類似於上世紀黃金牛市的市場背景。
花旗認為,如今的比特幣擁有著與50年前的黃金極為相似的市場條件。疫情期間美聯儲大量放水,並明確表示在GDP和就業率回升前不會調高利率。
對於這些,小編還是得勸大家冷靜冷靜。上漲容易讓人上頭,酒不醉人,奶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