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店面升級變敞亮,菜品價格略漲,但老規矩沒改;自力麵店還在尋找新店面
■天府早報記者劉睿實習生湯俊鋒攝影李國東
成都人喜歡把味道不錯,但環境很「破」的小餐館叫「蒼蠅館子」。成都很多有名的「蒼蠅館子」都隱藏在市井小街小巷、老舊的居民區中,如蚊蠅散落。但隨著城市的建設、改造,不少「蒼蠅館子」面臨搬遷或消失。簡單、平實、隨意、美味……那些我們曾經一起追過的蒼蠅館子,現在何在?現狀如何?天府早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1
華興煎蛋面
生意和老店持平一天食客幾百
因市政拆遷,始於1983年的老店「華興煎蛋面」在2010年國慶期間完成搬遷。
華興街6號的老店只有40平方米的店堂,最多容納12張桌子,一到中午便呈現人山人海的景象,有些食客由於坐不到桌子,寧願端著碗蹲在路邊也要品嘗完一碗鮮燙的煎蛋面。如今搬遷已快6個年頭,華興煎蛋面擴大面積,增加了桌椅,但生意卻和以前基本持平。
在麵館工作了20年的老員工鄭先生告訴記者:「搬家後,很多老員工都留在店裡工作,以前員工最多的時候就只有八九個,現在最多的時候有26個。」
當年的老店,是老闆自己的房產,後來租來擴大店面的房子,租金也很便宜,「二三千元,但現在一個月都要2萬多元,所以煎蛋面的價格肯定也有會漲一點。」鄭先生介紹,「搬遷之後,店面的環境好了許多,平時來吃早餐的顧客也特別多,一天的顧客有幾百位。」
網友點評
@小木點:老的「華興粉絲」都能一眼看出來,新店的面比以前水平有所下降。番茄少了,麵湯就不再是純粹的番茄湯了。
@哎喲喂:感覺很普通的面啊,煎蛋超級油,可能還是因為自己不是很喜歡吃麵吧。
2
雨田飯店
店面搬遷升級,老規矩沒改
始於1985年的雨田飯店,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是成都吃貨們心中排名數一數二的「蒼蠅館子」。由於市政拆遷,雨田從華興正街搬到了相隔幾百米的華興東街,4月12日開門營業。
升級版的雨田,店面敞亮了不少,WiFi全覆蓋,就餐環境好出很多。除了沿用以前老店裡的桌椅板凳,新雨田已經看不到任何「蒼蠅館子」的氣息。中午11點30分左右,雨田大堂幾乎就快坐滿了。12點30分左右,餐館門外擺放的數張桌椅也全部坐滿。
夥計們大多還是那些老面孔。店面雖然升級,不過,那些「老規矩」仍然存在:想喝豆奶要你自己去拿,開瓶器需要自己找,添加藕湯也要自己去舀……
雨田的創始人雷愛玲稱,當初「雨田」的名字是由她的「雷」姓拆開得來。後來,白德文加入了,現在由他主要負責經營店鋪。白德文告訴記者:「新店離老店很近,步行只需要幾分鐘,許多老顧客還是會來光顧新店。」白德文談起一件趣事,「有一個外地客人,十多年前來我們雨田吃過飯,後來忘記給錢就走了,去年他到成都來,還專門來到店裡給錢,讓我們很感動。」
白德文直言,搬遷對於雨田來說,還是有些影響。當初的老雨田有上下兩樓,大概200平方米。客人多時小巷子裡面都能擺放13張桌來接待,最多時整個店鋪要擺50多張桌子。「雖然新店也差不多200多平方米,但只有一個店面,37張桌子,生意較以前也稍微差了一點。」儘管如此,新雨田每天的接待人數也超過700人。「新店最大的改變就是裝修變好了很多,菜品質量也有所提高,不過老店是自己的房子,現在的店鋪租金每月3萬多元,成本確實增加了不少,所以在菜的價格上面也有所提高,像店裡的特色菜荷葉蒸肉、紅燒肉、蹄花、回鍋魚等價格都有所起伏,最高提價5元。」
網友點評
@巴適得很:還是那個味道,不擺了,店面乾淨整潔,坐在店裡用餐的感覺都舒服多了。
