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溫飽 冬眠動物睡不著

2021-01-15 搜狐網

  每當氣候漸漸變冷,食物缺乏的時候,地球上的許多動物就進入冬眠期。但是,那些生活在動物園裡的冬眠類動物就不同了,它們在飼養員的精心呵護下,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即使是大冬天,他們也很少冬眠,甚至不冬眠。這樣自然迎合了不少遊客的「動感心理」,但這樣也就打破了自然規律。

  兩棲爬行館裡溫暖如春

  昨天上午,南京氣溫在8℃左右,因為沒有太陽,又刮著大風,室外顯得特別冷。紅山動物園裡的冬眠類動物,主要集中在園林深處的兩棲爬行館裡,記者進去後,頓時溫暖了許多。館內的各類動物有近百種,其中以蟒蛇類、蜥蜴類和龜類居多,它們被分別放置在一個個獨立的籠舍裡,有的縮成一團,有的趴在水中,有的盤在樹枝和假山上。最惹人喜愛的是烏龜,他們十幾個排成隊趴在水邊,瞪著圓眼瞅著外面的遊客,悠閒自得。記者注意到,籠舍裡溫度表顯示23℃。

  飼養員可以控制動物冬眠

  爬行類動物的飼養員是一位26歲的小夥子,他叫董軍輝,農技專科畢業,在該館工作已經6年了。據董師傅介紹,館內的爬行動物差不多都屬冬眠類的,其中的蟒蛇類動物冬眠期為6個月,一般來說,巨型網蟒在15℃以下、小蛇在10℃以下時,它們就開始冬眠,從每年11月開始,一直到次年4月才能復甦;蜥蜴類動物的冬眠期就短了,一般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

  董師傅說,目前,該館裡冬眠類動物都沒有冬眠,雖然有的不動彈,那只是正常休息,原因是他們採取了控制措施。首先是館舍建築為雙層結構有固定的加熱通風設備,可以隨時調整館室內的溫度。針對各種動物的特性,他們又分別在它們的籠舍裡增加了設備,有加熱燈、暖氣片、棉被和溫水等。例如,巨大的黃金蟒需要保持26℃左右的溫度,它的籠舍裡就有全套設備,可自動調整溫度,黃金蟒如果感覺熱了,它自己會鑽出被子喝點水,降降溫。所以,這裡的兩爬類動物仍然很精神。

  控制冬眠是為了吸引遊客

  為什麼要改變動物的冬眠期呢?董師傅表示:一方面是為了吸引遊客,另一方面有利於增強動物的體質。原來,每到冬天,兩爬動物就會進入冬眠期,如果它們趴在籠舍裡一動不動,遊客就會很失望,有的遊客為了讓動物動起來,甚至敲打玻璃,在外面喊叫,往往到這個時候,遊客對兩棲爬行館就沒了興趣,所以要改變它們的冬眠期。董師傅說,動物在冬眠後身體很虛弱,有些體質差的動物可能永遠不會再醒來了。在調整溫度後,它們就不會冬眠,每周進一次食,可以增加營養,使動物保持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當然,對於那些體質好的動物,他們也會讓它們冬眠一段時間。

  在展館內,記者先後與幾位遊客進行了交流,大家對此事的看法也不同。市民張女士說,她本人喜歡獵奇,尤其喜歡大蟒蛇,但這種動物進入冬天后就要冬眠,動物不動,那就一點也不刺激了。市民張先生認為,動物園裡的動物要冬眠,有什麼不好的,它們冬眠時的狀態也很可愛,但他在這裡卻看不到冬眠的動物,感到非常遺憾。

  專家:人為幹擾要適可而止

  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教授計翔認為,對於動物冬眠而言,它既是一個適應外環境而延續生命的調節過程,又是一個適應內環境而防治疾病的調節過程。所以說,作為低級動物而言,動物冬眠現象是其適應環境生存的一種重要功能。在非自然條件下,人為改變動物的冬眠期,主要的方法就是改變溫度和環境,像動物園等人工飼養場所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動物的冬眠期是可以的,但不能過度調整,改變它們的自然生命規律,否則會影響到動物的繁殖,甚至減少它們的壽命。計教授建議,對於冬眠類動物的人為幹擾不宜過大,要適可而止。

