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雲端寄哀思②丨 網友:支持清明「雲祭掃」 不在形式在於心

2020-12-06 大河報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策劃 政務產品部

清明節將至,由於疫情影響,全國多地暫停清明祭掃,如何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緬懷祭掃,成為不少民眾關心的問題。3月16日,大河報以《今年清明咋祭掃?網上雲端寄哀思》為題,刊發了「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的首篇報導,同時發起互動徵集和網絡投票,倡導清明祭掃新風尚,在讀者中引發強烈反響,有讀者感慨清明祭掃不在形式而在於心,也有讀者積極響應: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今年清明節,統一時間在家中追思。

道心聲:支持「雲祭掃」 保平安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受疫情影響,廣東、浙江、江蘇等多次發文,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特殊時期隨「疫」而變,今年清明節如何用別樣方式追思先人?3月17日起,大河報發起【關於「雲祭掃」,你持怎樣的觀點?】的調查,吸引眾多網友積極參與。

記者注意到,參與投票的網友中,絕大多數人認為:疫情期間,少出門,保平安,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也有很多網友支持「祭奠重在感情,不必拘泥於何種形式」的觀點,此外,贊同「特殊時期,支持雲祭掃」網友也不在少數,認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人員扎堆,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對先人的祭祀,不在形式,而在於心,繼承先人優秀品德,教育後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祭祀先人的核心價值。雖然只能遙拜,但是心有靈犀,至誠感通。」讀者陳先生對記者表示,清明節臨近,在萬眾一心共戰疫情的特殊時期,感謝大河報及時倡導清明新風。

「我雙手贊成這種做法!」對於清明節「雲祭掃」的倡議,鄭州市民王素真也很贊同,年近八旬的她是一位退休老教師,愛讀書,愛運動,思想開明,熱衷公益。老人對記者說,疫情發生後,孩子們比以往更忙了,時常加班、值班,「現在都有手機,上網很方便,我初步跟孩子們商定了,統一在清明節上午9點在各自家中祭祖、追思,結束後再向我報告,具體細節在商量。」她認為,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緬懷是傳承好家風,好好生活。

新風尚:魏巍百年誕辰日 女兒發視頻緬懷表達思念

疫情期間如何祭掃?在豫籍著名軍旅作家魏巍誕辰100周年的日子,其家人用自身行動踐行網絡祭掃新風。

2020年3月6日是魏巍誕辰100周年的日子,受疫情影響,其家人不能到現場祭掃,一大早,魏巍的女兒魏平通過發視頻,表達對父親的思念,並對英勇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務工作者等致敬。

在視頻中,魏平動情地說:「自春節開始,國家暴發嚴重的疫情。父親終生歌頌的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在第一時間衝上了陣地;幾萬醫療戰線的勇士們逆向而行,戰鬥在疫情的重災區;就是我們老百姓也堅持宅家自隔,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國難面前,全國人民上下一心,齊心協力,奮力抗擊!我也注意到摯愛親情的家鄉鄭州,是嚴防死守的模範城市!太令我自豪了!這場疫情雖然阻止了我們去現場祭掃,但是我們可以在網上,在心中寄託我們對前輩的哀思和情感。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這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

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繫心願卡,鞠躬致敬,當天,河南福壽園的幾位員工代表來到魏老紀念像前,代表魏老的家人追思緬懷。

暖服務:多種雲祭掃服務已推出 雲上表達思念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只剩不到20天的時間了,而根據鍾南山最新表示,疫情或在6月結束,這就意味著,不少地方的人們要在疫情防控中度過今年的清明節。與此同時,推進「網際網路+殯葬服務」,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也成為今年清明節的最強音。

根據民政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殯葬服務在線平臺,積極開發推廣網上祭掃等在線服務項目,開通殯葬服務機構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服務渠道,提供更加便民的殯葬服務,鼓勵通過網絡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人數及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目前,依據該通知,河南省民政廳已起草了相關文件,正在按程序報批,導向就是在繼續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讓清明更「清明」。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多家殯葬服務機構提前準備,積極應對,已經推出了各種雲祭掃服務——

「無論何時何地, 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一屏進墓園祭掃,雲上來表達思念。」河南福壽園已面向客戶及公眾推出「福壽雲」雲祭掃服務,同時,還啟動了朗讀亭誦讀家書免費預約,方便人們通過朗讀亭,用聲音傳達對逝者的追思和祝福。

