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間飛船首次商飛,日本太空人搭便車升空,俄羅斯略顯失落

2020-11-17 聞舞視界

今天,對於人類探索太空來說,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節點。

當日,在今年5月完成了首次載人試飛任務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首次執行了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創下了人類航空史上的一個新裡程碑。

美國民間飛船的首次商飛,搭載了美國航天局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託·格洛韋爾、香農·沃克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太空人野口聰一。

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美國民間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送入太空。飛船經過大約12分鐘的飛行後,進入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這也預示著本次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根據行程計算,龍飛船將在飛行27小時32分後,於北京時間17日中午12點抵達國際空間站,並完成自動對接。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美國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後,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同時,也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全新時代,對商業載人航天來說,具有裡程碑意義。

另外,55歲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太空人野口聰一也將與3名美國太空人同機抵達國際空間站,並在此逗留半年,開展運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等試驗。他此前信心滿滿地向外界表示,希望證明自己在55歲的年紀也依然可以,並想體驗嚴酷環境下的艙外活動。

據了解,這已經是野口聰一第三次前往太空,此前,他曾於2005年和2009年,分別搭乘美國太空梭和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前往太空。對於野口聰一來說,三次前往太空,搭乘了三種不同的航天工具,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對於日本人來說,能夠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人類載人航天活動中體現存在感,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過,幾家歡樂幾家愁,隨著美國民間能夠重複使用的龍飛船正式商用,在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一直承擔著運送美國太空人任務的俄羅斯則有些失落,畢竟隨著龍飛船的正式商用,俄羅斯「聯盟」號飛船不僅少了一份客運業務,還將面臨著載人太空探索的主動權被美國重新奪走的可能。

畢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實現了返回地球用密封艙和發射用火箭的一部分可以反覆利用,更加經濟實惠,競爭力更強。

