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倍體補償技術

2021-01-16 HACS

       點擊左上方藍字「HACS」可以關注哦!

 

四倍體互補實驗(TCA)有時候又被稱為兩步克隆法。具體操作是將四倍體(4n)胚胎二倍體(2n)胚胎或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聚合,並持續培養直至發育形成一個嵌合體。在這個發育過程中,四倍體(4n)胚胎與二倍體(2n)胚胎的發育是不同的,其中4n細胞主要參與胚外組織(如滋養層、卵黃囊膜、尿囊膜和胎盤等)形成而幾乎不參與其胚體的形成。從而可得到幾乎完全2n胚胎或ES細胞來源的小鼠,此即為四倍體補償技術。


那這個技術有什麼用呢?它能解決什麼問題?


目前,通過體細胞核移植獲得克隆鼠的效率較低,只有1%-4%。大多數的克隆胚死於著床後早期發育過程中,只有少部分可進行著床後發育,但是這一部分也會產生較大的胎盤和胎兒,最終造成難產。即使僥倖存活下的胎兒,大多數也因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存在問題而難以存活。

相比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四倍體補償技術則可以有效提高克隆效率,成為生產轉基因動物的有效的方法。目前,四倍體補償技術在驗證幹細胞全能性、研究基因功能、研究胚胎發育機理以及動物克隆上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4n胚胎的製作:一般採用電融合法製作4n胚胎,比如:電壓為100 v/mm,脈衝寬度為50μs,脈衝次數為2次時,融合率可達到95.27%。


相關指標:



囊胚率表型
Oct-42n
94.41%核小,細胞數目多高
4n
93.42%核大,細胞數目少低

P>0.05IF實驗IF實驗


4n胚胎中Oct-4、Nanog mRNA水平雖高於2n胚胎,但差異不顯著(P>0.05)。Bax mRNA水平高於2n胚胎(P<0.05),Bcl-2 mRNA水平與2n胚胎相比差異不顯著。


當胚胎發育至4-8細胞期時,進行ES細胞注射,每枚胚胎注射6-8個細胞。或發育至囊胚時,每枚胚胎注射15個左右ES細胞。


4-8細胞期注射優於被廣泛應用的囊胚注射。獲得嵌合胚後移植入假孕母鼠體內。選取子宮膨大,有球狀突起的母鼠培養。對小鼠剖腹產取足月嵌合體小鼠,,對嵌合鼠各組織進行檢測,在其心臟、肝臟、大腦和睪丸中檢測ES細胞所帶標籤,證實ES細胞確實參與胎兒發育。



用TCA證明ips具有ES同等發育潛能


--


簡版:



2C電融合為一個細胞,得四倍體胚胎。

四倍體胚胎發育至囊胚後只能發育形成胚外組織

四倍體胚胎與ESCs形成嵌合胚胎時,ESCs分化形成胎兒正常發育所需的各個組織器官,最後生下的小鼠就完全來源ESCs。(這是驗證ESCs發育上多分化潛能性最好的方法和途徑。)



