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即番茄,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含有維生素C、胡蘿蔔素、蛋白質等多種營養成分,西紅柿中有一種「番茄紅素」,是非常強的「抗氧化劑」,含量也是其他果蔬所不能比擬的。
據科學研究表明,紅番茄素還可以降低患癌和心臟病的風險,尤其在加熱之後,番茄紅素的增幅就會越大。
番茄的口味獨特,生吃熟食均可,也可以做成番茄醬、番茄汁、番茄沙司等做調味料,最近喜歡看美食視頻,發現有很多美食作者,每當擠出「番茄沙司」的時候,總愛將其說成「番茄醬」,頓時深感無奈,這明明是兩種東西呀。
再問身邊的朋友,發現10個人有8個分不清的,也難怪,如果不是經常做飯的人,搞混淆也很正常,但如果在做飯時放錯了,那味道可就不是差一星半點了,今天就給您好好講講,番茄醬和番茄沙司的區別。
在國外,「Tomato sauce」是番茄醬的直譯,中文翻譯為「番茄沙司」,就像是中國的「生抽、老抽、海鮮醬油、醬油膏」一樣,對於外國人來說都是醬油。
所以在國內,「番茄醬」和「番茄沙司」只能說相似,但實際上用途卻大不一樣。
【番茄醬】
番茄醬多為罐裝,是將新鮮的西紅柿去皮去籽,添水加工而成的,簡短節說,我們在家裡用番茄熬出的湯汁,冷卻下來後,也可以稱之為「番茄醬」。
番茄醬一般在炒菜時會用到,但它只起一個單純的「酸」味,並不能直接吃,像糖、醬油、鹽等調味料需要自行再加,調起味來比較方便。
【番茄沙司】
番茄沙司是在「番茄醬」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添加了鹽、果葡糖漿、白砂糖、香辛料、食品添加劑等成分,口味也上更加豐富。
與番茄醬不同,番茄沙司屬於「即食品」,大多都是用玻璃瓶裝或者袋裝,打開包裝就能吃,我們平常抹麵包、吃薯條時,蘸的就是「番茄沙司」。
為什麼很少有賣番茄醬的?
①儲存
在高溫環境下,番茄醬非常容易發酵,儲存條件較高,所以一旦步入夏季,在超市的貨架上,很少能看到「番茄醬」的身影了,絕大部分都是「番茄沙司」。
②生產工藝
在我國,對醬類生產的要求較高,必須符合規定的製作標準,很多小型的工廠因為衛生、工藝、包裝等原因,都難以獲得生產資質。而「番茄沙司」雖然與「番茄醬」相似,但卻不受此標準的限制,市場自然也就能擴大。
③味道
其實番茄醬的味道,在中國市場並不討喜,與醬油、醋等必備調味品不同,番茄醬除了做一些特定菜品,在普通家庭中很少用到它,消費群體少,後果自然就是「滯銷」了。
記得小時候,冬天蔬菜緊缺,各家各戶會入冬前自製番茄醬,放在玻璃瓶內儲存起來,等到冬天當菜吃。
當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會用輸液瓶做容器,瓶頸的那一部分倒出來後,還有一股封口皮條的味道。
——輕肥說——
番茄醬味道單一,適合在菜中調「酸口」。
沙司則屬於「西方化」食品,可生吃,味道也更多樣。
在日常生活中,可一定要搞清楚它們的用途,如果用錯了,可就會大大影響菜品的味道哦!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