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左上方藍字「HACS」可以關注哦!
四倍體互補實驗(TCA)有時候又被稱為兩步克隆法。具體操作是將四倍體(4n)胚胎與二倍體(2n)胚胎或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聚合,並持續培養直至發育形成一個嵌合體。在這個發育過程中,四倍體(4n)胚胎與二倍體(2n)胚胎的發育是不同的,其中4n細胞主要參與胚外組織(如滋養層、卵黃囊膜、尿囊膜和胎盤等)形成而幾乎不參與其胚體的形成。從而可得到幾乎完全2n胚胎或ES細胞來源的小鼠,此即為四倍體補償技術。
那這個技術有什麼用呢?它能解決什麼問題?
相比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四倍體補償技術則可以有效提高克隆效率,成為生產轉基因動物的有效的方法。目前,四倍體補償技術在驗證幹細胞全能性、研究基因功能、研究胚胎發育機理以及動物克隆上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4n胚胎的製作:一般採用電融合法製作4n胚胎,比如:電壓為100 v/mm,脈衝寬度為50μs,脈衝次數為2次時,融合率可達到95.27%。
相關指標:
4n胚胎中Oct-4、Nanog mRNA水平雖高於2n胚胎,但差異不顯著(P>0.05)。Bax mRNA水平高於2n胚胎(P<0.05),Bcl-2 mRNA水平與2n胚胎相比差異不顯著。
當胚胎發育至4-8細胞期時,進行ES細胞注射,每枚胚胎注射6-8個細胞。或發育至囊胚時,每枚胚胎注射15個左右ES細胞。
4-8細胞期注射優於被廣泛應用的囊胚注射。獲得嵌合胚後移植入假孕母鼠體內。選取子宮膨大,有球狀突起的母鼠培養。對小鼠剖腹產取足月嵌合體小鼠,,對嵌合鼠各組織進行檢測,在其心臟、肝臟、大腦和睪丸中檢測ES細胞所帶標籤,證實ES細胞確實參與胎兒發育。
用TCA證明ips具有ES同等發育潛能
--
簡版:
2C電融合為一個細胞,得四倍體胚胎。
四倍體胚胎發育至囊胚後只能發育形成胚外組織
四倍體胚胎與ESCs形成嵌合胚胎時,ESCs分化形成胎兒正常發育所需的各個組織器官,最後生下的小鼠就完全來源ESCs。(這是驗證ESCs發育上多分化潛能性最好的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