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寒衣寄哀思,願惜眼前人

2020-12-05 全民悅讀

本文已獲授權 來源 | 詩詞天地(shicitiandi)

圖片來源 | 網絡

◆◆◆

回 復 約 嗎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

寒衣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們在這一天祭拜先人,寄託哀思。也在這一天,懂得珍惜,悟透人生。

失去的不能再來,擁有的要珍惜。把握當下,就是對逝者最好的祭奠;懂得失去,才能更好的珍惜人生;活得幸福,才是生命最大的意義。

有一種思念,叫寒衣

《七絕·寄哀思》

街頭今夜送寒衣,虧欠親情心自知。

忽憶人間房股事,聊將一併寄哀思。

今夕寒衣至,正是哀思故人時。

楊絳在百歲訪談中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

在楊絳看來,生死等同於回家,百年歸土,歸的是家。我們從家出生,在家長大,終於回家。

世間輪迴,全自因果;萬事萬物,皆有始終。

今夜,為逝去的親人祈禱,對眼前人祝福:

願天上親人,安息珍重。

願世上人間,平安團圓。

有一種牽掛,叫故鄉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雖然遠離故土在外打拼,但故鄉依然是我們魂牽夢縈的方向。

故鄉,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那是先人安息之地。故鄉在,夢就在;老屋在,心就在;記憶在,根就在。

余光中在《鄉愁》中說: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處處焚火紙,家家送寒衣。念起孩提時的老屋,母親做的米酒,遙不可及,潸然淚下。

有一種傷感,叫別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只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才會更懂得愛和珍惜。

寒衣節不僅僅是悼念先人,更是提醒讓我們好好善待身邊人,好好把握與親人相處的日子,讓生命不再留下遺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是一場輪迴,也是一場遇見與別離,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我們要好好珍惜與親人相守的日子,讓美好的時光長留心中。

有一種大愛,叫父母

《元日哭先大人》

清·周淑媛

一夜思親淚,天明又復收。

恐傷慈母意,暗向枕邊流。

人們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畢淑敏曾經說過: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人最大的錯誤,就是認為還有的是時間。

因為來日方長,所以任何事都不必急於一時。

或許你的時間還很多,但父母的來日,卻並不方長。

有些感情,不能等。有些愛,要及時。

人生走著走著,不妨轉過頭來,給父母一個緊緊的擁抱,大聲地說一句:」我愛你「。

有一種祝願,叫好好活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心若向陽,方能守得雲開霧散,春暖花開時。

好好活著,就是對先人最好的祭奠;好好活著,人生才有精彩的未來;好好活著,愛才會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寒衣代表著冬日的開始,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寒衣是寄託哀思的時節,也是充滿希望和遐想的時節,哀思過後,且歌且行,生活將翻開美好的一頁。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也是歲月的過客。世間沒有永恆,生命不能重來,唯有綿延不息的愛與念,會在時間中永存。

已逝不可追,未來猶可期。慎終追遠,願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一壺老酒,足以慰風塵;一縷寒衣,無以祭先人。

願在天堂的親人清淨安息,願在塵世跋涉的親人歲月靜好!

