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修改雙殼類軟體動物體內海洋生物毒素認可測試方法

2020-12-04 食品夥伴網

    歐盟委員會衛生與消費者總司2010年3月15日發布G/SPS/N/EEC/372號通報:委員會法規草案—修改有關發現活雙殼類軟體動物體內海洋生物毒素認可測試方法的第2074/2005號法規。

    通報內容如下:歐盟委員會第(EC) 854/2004號法規制定動物源性產品官方檢驗機構具體規則,第(EC)  853/2004號法規制定動物源性產品衛生規則具體要求;委員會2005年12月5日規定某些產品實施措施的第(EC)2074/2005號法規中規定了這些涉及海洋生物毒素認可測試方法法規的執行措施。根據新的科學證據,有必要修改這些執行措施。本提案目的是用可選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C-MS/MS)法替代腹瀉性貝毒(DSP)生物檢測方法。

    本通報批准日期為2010年7月,公布日期為2010年10月,生效日期為歐盟官方公報公布後20天,評議截止期為2010年5月14日。

    委員會法規草案參見:http://members.wto.org/crnattachments/2010/sps/EEC/10_1028_00_e.pdf

    委員會第(EC)2074/2005號法規參見: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5:338:0027:0059:EN:PDF

    EFSA有關雙殼類軟體動物「海洋生物毒素的意見—監管海洋生物毒素概要」參見:http://www.efsa.europa.eu/en/scdocs/scdoc/1306.htm