相關焦點

  • 天津動物園動物不冬眠(組圖)
    動物的冬眠是一種奇妙的現象,冬眠時即使用腳踢它,也不會有任何反應。據動物專家介紹,黑熊、蛇、鱷魚等動物都會冬眠,而缺乏食物是動物冬眠的主因。在這個寒冷的季節,生活在動物園的動物們睡了嗎?昨天,記者一行來到了天津動物園。  記者在黑熊的每日菜單上看到,黑熊冬季的食物充足,每天比原來增加20%的魚、牛肉餡等精飼料。這麼一來,居住在這裡的黑熊,習慣了享受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徹底改掉了冬眠的習慣。
  • 動物大多會在冬天選擇冬眠 人為什麼不呢?
    到了冬天,我們中的許多人會感覺很困,但是其他物種往往會更進一步,直接就冬眠了。睡鼠鑽到地下蜷起來睡,蝙蝠撤退到閣樓或者洞穴去睡,熊睡在它們的洞穴裡,大黃蜂也鑽進地洞裡,刺蝟蹲坐在它們的巢中。  各種動物都會冬眠,從昆蟲到兩棲動物、鳥類和靈長類動物。
  • 動物的冬眠
    冬眠呀,也叫「冬蟄」。是一些動物在冬季的時候,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也是這些動物適應冬季不好的環境條件的一種方式。比如到了冬天的時候,食物就會變的很少,天氣也會非常寒冷,為了適應這樣的惡劣環境,像熊啦、蝙蝠啦,還有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等動物,就會開始進入冬眠狀態了,甚至有些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相當一部分的多年生昆蟲類動物也有冬眠的習性。
  •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小鳥、小松鼠等動物都不見了。湖裡的魚也看不見了,烏龜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這些動物都去哪兒了呢?如果你開動一下腦筋,你就會知道,它們肯定是嫌棄冬天太冷了。畢竟動物們沒有錢買衣服,也沒有裝著暖氣的屋子呀。它們只有靠自己的皮毛還有簡陋的巢穴才能取暖。那麼,這些動物到底是走了,還是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了呢?其實動物們也有各種各樣的過冬方法。
  • 小朋友百科|動物的冬眠
    哪些動物會冬眠呢,它們為什麼要冬眠呢?冬眠呀,也叫「冬蟄」。是一些動物在冬季的時候,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也是這些動物適應冬季不好的環境條件的一種方式。比如到了冬天的時候,食物就會變的很少,天氣也會非常寒冷,為了適應這樣的惡劣環境,像熊啦、蝙蝠啦,還有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等動物,就會開始進入冬眠狀態了,甚至有些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相當一部分的多年生昆蟲類動物也有冬眠的習性。動物的冬眠呀,是一種奇妙的現象。生物學家們觀察了很多種動物的冬眠,發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現象。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北京時間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寒冷的冬季,許多動物都有冬眠的習慣,包括昆蟲類、兩棲類、鳥類和靈長類等,比如冬眠鼠、熊、蝙蝠、大黃蜂、刺蝟等等。對於所有種類的冬眠動物來說,冬眠似乎是必須而且是有益的。人類在冬季也喜歡躲進溫暖的被窩呼呼大睡,既然冬眠有益,可是人類為什麼就不會冬眠呢?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新聞—科學網
    不過,如果將動物冬眠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為環境並不全面,比如睡鼠會在寒冬之後繼續冬眠。有些動物甚至會在地下冬眠長達11個月左右。 「動物冬眠的原因比較複雜,有很多理論和學說,黃鼠等動物可以依靠儲存自身脂肪含量而進入冬眠。」王德華解釋道。
  • 冬眠動物小百科
    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動物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於是它們的生命活動極度降低,進入冬眠狀態。主要表現為不活動,心跳緩慢,體溫下降,陷入昏睡等。動物以中止生活活動的狀態去越冬,稱為冬眠。
  • 世界上「睡眠」最少的生物,為了不受到攻擊只睡兩小時,甚至不睡
    睡眠對人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需求,對動物來講,睡眠也同樣被需要。不過,它們的睡眠時長可謂是差距懸殊,貪睡如睡鼠,在冬眠時可以連續睡9個月,是世界上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但今天我們要說的卻不是它,而是世界上「睡眠」最少的生物,為了不受到攻擊只睡兩小時,甚至不睡。
  • 為什麼很多動物需要冬眠,原來人類不需要冬眠是有原因的?
    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高智慧的生物,站在地球食物連結最頂端,然而很多動物具有的功能我們人類且沒有。比如說:冬眠,季節性的遷徙,還有就是自然災害的提前感應—地震。很多人想不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動物都可以冬眠,比如:刺蝟,蛇,蝙蝠,青蛙等等。
