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畢業不上班:寫稿、做up主、陪人打遊戲,拒絕當「社畜」

2020-12-05 鈦媒體APP

文丨顯微故事

世界上有開心的工作嗎?

對一批95後、00後來說,工作的邏輯很簡單:賺不賺錢不重要,開心就好。

今年夏天,有874萬大學生告別校園,和往年不同的是,他們之中有許多人沒有選擇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是宅在家裡賺錢。

或許是疫情讓他們徹底習慣了不出門。洗頭、化妝、往返通勤, 每一步都是他們通往辦公室的阻礙。他們未必真正體驗過「社畜」生活,但對成為「社畜」卻避之不及。

雖然看似與主流的「進取價值觀」格格不入,但宅家並不等於「廢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拿著並不豐裕的日結工資、足不出戶的年輕人,大多藏著更大的夢想。

最新數據報告顯示,電競主播、聲音主播、腦洞段子手、各地方言翻譯、夢話剪輯師等新興職業成為了年輕人「宅賺」的首選職業。其中,僅支付寶公布的數據,光上半年就有6500萬人次的大學生投了兼職簡歷,將近一半是 「足不出戶」宅賺的崗位。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宅賺青年」 。他們對著電腦、對著手機屏幕,喃喃自語,敲打鍵盤,但沒人知道,他們在「消極」的抵抗平凡。

他們向從小聽著 「現在不努力以後撿垃圾」的我們展現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工作也可以有easy模式,一切開心就好。

當然,開心的最終解釋權,永遠都在他們手裡。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做主播的錢只夠買奶茶,但幹得開心比錢重要

朱彬娜 97年 網際網路公司運營

宅賺崗位:聲音主播

今年的日語專業應屆生挺慘的,原本吃香的日企都減少了招人數量,赴日的旅遊公司也都停擺了,甚至我們的日語老師也因為已經無法來中國。

就業受挫後,我在找到了做聲音主播的宅賺機會。我本身也很喜歡二次元文化,在直播時會遇到不少同好,我會專門挑選一些漫畫片段來講解一些好玩的梗、或者還原裡面的場景。

有時候粉絲還會要求我教他們一些基礎日語,所以直播就這麼不溫不火的做著。

我加入了直播工會,每周按工會規定的時間上播,每周都要播3-4次。直播的底薪是500元,外加上一些粉絲打賞、禮物的分成,所以一個月下來如果播得頻繁,能賺個1000多元

不過這些錢還不足以讓我全職做主播,也就夠平時給自己買杯奶茶、改善下夥食。只能說,任何一行想要幹好,都需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我最近也面試了好幾份工作,覺得他們工作壓力都太大了。要是我去了就是個社畜,就是大廠裡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沒人在乎我的想法。

我希望自己工作是能夠開開心心的,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有自己的生活品質。像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大部分家裡也都不愁吃穿,也不指望你能掙多少錢,我不想為了錢勉強自己。

「宅賺「幫助我去認識了不同行業、不同的可能性。

我想給自己的未來探探路。

宅賺之後還是成了搬磚的社畜,但至少我能選擇我喜歡的磚

來莉璉 98年 女 某直播平臺運營

宅賺崗位:顏值主播

也許你對程式設計師的印象還停留髮際線高、急需植髮、穿著格子衫的鋼鐵直男,但其實這一行的漂亮女生其實不再少數,比如我。

我大學專業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實習時在創業公司找了個前端開發的工作。本想踏實地多學幾門語言,比如Javascript、Python,這樣未來好升職。

結果,年初疫情來了,公司沒撐下去,我實習期結束就失業了。

剛失去工作的那段時間,我感覺很焦慮。我不知道自己除了寫代碼還能做點什麼,我把我知道的招聘網站投了個遍,都杳無音訊。到後來,我都懷疑自己了,覺得自己幹啥啥不行,逼逼第一名,眼高手還低。

沒有收入,我只能天天吃泡麵,偶爾能點個十幾塊錢的外賣就算是快樂的加餐。相比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當務之急是要找個能夠賺快錢的兼職

這段時間直播相關的崗位都很火,我在支付寶上看到一個崗位招主播。我一看,那些直播平臺的主播顏值很一般,大多靠濾鏡使勁磨皮,磨得眉毛都禿了,鼻子都變成平的。但就這樣,直播間還有不少粉絲,甚至還有人打賞、刷禮物。

我覺得自己長得比他們好看多了,平時也挺能說,如果她們都能賺錢,我豈不是更要發大財了?

