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授將蘭花染色體從2倍體變4倍體花型大1倍(圖)

2020-12-05 搜狐網
  陳文輝研發穩定四倍體養蘭技術,將二倍體蘭花育成四倍體蘭花,使蘭花變大一倍。(來源:美國世界日報)

  中新網11月28日電高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文輝成功研發將蘭花染色體從二倍體變四倍體,讓蘭花花形大了一倍、更香更豔麗、抗病性更強。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除四倍體技術,高雄大學生科系正與成功大學團隊研究找出控制香味的基因,計劃將香味以基因轉殖技術移入蘭花中,屆時讓蝴蝶蘭飄著燻衣草花香將不再是夢。

  陳文輝指出,一般原生種蘭花染色體成對,即兩倍體蘭花,透過四倍體技術,細胞將比正常大一倍,蘭花植株各部分也變大,葉片變肥、色彩較濃、花形更大更鮮豔。

  陳文輝說,四倍體蘭花品質優秀,往年民間業者雖然知道有四倍體蘭花,但配種後並不一定能產生四倍體後代,更不能與原生二倍體蘭花配種。經他研究多年發現「二變四」的關鍵製程,經獨門觸媒可將蘭花自動發育為四倍體,臺灣是領導蝴蝶蘭產業王國,這項創舉將讓「蝴蝶蘭王國」再添競爭力。