  • 科學家嘗試複製動物冬眠 人類冬眠將不再是幻想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3日發表題為《人類冬眠恐怕不再是幻想》的文章稱,科學家從冬眠動物那裡得到啟發,正在把它們的經驗用在人類醫療事業上,有朝一日甚至可能用於太空旅行。還有科學家正通過實驗研究是否可以降低人類體溫,使人保持類似睡眠的狀態長達數天乃至數周之久,隨後在不造成副作用的情況下將其喚醒。歐洲航天局高級概念小組負責人利奧波德·薩默勒說:「我們看到科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足以將部分科幻情節複製到科學現實的領域。倒不是說我們很快就能培訓出能冬眠的太空人,而是說我們正在向大自然學習動物在冬眠時所經歷的一些情況,比如怎樣避免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
  • 很多動物都需要冬眠,為何人類就不需要?看看冬眠後果就知道了
    人類和動物還有各種植物和生物,為了適應地球的壞境而不斷進化,不同的物種進化不同的能力,比喻人類,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而去改變生活,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舒適、更加安全。像冬天的話,很多動物都是需要冬眠來過冬的,而我們人類就不一樣了!人類過冬天可以穿更多衣服來抵擋寒冷。
  • 【不冬眠的熊】
    而動物冬眠的目的是為了度過寒冷的食物匱乏期而做出降低能量消耗的自我保護狀態。 野生冬眠的熊                                                                    雖然熊是雜食動物
  • 冬眠的動物都有哪些?這文章必看
    內容提要: 冬眠也叫「冬蟄」,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一種適應,具有冬眠習性的動物有很多,但集中分布在溫帶和寒帶,例如熊、蝙蝠、刺蝟、極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習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冬眠的動物都有哪些吧!
  •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呢?它們的尾巴是做什麼用的?
    而且,即使能找到食物的話,動物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也不足以彌補外出消耗的能量。所以有些動物,比如候鳥,會長途跋涉去南方過冬。有些動物能夠艱難地熬過冬天但是很多動物會在冬天死去。還有些動物比如蜂鳥、北極地鼠和黑熊,利用寒冷的天,好好地睡一大覺。動物可以用冬眠的方式將身體的能量消耗降至最低。若冬眠像睡覺那麼簡單,那麼人類也可以。到了冬天,拿個帳篷搭在院子裡,合上雙眼,進入夢鄉。
  • 哪些動物冬眠 什麼動物冬眠
    那麼哪些動物會冬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需要冬眠的動物有:蛇、青蛙、熊、鱷魚、刺蝟、烏龜、松鼠、黃蜂、螞蟻、蝙蝠等。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真正的冬眠限於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後者如倉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溫度對這種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時起主要作用。冬眠的誘發因素是些外在因素,如環境溫度的下降和秋季食物短缺。
  • 哪些動物會冬眠 什麼動物會冬眠
    寒冷的冬季來臨,人們會早早的提前購買好衣服來禦寒,而有些動物則是需要進行冬眠的。那麼,哪些動物需要冬眠呢?  1、蛇: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 關於動物冬眠 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
    或許有不少人會希望自己能夠像能夠冬眠的動物那樣,只需待在洞中睡覺,而無需出去上班或尋找食物。現實是,我們對於冬眠和冬眠動物的了解並不多。這一次,擼哥就將帶來:關於動物冬眠,你所不知道的13個有趣事實。首先,動物在冬眠期間會改變其新陳代謝並將其代謝降低到最大程度以節省能量,還改變了體溫並降低了心律和呼吸。此外,很難將動物從該狀態中移出,這與夢境大不相同。在夢中,無論深度如何,我們仍然具有一些潛意識的功能。
  • 熊在冬眠的時候,是不是很好獵殺?真實情況讓人不敢相信
    冬眠是動物們應對惡劣環境的一種特殊狀態,大多數動物在冬眠時都是相當脆弱的,此時的它們各種生理活動都開始下降,如果被天敵發現,幾乎是沒有生存機率的,所以大多數冬眠的動物都會給自己挑選一個比較安全的冬眠環境,比如深入地底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熊卻很少這樣做,它們挑選冬眠地點相當隨意,甚至半露天的也能將就
  • 北極熊冬眠嗎 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
    導語:我們知道,有些動物在冬天因為天氣冷會需要冬眠,而有些動物比較耐寒,就沒有冬眠的習慣。那麼,在北極極寒之地生活的北極熊冬眠嗎?到底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下面我們一起裡啊了解。北極熊冬眠嗎 北極熊需不需要冬眠北極熊冬眠北極熊會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