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體壓縮通道陣列結合機器學習識別乳腺癌細胞

2021-01-19 微流控科技

歡迎關注公眾號微流控科技

掃描文末二維碼,加入微流控科技交流群暢聊!

加群驗證信息:姓名-工作單位-研究方向,否則不予加群

合作,諮詢,交流,投稿宣傳最新成果:qwsa042@sina.com


       癌症一直以來是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隨著世界範圍內科技進步發展,自身因素導致的突變和外部因素誘導的癌症患者數量大幅提升。目前各種抗癌藥物研發和治療手段的發展在臨床應用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但癌細胞的抗藥性和抗治療方法特性也在不斷改變。針對患者自身的癌細胞擴散程度建立治療方案的「個性化醫療」和「精確醫療」理念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精確醫療需要在診斷病人癌細胞的擴散程度和轉移能力方面達到個性化識別。


        微流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細胞的識別,生物物理特性檢測,以及藥物治療效果的檢測分析。很多綜述文章討論過對於微流體通道本身的製造方法和結構的改進,用來促進不同種類細胞的識別和測量。這種器件可以同時處理大量樣品,同時保證達到單細胞精度,確保單個細胞通過多級的壓縮和舒張區域,達到對細胞骨架和細胞膜生物機械特性的測量。在細胞檢測數據的分析方面,引入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算法屬於未來醫療的趨勢。在醫院診斷方面,使用人工智慧算法可以綜合大量數據作為分析和學習的資料庫,可以提供更精確的數據判斷結果。


圖1:(TOC圖)微流體壓縮通道陣列識別癌細胞


   微流體晶片採用光敏樹脂SU-8 3005和3025作為矽片上的光刻材料,可以製造出寬6-10微米,高8-10微米的壓縮區通道,以及寬30-40微米,高20-30微米的舒張區。首先在清潔的矽片上添加SU-83025作為第一層,使用能量為300mJ/cm2的紫外光固化。經過SU-8洗滌清洗後乾燥,再添加較厚的SU-8 3025作為第二層,使用能量為350mJ/cm2的紫外光固化,洗去不需要的結果之後,用異丙醇清洗整個矽片,同時在矽膠PDMS反向注模之前保持清潔。在確保沒有多餘氣泡產生的情況下,PDMS在65°C 的加熱24小時,即可取下作為微流體的主要部分。經過氧氣的等離子處理表面70秒後,可與玻璃粘合成為微流體晶片。


在壓縮區中,所有細胞都會在流體壓力的情況下發生形變,其通過速度可以有高速照相機捕捉。當細胞進入舒張區時,較容易變形的細胞,比如癌細胞,更容易恢復其原有的形狀,當進入下一個壓縮區時,二次形變發生的程度都會有第一次形變有所不同,表現為在微流體通道中,通道壁與細胞表面的切應力發生非線性的變化,因而改變通過的速度。這一速度變化可以作為標示生物機械特性的一組變量。如果進入微流體通道的是正常細胞,通常正常上皮細胞有更結實的細胞骨架結構,更不容易發生形變,而在微流體壓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之後,在舒張區不容易恢復其原有形態,所以可以更快地通過第二次壓縮變形,從而顯示出與癌細胞不一樣的速度分布。根據這種速度分布,我們可以總結出單個細胞的速度特性,而這種速度特性間接地表現出細胞結構的強度和楊氏模量等參數,從而間接的識別癌細胞與正常細胞。


圖2:實驗裝置示意圖(X.Ren,et al., ACS Sensors,2017, 2 (2), 290-299)。


       除此之外,對於寬度超過細胞大小的舒張區可以給細胞完全恢復原有形態的機會,我們還可以設計出相對於這種「完全舒張區」的「部分舒張區」微流體通道。現有設計中30微米以上的舒張區可以改為9-12微米的部分舒張區。當細胞在舒張區試圖恢復原有形態的時候,部分舒張區只允許細胞恢復到9-12微米的柱狀,這種形態下,不同種類的細胞會表現出與完全舒張區不同的速度分布特性。對於我們使用機器學習方法的項目,產生這種更獨特的速度分布數據只會更有利於最終的結果分析。尤其是針對臨床樣品的癌細胞研究,當檢測某種特定的抗癌藥物的藥效時,儘可能精確的區分產生藥效的和為產生藥效,或者本身已經產生抵抗藥物的現象下的癌細胞就尤為重要。採用這種多級的微流體晶片能獲取儘可能多的細胞生物機械特性數據。


