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度員開三輪車進小區收集共享單車該不該交停車費?

2021-01-18 西安晚報官方帳號

「我是來為大家服務的,為啥要收費?」1月15日,一位共享單車調度員說,他開著三輪機動車進曲江新區某小區收集共享單車,被門衛攔住收了3元停車費,這件事讓他覺得委屈。

2017年1月起,共享單車進駐西安,如今已過4年,共享單車不僅改變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也給市民綠色出行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頗受市民歡迎。保證共享單車有序運轉,加大利用率,離不開大量共享單車調度員及時清運的辛勞。

共享單車調度員趙軍就是其中一位,他負責曲江新區大唐芙蓉園周邊共享單車運維工作。「共享單車不能騎進小區,但總有人會把車騎進小區,長時間擱置造成共享單車資源的浪費,我們經常會去一些小區收集車。」1月15日下午4時許,趙軍開著三輪車進一家小區時遇到了新情況:門衛要收3元停車費。「我是來為大家服務的,為啥要收費?」趙軍拍視頻講述此事並發在網上,引來網友圍觀。

其他共享單車調度員有沒有這樣的遭遇?記者街頭採訪了幾名共享單車調度員,他們表示有遇到,但很少,進小區收集共享單車的情況也不多。

共享單車調度員開三輪車進小區收集共享單車,該不該交停車費?《西安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三類車輛臨時進入物業管理區域內停放,不得收取費用。即臨時停放30分鐘明確之內的車輛(僅限配置有公共停車位的小區);執行公務的軍隊、武警、公安、消防、搶險、救護、環衛等特種車輛;殘疾人車輛(僅限小區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設置的無障礙車位上停放的由殘疾人駕駛的專用機動車)。共享單車調度員的三輪機動車不屬於免費停車,被收費屬正常行為。

北京大成(西安)律師事務所陳晴律師表示,共享單車運營公司為市民提供出行服務,屬於商業運作行為,且有明確的騎行規則;小區內部場地屬於全體業主所有,小區業主沒有義務提供公共環境讓共享單車停放。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只要在管理中做到不讓單車進小區,共享單車運維人員自然不用進小區。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東峰)

