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發現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增殖機制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發現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增殖機制

記者日前從大連理工大學獲悉,該校伍會健課題組發現了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機理,從而為治療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相關成果發表於《科學報告》等雜誌。

據了解,與乳腺癌相關的死亡多數是由乳腺癌細胞侵襲、轉移造成的。上皮間質轉化是癌症轉移起始階段最關鍵的進程,而SNAI1蛋白是上皮間質轉化關鍵誘導因子。伍會健課題組發現,細胞命運決定因子DACH1蛋白能與SNAI1結合,抑制SNAI1活性,進而抑制SNAI1誘導的上皮間質轉化,達到抑制乳腺癌細胞侵襲、轉移的作用。

除發現抑制乳腺癌細胞轉移機制外,該課題組還發現了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的FOXK2蛋白。雌激素受體α具有促進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存活的作用,已成為乳腺癌治療的重要靶點之一。FOXK2蛋白能與雌激素受體α結合,促進雌激素受體α降解,進而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 (劉萬生  龍海波)

相關焦點

  • Commun Biol:新發現!電磁場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
    研究者指出,低強度的電磁場能夠通過抑制癌細胞遷移擴展物的形成來阻礙特殊乳腺癌細胞的運動,目前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細胞進行了相關研究,並未進行動物或人體臨床試驗。Lance Liotta Laboratory, via Wikimedia Commons研究者Jonathan Song說道,癌細胞往往具有進行最具破壞性事件的傾向,其不僅會在局部增殖還會進行全身擴散,這就使其非常難以應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單一癌細胞進行分析,旨在理解促進癌細胞具有破壞性的分子機制。
  • 3D列印複雜「腫瘤-血管-骨」癌症轉移模型研究癌細胞轉移機制
    臨床證據表明,7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發生骨骼轉移,導致嚴重的疼痛、骨折甚至死亡。研究癌症轉移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是癌症治療的關鍵。癌症轉移的過程往往很難直接在患者體內進行研究,目前已經開發了一些體外癌症模型。
  • Cell子刊:乳腺癌細胞能被轉化為脂肪細胞?
    的乳腺癌細胞不僅分化成脂肪細胞,而且完全停止了增殖。」 他進一步解釋說,「從長期的培養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由癌細胞轉化而來的脂肪細胞,不會恢復到乳腺癌細胞。」研究結果發表在Cancer Cell雜誌上。 EMT與癌症 癌細胞可以利用EMT(胚胎發生過程中通常與器官發育相關的過程)從原發性腫瘤轉移到繼發轉移。
  • 昆明動物所揭示去泛素化酶BAP1促進乳腺癌生長和轉移的機制
    BAP1還和KLF5、HCF1等蛋白形成一個轉錄複合物,結合到下遊靶基因如p27的啟動子抑制其轉錄,從而促進細胞周期進展和細胞增殖。敲低BAP1或者KLF5表達都會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在裸鼠體內生長和肺轉移。
  • 降低激酶PKG能促進癌細胞增殖
    生物谷:喬治亞醫學院Darren Browning博士最近發現一種對細胞增殖非常重要的蛋白——蛋白激酶G(PKG)。PKG抑制健康細胞增殖、分化,但癌細胞只有降低甚至丟失這種蛋白才能進行增殖。這項發現為尋找更多的有效治療癌症的靶標提供了線索。
  • PNAS:缺氧誘導因子介導乳腺癌細胞RhoA-ROCK1表達
    2013年12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學家發現,腫瘤細胞處於低氧條件下,足以引發分子事件鏈,將乳腺癌細胞從「僵化」狀態轉化到移動和入侵狀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PNAS雜誌上,強調了缺氧誘導因子在促進乳腺癌轉移的重要性。
  • Cell Cycle:乳腺癌細胞耐藥性的分子機理
    2015年2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Norris Cotton綜合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治療ERBB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II)陽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該類乳腺癌通常會對療法產生強烈的耐藥性,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ell Cycle上,該研究為揭示新型的癌症耐藥機制提供了一定的線索
  • 科學家發現去泛素化酶ATXN3L通過穩定KLF5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
    科學家發現去泛素化酶ATXN3L通過穩定KLF5促進乳腺癌細胞增殖 2015-05-15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科學家發現肝癌細胞增殖非編碼RNA調控機制
