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2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在美國學習生活,取不取英文名一直是讓眾多華人新移民糾結的問題。有在美定居多年的華人爆料,中文姓名裡有不少常見的漢語拼音老美用英文發音很難,甚至常鬧笑話,也有一些常用姓名拼音能找到相應的英文單詞,但寓意卻「雷點」多多,念時令人憋笑成內傷。
「姓名拼音裡有x和q,頭一次念的老美無一例外都念不對,xie都發成zie,qing發成了queen」。在美資企業工作的謝女士來美國多年一直沒有取英文名,雖然意識到交流時可能不方便,但她更願意教新認識的美國人學會念她的中文名字,教得多了就漸漸總結出一套心得,「x發成sh,q發ch音」。
謝女士也指出,接觸過不少老美對中文其實很有興趣,加上在南加往往要接觸華人,都希望能把華人姓名發音念對,但一位老美朋友告訴謝女士,接觸過不少老中初次見面就直接讓她叫英文名,所以對中文姓名x、q、zh等英文裡沒有的拼音讀音都很難熟悉起來。「這使我突然意識到,老中對老美太遷就了,改名方便老美,即使在洛杉磯這樣的華人密集區,老美還是不清楚。但像印度、日、韓這些族裔新移民很多還是用本名,見得多了,老美就知道怎麼念了」。
日常工作多與老美打交道的東區華人網友「張老三」透露,求學時曾有個華人同學叫夢琪(Qi Meng),老美老師點名時直呼「 keeman、keeman」,沒有人反應,他首先反應過來了,忙提醒同學老師在點她的名,後來這位同學乾脆從善如流,電話留言直接改成「Hi, This is Keeman」。還有更搞笑的是,「有叫迪(di)的,普遍被發音為die,姓曹(cao)的普遍被發音為靠(kao)」,還有姓福/傅的,如果被老美追問怎麼拼寫,答曰「Fu」。
也有一些姓名常用的漢語拼音,能在英語裡找到相應單詞,但含義卻「雷死人不償命」。「張老三」爆料,「王東」、「王棟」這種常見中國名的拼音,如果查閱老美俚語字典Urban Dictionary就會發現,單詞wang和dong在英語俚語中都意指男性生殖器,多數時候「大家憋著裝正經」。
大陸留學生施芳芳則說,她的兩個名字拼音都是fang,但英文裡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毒牙」,每次被老美同學、老師念到,都覺得很不自在。
也有華人家長表示,子女雖然在美國出生長大,但必須有中文名字,取名時往往吸取自己前車之鑑,避免在孩子名字中用到老美難發音或易發錯的音,鬧出笑話。(駱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