相關焦點

  • 【藥用】海洋生物毒素的藥物開發前景
    海洋生物毒素研究現狀人類至少在千年前就認識到海洋生物中存在著活性物質,但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卻一直把陸生動植物作為新藥的源泉,海洋生物毒素則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在這近二十年的研究歷程中,人類不僅從海洋生物中尋找到了哺乳動物體內含量甚微的有效物質前列腺素,並根據海綿中的活性物質阿糖胞苷合成了抗癌劑、有效殺蟲劑padan等;許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腫瘤、抗病毒以及作用於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活性物質也先後被分離提純。海洋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海洋毒素或藥物的原料。
  • 海洋生物|不起眼的毒王——雞心螺
    這種螺生有毒腺,分泌的毒素毒性很強。動物或人為其所傷後,輕則產生劇痛,重則有生命危險。  世界上大約有 500 種雞心螺,體形都不大,最大的僅有 20 多釐米。這樣的小傢伙卻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毒王。在各種雞心螺裡,以魚為天然食物的雞心螺毒性最強,以軟體動物為食者次之,以海洋蠕蟲為食的毒性最小。
  • 新加坡發布某些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無機砷和甲醇的最大殘留限量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3月17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某些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無機砷和甲醇的最大殘留限量。汙染物 產品 最大殘留限量 麻痺性貝類毒素
  • 家有兒郎必收藏,八年級生物上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知識梳理
    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  第三節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1.軟體動物(1)代表動物――雙殼類軟體動物①(  )、(  )、(  )、縊蟶等軟體動物的外面都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②運動:雙殼類動物可以用(  )緩慢地運動。③通過身體後端的(  )吸入水,水流經身體一些器官後,再通過出水管排出體外。在吸入和排出水的過程中,攝取水中的食物顆粒並排出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④雙殼類軟體動物利用(  )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
  • 研究探討海洋雙殼類動物在海底分布差異性
    這些小生物的生命周期依靠海洋生物屍體的碎屑或者「雪」為生,這些「雪」便是海洋表面死亡的浮遊生物、排洩物、菌體等像雪花那樣從水體表面遷移沉降至海底,其也被科學家稱為「海洋雪」。 圖中顯示了這片海域中的深海「常駐居民」,樣本來自約7釐米直徑、5釐米厚度的海洋底泥。
  • 《動物森友會》部分「海洋生物」遊戲和現實圖片對比
    動物森友會》發布了夏日更新,玩家們終於可以自由地在海中漫遊了。既然有大海,那自然少不了海洋生物。在潛水時,玩家可以在海中捕捉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種類之多足以讓人眼花繚亂。這些海洋生物中,有些大家可能曾見過甚至吃過,但有些長得比較別致,足以讓人懷疑這是不是來自外星的生物。下面我們就整理了遊戲裡部分海洋生物與現實中對應生物的對比,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 臺灣地區預告訂定《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之檢驗方法-神經性貝類毒素...
    食品夥伴網訊  2019年5月6日,臺灣衛福部食藥署發布衛授食字第1081900523號通知,預告訂定《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之檢驗方法-神經性貝類毒素之檢驗》草案。具體內容如下附件。   附件:   食品中海洋生物毒素之檢驗方法-神經性貝類毒素之檢驗(草案)  Method of Test for Marine Biotoxins in FoodsTest of
  • 雲南發現暴魚化石,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經歷二疊紀末生物大絕滅事件之後,三疊紀生物復甦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一個成熟的食物網的建立,包括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和三級消費者(大型肉食動物)。推測雲南暴魚可以捕食羅平生物群中其他的小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雙殼類等。
  • 魯華海洋生物獲高企證書和歐盟市場金鑰匙
    近日,魯華海洋生物順利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並成功通過歐盟水產註冊和新資源食品。  2017年以來,魯華海洋生物主動加大研發投入,升級提取和生產技術,南極磷蝦油已升級至Iceruby3.0。
  • 安全清除體內毒素的方法來了!
    我們的身體有代謝毒素的能力,但是若毒素沒能及時排出體外,在體內慢慢堆積就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甚至增加患癌風險!1正確使用染髮劑避免毒素侵害芳香胺是一種染髮著色劑,也是一種致癌物質。芳香胺經過人體的活化作用,會改變自身的DNA結構,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癌症。
  • 中國海洋大學發布國際首個軟體動物綜合基因組資料庫
    本報訊 10月23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遺傳學與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包振民院士團隊在國際資料庫領域頂級期刊《核酸研究》在線發表了國際首個軟體動物綜合基因組資料庫「MolluscDB:系統整合功能和進化組學資源的軟體動物超大類群基因組資料庫」。
  • 全國首次沿岸海洋生物毒素調查圓滿收官
    全國首次沿岸海洋生物毒素調查收官曆時50天,總裡程15315公裡,採集樣品500多份……近日,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楊琳博士為組長的調查團隊順利完成了全國首次沿岸海域海洋生物毒素外業調查工作。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生物分泌的一種具有特殊結構的高活性化學分子,具有很強的生物毒性,其分布非常廣泛,種類也非常豐富,在各類海洋生物中均檢測出不同含量的海洋生物毒素。海洋生物毒素可以在貝類、魚類等生物的組織內蓄積,對食品安全及海洋生產活動具有極大的影響,是目前國際上的熱點研究領域。我國對於海洋生物毒素的研究起步較晚,此次調查將有助於加快提升我國在這一新興領域的研究水平。
  • 「雲南暴魚」見證三疊紀海洋生物復甦
    其中,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是地球生命歷史中最具災難性的生物滅絕事件,造成9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約75%的陸地生物滅絕。受二疊紀末大滅絕影響,早三疊世氣候與環境很不穩定,且災難頻繁,是生物非常艱難的殘存階段,而之後的中三疊世則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復甦期。
  • 海洋生物 | 螺中毒王──雞心螺
    這種海洋動物是肉食性的,通常以海洋蠕蟲類動物、小魚甚至其他軟體動物為食。由於雞心螺的行動相當緩慢,它們不得不使用有毒的「魚叉」(一種毒性齒舌)來捕捉像小魚這樣快速遊泳的獵物。一些雞心螺的毒性非常強大,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
  • 中國海洋大學科研團隊發布國際首個軟體動物綜合基因組資料庫
    2020年10月23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遺傳學與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包振民院士團隊在國際資料庫領域頂級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在線發表了國際首個軟體動物綜合基因組資料庫「MolluscDB: an integrated functional and evolutionary genomics database for the hyper-diverse
  • 毒素怎麼快速排除 體內毒素如何排出呢
    身體裡的毒素是比較多了,這可是每個人都多注意排毒的,怎麼排毒比較好,這些大家都知道嗎,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大家也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大部分人是這樣)的問題,不過隨之而來卻也出現了更多問題。由於我們作息常常不規律,飲食習慣更是一塌糊塗,因此我們身體內的毒素比以前要多得多。因此,為了健康著想要及時排毒。
  • 海洋生物|優雅的漂浮者——鸚鵡螺
    鸚鵡螺是軟體動物,捲曲的珍珠似的外殼加上豔麗的體表讓它們看起來非常漂亮。
  • 科普| 海洋中的十大劇毒動物
    等指海葵是一種連大腦都沒有進化出來的動物。   繡花脊熟若蟹是已知最毒的螃蟹,他們的體內有的含有河豚毒,有的含有麻痺性貝毒,有的含有海葵毒。一隻成年繡花脊熟若蟹體內的毒素可以毒死45000隻小老鼠。
  • 海大包振民院士團隊發布軟體動物綜合基因組資料庫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3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遺傳學與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包振民院士團隊取得重要成果,在國際資料庫領域頂級期刊《核酸研究》在線發表了國際首個軟體動物綜合基因組資料庫。軟體動物起源於5億年前早寒武紀,是進化上最成功的無脊椎動物群體之一。軟體動物現存種類高達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中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對軟體動物類群的起源演化研究是學術界長期以來關注的熱點。此外許多軟體動物也是重要水產經濟物種,佔世界水產總產量高達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