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回津

2021-01-17 塘沽記憶



1949年3月,趙祖康、茅以升、侯德榜(中)、惲震等赴南京向李宗仁遞請願書時留影。



作者:閻曉明


1949年7月23日報紙刊載侯德榜回津新聞


  1949年4月10日。夜幕降臨後,天津市軍管會和天津市委的主要負責同志齊聚天津火車站,秘密迎接一批來自北平的重要客人。晚9點,劉少奇一行乘坐的火車悄然抵達,受毛澤東和中央的委託前來天津調研,為即將建立的新中國探索經濟建設和城市工作的問題與經驗。一個月前,毛主席在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提出了中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的任務和主要途徑。然而,對於毫無城市經濟工作經驗的共產黨人來說,這無疑也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重大考驗。為此,毛主席和中央特地組織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天津行動」。從棉紡一廠的紡織機前到天津自行車廠的裝配線上,從天津造紙總廠、中央電工器材廠、天津汽車制配廠的車間廠房到東亞毛紡廠、天津鹼廠的勞資雙方,到處都留下了劉少奇同志實地調研的步履與足跡。



  4月25日,劉少奇在耀華中學禮堂的報告會上頗具前瞻性地講到了經濟發展與科技人才的關係:「中國知識分子很少,有文化程度的人只佔百分之十,大中學生在人民中佔的比重極小,人們寶貴知識分子。」他鼓勵知識分子要好好發揮技術專長和管理才能,與工人們團結一致把生產搞上去。據當時《天津日報》報導,一位曾留學美國,當時對中國前途很悲觀的工程師聽了這番話觸動很大,深感「中國共產黨就是中國的光明和幸福」。5月3日下午,劉少奇又在軍管會文教部會議室親自召集專家、教授座談,鼓勵大家:「軍事時期很快就要過去,天津要建設,要有辦法。你們誰能做什麼,就毛遂自薦。」在場的專家教授真正感到了共產黨對他們的重視。劉少奇回到北平後,立即到香山雙清別墅向毛主席匯報了天津之行的情況,得到了毛主席的充分肯定。此後,劉少奇在天津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經毛主席批准,在黨內外廣泛傳達,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不僅在天津知識界得到理解和擁護,而且從天津迅速飛向外地,傳遍全國,對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科技發展可謂意義重大。


圖為1949年5月7日劉少奇視察天津永利鹼廠。


  5月7日,在天津調研的劉少奇風塵僕僕地趕到塘沽永利鹼廠調研。當時,即將取得全國解放,百廢待興,人才為重,所以他向代理廠長佟翕然詢問侯德榜博士的近況,十分誠懇地提出:「願與侯德榜、孫學悟晤面,共商國家化工事業大計。」得知侯德榜當時尚在印度,便充滿期待地說:「國家有大的事情和他商量並請他做,請侯先生趕快回到華北來。」就這樣,身負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重託,劉少奇在「天津之行」中,向海內外的科技精英們發出了著名的「天津之約」。侯德榜得知此情,立即應約從印度動身,繞道朝鮮,於1949年7月21日回到天津,將印度方面付給他的11萬美元酬金全部轉送永利,作為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的基金。原中共天津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於建接受採訪時說:「在新中國還沒有宣告正式成立的時候,很多知識分子對共產黨政權還處於觀望階段的時候,侯德榜回到天津,具有極大的震撼作用和引領性意義。」