  在全球檯灣蝴蝶蘭外銷第一,每年創造近40億元產值,目前栽培的四倍體蝴蝶蘭在花型、花色、香味等各方面表現俱佳,一般二倍體花徑5公分,四倍體足有7公分,且價廉,相當有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治療失敗後的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 | 三倍體
    正常胚胎核型是:46,XX或46,XY,是二倍體。Q我們前期做了充分的準備,能用的藥都用了,為何還會保胎失敗,出現三倍體?胚胎染色體為三倍體是這次保胎失敗的主要原因,多數屬於偶發現象,藥物治療沒有作用。
  • 你轉發的四倍體錦鯉還好嗎?NC首次鑑定出異源四倍體魚類的祖先二倍體並成功進行亞基因組拆分
    基因組倍增是生命演化過程中重要的演化驅動力 | 正文圖1早在1967年,演化生物學界泰鬥Susumu Ohno先生就已發現,鯉染色體數目是其他大多數鯉科魚類的2倍,並且其減數分裂中是形成50個二價體,而非25個四價體。
  • 什麼是三倍體牡蠣? 三倍體動物是怎麼培育出來的?
    中學生物課本上介紹了商品三倍體無籽西瓜的培育過程,先用秋水仙素處理獲得四倍體母本,繼而與二倍體父本雜交得到不育的三倍體後代,就是大家鍾愛的大口爽吃不用   原標題:什麼是三倍體牡蠣? 三倍體動物是怎麼培育出來的?
  • 葡萄二倍體、三倍體、四倍體都是什麼意思?
    2019首屆果園減肥增效高峰論壇及新型農資廠商見面會二倍體歐美種葡萄(陽光玫瑰)二倍體歐亞種葡萄(紅地球葡萄)三倍體無核葡萄品種(夏黑、早夏)四倍體歐美種葡萄(巨峰、巨玫瑰等)葡萄染色體倍性,正常一組是二倍體,二組是四倍體,三組是六倍體,倍數越大,果粒越大,也不一定。
  • 追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
    Edger等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八倍體草莓基因組論文(Edger et al., 2019, 51: 541–547)推測其有4個不同的二倍體祖先,分別是森林草莓(F. vesca)、飯沼草莓(F. iinumae)、綠色草莓(F. viridis)和日本草莓(F. nipponica
  • 徐鵬報告詳細解讀:鯉魚異源四倍體起源及基因組進化
    基因組倍增是生命演化過程中重要的演化驅動力 | 正文圖1早在1967年,演化生物學界泰鬥Susumu Ohno先生就已發現,鯉染色體數目是其他大多數鯉科魚類的2倍,並且其減數分裂中是形成50個二價體,而非25個四價體。
  • 研究追溯八倍體栽培草莓的二倍體祖先
    Edger等在Nature Genetics上發表的八倍體草莓基因組論文(Edger et al., 2019, 51: 541–547)推測其有4個不同的二倍體祖先,分別是森林草莓(F. vesca)、飯沼草莓(F. iinumae)、綠色草莓(F. viridis)和日本草莓(F. nipponica
  • 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 — 四倍體①
    胚胎染色體結果答疑 — 四倍體① 2020-11-01 0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Hortic Res 綜述 | 八倍體草莓的研究路線圖
    第一個高質量的染色體規模的八倍體草莓基因組(品種為Camarosa)的最新報導正在推動遺傳學的快速發展,激發科學辯論並引發新的研究問題。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Vance M.該文提出了研究途徑,以尋求新的生物學見解並將其應用於農業。文章概述了包括基因組的起源、遺傳變異的表徵以及大數據育種方法。草莓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關鍵領域將包括控制開花、果實發育、果實品質以及植物與病原體的相互作用。作者提出,為了實現作為全球社區的潛力,必須不斷增加對基因組資源的投資。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
    染色體水平的紫花苜蓿基因組組裝。西北工業大學供圖「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牧草作物。但由於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體,異花授粉。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近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我國地方特有品種新疆大葉紫花苜蓿的四倍體基因組,並成功將四倍體基因組組裝到了32條染色體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生陳海濤為論文第一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邱強和王文,以及中科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研究員陳江華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 媽咪幫:美國試管嬰兒如何解決胚胎三倍體異常?
    美國試管嬰兒醫生發現,許多不孕不育患者對於胚胎染色體三倍體這方面存疑。美國試管嬰兒專家介紹,三倍體屬於遺傳學名詞,是指含有三組染色體的細胞或者生物,而三倍體生物因難以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孕。因此,美國試管嬰兒專家提醒,許多因胚胎三倍體不孕的患者,其實是染色體異常。
  • 「優薯計劃」的最新成果:破譯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
    該研究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的單體型組裝,獲得了兩套染色體的基因組序列,並在此基礎上揭示了雜合基因組內豐富的序列變異、等位基因表達差異、甲基化修飾差異以及有害突變的分布模式,從而為培育優良自交系提供了新的知識基礎。
  • 獲得四倍體和八倍體小桐子
    版納植物園熱帶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能源植物分子育種研究組與中科大生科院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牛龍見等人在導師徐增富研究員的指導下,採用秋水仙素處理小桐子幼苗的莖尖,成功獲得了四倍體和八倍體小桐子植株。與二倍體植株相比,四倍體植株高度沒有顯著變化,但八倍體植株生長緩慢,高度僅是二倍體植株的1/3。
  • 四倍體補償技術
    具體操作是將四倍體(4n)胚胎與二倍體(2n)胚胎或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聚合,並持續培養直至發育形成一個嵌合體。目前,通過體細胞核移植獲得克隆鼠的效率較低,只有1%-4%。大多數的克隆胚死於著床後早期發育過程中,只有少部分可進行著床後發育,但是這一部分也會產生較大的胎盤和胎兒,最終造成難產。即使僥倖存活下的胎兒,大多數也因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存在問題而難以存活。相比於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四倍體補償技術則可以有效提高克隆效率,成為生產轉基因動物的有效的方法。
  • 天津啟動2019年民心工程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基因檢測項目
    2012年,本市將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基因檢測技術用於產前篩查,累計檢測約16萬例,篩查出各類染色體非整倍體胎兒700餘例,通過有效地幹預避免了我市缺陷患兒的出生,該項基因檢測技術對控制本市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 科學網—中外團隊破譯四倍體栽培種花生全基因組
    本報訊(記者溫才妃) 日前,福建農林大學教授莊偉建聯合印度國際半乾旱熱帶作物研究所、華北理工大學等23個研究機構,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破譯了四倍體栽培種花生的全基因組
  • ...首次:廣醫三院劉見橋教授團隊,將基因編輯技術運用於人類二倍體...
    3月1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普通高校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PI劉見橋教授協同廣醫三院生殖中心的杜紅姿主任以及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的唐立春博士、張普民教授在國際期刊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上發表論文,報導其在人類二倍體胚胎基因編輯的最新研究成果。
  • 育種效率將大幅提高!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
    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新聞—科學網
    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牧草作物。但由於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體,異花授粉。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 5月19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我國地方特有品種新疆大葉紫花苜蓿的四倍體基因組,並成功將四倍體基因組組裝到了32條染色體上。
  • 天津市啟動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基因檢測項目民心工程
    6月25日,天津市民心工程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基因檢測項目啟動會在市衛生健康委新聞中心舉行。天津市財政局、市醫保局、市殘聯和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本市四家產前診斷機構分管負責同志和市級專家在主會場參加了啟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