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說一出聯之十一言高難上聯:殘簷聽雨,羈旅無眠歸意重,求下聯

2020-12-04 李說一

一、前聯回顧

前段時間,發文出七言上聯「隔江山色惹人醉」邀對,收到諸多佳對。

比如師友「FsPl」賜對:隔江山色惹人醉, 沿岸柳姿招燕迷。師友「有風有雨有花開」賜對:隔江山色惹人醉, 盈袖花香引燕斜。師友「用戶63611886033」賜對:隔江山色惹人醉,入眼風光引客迷。

三位師友的下聯甚為工整,感謝大家的熱心賜對,歡迎對此聯感興趣的師友繼續留言賜對。

二、今日第一聯

昨日已出一條七言上聯,難度適中,收到近三百餘位師友的下聯,您是否已經對出了下聯呢?

今日第一聯稍微增加難度,為十一言上聯:殘簷聽雨,羈旅無眠歸意重。

此聯描寫的是遊子漂泊在外,夜宿孤館,思鄉情重而夜半無眠,起坐簷下,聽雨到天明的情景,諸位師友可有佳對?

三、拋磚引玉聯

先作一聯,拋磚引玉,請大家批評指正。

上聯:殘簷聽雨,羈旅無眠歸意重。

下聯:孤舸臨風,宦遊垂釣志思長。

聯中意象雖為常見,但是「羈旅」、「無眠」兩詞甚為難對,我雖已對出下聯,但算不得工整,期待諸位師友的佳對。

更多詩詞對聯,請關注李說一,交流學習,吟詩作對。

相關焦點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導語:我們的老師說是以前的學生出給他的,困擾他很久了關於「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1、以下觀點被453人點讚、並有199個交流討論:本上聯的精妙之處在於:單蟲為蟬,蟬在葉下。知了為蟬,又為動詞。解釋:曾人為僧,僧在山中。悟空為僧,也為動詞。葉下對山中,單蟲對曾人,何曾對幾時,知了對悟空,春秋對古今,事對情。但是下聯中,曾人為僧,悟空雖是僧,僧不一定是悟空。蟬對僧,也不太雅。見笑了,請大家批評指正!
  • 上聯:火箭飛出天地外;求對下聯。
    上聯:火箭飛出天地外;求對下聯。看到我們國家的火箭又成功發射了,我的心是特別的激動,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自豪。想當年,當我們的第一顆衛星被送上天的時候,我們全國人民幾乎每一個人都在關注直播,那時候我們成功了了,每個人都歡呼雀躍,如今,我們的火箭發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了,已經把無數祖國需要的衛星送上了太空。
  • 描寫春夜新月彎彎,斜掛江邊柳梢動人景色的上聯:如眉新月斜江柳
    一、前聯回顧兩周前,發文出十一言上聯「晚舟獨坐,江邊一樹託殘月」,此聯難度較高,但仍有師友對出了極為工整的下聯。比如師友「flower弄影」賜對:晚舟獨坐,江邊一樹託殘月;曲徑閒觀,嶺上幾鴻踏雪梅。二、今日第一聯昨日共出三聯,包括兩條五言上聯和一條七言上聯,可有師友對出了全部三聯?今日第一聯為七言上聯:如眉新月斜江柳。此聯描寫的是春夜新月彎彎,斜掛江邊柳梢的動人景色,諸位師友可有佳對?三、拋磚引玉聯老規矩,還是自作一聯,拋磚引玉,請大家批評指正。上聯:如眉新月斜江柳。
  • 少女出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秀才機智對下聯,少女又羞又氣
    可沒想到,他們個個得不到王姑娘的青睞,便一一失落而歸。無奈的王姑娘只好要求父親舉辦以接對聯方式招親活動。當地官宦子弟紛紛上前,想要以文迎娶王姑娘。面對臺上貌美如花的王姑娘,臺下的公子們激動不已。待王姑娘沉思片刻,大聲說道:上聯:玉葉金花一條根。王姑娘此聯一出,之間臺下搖頭的搖頭,離開的離開,要知道給出下聯必須清楚藥品的名字。
  • 和尚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才女的下聯堪稱經典!
    對仗工整就是上聯和下聯的字數要相同,不能有多字或者漏字的情況出現。而國外的語言,都是由一些字母組成,在對對子上很難做到對仗,比如「天」對「地」,而英語的天是「sky」,地是「ground」,很顯然字母是不等的,這也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別的國家還真模仿不出來。
  • 上聯:「蠶為天下蟲」,下聯很經典
    今天,我們繼續來說一說對聯的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很多有名的對聯,而且還有些千古絕對,有一些上聯到現在都沒有給出工整的下聯,像「煙鎖池塘柳」,一直都沒有人對出來,當然有一些搞笑的下聯,我們看看就行了,什麼「深圳鐵板燒」十分有意思哦。
  • 上聯:「不被上下左右」,唐伯虎試對的下聯太經典了
    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極其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不被上下左右」,是的,這個上聯猛地一看,覺得很是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不僅僅要照顧到句式問題,還要考慮到平仄、意境是不是到位。面對這樣有意思的上聯,筆者肯定是要試對一下的,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品詩詞對對聯,上聯:紅蓮麗水芙蓉笑;求下聯
    上聯:紅蓮麗水芙蓉笑。下聯:???????古詩詞鑑賞一,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宋代:辛棄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賞析:《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是作者病後所作,上闋寫鵝湖自然風光,如老人歷盡滄桑後的恬靜平淡,繪景狀物,渲染氣氛,突出悉字,花鳥也知有情。下闋開頭剖訴心曲,感情陡轉,通過兩具典故委婉抒發對統治集團迫害愛國志士的疇及自己對仕途已經失望的無可奈何的心態。但隨後詞人又在大自然中找到解脫。最後兩句,傾吐出老弱多病的切膚之憾。
  • 華羅庚出上聯「三強韓魏趙」,難倒眾人,下聯一出更是經典
    談到歷史,華羅庚就來了靈感,他順口就說出了一副上聯,上聯是「三強韓魏趙」,向眾人徵求下聯如何應對。我們先看這副上聯,上聯中的「三強」其實裡面有數字,後面的「韓魏趙」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韓國、魏國、趙國三個國家。