圖3:(a)微流體通道示意圖;(b)採集到的細胞速度。


Kernel模型的機器學習方法可以實現針對高維變量的大數據分析。主要採用三種方法:Ridge,NGK,和Lasso。其中Ridge和Lasso都是基於線性模型,而NGK突出非線性變量在模型中的權重。採集到的細胞生物機械特性由大量的速度變量組成,同時不同運算下的速度變量又可以產生大量的高維變量。傳統的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在處理這樣大量的數據結果時不容易捕捉到有效變量和有效的變量內在關係,所以使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用於快速,有效地識別不同類型的細胞。


選取變量是第一步,比如間接描述生物機械特性的速度變量,在一個微流體通道中可以定義12個速度變量v1, v2, … , v12。進一步可以定義速度變化率,比如αm,n=(vm-vn)/vn, (m=1,2,…,12; n=1,2,…,12),這樣就可以再產生66個變量。


首先,將所有高維變量數據分為10組,以便於交叉運算。首先考慮對每種細胞類型t,t=1,…,T,做n次測量,得到p個變量的數據組(y,Xt), 其中 Xt=[x1t,x2t,…,xpt],定義xjt=[xj1t,xj2t,…,xjnt]T是一個第j組的n×1的向量,有j=1,…,p.對於Ridge和Lasso,根據變量產生線性模型:


其中H是函數,而且有:


Ridge和Lasso分別採用L2絕對值||β||2和L1絕對值||β||,其中β=(β0,β1,…, βp)T。Ridge的目標函數是得到下面這個方程的最小值:


而Lasso的目標是得到下面這個方程的最小值:


NGK與這兩種不同,NGK除了尋找高維變量的線性關係外,還加入非線性模型kernel函數,包含非顯著的隱藏變量,此模型表述為:


其中f(Xt)是未知函數,K是kernel矩陣對應的希爾伯特空間,而α是未知常數。這樣kernel模型可以表達為一個非線性方程:


其中g是未知的高斯形態函數,Dj是第(k,l)個輸入的dklj=-(xjk-xjl)2組成的矩陣。這時選用變量ξ=(ξ0,ξ1,…, ξp),NGK的目標函數則是:


  每次使用10組數據中的9組作為機器學習的訓練組,用剩餘的1組作為檢驗組,通過反覆選組10次,可以獲得預測值。包括最大值,最小值,Q25,Q50(中值),Q75,和平均值。


圖4:細胞系的Kernel機器學習預測結果。


  僅使用16組微流體通道中細胞的速度變量作為目標的高維變量組,使用三種機器學習方法識別出的不同類型的細胞,TNBC乳腺癌細胞MDA-MB-231與普通上皮細胞MCF-10A的識別率為81-84%,其中NGK和Lasso方法比Ridge方法的結果更顯著。同樣對於TNBC的HCC-1806與普通細胞對比結果為82-85%;而ER+/PR+/Her2-的乳腺癌細胞MCF-7與普通細胞對比結果為80-84%。所以基於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生物機械特性,機器學習方法就可以達到80%以上的識別率。


圖5:病人乳腺癌組織的Kernel機器學習預測結果。


  同樣的方法應用於乳腺癌病人的活檢樣品上,由於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存在的情況,機器學習預測結果比細胞系較低,但仍能給活檢樣品提供轉移性和浸潤性提供數據支持。


文章信息:Xiang Ren, Parham Ghassemi, Yasmine M.Kanaan, Tammey Naab, Robert L. Copeland, Robert L. Dewitty, Inyoung Kim,Jeannine S. Strobl, and Masoud Agah. "Kernel-basedmicrofluidic constriction assay for tumor sample identification." ACS sensors, vol. 3, no. 8 (2018):1510-1521.