 愛.分享|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Cell Stem Cell:四倍體胚胎補償技術使克隆動物出生效率提高了6倍
    自體細胞克隆技術問世以來,克隆胚胎發育成個體的效率一直很低。以小鼠為例,50-70%的核移植重構胚胎在體外能發育成囊胚,但是,將這些囊胚移入假孕小鼠子宮內,只有3%左右的囊胚能發育成克隆動物。那麼,為什麼大部分克隆囊胚不能發育成個體呢?一種假說認為,克隆囊胚滋養外胚層存在的重編程異常細胞是克隆胚胎發育失敗的主要原因。
  • 葡萄二倍體、三倍體、四倍體都是什麼意思?
    2019首屆果園減肥增效高峰論壇及新型農資廠商見面會二倍體歐美種葡萄(陽光玫瑰)二倍體歐亞種葡萄(紅地球葡萄)三倍體無核葡萄品種(夏黑、早夏)四倍體歐美種葡萄(葡萄染色體倍性,正常一組是二倍體,二組是四倍體,三組是六倍體,倍數越大,果粒越大,也不一定。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三倍體果樹品種中,有許多是從自然突變選育出來的。
  • 異源四倍體魚誕生
    《水產養殖》(Aquacucture)向世界披露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與湘陰縣東湖漁場協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 例遺傳性狀穩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體魚類種群的消息。該刊邀請的世界著名生物學專家評議道:人工培育成功異源四倍體魚在魚類乃至脊椎動物類中都是首例, 它代表中國在魚類多倍體育種理論和應用方面均居國際領先水平。     自然界要形成一個新的物種需要幾萬年乃至幾百萬年,而大自然中只有二倍體魚。
  • 你轉發的四倍體錦鯉還好嗎?NC首次鑑定出異源四倍體魚類的祖先二倍體並成功進行亞基因組拆分
    自此,鯉異源四倍化現象進一步受到科學界的關注,各國學者紛紛從分子遺傳學層次開展了大量有關鯉四倍化起源的研究。Susumu Ohno & 《Evolution by Gene Duplication》近年來,測序技術的發展使得利用全基因組尺度的遺傳工具更全面揭示鯉四倍化形成機制和全基因組複製後基因的演化成為可能。
  • 以雷射向量技術進行三維空間定位誤差測量與補償
    使用雷射向量測量技術,已經於亞崴配載Fanuc 18M控制器型號為FV-1000的立式加工中心上測得其空間定位誤差。在沒有任何補償條件下,空間誤差為110mm,在節距誤差補償條件下,空間誤差為95mm,而在空間補償條件下,空間誤差則為12.5mm,整個改善了900%,關於此項技術的操作原理、硬體架構、資料採集與處理及一些測試結果將在本篇文章中做討論。 I.
  • 臺教授將蘭花染色體從2倍體變4倍體花型大1倍(圖)
    陳文輝研發穩定四倍體養蘭技術,將二倍體蘭花育成四倍體蘭花,使蘭花變大一倍。(來源:美國世界日報)  中新網11月28日電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文輝成功研發將蘭花染色體從二倍體變四倍體,讓蘭花花形大了一倍、更香更豔麗、抗病性更強。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除四倍體技術,高雄大學生科系正與成功大學團隊研究找出控制香味的基因,計劃將香味以基因轉殖技術移入蘭花中,屆時讓蝴蝶蘭飄著燻衣草花香將不再是夢。
  • 什麼是三倍體牡蠣? 三倍體動物是怎麼培育出來的?
    中學生物課本上介紹了商品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過程,先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四倍體母本,繼而與二倍體父本雜交得到不育的三倍體後代,就是大家鍾愛的大口爽吃不用   原標題:什麼是三倍體牡蠣? 三倍體動物是怎麼培育出來的?
  • 華中農大發布異源四倍體棉最新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該研究利用三代測序組裝技術、Hi-C染色體掛載技術以及光學圖譜完成了異源四倍體棉基因組從二代向三代的升級。與二代異源四倍體棉基因組相比,最新的三代基因組在連續性以及高度重複區的完整性方面都有極大的改進。 據介紹,棉花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紡織纖維來源,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目前,生產上主要棉花栽培種為異源四倍體棉,超過90%的纖維產量來自四倍體棉。
  • 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 — 四倍體①
    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 — 四倍體① 2020-11-01 0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徐鵬報告詳細解讀:鯉魚異源四倍體起源及基因組進化
    在這張精細的鯉亞科系統發育樹上,可以識別出與異源四倍體鯉的3個近緣二倍體類群,為我們尋找可能的鯉的祖先二倍體提供了重要線索。基於此,為探討鯉及其近緣四倍體和二倍體鯉亞科物種的進化關係,我們利用核基因重組激活基因2(rag2)重構了鯉魚亞科代表種的系統發育樹(下圖左),發現該基因在二倍體鯉科魚類中僅存在一個拷貝,但在四倍體鯉中存在兩個拷貝。
  • 五個異源四倍體棉花起源被釐清—新聞—科學網
    4月20日,《自然—遺傳學》在線發表南京農業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哈森阿爾法生物技術研究所、德州農工大學等單位合作成果。他們繪製了所有五個異源四倍體棉花種的高精度參考基因組圖譜,為探究多倍體植物基因組演化規律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據了解,主要的栽培棉花為異源四倍體,其形成經歷了複雜的雜交、多倍體化和馴化過程。
