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雲集·免費直播】第二屆「三醫聯動」下的粵港澳大灣區醫藥...

2021-01-09 網易

  

  第二屆「三醫聯動」下的粵港澳大灣區醫藥企業發展戰略高峰論壇(2020)

  直播觀看方式

  邀請函

  為實現中國人民的「健康夢」,近年來國家醫藥、醫保和醫改領域重大政策密集出臺,這些重大政策的出臺和落實,無不關乎人民健康,無不關乎醫藥企業的發展方向選擇,也無不關乎我們所有醫藥人的職業選擇和創業夢想。

  鑑於南方地區醫藥行業同仁們強烈需求和呼籲,廣東省藥學會、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東莞暨南大學研究院和知一學堂(廣州國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創新技術與市場準入高峰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27日於廣州召開,邀請醫保、醫院、醫藥政策方面的頂級專家及業界大咖對近年來頻頻出臺的醫保、醫改、醫藥重大政策進行盤點和解讀。本次論壇將研討新形勢下醫藥行業如何變局?醫藥企業發展戰略如何優化與調整?尤其是醫藥企業在新產品研發、創新技術提升、市場準入方面的戰略。「三醫聯動」的主體之間如何交流對話?

  本次大會將邀請國內頂級醫保專家、醫藥政策專家、醫藥行業大咖一起交流,碰撞火花,為我們醫藥從業人員的前路出謀劃策,為醫藥企業的前途指點江山,為我國醫藥健康事業的前景描繪藍圖。

  會議時間:2020年12月26-27日

  會議地點:廣州翡翠希爾頓酒店(黃埔區科學城中心區凝彩路28號)

  主辦單位:

  廣東省藥學會

  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

  東莞暨南大學研究院

  知一學堂(廣州國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按英文首字母排序)

  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

  諾和諾德(中國)製藥有限公司

  北京諾華製藥有限公司

  第一三共中國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按英文首字母排序)

  廣州化興科創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深圳市華溶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施啟樂(廣州)儀器有限公司

  英國歐譜特(OpTek Systems)

  媒體支持:

  同寫意

  化學加網

  直播會議日程

  12月26日 上午

  09:00-09:30會議開幕儀式及領導致辭(閉門會議)

  主持人:蔣傑 暨南大學教授

  分論壇1 「三醫聯動」政策動向

  主持人:朱少璇 廣東省生物醫藥創新技術協會執行會長

  09:30-10:00 待定(閉門會議)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

  10:00-10:30 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的價值思考

  趙琨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10:30-10:45 茶歇

  10:45-11:15 我國醫保改革的現狀和未來

  申曙光 中山大學教授

  11:15-11:45藥品監管制度創新與三醫政策聯動

  邵蓉 中國藥科大學教授

  11:45-12:15 圓桌討論:三醫聯動的主體如何實現聯動?(閉門會議)

  12月26日 下午

  分論壇2 醫藥、醫保、醫改新政策解讀

  主持人:蔣傑 暨南大學教授

  14:00-14:30 構建多層次整合型醫療保障模式(閉門會議)

  醫療保障局領導

  14:30-15:30藥品註冊管理辦法解讀(閉門會議)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

  15:30-15:45 茶歇

  15:45-16:15 真實世界研究及其對醫療保障政策的影響

  吳晶 天津大學教授

  16:15-16:45 國際市場準入經驗

  宣建偉 中山大學教授

  16:45-17:15藥物集中採購引發醫藥行業變局

  蔣傑 暨南大學教授

  17:15-17:45抗腫瘤藥物1期臨近研究現狀

  李蘇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17:45-18:15圓桌討論:藥品市場準入的途徑(閉門會議)

  主持人:待定 討論嘉賓(學術嘉賓+企業嘉賓)