由於時值新冠疫情肆虐,龍飛船正式執飛的1號機,命名充分體現了對戰勝疫情的美好願望,取名為「堅韌」號,英文名為「Resilience」號(意為恢復力)。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成功洗刷了美國靠俄羅斯運送太空人的九年屈辱史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時22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的龍飛船載著兩名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點火起飛,開始了NASA與SpaceX的商業載人首秀。這也是時隔9年來,美國首次從美國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太空。在經過近19小時飛行後抵達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
  • 藉助美國載人飛船反超中國?日本太空人今日升空,十年後準備登月
    今天,美國SpaceX首次根據NASA的指令向國際空間站派出4名太空人,其中有3名美國宇航局和1名日本太空人。圖註:SpaceX的太空服需要注意的是,這次升空的4名太空人中有3名美國宇航局和1名日本太空人野口智一,預計在11月17日抵達空間站。
  • 大洋彼岸巨型火箭升空,美國載人飛船順利發射,俄羅斯優勢已不再
    在美國當地時間11月15日夜間,商業航天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再次升空,當天進行的是SpaceX公司研製的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發射,總共有4名太空人搭乘載人龍飛船進入太空,準備飛赴國際空間站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騰訊科技 發表於 2020-11-16 10:15:59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太空人成功進入國際空間站
    美聯社消息,美東時間11月15日晚7時27分,「獵鷹9」號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臺發射升空,它將載人「龍」飛船上乘坐的4名太空人送入軌道。經過27個小時的飛行後,飛船完成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經過逾兩小時的艙內壓力平衡和檢測後,穿著紅色Polo衫的太空人們進入國際空間站。
  • 最新一艘聯盟號飛船:俄羅斯的第一次+美國的最後一次
    俄羅斯飛出今年第二艘聯盟號載人飛船,這是聯盟號首次採用超快速飛行模式對接國際空間站。
  • 聯盟號飛船高速對接,太空又傳來噩耗,俄羅斯艙段制氧系統已失效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的航天技術強國,其多項航天技術獨步全球。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當地時間10月14日,載有兩名俄羅斯航天員和一名美國航天員的"聯盟 MS-17"號載人飛船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宇航中心發射成功。
  • SpaceX載人飛船搭載四位太空人再次升空
    四位太空人三位來自美國,一位來自日本,順利對接後,他們將在空間站進行6個月的太空探索。此次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也標誌著SpaceX與NASA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正式開啟。「龍」號太空艙成功進行了試飛,沒有出現任何重大問題,成為美國自2011年以來首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也是美國進入由商業主導太空探索的歷史性時刻。
  •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龍」飛船發射升空 將在空間站停留6個月
    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共有四名太空人執行此次任務,包括了美國航天員麥可·霍普金斯、維克多·格洛弗和香農·沃克以及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太空人將他們搭乘的「龍」飛船取名為「堅韌」號。由於天氣原因以及為了方便火箭回收,原定於美東時間11月14日的發射推遲一天。
  • 美國「龍」飛船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搭乘4名太空人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15日首次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目標是將4名美國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9」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圖美國航天局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6日8時27分),載人「龍」飛船由「獵鷹9」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2分40秒後,火箭一二級成功分離。隨後,火箭第一級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發射大約12分鐘後,飛船與火箭分離,繼續飛向國際空間站。這是「龍」飛船繼今年8月順利完成首次載人試飛任務之後,正式開始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快訊:俄羅斯聯盟號搭載首位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的日本太空人升空
    人民網東京11月7日電(趙松)北京時間7日12時14分,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從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聯盟號本次搭載包括擔任「站長」的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在內的3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是日本太空人首次擔任國際空間站站長職務,日本媒體對本次發射進行了大量報導。
  • 30億美金被俄羅斯坑慘,NASA:我不當冤大頭
    03 便車不好搭,民間來幫忙但是一退役導致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就是美國的載人航天飛行進入到了一個空白期,也就是說美國沒有自己的太空飛行器能夠把太空人送進太空了。但是太空探索不能停下來啊,研究還得做、實驗還得做,還得定期把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去呢,那怎麼辦?
  • 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升空 美國「太空班車」正式啟航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美東時間周日晚間19:27(北京時間周一早8:27),美國SpaceX載人航天飛船準時點火升空。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宇航局(NASA)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空中心發射,搭載三名美國太空人和一名日本航天員。
  • 俄羅斯「聯盟MS」號飛船2023年將載客升空並完成太空行走
    2023年,俄羅斯「聯盟MS」號宇宙飛船將載客升空,在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停留幾天並進行太空行走。這將是史上首位非職業太空人進入太空行走。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6月底公布了這一計劃。該項目合作夥伴美國「太空探險」(Space Adventures)公司已在官網發布相關廣告。該公司稱,潛在客戶將獲得「罕見得令人眩暈的經歷」和載入史冊的機會。
  • 龍飛船攜4名太空人升空 開啟「太空計程車」業務
    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SpaceX「韌性號」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執行SpaceX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
  • SpaceX龍飛船發射升空,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成功對接後,4名太空人將加入到NASA太空人Kate Rubins(凱特·魯賓斯)、俄羅斯太空人Sergey Ryzhikov(謝爾蓋·雷日科夫)和Sergey Kud-Sverchkov(謝爾蓋·庫德-斯韋奇科夫)的隊伍,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首次擴大到7人。
  • 首次!SpaceX「龍」飛船執行常規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隨著SpaceX公司研發的「獵鷹9」火箭載著「龍」飛船順利發射升空,4名太空人被送入國際空間站的旅程也正式開啟。根據NASA的聲明,此次太空之旅創下多個「第一」。 「一段非常棒的旅程」 美東時間15日晚19時27分,SpaceX公司設計的「龍」飛船搭載「獵鷹9」火箭,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準時點火升空,搭載4名太空人飛赴國際空間站。
  • 俄羅斯火箭又騰空而起,補給飛船高速飛向空間站,美國要低頭服軟
    長期國際空間站的物資和人員往返都非常依賴俄羅斯的宇宙飛船,從2011年美國的太空梭退役到在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升空之前,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是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唯一的選擇。此前聯盟號宇宙飛船在內與空間站的對接需要至少一天的時間,美國的載人龍飛船也是需要24小時的繞飛才會跟得上國際空間站。美國在宇宙飛船的研製上是走了一條彎路,在美蘇太空爭霸時代,美國也是具備宇宙飛船的研製能力,不過在太空梭大規模運用之後,美國就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
  • 美國執行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飛船成功入軌
    這是該公司為美國宇航局(NASA)執行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Crew-1)。美聯社消息,美東時間晚7時27分,「獵鷹9」號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39號發射臺發射升空,它將載著4名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送入軌道。火箭發射約9分鐘後,其一級助推器返回地球,並在位於大西洋的名為「請閱讀說明」(JRTI)的回收甲板上著陸。預計SpaceX公司將在第二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中使用該火箭助推器。
  • 外媒:三名太空人以「最快速度」飛抵空間站
    外媒稱,載有兩名俄羅斯太空人和一名美國太空人的「聯盟MS-17」號飛船10月14日在升空3小時03分後實現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創下快速交會對接最短時間紀錄。據衛星社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10月14日報導,莫斯科時間8點45分,搭載「聯盟MS-17」號飛船的「聯盟-2.1a」運載火箭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數分鐘後,飛船與運載火箭第三級脫離,飛向國際空間站。「聯盟MS-17」號載人宇宙飛船此次僅繞地飛行兩圈。此前,數艘「進步MS」貨運飛船曾執行過這種「快飛」方案,2017年創下的快速交會對接最短時間紀錄是3小時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