  • 讀古詩對對聯,上聯:夜靜窗寒鎖明月;求下聯
    上聯:夜靜窗寒鎖明月下聯:???????在《莊子·逍遙遊記》中,有這樣一句話:「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這三句話就是用這個典故,這個神人,修行已經達到了神話的境界,暗筆下梨花的純潔與靜謐如處女。作者對萬化的體會與思考。從上面那句「天人無功」來看,謝姑射山之神雖然功德無量,但他無意求功,這正是筆者所追求的。
  • 才女一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男子一下聯,才女又羞又氣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恰好就是其中一種文化——對聯,曾經有過才女出一上聯:「白頭翁,牽牛耕熟地」,男子一下聯,才女又羞又氣。作為中華一種獨特的文化,對聯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很早就存在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國十代,但是真正興盛的時候,卻是在明朝時期。作為當時的一種消遣方式,對聯的受眾很多的,上至皇帝王公大臣,下至農民平民百姓,無一不對對聯表示出興趣。
  • 上聯:「反反正正,正正反反,反正一樣」,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就拿風流才子唐伯虎來說,他之前為廁所寫下了一對聯,其中的一句至今仍然被廣為流傳,唐伯虎是這樣寫道的,上聯:「且看客官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處,化作春泥更護花」。可以說,唐伯虎真不愧是一代大才子,為廁所寫個對聯,都是這樣的經典,筆者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而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上聯,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下聯堪稱一語雙關,經典到爆
    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 下聯堪稱一語雙關 經典到爆今日,小編再次給大家帶來一幅對聯,所謂每日一對聯,開心一整天嘛哈哈。今天的主人公依舊是我們的蘇東坡。上次小編已經提到過蘇軾與好友佛印對對聯的故事了,兩人的實力可謂是旗鼓相當了。這天,兩人又對上了。佛印來到蘇軾家中,正好蘇軾正在煮麵,他便招待佛印一起享用。
  • 上聯:「春來草嫩老牛啃」,下聯太經典了
    在今天,筆者也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上聯,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上聯:「春來草嫩老牛啃」,哈哈,這個上聯是不是很有趣呢?猛地一看跟老牛吃嫩草有點相像,大致意思也不盡相同,上聯普通且有趣,不過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你不僅僅要照顧到句式問題,還得考量平仄、意境是否到位。那麼這個下聯該怎麼來對呢?
  • 寫春雨如絲,雨中春山隱約可見的六言上聯:雨外春山隱隱,求下聯
    一、前聯回顧之前,發文出五言上聯「縹緲雲間寺」邀對,收到諸多佳對。比如師友「偶然一會ABC」賜對:縹緲雲間寺,迷離嶺上碑。感謝兩位師友的熱心賜對,歡迎關注李說一,日更數聯,千餘上聯等您來對。二、今日第一聯昨日共出兩聯,難度適中,大家是否已經對出了下聯?今日第一聯為六言上聯:雨外春山隱隱。
  • 有人出上聯,「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網友對的下聯異軍突起
    睿智一點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禾上」與「和尚」同音,於是,他們對的下聯是:「美女堂前抱繡裁」,「繡裁」與「秀才」同音,上下聯可謂話裡有話,趣味盎然。 前段時間,有人在網上出了一個上聯,引發了廣大網民朋友們的廣泛討論,聯曰:蔡明報菜名,長江渡長江。
  • 品詩詞對對聯,上聯:春歸月醉詩情動;求下聯
    上聯:春歸月醉詩情動。下聯:???????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賞析:詞作上片寫春歸大地,詞人閉門幽居,思念親人,自憐飄零。「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首二句寫詞人閉門幽居。
  • 上聯:白頭翁,持大戟,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書生巧對下聯
    孩子長大了,可父母卻老了,生死自有天定,老郎中對生死一事早已看淡,他不怕死,卻怕在自己離世之後,女兒沒有可以依靠之人,這讓他如何能夠安心。所以他思慮良久,決定為女兒招親擇夫,老郎中想找一個人希望他既是女兒可以依靠的,又是與女兒志趣相投的,正好女兒平日裡很喜歡和他對對子,所以老郎中就打算對聯擇婿,跟女兒商量後,女兒也同意了,這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 上聯:榨響如雷,驚動滿天星鬥!下聯堪稱絕妙
    縱觀歷朝歷代,像北宋的蘇東坡和佛印,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清朝的紀曉嵐和李調元,均在對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少妙趣橫生的對子,像蘇東坡與佛印和尚的——「上聯:禿驢何在?,下聯:東坡吃草!」。一語雙關的妙趣,將對聯的雅俗共賞展現的淋漓盡致,還有紀曉嵐與太監的——「上聯: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
  • 第112期,鐘點工;上聯:不辭辛苦採花蜜,下聯?
    16晚上 本期試出兩聯,其一 上聯:不辭辛苦採花蜜(仄平平仄仄平仄);下聯? 其二 上聯:快樂點燈心靈亮(仄仄仄平平平仄);下聯? 敬請高手賜教;詩友自由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