  侯德榜用個人酬金所資助的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是中國第一所化工研究機構,社長正是劉少奇所希望晤面的另一位著名科學家孫學悟。據《天津科技志》記載:「該社於1932—1942年完成412項研究項目,並為中國化工業和應用化學研究培養了大批人才。1951年,該社歸入中國科學院,成為中國科學院工業化學研究所。」著名漫畫藝術家方成,曾在黃海社工作,他在自傳中說:「解放後,全國化工界的骨幹很多是這個大集體的成員,很多資格較老的工程師都是『永久黃』的熟人。」道出了「永久黃」與中國化工科技人才之間的重要關係:「凡有化工處,多有『永久黃』。」從這個現象來看,1949年春劉少奇的「耀華之論」「天津之約」和兩個月後侯德榜的「天津之歸」,都在天津的科技發展史尤其是「科技人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周三:化學家】侯德榜
    侯德榜積極傳播交流科學技術,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為發展科學技術和化學工業做出了卓越貢獻。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1945 7 侯德榜 合成氨法的新進展.海王,1945,17(35)8 侯德榜 制鹼工業發展的新方向及新產品.北京:化學工業,1947,119 侯德榜 天然鹼.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5910 侯德榜 化工機械的特點和幾個主要技術問題.北京:化學工業,1959,24 11 侯德榜 制鹼工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59,1960
  • 侯德榜兩進中南海
    1921年,天津永利化學公司陳調甫在美國考察制鹼工程設計並選聘專門人才,機緣巧合,經陳引薦,侯德榜回國加入該公司。   不久,被譽為「化工先導」的範旭東創建了「永久黃集團」,由永利化學、久大精鹽、黃海化學研究社三家組成,侯德榜入職的永利公司是其中之一。   侯德榜入職後,埋頭苦幹,身先士卒,同工人一起操作。1923年初,他被任命為總工程師兼製造部長。
  • 化學工業先驅 侯德榜
    李特爾的話深深刺痛了侯德榜。   為了使永利鹼廠早日生產出合格鹼,侯德榜用在美國所學的科學知識,在實踐中苦苦摸索,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1926年8月,「中國永利」製造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得到「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徵」的評語,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要,還打入了國際市場。
  • 侯德榜:被渲染的和被冷落的
    侯德榜(1890~1974),又名侯啟榮,字致本,福建閩侯人。與永利制鹼公司創始人範旭東並稱為中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的先驅。    身為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侯德榜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莫過於「侯氏鹼法」。而真正使他揚名國際學術界的「侯氏鹼書」,卻長期被冷落在歷史的角落。
  • 侯德榜與「侯氏制鹼法」
    侯氏指的是侯德榜,此時他已是年逾半百,距離他受邀歸國已過去了20餘年。1921年,剛過而立之年的福建閩侯人侯德榜踏上了回國的旅程,應愛國實業家範旭東的邀請,出任永利鹼業公司的總工程師。他剛剛完成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學業,獲得博士學位。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
    1990年8月7日,侯德榜的漢白玉半身塑像在南京化學工業公司落成,以紀念這位對世界制鹼事業的發展做出過重大貢獻、為中國爭得了巨大榮譽的著名化學家。純鹼,化學名稱為碳酸鈉,俗稱蘇打。1921年10月,侯德榜懷著發展祖國化學事業的雄心壯志,從美國學成回國,首先在塘沽等建永利鹼廠。當時,國際資本集團壟斷者制鹼技術,要想發展自己的民族制鹼工業,遇到的困難和阻力可想而知。侯德榜排除種種阻力,深入現場,親身實踐,深入鑽研製鹼技術,不斷解決設備和工藝上的問題,最終在1924年建成了鹼廠。該廠日產白花花、亮晶晶的純鹼180噸。
  • 侯德榜:一個化學家的家國情懷
    侯德榜侯德榜,名啟榮,號致本,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省閩侯縣農家。優異的成績1911年,侯德榜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堂,以10門功課1000的優異成績譽滿清華園。1913年,侯德榜被保送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強烈的愛國心侯德榜讀書期間,曾積極參加反帝愛國的罷課示威。在國外留學期間,侯德榜遇到了陳調甫先生。
  • 近代化學工業奠基人侯德榜
    後來,侯德榜因參加反對美國政府迫害華僑的活動,被學校開除,轉入愛國人士陳寶琛開辦的中學學習。他認識到中國必須圖強,並逐步樹立起 「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理想。1907年,侯德榜被保送到上海閩皖鐵路學校學習,畢業後在英資津浦鐵路當實習生。1911年,他辭去工作考入清華學校高等科。學習期間,他曾考出過10門功課門門100分的好成績,轟動清華園。1912年從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留學。