 

這篇2018年的文章延續了作者2017年發表在ACS Sensors上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3D列印未來可用於醫學測試的微流體通道
    增材製造技術的比較優勢包括自主製造和可攜式製造的潛力,快速原型製作以及結合自由形式3D結構的能力。 目前已經有幾種3D列印方法用於製造微流體設備。1、立體光刻術Stereolithography (SL) 是一種經過廣泛研究的方法,它使用光固化樹脂來創建輪廓分明的微通道,這些通道的特徵尺寸小於100μm,並具有用於流體處理的一系列成分。
  • 大連理工大學發現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增殖機制
    原標題:發現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增殖機制 記者日前從大連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伍會健課題組發現了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機理,從而為治療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相關成果發表於《科學報告》等雜誌。 據了解,與乳腺癌相關的死亡多數是由乳腺癌細胞侵襲、轉移造成的。
  • 【流體】| 醫療黑科技之微流體晶片
    除了他們,醫療晶片領域的很多實驗室也在開發新工具,以用於準備和分析血液和其它流體樣本,診斷遺傳異常,如癌細胞攜帶的突變。一般來說,這類分析工具都不需要在潔淨室內開發,但微流體晶片需要液體穿過非常狹窄的通道。這種通道狹窄得即便是一粒塵埃,都有可能令其堵塞。因此,開發這類工具需要在潔淨室內進行。
  • Science 子刊:可在曲面上製造微流體裝置的自支撐彈性體3D列印技術
    多材料噴射(MJM)3D列印技術通過對可紫外聚合的墨水件製造微流體設備,並具有列印多材料的能力。但由於這些3D列印技術在進行微流體通道製造時可能會存在未固化的殘留樹脂或臨時用於形成中空結構的犧牲性支撐材料,因此將微流體通道直接集成製造在三維曲面結構或電子傳感元件基板中頗具挑戰性。此外,這些3D列印技術有去除殘留材料和支撐結構的需求,因此難以會影響到微流體設備製造的自動化程度。
  • 美國研發微流體通道防化玻璃塗料
    美國科學家**近開發出一種可將玻璃塗料塗覆在微流體設備通道上的簡易方法,使產品更具防化性能。   David Weitz與來自英國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的同事合作,使用溶膠-凝膠法發明了一種可塗覆在聚矽氧烷(PDMS)微流體上的玻璃塗料。聚矽氧烷是一種矽膠製品,很適合滲透到運用「軟刻蝕」技術的微流體設備內。
  • 微流體裝置有望快速檢測血液中的癌細胞
    來自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以及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的一隊科學家,剛剛展示了一種新穎、實惠的微流體裝置,能夠快速檢測血液樣本中漂浮的癌細胞。目前研究團隊正在嘗試不同的方法,以提升癌症血檢的準確性。通訊作者 Ian Papautsky 解釋到:「在一支典型的 7.5 毫升血液試管中,可能含有 35~40 億個血細胞、以及 10 個左右的癌細胞,這無異於大海撈針」。好消息是,新開發的診斷設備,能夠藉助微流體技術,將癌細胞與任何給定血液樣本中的其它細胞分離。
  • 我國科學家利用石墨烯對介質折射率「光測」癌細胞
    這一成果可以使癌細胞在形成之初即被精確「光測」出來,精度可達數千分之一。這一成果的應用或將為癌症預防提供一條新途徑。  石墨烯是一種呈蜂巢狀排列的單層碳原子結構,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具有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能。在全內反射這種特殊的結構下,對於介質折射率異常靈敏是石墨烯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
  • 電磁場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研究者指出,低強度的電磁場能夠通過抑制癌細胞遷移擴展物的形成來阻礙特殊乳腺癌細胞的運動,目前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細胞進行了相關研究,並未進行動物或人體臨床試驗。研究者發現,癌細胞似乎能夠感知電磁場的存在,也能夠感覺到磁場的方向;為了研究這些效應,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名為赫姆霍爾茲線圈(Helmholz coil )的特殊儀器,其能給不同類型的乳腺癌細胞應用均一的電磁場,此外研究者還對該設備進行了改造,使他們能在顯微鏡下觀察癌細胞的同時連續追蹤乳腺癌細胞遷移的軌跡,這種設備能夠重現並模擬在可控環境下機體所發生的事件,研究者的目的觀察是否以及這些細胞會對電磁場產生反應
  • 為了防止乳腺癌細胞擴散,科學家把它轉化成了脂肪細胞
