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破發之後,科創板市場化定價機制再迎標誌性節點,科創板出現首例發行價低於投價報告建議區間下限的情況。
11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投行人士處獲悉,祥生醫療與主承銷商國金證券協商確定的發行價格為50.53元/股。值得注意的是,該定價較網下投資者報價相關平均數的孰低值下調了0.0032元,低於投價報告建議定價區間下限0.04元。
該發行價對應2018年扣非前攤薄後市盈率42.52倍,扣非後攤薄後市盈率44.31倍,按照2019年預計的每股收益計算的動態市盈率為37.97倍。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網下投資者報價集中度大幅下降,總體對主承銷商出具的投價報告認可度不高,申報低價的比例顯著上升,出現相關報價平均數孰低值與最終定價均低於投價報告建議區間下限的情況,為科創板發行定價首例。
從網下投資者報價分布情況看,祥生醫療配售對象報價區間為29.90元/股-58.36元/股。剔除無效報價和高報價之後的3,642個配售對象中,集中度最高的報價為51.6元/股,位於投價報告建議定價區間20.40%分位,對應的配售對象有262個(佔比7.19%),低於51.6元/股配售對象有1,264個(佔比34.71%)。
祥生醫療投價報告建議定價區間為50.57-55.62元/股。對比網下投資者報價與投價報告建議定價區間,祥生醫療網下投資者報價總體偏低,4個平均數及中位數孰低值為50.5332元,相較投價報告建議定價區間下限低0.0368元。從定價情況看,祥生醫療最終發行定價低於公募產品、社保基金、養老金3類產品和總體的報價平均數中位數孰低值,相較投價報告建議定價區間下限低0.04元。
招股書顯示,祥生醫療主要從事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系國內較早從事超聲醫學影像技術國產化的企業。2018 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9506 萬元、扣非淨利潤9124萬元。
此次擬科創板上市,祥生醫療計劃發行股份不超過20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9.53億元,其中2.63億元用於超聲醫學影像設備產業化項目,3.9億元用於研發創新及營銷運營基地建設項目,3億元用於創新與發展儲備資金。
此前科創板公司昊海生科與久日新材相繼破發,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這是科創板市場投資逐漸回歸理性的標誌。而此次祥生醫療發行價低於投價報告建議區間下限,則被認為是市場化定價和發行機制顯效的另一重要信號。
「最初市場各方對科創板投資熱情高漲,即使發行價較高,買方也能獲益。但隨著二級市場的打新熱情下降,如果投資者在詢價時報價過高或者發行價定得還是過高,破發就會成為正常現象,這就會倒逼各方做出定價調整。」11月19日,一位深圳的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科創板遵循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其網下詢價和二級市場的漲跌幅存在「蹺蹺板」效應。這是一個市場自我調節、自我約束的機制,也是市場化發行機制的關鍵所在。隨著科創板破發的出現,將對發行人、保薦機構和承銷商產生壓力,其網下詢價有可能被詢價機構向下打壓價格,逼迫其網下詢價重心下移,這是一個市場博弈的過程。
事實上,科創板在推出之初,就肩負著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的使命,在發行上市制度的設計上市場化特徵更加鮮明。科創板新股定價更多地融入價值投資理念,意味著新股發行定價與上市交易都將更多體現「隨行就市」的特徵,目前來看,市場化機制已經取得了預期內的效果,為未來註冊制全面鋪開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