- 明天見 -

每天回復「早安」,悅讀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相關焦點

  • 詩詞丨寒衣節裡寄哀思,且行且惜眼前人
    《七絕·寄哀思》 街頭今夜送寒衣,虧欠親情心自知。 忽憶人間房股事,聊將一併寄哀思。 今夕寒衣至,正是哀思故人時。 楊絳在百歲訪談中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 寒衣節送寒衣,邂逅最美的寒衣詩詞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還有下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農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 [福州新聞]清明祭英烈 詩詞寄哀思
    [福州新聞]清明祭英烈 詩詞寄哀思 清明祭英烈,詩詞寄哀思。
  • 詩詞丨中元不眠夜,詩詞寄哀思
    在今天這個不眠之夜,一起用詩詞,寄託對先人的哀思,表達對天地的崇敬。中元作唐代: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望著天空,默默地祈禱,願所有的靈魂,都能找到自己的歸處。中元夜唐代:李郢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 雲祭掃愛不少,一首詩詞寄哀思
    雲祭掃愛不少,一首詩詞寄哀思 2020-04-04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
    點一盞心燈,懷念逝去的人。中元憶故人,詩詞寄哀思!01 《中元夜》唐代: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在人間白髮滿頭。親愛的朋友,願你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得以安寧!
  • 關於寒衣的詩詞你會幾首呢
    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北方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冬天的正式來臨,所以也是為你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時至清明,心裡略感失落,道不出其中滋味,眼眶時而會有熱淚,心情久久未能平復,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才能表達對逝者的哀思,遂寫下此文,以表達對英雄的敬意,惦念逝者。他們既是普通人,他們也是英雄;他們是普通的醫生、警察、官員、工人、志願者……正是一批又一批像他們一樣的人,無懼艱險,逆行而上,才有我們現在的平安。他們的故事也就此結束了,永遠的停留在這個嚴冬後的暖春。
  • 今日 寄哀思 共悼逝者
    今日 寄哀思 共悼逝者 2020-04-04 1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詞丨12月,願時光不老,願你我無恙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題都城南莊》 只記得那年春天,你笑靨如花,如今景依舊,人已非...... 無常的世界裡,分分合合已是常態,很多時候,我們都只願相聚,不願相離。可仍舊抵擋不住大家分散在人潮裡。
  • 詩詞丨願你生如夏花,愛滿心田
    當老去那一天,當所有一切都已看平淡,唯願能夠依舊陪在愛的人身邊,一起看細水長流。愛,是一種無言也溫暖的牽掛。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相思》中國人常說,睹物思人。這「物」可能是他吃過的、穿過的,也可能是他看過的、聽過的......
  • 心向大海寄哀思——大連海葬見聞
    新華社大連4月1日電 題:心向大海寄哀思——大連海葬見聞  新華社記者白湧泉、蔡擁軍  骨灰撒大海,情意留人間。承載著對親人的思念,一朵朵鮮花漂向大海……1日上午,大連市紀念海葬20周年暨第三次海葬公祭儀式在老虎灘海洋公園遊艇碼頭廣場舉行,逝者家屬、社會各界人士近500人從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遊艇碼頭登船出海,將鮮花撒入美麗遼闊的老虎灘海域,緬懷落葬在浩瀚無垠大海的已故親人。  9時,公祭儀式開始。「今日公祭,天地共拜,親人相送,淚灑大海。浪花萬朵,獻給逝者,波濤萬裡,同悲同哀。」
  • 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 詩詞丨最豪放的十首詩詞,人間萬事,不過如此!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嘗不是在夢中,終歸一切空無。我們所追求的功和名、權和利,只不過是人生中的幻光。人生既然不過虛幻,政治失意與挫折,生活的坎坷與磨難,又算得了什麼呢?人生何必糾結,想開便是晴天。蘇軾看開了,你呢?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作者一反傳統,既不敘悲歡離合,也不寫弔古、遊子思婦,而是依據自己對浩瀚天空的觀察,並結合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融會有關月亮的種種神話傳說,對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問,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十首最經典的中秋詩詞丨那年花開月正圓,且喜人間好時節     04     最寂寥的中秋詩詞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 詩詞丨10首詩詞,10種溫暖:願你歷盡山河,覺得人間值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溫暖許小飛 - 溫暖每個人的旅途,都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時刻會有風雨,有冷風,此時,我們最期盼的,就是一份溫暖,不期而遇,在最需要的時刻,讓人感覺溫馨甜蜜
  • 又到一年清明時 遺體捐獻者家屬如何寄哀思?
    然而,卻有這麼一群人,心念逝者卻無處祭奠。他們,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的家屬,一個隱蔽但為數不少的特殊群體。  遺體捐獻者,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逝後依然用他們的無私為社會做出貢獻。然而,捐獻遺體並不意味著事情的完結,每個捐獻者背後都有各自的至愛親朋。逝者已矣,但生者對他們的思念卻依然在延續。可是,沒有墓地的現實狀況,令他們無處寄哀思,這是每一個遺體捐獻者家屬須面對的殘忍現實。
  • 今天中元節,讀六首經典悼亡詩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
    中元節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悼亡詞,一起緬懷故人,寄託哀思。《悼亡詩三首·其一》西晉·潘安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睹物思人,看到家裡妻子曾經用過的東西,都讓潘安覺得妻子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所流露的真摯、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讓人十分感動。《遣悲懷三首·其二》唐·元稹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 @南理工校友丨人間四月,給理「寄春天」!
    @南理工校友丨人間四月,給理「寄春天」!春分過後,溫州城中河邊放風的人就多了起來因為疫情在家裡貓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趁此機會,出來運動運動新砌好的石灰牆,還有淡淡的石灰氣息錯落的紅瓦房,交織的思念南通小村落的春天已然來到宿州,這座汴水穿過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