另據了解,始祖山陵園等也上線了網絡祭掃服務,客戶可以撥打園區服務熱線聯繫,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關注該陵園微信公眾號等形式,選擇在線辦理祭祀等項目。

【互動徵集】

非常時期,為進一步倡導推動文明祭掃新風尚,大河報啟動「清明雲端寄哀思」系列報導,並面向社會各界發起互動徵集——

徵集1:

戰「疫」倡新風:如何讓疫情下的清明節更「清明」?我省各地市民政部門以及相關機構、社區等發布的清明祭掃通知或倡議中,可以選取亮點舉措,與更多人分享、交流。

徵集2:

戰「疫」暖服務:雲祭掃、鮮花代祭……疫情期間,我省的殯儀館、經營性公墓、城鎮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單位等開展有哪些暖心服務?可以分享介紹,撫慰人心。

徵集3:

戰「疫」新風尚:作為普通市民,這個清明節,您最思念的逝者是誰?有什麼最難忘的故事?是否通過網絡祭掃、書寫寄語、小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來緬懷?您可以用視頻、音頻、文字等形式向我們傾訴追思,分享緬懷新風。

互動方式:

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撥打大河報新聞服務熱線0371-96211或大河報記者電話18638928633聯繫,也可以把相關內容發送至郵箱260292676@qq.com,或者在大河客戶端、大河報微博報導下方留言,期待您的參與!