    研究人員將人類乳腺癌細胞注入老鼠中,並用一種叫作羅格列酮的糖尿病藥物和一種名為曲美替尼的抗癌藥物來治療它們。 多虧了這些藥物,當癌細胞使用上述提到的過渡途徑之一時,它們並沒有不斷擴散,而是轉成了脂肪細胞——這個過程稱為成脂分化。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新研究「時間機器」,可用於治療胰腺癌!
    dT-MOC是一個微流控平臺,鼠源基因工程胰腺癌細胞的導管被嵌入膠原蛋白基質中,所使用的癌細胞帶有以下三種突變中的兩種KRAS,CDKN2A和TP53,是人類PDAC的關鍵基因突變。研究人員通過共同培養這些癌細胞來模仿腫瘤內異質性,使用dT-MOC模型,研究了異質入侵特徵和對轉化生長因子β1的響應,提出了異種癌細胞群之間相互作用引起的EMT和局部侵襲的機制。
  • PNAS:缺氧誘導因子介導乳腺癌細胞RhoA-ROCK1表達
    表示:我們現在知道,當乳腺癌細胞暴露在低氧條件下時,這些蛋白生成急劇增加。為了要移動,癌細胞必須改變其內部結構,Semenza說,然後,細胞形成尾足以及細胞的「手」出現,使細胞「抓住」外表面,進行移動。蛋白RhoA和ROCK1已知是這些結構形成的核心。此外,編碼RhoA和ROCK1的基因以高水平在轉移性乳腺癌細胞中被打開。在一些情況下,這些蛋白水平的增加可以追溯到控制蛋白質的基因發生了錯誤。
  • 微流體技術,碰撞布雷斯悖論,一個微流體的新時代?
    從上世紀90年代,微流體技術開始成形,到今天在生物學、化學和生物醫學領域裡無所不在的應用,這種將液體通過刻在矽片上的微小迷宮通道,然後在微觀尺度上混合、反應和分離它們的技術,讓世界產生了很多變革,以前需要整個實驗臺的技術,現在可以用微流體晶片在微觀尺度上完成。
  • Cell子刊:乳腺癌細胞能被轉化為脂肪細胞?
    他進一步解釋說,「從長期的培養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由癌細胞轉化而來的脂肪細胞,不會恢復到乳腺癌細胞。」研究結果發表在Cancer Cell雜誌上。 EMT與癌症 癌細胞可以利用EMT(胚胎發生過程中通常與器官發育相關的過程)從原發性腫瘤轉移到繼發轉移。
  • 微流體微流體概述、優勢、應用、下一步發展
    微流體儘管具有壓倒性優勢,但尚未廣泛使用,原因主要是該技術商業化中所面臨的挑戰。 微流體系統可使用光刻技術來實現。聚二甲矽氧烷(PDMS)等聚合物已經替代矽和玻璃,廣泛應用在微流體器件的光刻製造中。PDMS是一個透明彈性聚合物,可透過氧氣和二氧化碳,因此在放置細胞方面非常有用。一旦製成了一個模具,可用該模具製造出幾個微型器件,用於研究和診斷。
  • 科學家已證明可利用染料來照亮狗的乳腺癌細胞 或對人類治療有好處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在治療癌症的時候,手術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那些執行手術的人在切開癌細胞時,有細微的工作餘地,需要儘可能多地提取癌細胞,同時讓健康組織保持完整。科學家已經研究了口服藥丸如何將這種類型的螢光染料輸送到乳腺組織中的腫瘤,然後在紅外光下點亮癌細胞,以及可以塗抹的酶,以達到類似的效果。賓夕法尼亞大學團隊正在研究的技術是一種FDA批准的對比劑,稱為靛青綠(ICG),之前的研究表明,這種對比劑可以讓癌症組織在近紅外光下與健康組織區分開來。
  • 十字花科蔬菜中含有的蘿蔔硫素可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
    原標題:十字花科蔬菜可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種化合物可以減緩乳腺癌細胞生長,對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為明顯。   這種名為蘿蔔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種抗氧化劑,先前也有研究顯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 Nat Commun:科學家發現特殊的腫瘤抑制子或是乳腺癌細胞的致命弱點
    腫瘤抑制子常常能夠扮演「車閘」的角色,其能阻斷癌細胞失控生長,而癌基因則是癌症發生的加速器。癌症研究人員此前或許並不知道,乳腺間質中早期的PTEN聚焦事件(early PTEN-focused events)能夠誘髮乳腺組織發生惡變;在人類乳腺癌中,腫瘤抑制子PTEN的表達和細胞生長促進活性蛋白激酶B(AKT)之間存在負相關性,換句話說,當PTEN水平減少時,AKT的表達就會明顯增加,然而,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其中所涉及的具體分子機制。
  • Cancer Res:乳腺癌細胞或會改變身份變得更具侵襲性和轉移性
    2018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特殊蛋白質,其能決定乳腺癌細胞的身份及侵襲特性,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治療方法和診斷策略來靶向作用乳腺癌的侵襲性和轉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