@小小小小鳥:一直都知道雨田,以前去老店吃過一次,感覺就是家常味,沒有那麼玄乎。新店開張也去吃了一次,還是那個家常味嘛,吃下來也不算很便宜,已經不算是「蒼蠅館子」了。
3
明婷飯店
食客太多了,只能排號進餐
最早的明婷飯店,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年的風雨歷程,飯店擴張到近千平方米,壯大為80人的大家庭。
2013年10月,為了支持政府「北改」,見證曹家巷興衰變遷的老明婷飯店歇業。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新明婷飯店重新開張,距離老店不過百米。明婷只是地址變了,人沒變、碟碗沒變、味道也沒變。」老闆張福明直言,「確實不算名副其實的蒼蠅館子了,我們也要趕上時代的潮流啊。」新明婷除了光線好,能上網,有空調,還多了兩個包廂:幸福廳和美滿廳。
新店雖然大氣不少,相較老明婷飯店近千平方米、可容納60餘桌的鋪面,還是顯得「嬌小」了許多,近300平方米的鋪面裡,僅能擺放近20張桌子。每到中午用餐高峰期,店外的人行道上也擺滿了桌椅,經常坐滿客人。由於附近居民投訴,明婷還曾因違規經營被罰款600元。在整改後,明婷採取門口排號的方式來接待客人。店員稱,「實行排號等待制度後,飯點高峰時,會有少部分人等不及走了,有點影響生意,但排號的方式會堅持。」
網友點評
@蔣毅:作為成都最出名的蒼蠅館子,從老地方搬遷到新的地方後,就餐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不過,當年成就他們家「最牛」的其實也恰好是環境上的反差。與幾年前相比,現在的明婷我更喜歡,各方面都四平八穩,丟下名頭後,專心做街坊生意,反而可能更好。
@灰羽不詳:作為一個從外地來的遊客,也是看了攻略和網上推薦來的餐館。成都有名的川菜蒼蠅館子,說到環境跟我想像的有點差距。原以為一家有名地道的餐館應該環境還算不錯,如果說五分少一分,那這一分一定輸在環境上。
4
自力麵店
還在四處尋店面如順利八月開張
自力麵店是雨田的鄰居,始於上世紀50年代,自力麵店原名叫金玉軒,1957年更名為自力麵店。1994年,王貴英接下了自力麵店,儘管店小擁擠,但每天還是有人排隊來吃。自力麵店從3月20日關門歇業後,至今仍然沒有重新開業。
昨日,記者在自力麵店門口看到,這裡已經打圍、斷水斷電,在做拆遷最後的準備工作。一位負責在這裡巡查的錦江保安李師傅告訴記者,他每天在這裡會被前來的食客詢問上百次,「自力麵店搬哪兒去了?」
王貴英的兒子韓效在麵館的外牆上貼了告示,也附上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但被一扇門給遮擋了,如果有食客詢問老闆聯繫方式,李師傅都要熱心地打開門讓他們看到告示。昨日,記者微信聯繫上韓效,他稱目前店面確實沒有重新開業,「主要是沒有合適的店面,店面的租金和轉讓費實在太高了。」韓效直言,以前的麵館很注重食材的質量,所以成本很高,「我們還是打算在老店附近尋找店面,但這地段的轉讓費最便宜的也要50多萬元。我們麵館利潤薄,確實承受不起。」
韓效說,麵館經營20多年以來,累積了很多老客戶,「我貼了微信後,老客戶都跑來加我好友,目前已經加了200多位了。」關門至今已快兩個月,韓效一有時間就四處尋找店鋪,「有幾家還在洽談中,如果順利的話,今年8月左右會重新開張,到時候我會一一通知老客戶。」
網友點評
@如果是你:自力面關門了,中午都不曉得去哪裡解決夥食了!
@白小兔:自力面價格還算實惠,但是以前那個店面好撇嘛,如果開新店裝修好了,面的價格估計就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