  • 話劇《侯德榜》背後的科學情結
    話劇《侯德榜》劇照張弘鵬攝  本報記者 溫才妃 通訊員 劉一君  20世紀前中葉,百廢待舉的中國大師輩出,橋梁界有茅以升、地質學界有李四光……在同一時期,化工界也有一位偉人,他就是著名化學家侯德榜。
  • 我記憶中的侯德榜軼事
    >       侯德榜(1890—1974)字致本,福建閩侯人。我讀了「人物傳」中侯德榜一節後,回憶起親聞親見侯德榜的幾件軼事。在日軍飛機轟炸中臨危不懼       侯德榜擔任南京永利錏廠廠長是1937年8月21日至10月21日,其時永利錏廠廠區遭到日本侵略軍飛機三次猛烈轟炸(共投下炸彈87枚,氧化部廠房和設備被炸毀)。
  • 侯德榜:被渲染的和被冷落的(圖)
    身為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侯德榜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莫過於「侯氏鹼法」。而真正使他揚名國際學術界的「侯氏鹼書」,卻長期被冷落在歷史的角落。  「侯氏鹼法」最初試驗於1939年。那一年,這位永利公司的工程師,專程到德國購買一種名為「察安」的治鹼專利。
  • 校慶|話劇《侯德榜》背後的故事
    這一次的《侯德榜》,劇本由師生編寫,導演、演員等主創團隊完全由北洋話劇社的指導老師和學生構成。對於北洋話劇來說,是對母校雙甲子誕辰的獻禮——它寄託著後輩們對侯德榜這位曾在母校任教的一代先驅的一份景仰,一縷追思。我們採訪了北洋話劇社的社長朱澤熙,通過他,我們走近了這部話劇,探訪到了它背後的故事。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的創造者
    摘要:侯德榜,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秘密。第二,創立了中國人自己的制鹼工藝——侯氏制鹼法。第三,是他為發展小化肥工業所作的貢獻。  揭開索爾維制鹼法的秘密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生於福建閩侯,1974年8月26日卒於北京。
  • 福州侯德榜故居修繕主體完工
    侯德榜故居修繕主體完工。  福州新聞網11月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葉誠/攝)記者5日獲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侯德榜故居保護加固修繕工程主體基本完成。  侯德榜故居位於尤溪洲大橋北橋頭的德榜路,為清代穿鬥式木結構古民居,面闊五間,進深五柱,侯德榜在這裡出生,青少年時期居住於此。2009年,侯德榜故居被福建省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侯德榜:科技泰鬥,士子楷模
    侯德榜早年就讀於福州英華學院。後考入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1913年畢業,被選為首批赴美留學生,保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1921年獲博士學位。侯德榜在既無專利可查,又無技術可依,更無實物可看的艱難情況下,潛心研究,歷經10年,於1926年成功研製出「紅三角」牌優質純鹼。先後榮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和比利時工商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與世界先進位鹼技術並肩而立,為亞洲第一。  1933年,侯德榜撰寫的專著《純鹼製造》(英文版)公布於眾,打破了蘇爾維集團的技術壟斷。
  • 侯德榜:清華出身的化工巨子
    ——侯德榜     1955年5月16日,侯德榜陪同劉少奇視察清華大學。  滿分學子  1911年,侯德榜考入北平清華留美預備學堂。  那時候,能在清華上學的還大多是富家子弟,他們一開始並不太在意這個已經21歲、衣著樸素、連說話都不大聽得懂的福建小子。不料,在第一學期期末宣布考試成績時,眾人都被這小子狠狠地刺激了一把。
  • 中國人民一個世紀的驕傲——侯德榜
    侯德榜13歲時考入美國教會在福州辦的英華書院。雖然接受西式教育,但他感到在福州的洋人對中國人不講平等,到處耀武揚威,欺辱中國人。後來,侯德榜因參加反對美國政府迫害華僑的活動被學校開除,轉人了愛國人上陳寶環開辦的中學學習。他認識到中國必須圖強,並逐步樹立起「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理想。
  • 侯德榜: 鍥而不捨,他用堅持解開了純鹼的秘密
    侯德榜  右上圖 侯德榜創辦的永利鹼廠  下圖 1956年,時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的侯德榜率代表團出訪歐洲  他們的科學精神  百年前,積貧積弱的中國剛剛從長達千年的封建統治中解脫出來,現代化的教育、科學體系幾乎都是從零起步,更遑論民族工業的技術進步。
  •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公益專家邀請函
    「侯德榜公益大講堂」公益專家邀請函 2020-11-13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網—侯德榜:德技雙馨好榜樣
    時隔100年後,侯德榜長孫侯盛鍠回憶,正是範旭東這種一往無前振興中華民族工業的熱情感動了侯德榜,讓他放棄了已小有成就的製革專業,轉而投身於尚不太專精的制鹼領域。 為了使永利鹼廠生產出合格的純鹼,侯德榜在實踐中苦苦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