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技術移民比例提高 華人反應不一

2021-01-11 環球網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5月16日宣布重技能減親屬的新移民政策方向,在華人社會引起熱烈反響,有人表示歡迎,有人認為難在國會通過,還有人表示不屑。

川普的新移民政策有幾大亮點,包括改變目前的12%技術移民、50%以上依親移民的現狀,以及將60%的籤證發給有特別技能或工作聘用的移民。然而技術移民的門檻很高,將近四分之三的移民至少擁有學士學位,平均年薪從43000美元提高至96000美元等。

阿蘇薩市(Azusa)華裔居民張先生認為,這項政策會大大有利於華裔移民。提高技術移民和高學歷移民比率,對華人和亞裔社區非常利好。他認為,現在技術移民僅佔全部移民數量的12%,這是不正常的,也不利於美國保持全球領先的地位。

張先生認為,現在愈來愈多的華人高學歷移民,由於名額限制排期冗長。川普的政策增加了技術移民的名額,自然會縮短排期,對華人移民十分利好。然而,張先生認為這項新政並不會在兩院通過。他說,現在民主黨最關心的是幾百萬DACA和非法移民,但是川普新政並未涉及,所以川普這個提議無法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通過。

南加州的兩黨人士亦有不同的探討方向。共和黨人陳祥寧表示,川普在現階段提出這樣一項移民政策,想要留住更多技術人才,提高競爭力。民主黨人卜君毅則表示,川普經常提出新政策,在該政策成為法律之前不予置評。

南加州大學公共政策專業學生Ellie說,第一眼看到將技術移民比率提高很多非常高興,結果看到平均年薪96000美元就傻眼。她說,就算是剛畢業的工程專業的學生也未必能拿到這份薪水。她表示自己是一個文科生更難達到這樣的薪資水平。

Ellie認為,雖然這項新政看似可以為留學生提供更多移民的機會,但並不是所有背景的留學生都會受益。她希望未來的移民政策可以縮短辦理程序,給高學歷人才更多的機會。(王若然)