相關報導

清明節鄭州繼續暫停市民群眾現場祭掃活動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侯昺昊

相關焦點

  • 雲祭掃愛不少,一首詩詞寄哀思
    雲祭掃愛不少,一首詩詞寄哀思 2020-04-04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 清明時節蚌埠大力倡導文明祭祀
    用鮮花替代紙錢的焚化,用絲帶寄託對逝者的無盡哀思,倡導文明祭祀。3月20日,蚌埠市民政局召開2017年清明節祭掃工作會議,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清明節期間,我市將繼續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掃,切實保障祭掃安全有序。
  • 「地評線」紫金e評:在清明「雲祭掃」中升華家國情懷
    風起梨花正清明。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既為寄託哀思、追念親恩,也為敦親睦族、慎終追遠。在這樣的日子裡,除了祭祀亡親、悼念祖先,越來越多的人也緬懷為國家民族奮鬥犧牲的英烈。英雄,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情感,是國家自立自強的精神內核,對英烈緬懷與哀思,更堅定了我們銘記英烈遺願、傳承英雄精神的信念。今年清明遇上疫情,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各地倡導「雲祭掃」。網際網路在特殊時期發揮作用,把線下的鞠躬致敬,變為了網上的緬懷祭奠,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每一次祭掃都是價值和情感的雙重回歸,凝聚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匯聚更多的前行力量。
  • 文明追思 平安清明|綠色祭祀 從我做起
    「雲端寄哀思」清明詩會以詩歌的名義,杏花春雨祭先賢,相約清明誦經典。區婦聯、區關工委倡導全區婦女兒童在清明節來臨之際,朗誦詩歌經典、倡導文明新風。「雪融春暖清明時,一花一樹寄相思。」清明是中華民族緬懷英烈、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
  • 市民多種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安全文明和諧過清明
    市民多種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安全文明和諧過清明 2020-04-0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時至清明,心裡略感失落,道不出其中滋味,眼眶時而會有熱淚,心情久久未能平復,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才能表達對逝者的哀思,遂寫下此文,以表達對英雄的敬意,惦念逝者。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而今年的清明卻那麼特殊,心情尤為複雜,莫名有些許感傷,心中有道不出來的滋味,哀傷與感觸參半。新冠病毒,猶如洪水猛獸,來勢洶洶,殺傷力強,至今已經帶走了3335個生命,摧毀了多少個家庭,給多少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悲傷,多少家庭失去了或是父母、愛人、兄弟、姐妹、子女。
  • 江蘇南京:綠色祭掃讓清明節更清淨更文明
    清明假期,不少市民手捧鮮花來到墓地向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 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約54萬市民前往烈士陵園和其他墓園祭掃,寄託對先烈故人的哀思。據市殯葬管理處統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截至昨天,今年整個清明期間全市現場祭掃人數不到147萬人,為歷年人數最少的一次。
  • 讓致敬跨越時空,今年清明「雲祭祀」
    讓致敬跨越時空,今年清明「雲祭祀」 2020-03-31 11: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又到一年清明時 遺體捐獻者家屬如何寄哀思?
    清明·向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  【開欄語】  清明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每逢此時,親朋結伴掃墓悼念逝者已成為中國人的習俗。然而,卻有這麼一群人,心念逝者卻無處祭奠。他們,是遺體捐獻志願者的家屬,一個隱蔽但為數不少的特殊群體。
  • 重慶市殯葬協會發「雲」祭文緬懷逝者 倡導網絡祭掃
    資料圖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31日16時訊(記者 姜念月)為響應重慶市民政局《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方案》,今(31)日,重慶市殯葬協會在官網發布了主題為「疫去春來•至善有愛」的祭文《庚子清明祭》,祭文中提到「逝之長者,德惠留芳。克己克苦,躬耕蠻荒。大廈之基,汗盈充梁。風雨晨昏,不屑辛勞。蒼茫大地,沒齒難忘。
  • 高德地圖清明出行預測出爐:清明或成為最堵小長假
    清明小長假預計一線城市擁堵指數下降將達10%以上 南寧、深圳、東莞降幅最高在城市交通方面,由於清明小長假會放假3天,因此多數民眾會選擇出行去往城市周邊的墓地祭掃或自駕去往城市周邊的公園、景區遊玩。墓地周邊易發生交通事故 祭掃時請注意行車安全除踏青郊遊外,清明小長假還將迎來祭掃高峰,根據高德交通大數據對全國墓地周邊半徑3公裡範圍內的道路數據統計分析可以看到
  • ...系列‖ 生命大愛 一網情深「雲紀念」緬懷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清明將至,為緬懷紀念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3月31日上午10時,由河南省紅十字會主辦、河南福壽園承辦舉行的河南省第十屆紅十字遺體、人體器官捐獻者雲紀念活動如期拉開帷幕,通過「福壽雲·雲掃祭」網絡平臺,以網上掃祭的形式,開展以「生命大愛·一網情深」為主題的緬懷紀念活動
  • 清明期間:宗教場所暫停祭掃 封閉管理!
    黃心怡一行先後來到興寧市神光寺、興寧市慈光寺,詳細地了解清明節期間暫停祭掃工作的落實情況,要求兩寺要做好清明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暫停祭掃通知、場所門口張貼公告、實施封閉管理等工作。黃心怡還詢問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工作舉措、人員生活狀況和物資準備情況,對消防設施和廚房等重點場所進行檢查。
  • 清明節寄託哀思的句子 2020清明節掃墓思念親人朋友圈文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作為中國傳統習俗,大家會帶上祭品掃墓,寄託對逝者的哀思。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  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願陣陣清風帶著問侯,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思念;願滴滴細雨帶著敬意,寄託我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  豐碑站在你的腳下,仰望著雄偉的豐碑,那不朽的兩個金字,閃耀者英雄的光輝,為國家為民族犧牲的英烈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那不朽的靈魂  清明節祭先人,傳人情寄哀思
  • 2020年清明節氣時間 4月4日15時38分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4月4日15時38分迎來「清明」節氣。此時節,正值仲春與暮春之交,梧桐枝上始含英,新鶯嘹亂柳煙低。  天津市天文學會副理事長李梅叢介紹說,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開始。
  • 十首不太出名卻別有韻味的清明詩詞,感受惆悵、哀思之外的心情
    清明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一個重要節氣。因此成為古代文人墨客筆下最主要的題材之一,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清明詩詞。說到清明詩詞,人們首先會想到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除此之外,還有黃庭堅的《清明》、高翥的《清明日對酒》、高啟的《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張先的《青門引》等流傳千古的名篇。
  • 清明祭祀意義在深思生命價值
    又到清明時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這個傳統節日又有獨特的主題,即:在慎終追遠中感悟傳統文明。    如此以厚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就不單單光是祭祀,更有緬懷、感恩、追思等凝重的生命文化主題。即便是祭祀,也是在生者與逝者對話中,人生的意義感懷。通過怡情養志,進而涵養文明。
  • 文明祭掃,平安出行——禧龍國際商貿物流園區開展文明祭掃公益服務...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追思親人,緬懷先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禧龍國際商貿物流園區響應市政府文明祭掃,綠色清明的號召,開展「文明祭掃,平安出行」公益服務活動。倡導文明低碳祭掃,共建文明、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