    一般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我國科學家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兩種非編碼RNA調控肝癌細胞增殖分子作用機制。這是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得的消息。據介紹,非編碼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長鏈非編碼RNA以及環狀RNA等。
  • 應用病毒載體抑制癌細胞轉移研究綜述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先進藥物遞送綜述》(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在7月最新一期上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周東明有關基因治療中應用病毒載體抑制癌細胞轉移的研究綜述
  • Pluristem胎盤細胞療法可顯著抑制癌細胞增殖
    1月12日,以色列專注於胎盤細胞療法(placenta-based cell therapie)製品開發的生物公司Pluristem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一篇經同行評議的論文「人胎盤貼壁基質細胞與TNF-α和IFN-γ聯合誘導對三陰性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抑制作用
  • Blood:揭示癌症腦轉移新機制!抑制凝血因子可以降低腦轉移
    癌細胞會主動促進血栓的形成,這有助於它們在腦部毛細血管中停滯,然後穿透血管壁。抑制凝血因子凝血酶的藥物能夠減少這種實驗模型中腦轉移的數量。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Blood期刊上,論文標題為「Local blood coagulation drives cancer cell arrest and brain metastasis in a mouse model」。
  • 南醫大附屬蘇州醫院冀勝軍團隊:阿託伐他汀可能通過抑制神經營養因子受體抑制胰腺癌細胞的增殖浸潤 | AME作者面對面
    分享團隊:南醫大附屬蘇州醫院冀勝軍團隊所刊雜誌: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點擊查看雜誌詳情與影響因子)文章標題:阿託伐他汀可能通過抑制神經營養因子受體抑制胰腺癌細胞的增殖浸潤
  • 為了防止乳腺癌細胞擴散,科學家把它轉化成了脂肪細胞
    這個過程叫作上皮細胞-間充質細胞轉換(EMT)過程,這個過程已經為人所知,而癌症可以使用與其相反的過程即MET(間充質細胞轉換-上皮細胞轉換),在身體內傳播和轉移。 研究人員將人類乳腺癌細胞注入老鼠中,並用一種叫作羅格列酮的糖尿病藥物和一種名為曲美替尼的抗癌藥物來治療它們。
  • 任善成團隊揭示前列腺癌轉移和免疫抑制的重要機制
    因此,如何把前列腺癌這類對免疫治療無強烈反應 的「冷」腫瘤變「熱」,從而改善以 PD-1/PD-L1 抑制劑為代表的腫瘤免疫治療效果;或是通過發現新的治療靶點、採用聯合用藥而實現增強免疫治療將是未來晚期前 列腺癌治療的方向之一。另一方面,長鏈非編碼 RNA(lncRNA)已被證實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侵襲、轉移擴散和抵抗去勢而參與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
  • 【腎上腺相關研究】下調ATF3表達抑制腎上腺皮質腺癌細胞增殖及其機制研究
    Yin等[6]研究發現ATF3通過上調Fibronection-1、Twist1及Slug的轉錄抑制細胞凋亡,促進乳腺癌MCF10CA1a細胞轉移;也有研究發現ATF3過表達能促進結腸癌HT29細胞的增殖和轉移[7]。與此相反,有研究發現ATF3過表達抑制乳腺癌HCC1395細胞的侵襲和轉移,誘導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凋亡,抑制腫瘤增長[6,8]。
  • 新研究揭示轉移相關巨噬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表型和作用機制
    然而,我們對於巨噬細胞在乳腺癌骨轉移中的作用、表型及相關分子機制知之甚少。該研究首次發現了一個促骨轉移生長的巨噬細胞亞群,並明確了其來源,表型及相關作用機制。首先,研究人員在乳腺癌骨轉移患者和小鼠骨轉移模型樣本中均發現了大量巨噬細胞浸潤。在乳腺癌小鼠的轉移模型中,使用氯膦酸二鈉脂質體(liposome-clodronate,雙磷酸鹽類)或CSF1R抑制劑去除小鼠體內的所有巨噬細胞可顯著抑制骨轉移灶的生長。
  • 外泌體與腫瘤轉移、放化療失敗有關係?證據終於找到了……
    在乳腺癌發生發展過程中,外泌體會對腫瘤周圍新生血管的生成產生影響,加速腫瘤細胞的增殖,促進腫瘤的發生。 研究發現,外泌體不僅能夠加速惡性腫瘤細胞周圍正常細胞的增殖,並抑制其凋亡; 還能通過調節與免疫逃亡反應相關的受體 (如自然殺傷細胞2族成員D受體) ,抑制機體對腫瘤細胞產生免疫反應。
  • 重磅級文章聚焦癌症轉移研究新成果!
    ,同時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減緩癌細胞轉移擴散的新機制。與健康組織一樣,腫瘤會依賴於通過血液所接收到的營養物質得以生存,然而,由於癌細胞會快速增殖,腫瘤也會相應地快速生長,那麼問題就出現了,即新的血管不會同時出現,此外,新的血管也是癌細胞抵達遠端轉移器官的運輸途徑,研究人員在癌症療法研究中的目標就是抑制腫瘤中的血管發生,即新血管的形成,從而來剝奪腫瘤獲取的營養物質並減緩癌症轉移,抑制血管發生的藥物如今已經在臨床中使用了十幾年了,但其效果卻非常有限
  • Cell Rep:阻斷自噬 將癌細胞牢牢粘在原地
    2016年5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抑制細胞的自噬過程能夠有效阻斷腫瘤細胞遷移和腫瘤模型中的乳腺癌轉移。這項研究表明自噬過程在腫瘤轉移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詳細闡述了自噬促進細胞遷移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