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新快報 2018-09-28
■9月27日,越秀城市廣場,一年前單車侵佔人行道的畫面沒有了,廣場乾淨整潔,單車安放在天橋下方不與人爭路。
廣州共享單車「禁投」一周年,記者帶你看效果
廣州叫停共享單車新車投放後,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從「求量」轉變為「求質」。在過去的一年裡,「禁投令」給這個行業、相關企業、用戶以及受共享單車影響的其他群體帶來了哪些影響?「禁投」能否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諸多問題,又會不會產生更多新的問題?共享單車的管理該如何權衡各方利弊?近日,新快報記者走街串巷,探訪了共享單車在廣州的現狀。
■採寫:新快報記者 代國輝 ■攝影: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禁投令」效果如何?
記者重走一年前亂擺亂放嚴重路段
2017年8月29日,廣州市交委叫停了共享單車的新車投放。
當時,共享單車的混亂擺放,給諸多行業和人群造成了不良影響,人行通道、地鐵口、城中村等等地方,行人空間被過度擠壓。共享單車的轉運無法靠用戶需求合理完成,企業運維能力跟不上,共享單車飽受詬病。
近日,新快報記者重新走訪了此前共享單車亂擺亂放嚴重的部分地點,發現亂擺亂放現象有了明顯改觀,但並未完全杜絕。
地點1 越秀城市廣場
越秀城市廣場空間充裕,一度成為共享單車優質的棲息之地。密密麻麻的共享單車擺在廣場前,儼然一道圍牆,行人通行極其不便。2017年廣州交委公布「禁投令」時,此地曾被公開「點名」。
9月27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越秀城市廣場,人行通道順暢,無共享單車侵佔。在天橋下非人行通道的地方,共享單車被排放一列,不與行人爭路。
地點2 珠村
珠村近中山大道入口處,一處樓房中的空地上,各色共享單車被丟棄在泥沙之上。此處並不是垃圾堆放點,但因共享單車廢棄成堆,變成了一個垃圾堆。這是2017年9月27日記者走訪城中村共享單車亂象時看到的場景。
時隔一年,記者重回舊地,在現場只發現了一輛共享單車仍舊躺在泥沙上,兩輛小轎車停放旁邊,沒有共享單車堆積,顯得乾淨了不少。
地點3 廣東省中醫院
省中醫院是人流聚集之地,一年前不少人騎著共享單車到此地,然後將車停放在路邊,讓本就窄小的道路空間變得更為緊張。一年前,在海珠中路靠近省中醫院的門口,共享單車圍繞大樹躺開,十分凌亂,更有共享單車「霸佔」在醫院入口救護車通行的應急車道上。此地也被廣州交委點名批評過。
9月27日,記者來到此地,以同樣的角度拍下照片。共享單車的確不如一年前的多,只有幾輛放於路邊,未給人車通行帶去麻煩。醫院入口的通道上,已無車攔路。
地點4 工業大道南海珠區創意園
2017年8月10日,工業大道南海珠區創意園旁的一商戶雷先生向新快報報料稱,他店鋪門口共享單車經常亂擺亂放,四車道變兩車道,行人通行還得繞路,更嚴重影響了他店鋪的經營。
時隔一年多,記者再次致電雷先生。他告訴記者,情況並沒有改觀。「周圍有很多工廠,還有學校,用車的人很多,沒有劃禁停區,大家還是都把車停路邊,路本來就窄。」
地點5 棠德小區北站公交站
該公交站毗鄰棠德花園等多個樓盤,每到早高峰有大量出行需求。作為接駁工具,共享單車在公交站旁時常堆積。
記者觀察到,該地點不時有共享單車被堆疊起來。用戶如需使用,還要把車從車堆上抽出來。不過,也常能看到共享單車企業運維人員將車輛進行整齊擺放。
■9月27日,廣東省中醫院附近,一年前單車繞樹躺開,現在單車不見蹤影,行人和車輛均能順利通行。
●共享單車怎麼管?
反思「禁投」利與弊
廣州的共享單車的確少了。目前在穗運營的兩家共享單車企業摩拜和ofo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家企業合計共有約60萬輛單車參與運營。這一數據和廣州共享單車的峰值數量相差大約40萬輛。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禁投令」的意義就是「提前讓市場進入下一個理性競爭的階段」。該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即使各個城市不禁投,企業泛濫且不顧成本的投放行為都終將會收斂。」
「禁投令」的實施,讓企業不得不在如何充分利用已投放入市的車輛上做文章。在穗運營的摩拜和ofo都已經清理了城中村和河湧中長期廢棄的車輛,不能用的報廢,能用的再想辦法重新運作起來。
記者注意到,目前廣州的共享單車中出現了一些組裝車。此類車輛通過拼接壞舊單車部分尚好的零部件而成,騎行體驗雖不及新車好,但能夠滿足使用需求。
「禁投令」叫停了共享單車企業無節制地向市場投放新車的行為,時間一久,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沒有新車的輸入,廣州在運營的共享單車長期處於壞舊狀態,部分單車有關安全的零部件損壞,讓用戶危險騎行。
事實上,此前已有不少市民反饋,「禁投」只是控制總量,和舊車置換是兩碼事,可以同步進行。共享單車用戶楊女士就認為:「減總量、換舊車一起實施,對市場好對用戶也好。」
共享單車發展新階段:
廣州將實施車輛配額的動態管理
9月20日,在「禁投令」實施一年後,廣州交委重新制定了行業競爭的規則。初期,共享單車市場佔有率由企業自身財力決定,接下來,將由企業運維能力來決定。
根據廣州交委規劃,廣州中心城區適宜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總量規模約為40萬至50萬輛,全市的適宜規模為60萬至80萬輛。
廣州交委將實施「動態配額」的管理方式,定期對企業運營服務質量進行考核評價,依據考評結果,實施車輛配額的動態管理,各企業所獲得的投放配額與服務質量相關聯。
廣州交委所推出的針對共享單車企業的考評分為5大項,17個小項,覆蓋了運營服務、企業管理、秩序管理、信息管理、屬地管理等多方面內容。主管部門通過考評促進企業競爭,以達到促進企業服務質量的提升。
在這一年中,越來越多的禁停區被劃設了出來,將車停在禁停區的用戶將會受到來自企業的懲罰。
廣州新的共享單車市場管理方案已經出爐,它將給行業帶來哪些具體的變化,還有待時間觀察。記者注意到,目前的考評方案由市、區、街道三級政府部門共同完成,但缺少了共享單車用戶參與。共享單車用戶林先生表示:「我違規了被罰款,罰多少,合不合理?我知道誰的車好騎,希望誰的車多一點,所以應該也有投票權。」
編輯:Qiu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