相關焦點

  • 上海多個小區實行階梯停車費「停車難」仍舊難解
    李先生家住浦東新區東方城市花園二期,每天下班回家,小區停車位都一位難求,李先生為此很撓頭。「按說我們小區停車費也不低,怎麼停車這麼難。」李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地面停車實行階梯停車費,第一輛每月120,第二輛每月600,第三輛每月1500元,即便如此,小區的停車位都滿滿當當,甚至道路兩側也多了臨時停車位。
  • 臨沂的共享單車叫什麼是小綠嗎 這是咱們專屬無樁車
    摩拜單車進駐臨沂、公共自行車小綠服務已久,但其實臨沂還有新的共享單車!既不是摩拜單車也不是ofo小黃車。臨沂的共享單車叫什麼?   臨沂版新式無樁公共自行車將採用有樁和無樁公共自行車相結合的模式,並在建設有樁站點條件不完善,但使用需求較高的區域採用「概念樁」。   所謂「概念樁」,就是在小區門口等指定位置以畫線等方式確定範圍,並利用藍牙與後臺系統相連接,公共自行車將不用上架停放,可停放在畫線區域內。   這就厲害了!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荔枝新聞訊/記者 柯清雅不堵車、綠色環保、方便快捷……共享單車已日益成為人們重要的出行方式,解決了城市最後一公裡的出行難題。廣闊的市場也吸引了諸多資本入駐,經過幾輪洗牌,「共享單車市場」該如何重新布局?
  • 共享單車困局:共享單車為何成了無人認領的「殭屍車」?
    共享單車被誰撞了腰:旨在環保卻有淪為城市垃圾之嫌家住北京市大興區黃村某小區的王女士發現小區內損毀擱置的ofo共享單車越來越多。她隱約記得自己單元樓下的一輛ofo至少停了兩個月以上了,不僅影響小區美觀還有點擋道。她曾經向物業反映過,但是並沒有人清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僅在一些小區長期存放著無人清理的一些損毀的共享單車。
  • 共享單車成城市文明「折射鏡」
    天元四季城旁邊的焦家臺巷內,上百輛的共享單車停放在巷子裡,讓原本就不寬敞的巷子變的更加狹窄。這裡的居民也是怨聲載道。你看這路都走不成了,你往旁邊搞點都行。共享單車是服務了大家,但是你別擋著路啊。本來路就窄,你找個寬敞的路搞。弄得大家都走不成了。現在是在走形式,來說檢查的搞滴竄竄的,早上六七點鐘就來,你那道子你也要撿起來這些東西都不經常抓,抓一下放一下,抓一下放一下。
  • 共享單車的心臟-詳解共享單車核心原理
    共享單車的風靡,相信大家都有體驗過了,其原理功能大概一名理科生或者有著電子科技愛好的人大概都能猜出來,但是作為一名嵌入式工程師或做電子行業的一定會對裡面核心模塊感興趣,那今天我從網上搜集的一些信息(畢竟不敢自己拆...),和大家一起解開共享單車的秘密。
  • 一個APP能開所有共享單車?竟然薅了9000萬羊……
    該軟體卻莫名用不了 實際上,這是一個網絡黑客團夥!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共享單車企業報案 「全能車」APP是「碩鼠」 今年八月,上海警方接到哈羅等共享單車公司報案稱,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名叫"全能車"的APP軟體,影響了很多共享單車企業的正常服務,造成共享單車公司人民幣損失約3億元。
  • 10年前就出現的共享單車,為啥在中國火了?共享單車的前世今生
    最初引入商業公司的目的是,共享單車投放後,後續的維護成本對政府財政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完全免費的運營模式,無法支撐項目的持續運營。因此,第二代共享單車就引入了車身廣告的形式以獲取收入。車輛的使用依然偏重公益性,採取免費的形式。之後第三代和第四代共享單車開始將身份驗證和付費使用引入其商業模式之中。
  • 騎共享單車遭自動關鎖,煙臺男子一怒之下扔河裡洩憤
    大小新聞客戶端8月1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何曉波 通訊員 劉筱瀟)緩解憤怒情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辦法,海陽市方圓街道的孫某騎共享單車遭遇自動關鎖後,憤怒不已的他選擇將車扔到河裡了事。日前,孫某為自己的衝動行為買下了警方的行政拘留等處罰。
  • 共享單車使用原理的全面解讀—小強單車