  • 科學網— 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
    但由於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體,異花授粉。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近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我國地方特有品種新疆大葉紫花苜蓿的四倍體基因組,並成功將四倍體基因組組裝到了32條染色體上。在此基礎上,該團隊進一步開發出基於CRISPR/Cas9的高效的基因編輯技術體系,成功培育獲得了一批多葉型紫花苜蓿新材料,其雜交後代表現出穩定的多葉型性狀且不含轉基因標記。該編輯技術在不導入外源基因的情況下,能精準地定點獲得作物突變體,大大加快育種速度。MsPDS基因突變體表現出矮小和白化表型。
  • 科學網—中外團隊破譯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全基因組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 日前,福建農林大學教授莊偉建聯合印度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所、華北理工大學等23個研究機構,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了四倍體栽培種花生的全基因組
  • 追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
    但對於其二倍體祖先的爭論持續了半個多世紀,至今懸而未決。Edger等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八倍體草莓基因組論文(Edger et al., 2019, 51: 541–547)推測其有4個不同的二倍體祖先,分別是森林草莓(F. vesca)、飯沼草莓(F. iinumae)、綠色草莓(F. viridis)和日本草莓(F. nipponica
  • 研究追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
    現代栽培草莓(Fragaria × ananassa)是18世紀中期在法國由來自北美的八倍體維吉尼亞草莓(F. virginiana)和來自南美的八倍體智利草莓(F. chiloensis)偶然雜交而成的異源八倍體。目前已成為全球廣為栽培的水果。然而,對於其二倍體祖先的爭論持續半個多世紀,至今未解決。
  • 點讚 | 兩個四倍體栽培棉種種間分化的基因組解析
    項目名稱:兩個四倍體栽培棉種種間分化的基因組解析申報單位: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負 責 人:張天真   海島棉和陸地棉兩個四倍體栽培棉種起源於共同祖先種。   團隊負責人張天真教授一直從事種質創新、基因組學、植物精準育種理論與技術和棉花新品種選育,在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學等研究領域享有國際聲譽。兩次擔任國際棉花基因組計劃主席。對保持我國棉花基因組學和分子育種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發揮了重要的帶頭作用。2016年被授予Cotton Biotechnology Award。
  • 前沿三倍體牡蠣讓消費者四季分享營養生鮮
    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是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亞特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國大西洋海角漁業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種業公司,主營海水養殖優良品種研究開發,擁有全球先進的四倍體牡蠣和三倍體牡蠣育種技術。該公司採用經七代優選的四倍體品系和優質高產太平洋牡蠣的二倍體品系雜交,生產全自然100%三倍體牡蠣。用從美國引進的單體牡蠣培育技術,培育單體三倍體牡蠣,為我國牡蠣養殖提供了新的優良品種。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但由於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體,異花授粉。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 5月19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我國地方特有品種新疆大葉紫花苜蓿的四倍體基因組,並成功將四倍體基因組組裝到了32條染色體上。
  • ...首次:廣醫三院劉見橋教授團隊,將基因編輯技術運用於人類二倍體...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可以讓科學家對人類的DNA進行定點改造,為通過改造缺陷基因來治療遺傳疾病提供了可能性。這是全球首篇關於CRISPR技術在人類二倍體胚胎中應用的描述。然而,只有低於10%的細胞被CRISPR技術成功修復,效率太低使得這項技術不太可行。在範勇的研究中,因為使用的是三倍體胚胎(兩個精子和一個卵子),多了一組染色體,胚胎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對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健康胚胎中如何操作、是否有效等問題,科學家們仍在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