  12月27日 上午

  分論壇3 化藥、中藥創新技術

  主持人:陳浩桉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主任藥師

  08:30-9:00 高端藥物製劑技術進展與開發策略

  吳傳斌 暨南大學教授

  09:00-9:30 新形勢下藥品微生物實驗室的建設

  胡昌勤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主任

  9:30-10:00 製藥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徐堅 麗珠醫藥集團研究院院長、化學藥首席科學家

  10:00-10:30 關於抗生素注射劑質量評價的思考

  洪建文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調研員

  10:30-10:45 茶歇

  10:45-11:15 中國藥典2020版中藥材與飲片標準

  曹暉 暨南大學教授

  11:15-11:45 中成藥的質量問題及補充檢驗方法的建立(閉門會議)

  李華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副所長

  11:45-12:15 圓桌討論: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關鍵技術(閉門會議)

  12:15-13:30 工作午餐

  12月27日 下午

  分論壇4 藥品研發及生產技術轉移關鍵技術

  主持人:李予強 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秘書長

  13:30-14:00 小分子新藥API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技術

  葉偉平 廣東萊佛士製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14:00-14:30 抗流感病毒新藥研發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陳小新 廣東眾生睿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14:30-15:00 表觀遺傳調控與新藥研發

  顏可智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研究員

  15:00-15:30 化學藥及其製劑中的雜質研究

  鄭傳奇 廣州國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技術副總

  15:30-15:40 茶歇

  15:40-16:10 藥品研發過程的風險管理

  邱科先 安士製藥(中山)有限公司總經理

  16:10-16:40 淺談藥品研發與生產的技術轉移和工藝驗證

  劉遵路 廣東星昊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總監

  16:40-17:10 全生命周期相容性和密封性研究技術要點

  呂鵬舉 廣州國標檢驗檢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17:10-17:40 微反應連續加氫和氧化技術在原料藥連續合成中的應用