    用戶通過手機APP可以查看附近的共享單車,並進行預約,然後通過地圖引導找到單車,並通過掃二維碼遠程開鎖進行騎車,其實很多用戶好奇為什麼共享單車只需要通過手機端掃一掃就可以開鎖騎走呢。  共享單車使用app開可以完成付費和行駛線路記錄,其實是通過車身鎖內集成了嵌入式晶片,GPS 模塊和 SIM 卡,隨時監控自行車在路上的具體位置,這裡就給大家解讀共享單車背後的使用原理。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地鐵站口、公交車站、居民小區門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無序投放成了城市頑疾。當時,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稱,這種現象是「先上車,後買票」。記者近日在街頭隨機走訪發現,經過一段時期治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改觀了很多,共享單車剛剛興起時組成的大型「單車堆山」不見了,但小型「堆放」現象依然存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毀損共享單車的「屍身」。
  • 農村裡該不該禁止使用三輪車、電瓶車?農民說不行,嚴重影響生活
    到了2000年時期,那便是電瓶車與電動三輪車的時代,淘汰的不僅僅是自行車和板車,就連拖拉機也完成了歷史使命而逐漸淡出農村視野。電動車與三輪車至今仍在農村非常普遍,是由於適合農民的出行和生活方方面面的需求,農民早已離不開這兩種重要的工具。而今,農村開始討論禁止三輪車電瓶車的政策,到底該不該禁止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 在經開區共享單車鎖不上怎麼回事?未必是車壞了,可能是停錯了
    在經開區鎖不上共享單車,不一定是因為車壞了,更大的可能是沒有停進共享單車停放區。「北京亦莊」公眾號表示,經開區重新施劃了共享單車停放區,用電子圍欄技術規範共享單車停放。騎車人只有規範停放後,才能順利鎖車再進行結算。
  • 廢棄的共享單車,都去哪兒了?
    根據其提供的消息顯示,該賣家位於山東,每輛單車售價為180元,並表示「量大可議價,車子九成新沒有鎖」,共享單車的品牌則為早前被滴滴託管的「小藍單車」。記者通過「閒魚」與該賣家進行了聯繫,對方表示,他手上大約有百餘輛「小藍單車」,都是通過中間人獲得。至於單車來源,中間人告訴他,基本都是從社會上收來的。
  • 共享單車企業破產:單車按噸甩賣後50元在售,用戶押金難討回
    AI財經社通過多方採訪,試圖搞清楚,你交了押金的跑路單車都去了哪裡。被供應商抵債後的二次出售從天津市中心出發,大約四十公裡開外你就可以看到武清區的界線,汽車駛過一座立交橋,路邊樹立的牌子上依稀可見「中國自行車產業基地王慶坨歡迎您」的字樣。
  • 共享單車不再到處堆積如山 但用戶亂擺亂放問題仍難改
    ,廣場乾淨整潔,單車安放在天橋下方不與人爭路。廣州共享單車「禁投」一周年,記者帶你看效果廣州叫停共享單車新車投放後,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從「求量」轉變為「求質」。在過去的一年裡,「禁投令」給這個行業、相關企業、用戶以及受共享單車影響的其他群體帶來了哪些影響?「禁投」能否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諸多問題,又會不會產生更多新的問題?共享單車的管理該如何權衡各方利弊?
  • 北京四大夜生活商圈亂收停車費 官方:車主可據理力爭
    在該停車收費牌背面,顯示該收費停車場的範圍為朝外南街至日壇北路,地面共64個車位,經營單位為北京騰躍俊傑停車管理有限公司。  經記者計算,按照剛剛出臺的停車收費新規,記者從18點09分開始計費到19點20分將車開走,應僅需要交白天滿4個計時單位(即一小時)10元的停車費,但記者卻被「一口價」收取了20元的停車費,多交了10元。
  • 電動三輪車,悠著點!(多稜鏡)
    速度過快,門檻太低,推高安全隱患  走上街頭不難發現,許多電動三輪車車主「怎麼方便怎麼開」:闖燈、逆行、隨意調頭、在人行道和機動車道橫衝直撞、在非機動車道亂停亂放……「電動三輪車機動靈活,能走街串巷,滿足了快遞及城市配送等業態的需要。」交通運輸部幹部管理學院教授張柱庭說,市民騎電動三輪車技術簡單,不用考駕駛證,即使違規了被查到,最多只能罰50元。
  • 南京多部門共治共享單車 有望運用城管數位化平臺
    這些顏色各一、用二維碼掃掃就能租用的共享單車,在成為不少市民出行利器的同時,也因為違停、毀車等不文明現象頻發,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共享單車該由誰來管,怎麼治?記者採訪中了解到,南京市交通、城管等相關部門正在尋求一套善治之法。
  • 共享單車運維師:拉數十噸消毒水給車洗澡 剪3萬把私鎖獲贊近千萬
    暮色降臨,西安雁塔區的雁南3路上,戴著口罩的人們騎著單車密集穿梭。趙軍開著堆滿小藍單車的電動三輪車來到停車區,卸車、擺放、並用消毒水給每輛車仔細消毒。明早,這裡的市民可以放心地解鎖騎行。疫情之下,公共運輸限制運行,低風險、低碳的共享單車成了人們短距離出行的首選。而在安全騎行的背後,是共享單車運維師們辛勤的付出。這場疫情,讓單車被喚醒,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讓共享單車運維師這個職業重新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