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絲帶」運動是全球有影響力的乳腺癌防治活動,自2003年進入我國以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支持。
乳腺癌發病率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癌症報告》顯示,我國大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為59.7/10萬,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乳腺癌發病率分別為39.6/10萬和29.9/10萬,大城市女性乳腺癌風險是小城市的2倍。
高發人群
● 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女性
● 經常上夜班的女性
● 都市白領
● 經常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補品的女性
● 身體肥胖的女性
● 精神抑鬱的女性
● 長期接觸放射源的女性
● 長期吸菸的女性
● 獨身未育或婚後不育以及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的女性
●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乳腺癌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其治癒率可達90%。
我國乳腺癌篩查指南
定期篩查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重要途徑。我國乳腺癌定期篩查要求:
● 無乳腺癌家族史、無乳腺疾病或良性腫瘤史的一般女性,20至30歲期間,每三年進行臨床乳腺檢查,包括乳腺臨床查體及乳腺B超;
● 年齡40歲以上的無症狀女性最好每年進行臨床檢查,並進行乳房X線攝影,俗稱鉬靶攝影;
● 對於X線中腺體密度超過50%的女性需要同時聯合B超檢查;
● 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腫瘤者、肥胖女性、月經初期提早、絕經延遲的乳腺癌高危女性,應提早篩查並縮短篩查間隔,建議從35歲每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基礎上聯合B超或乳腺核磁的檢查;
● 條件允許的可以進行BRCA1/2基因突變檢查;
● 年齡20歲以上的女性在月經周期結束後一周左右都應進行乳腺自檢。
高危者可做乳腺癌風險預測
女性在45~49歲達首個發病高峰,75~79歲達第二個高峰。女性乳腺癌發病首個高峰之所以在更年期,與該時期女性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變化有關,也與現代女性不生育、晚生育、不哺乳、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精神壓力過大、熬夜、生活無規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有關,特別是高脂飲食;第二個發病高峰則與年齡因素相關,隨著年齡增長,癌症發病率普遍上升。
小於40歲的年輕乳腺癌患者增多是國內外乳腺癌的一個發病趨勢,我國35歲以下年齡段患者約佔10%到15%,年輕乳腺癌與遺傳因素更為密切。目前,主張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40歲以下女性需在專業機構進行乳腺癌風險預測。確定為高危人群後,可以在25歲至30歲期間每年進行密切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