  張吉松 清華大學副教授

  17:40-18:10 創新藥研發基於臨床價值的思考與實踐

  程魯榕 原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主任藥師

  會議結束

  授課嘉賓

  (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揭曉
    南方網訊 12月23日,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頒獎典禮在廣州南沙盛大舉辦,期間,還舉辦了生物科技創新發展峰會。本次活動由中創產業研究院、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在現場400多位來自政府、投資機構、生物科技企業、科研院校及媒體代表的共同見證下,「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榜單」(下稱「50強榜單」)隆重發布。50強榜單發布廣深約佔比八成在50強榜單中,聚集於廣州的企業最多,佔比42%;深圳僅次於廣州,佔比35%;位於珠海的企業佔比8%,位於香港的佔比7%。另有部分企業分布於佛山、中山、東莞等地。
  • 鍾南山、霍啟剛等大灣區大咖雲集,《鄧璐時間》第二季來了!
    鍾南山、霍啟剛等大灣區大咖雲集,《鄧璐時間》第二季來了!
  • 對標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在哪裡?
    今日上午,醞釀多時的大灣區規劃綱要宣講會正式舉行!  粵港澳三地政府同臺熱議,劍指「富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等宏遠目標,讓7000萬大灣區人熱血沸騰。  科學城 粵港澳大灣區的矽谷  廣州科學城,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灣頂位置,位置得天獨厚,科創歷史悠久,早在 1998年,就定位為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廣東矽谷」的美譽。
  • 生物科技創新企業交流峰會暨第二屆灣區生物科技50強企業頒獎典禮...
    ,生物醫藥行業周期長、風險大,如何才能真正看懂這個行業並佔領投資先機? 50強創新評選 挖掘灣區生物科技「獨角獸」 本次峰會同期還舉辦了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頒獎典禮。
  • 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精彩紛呈
    為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加快推進恩平市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發展,打響首個「中國避寒宜居地」品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示範城市,12月4日—12月31日,恩平市舉行「宜居恩平泉民同樂」2020年恩平溫泉嘉年華暨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活動創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
  • 觀點|陳新滋: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機遇,如何能夠把握好機遇,不管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地區,還是對中華民族今後的發展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第四任校長,中山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校長陳新滋29日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上如是說。
  • 大咖雲集!第二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本周末開幕
    大咖雲集!第二屆中國精準醫療大會本周末開幕 2019-11-21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要聞 專家齊聚 粵港澳大灣區第一屆腫瘤免疫細胞治療論壇圓滿成功 2018年11月21日 20:27:00
  • 2019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藍皮書
    綜述  粵港澳大灣區,國之重略。在大灣區戰略發展宏圖下,大灣區內的「城」「產」「人」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又有何種發展掣肘?放眼海外,對標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應學習與借鑑什麼?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現狀與特徵,以及對國際灣區發展經驗的借鑑,我們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又有何種建議?
  • 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類分級禁捕十年
    記者莫海暉報導:「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流域可以十年禁漁,應該有決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實施珠江流域十年漁業禁捕。」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珠海市政協副主席潘明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借鑑長江流域十年禁漁的做法,對粵港澳大灣區水域實施分級分類十年漁業禁捕制度。
  • 粵港澳大灣區:深圳產業結構「三個為主」 四大支柱產業分析(附圖表)
    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我國重要的灣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舉行。(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9月26日消息(記者周羽)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舉行。
  • 大師雲集暨大 共話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意設計人才培養
    2020年10月10日至17日,由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策劃主辦、陳江和基金會贊助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意設計(創意100)人才培訓計劃」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舉行。本次培訓緊跟新時代步伐,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意人才的培養與塑造,為與文創相關的各界提供思維碰撞的平臺,也必將為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應用、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升與發展注入持久的活力。
  • 特教觀察助力「醫教」聯動!| 直播福利
    消息來源:央視新聞 為進一步推動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的融合發展,2020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在面臨特殊抗「疫」時期,積極以線上平臺為媒,聯合國內權威醫院專科及特教單位,與「特教觀察」公眾號一起助力開展開展主題為「醫教」聯動,共促特殊兒童健康發展的線上直播課,邀請多位行業大咖在線分享交流
  • 深扒粵港澳大灣區:中山市「東承西接」大灣區 加快落實三個定位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重要的灣區之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寫入十九大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 2020年恩平溫泉嘉年華暨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周五啟動...
    為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加快推進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發展,打響首個「中國避寒宜居地」品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示範城市,恩平市將於12月4-31日舉辦以「宜居恩平泉民同樂」為主題的2020年恩平溫泉嘉年華暨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以豐盛的文旅大餐迎接各方遊客,資深「玩貨」「吃貨」們千萬別錯過。
  • 聚焦學前STEM,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論壇在華師舉辦
    12月5日,粵港澳大灣區教師聯合會論壇在華南師範大學舉行,論壇主題為粵港澳學前 STEM 教育,來自粵港澳的七百餘位教育專家和一線幼兒園教師線上線下共同探討。
  •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開幕
    12月4日,主題為「宜居恩平 泉民同樂」的2020年恩平溫泉嘉年華暨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正式開幕。在未來一個月裡,當地將持續開展馮如文化暨瀨粉美食節、山泉灣星空苟活螢光音樂派對、大田第四屆菜心展銷會、粵港澳大灣區大河馬賽車文化周等系列活動。
  • 機構:三條主線布局粵港澳大灣區(附標的股)
    」,形成輻射國內外的綜合交通體系;  二是打造全球創新高地,合作打造全球科技創新平臺,構建開放型創新體系,完善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共同體,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三是攜手構建「一帶一路」開放新格局,深化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經貿合作,深入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打造CEPA升級版;  四是培育利益共享的產業價值鏈,
  •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
    構建「一國兩制」背景下粵港澳三地氣象服務協同貫通、氣象災害聯防聯動、業務發展各具特色、數據充分共享、科技聯合攻關、人才共同培養的氣象發展共同體。氣象協同觀測。開展超大城市立體觀測,構建協同觀測基地,共建由相控陣雷達和其它天氣雷達組成的高密度試驗網,聯合開展城市群生態氣候環境觀測和城市群微氣候觀測。智能網格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