相關焦點

  • 美國哪些城市最受華人移民歡迎
    美國移民中,華人佔了不小的比重。那麼,美國哪些城市最受華人移民歡迎呢?快和小編一起來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受華人移民歡迎的美國城市及各自的特色!波士頓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靠山又臨海,這裡也是全世界高等院校密度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許多知名研究機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所在地,高質量的教育是吸引各地的移民和留學生的重要原因。
  • 美國有多少華人?感染 死亡比例,各省人口詳細數據出來了!
    第1名、福建長樂、連江、福清等地區 在美國人口:約110.2萬人 福建移民已超過廣東移民,成為紐約最大的華裔移民群體。作為美國最大、最繁華的城市,紐約市區人口850萬,華人100多萬,並以福建人居多,而福建人中長樂人又佔絕對多數。
  • 美中期選舉 華人75%支持民主黨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美國《世界日報》11月14日報導,美國亞太裔公民參政基金會與聯盟組織13日召開網絡會議,公布了亞裔美國公民參與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的政治立場和投票結果。調查發現,亞太裔選民中70%支持民主黨,25%支持共和黨,其中華人選民75%支持民主黨。亞太裔最關心的三大議題是醫療保健、經濟及移民政策。
  • 美華人市長李瑞麟:了解美國政治 參與改變制訂規則
    19歲從香港來美求學,李瑞麟從密西根大學畢業後,歷任波音公司工程師、西雅圖市政府項目經理、美國聯邦商業部小商業署區域行政官、貝爾維尤市議員及市長。因堅持不懈要「了解美國政治,成為改變和制訂規則的人」,李瑞麟花費了近半生的歲月,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這個心願。  當地時間2月2日,貝爾維尤市政府會議室,李瑞麟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加州華裔人口最多(圖)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顏色越深聚集的華人越多。圖片來源:美國僑報網  在美國純中國血統的中國大陸移民312萬多人中,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169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54.2%,他們很多仍按較傳統方式生活。  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5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16.4%。第二代以上移民人數為9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29.4%。
  • 華裔科學家背後的美國技術移民之惑
    近期,施一公教授被評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使美中人才處境的問題再次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見觀察者網5月5日新聞:不要把施一公和饒毅當槍使)。如果注意這些年中國籍和華裔美國科學院院士的數量,就會發現,這個數字正在穩步增長。不僅是中國,印度、韓國等國在美國的科技人才比例也在逐步上升。而這個趨勢,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很多人認為美國能夠吸取世界優秀人才,這是美國的優勢。
  • 港媒:美國政府打壓華人科學家是愚蠢之舉
    據香港《南華早報》6月13日報導,華人科學家是美國技術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但由於對他們可能從事「間諜」活動的擔憂,這一群體在美國正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審查。有美國專家認為「川普政府打壓美國華裔人才的政策是愚蠢的」。
  • 美國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 「混的最好」十大城市在哪
    20世紀50年代,大量中國臺灣民眾移居美國。與此同時,東南亞各國被稱之為「華裔猶太人」的中國血統民眾移民美國後也構成美國華人社區的一部分。20世紀70年代後,中國大陸居民赴美留學、探親人數增多,在90年代形成大陸民眾赴美的高潮,這些人被稱之為華裔中的新移民,以區別以前來自廣東、香港的老僑和來自臺灣的移民。
  • 美媒:美軍研發基因武器 搜集亞洲華人等基因
    美媒:美軍研發基因武器 搜集亞洲華人等基因 2016-02-29 10:07:39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 美媒:人類頭骨「遵循」黃金比例
    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黃金比例存在於人類頭骨中,從而將頭骨與松果、星系和颶風歸為一類——它們的形態構造都體現出這個特殊的數字。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0月7日報導,黃金比例的概念是:當你把一條線段分割為兩段,「較長一段與較短一段的長度比值等於整條線段與較長一段的長度比值」。人們對黃金比例已經痴迷了多個世紀。例如,很多人聲稱,帕特農神廟的多處設計都體現了黃金比例。萊奧納多·達文西用黃金比例(他稱之為黃金分割)為他自己的藝術品賦予平衡性。
  • 《排華法案》下美國華人悲情史—2020美國黑人被殺案引發的思考
    此外,《排華法案》並未解決這樣一個白人面臨著的問題:事實上,華人很快就迅速且急切地被在社會中扮演著性質與華人相似的角色的日本人所取代。與華人不同,一些日本人甚至能夠通過經商或種植、販賣農作物來提高自己的社會等級。不過後來,1924年專門針對日本人的《排亞法案》徹底杜絕了亞洲移民。
  • 華人中文姓名英文發音常鬧笑話 老美「雷點」多
    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在美國學習生活,取不取英文名一直是讓眾多華人新移民糾結的問題。在美資企業工作的謝女士來美國多年一直沒有取英文名,雖然意識到交流時可能不方便,但她更願意教新認識的美國人學會念她的中文名字,教得多了就漸漸總結出一套心得,「x發成sh,q發ch音」。
  •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美華裔教授:美國亞裔時常因優秀而遭歧視,被罵"滾回去"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著名的社會活動人士,長期為亞裔在美國追求平等權利而發聲的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教授及前任校長兼教務長吳華揚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亞裔
  • 章子怡赴美產子;房祖名瞞成龍改回中國籍,子女並不認可父母移民
    1、獲得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持有美國護照享受170多個國家的免籤證待遇。截止2018年5月31日,已經有69個國家或地區對中國普通護照持有者給予免籤或落地籤待遇。這個數字和美國護照對比,確實還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免籤證待遇逐年提高。評論:普通人需要那麼多免籤證待遇做什麼呢?旅遊嗎?普通百姓會週遊世界嗎?讀書嗎?
  • 《矽谷是個什麼谷》:第一代華人技術移民的十年沉浮
    8月12日晚,由灕江出版社出版的,描寫中國第一代技術移民生活點滴的小說《矽谷是個什麼谷》在北京駒然書舍正式於讀者見面,作者虎皮媽為讀者講述了新書的創作過程和矽谷生活,並分享了有關海外生活的經驗。書中描寫了張思禹、程悅欣、林銳、鄭懿、胡金柱、郝會會等6位青年在美國矽谷的打拼經歷,他們中間有技術工程師,有生物學博士後,有法律精英,有房產銷售……不同角色的6個人所經歷的經融危機、身份困擾、失業、海歸、創業、歸海,大家在不知不覺中,熬成了平凡而又真實的矽谷人,故事裡有大時代的驚濤駭浪,也有小人物的命運抉擇。
  • 英媒:美國參議院通過技術移民法案被指新版排華法案 百萬中國人被...
    中國小康網12月11日訊 老馬 12月初,參議院全票通過《高技能移民公平法案》,它又名為S386法案,目標是確保申請美國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的外籍人士享有平等的等待時間與移民權利。美國是不少人的移民首選地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來自中國瀋陽的程女士是一名正在申請綠卡的矽谷軟體工程師。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在美華人擔心,法案一旦通過立法,中國人的綠卡等待時間將會大大延長。
  • 拜登勝選後,我們跟27位在美華人聊了聊
    如果不出意外,拜登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與製造對立、分裂和混亂的川普不同,拜登希望團結美國人民,讓美國政治和社會回歸正常,以應對健康、經濟和外交危機。美國大選的膠著不僅讓美國人夜不能寐、焦慮不安,也牽動著在美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的神經。無論是否擁有投票權,他們未來四年的生活境遇都與下一任總統息息相關。拜登勝選,對在美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 調查稱美華裔移民易患心理疾病 老人年輕人最高危
    調查稱美華裔移民易患心理疾病 老人年輕人最高危 據統計,白人超重比例為66%,黑人為76%,拉美裔則將近80%。  但是,亞裔成人的高血壓比例卻和白人成人一樣高,高膽固醇比例和白人、黑人和拉美裔成人一樣。  數據顯示,一些亞裔美國成年人是比其他族裔更容易超重。例如,43%的男性亞裔,34.7%的女性亞裔的BMI超過25。此外,在超重人群中,超過40歲以上的成年人群比20至39歲的人群患病率高出近1.5倍。
  • 《自然》雜誌: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是美國的巨大損失
    報導稱,研究界越來越多地感受到美中之間政治緊張關係的影響。美國政界人士指責中國政府「利用學生和研究人員非法獲取美國智慧財產權」,而中國政府已多次嚴正否認這一指控。自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機構對中國公民出臺了越來越嚴格的籤證限制,並嚴控與中國共享研究成果。美
  • 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
    原標題:人類移民火星計劃「泡湯」?逾萬名華人曾報名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瑞士金融部門發布公告稱,曾計劃將人類送上火星的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公司,目前已經宣布破產,公司已解散。荷蘭火星一號公司該項目的官網,曾招募移民志願者。志願者須提供一段1分鐘左右的個人視頻介紹,並根據不同國家,繳納5至75美元不等的報名費。費用將不退還,最後通過真人秀節目,選出志願者。火星一號計劃曾一度吸引眾多報名者。截至2013年底,已有來自全球數百個國家的20多萬人,參與了報名,其中包括逾萬名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