就這樣,我報名了。培訓的內容很簡單,大概就是學著用美顏燈打光(效果堪比粉底液)、手機要離自己一臂長(這個距離臉最好看)、遊客進直播間要熱烈歡迎(他有存在感就會記住你)、收到不同金額禮物要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快樂(給觀眾相應的反饋)……

開始直播時,直播間就我和手機面面相覷,每個進來的人都只是一段ID符號,我根本不知道來的都是誰,就跟他們聊聊天、東拉西扯的拉近距離。直播之外,我還嘗試了「遊戲陪玩」,每小時能賺14元左右。

這個工作其實本質是去揣摩解屏幕背後人的心裡,有時候對方一個表情包,一個「哦」字,我都要去想到對面可能是怎麼樣的心情,然後去做出反應。

不知不覺的,我算是積累了一些對於人性的洞察。這段經歷也沒白費,後來我去面試海外直播平臺的運營崗位,面試官問我如何看待國內外直播平臺的差異、直播平臺都有哪些花樣玩法,我侃侃而談,很順利的通過面試。

通過宅賺,讓我搞定了正式的工作,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入職第一年,我的收入在8000元左右,略高於我們班的平均水平。雖然我覺得自己還是個搬磚的社畜,但至少我能選擇一塊自己喜歡的磚。

有人說想著在家躺著賺錢的年輕人是異類。我反而覺得有我們這種想法的人一直都在,而且不是少數。網際網路平臺上五花八門的機會讓我這樣的人浮出水面了。

生活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選擇,本來就不應該有標準答案。

我愛寫字、做up主,只要能宅賺我絕不去修車

董世明 01年 男 職高汽修專業

宅賺崗位:文案編輯

我初中的時候成績不好,畢業後去了一所職高學汽修。

我對修車沒什麼興趣,純粹因為父母覺得這個專業好就業,實在不行也能自己開一家修車店。如果我的人生就是為了修車的,那也太沒有想像力了。

課餘時間我喜歡看書,我看書沒什麼選擇,無論是餘華、莫言、村上春樹、太宰治,甚至是一些網絡小說,逮到什麼就看什麼。看多了,就想自己寫點東西。我的筆名叫筆下青痕,寓意是青年有朝氣,能留下有力的痕跡。我也想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點痕跡。

於是,去年開始,我嘗試在找一些撰稿類的兼職。寫得比較多的稿子是評論類的,比如分析一下臺海局勢、中美關係等關注度比較高的時事新聞。這類稿子都有一些「博眼球」的套路多半都愛用「震驚!xxx事件,xx或成最大贏家!」這類型標題。但會因為觀點太激進而被退稿,通過比例大概就50%,每篇500字左右能換30元稿費。

寫稿賺不到太多錢,最多時一個月也就五六百元,還要看我的狀態。一般夜裡12點我就文思泉湧,最遲會寫到1點多。

除了寫稿,我還在b站做up主,針對時下熱門的綜藝節目做一些吐槽視頻。年初時我吐槽了《青春有你》,有十幾萬的播放量,給我很大鼓勵。

青春有你2最具爭議的片段

當時我就發現,視頻能帶來的影響力真的遠超圖文這也堅定了我以後打算在家做全職自媒體人的想法。

我覺得線上靈活就業一定是一個大趨勢,網際網路平臺也讓我們多了一種選擇。我有同學去工廠找兼職,原本承諾一個月賺4000元,結果到了那邊才發現條件特別差,有次給我拍了一張他在食堂吃飯的照片,便當的旁邊有一條蛇,環境非常惡劣。

最後他也沒拿到承諾的4000元錢,工廠以他沒堅持長期做為由,只給了1000多元就把他打發走了。比起來,宅賺不需要坐班,也有平臺擔保,不容易出現上當的情況,更讓我放心一些。

如果未來「宅賺」穩定,我打算用賺來的錢給自己提升學歷。

我成績不好,但我實在不願意去修車。

我想做老師,但也不願放棄成為「下一個薇婭」的機會

鄭顏紫綺 96年 研一

宅賺崗位:公眾號文案編輯

我目前是一個師範學校的心理教育專業研一學生。相比其他迷茫的年輕人,我其實一直知道自己畢業以後要做什麼——人民教師。

我父母是比較傳統的人,在他們眼裡,畢業後當老師,穩定、受人尊敬,是最正確不過的選擇。

我對父母的想法也比較認可,畢竟我的大學同學目前也都在學校做老師,他們的朋友圈裡現在清一色的都是關於學校、學生的內容。

但我又有一些「私心」,我總覺得我還可以有一些其他的愛好、或者謀生技能。大三開始,我就幫學校做公眾號編輯、給學生會自媒體工作室寫小劇本、偶爾還幫一些公眾號撰稿。

撰稿的稿費不高,大概一篇也就不到40元,內容大多是一些和電視劇相關的評論。我從上幼兒園就開始看電視劇了,可以說目前國內、國外的電視劇,大多數我都看過。

但剛開始寫稿還是很痛苦,經常被打回重寫,大改特改。我記得第一次做的時候,還要自己找圖片、排版,忙到晚上11點半,也是跟上班族一樣需要加班的。

寫了幾次以後,找到感覺了,然後我就自己開了個號,做起了公眾號運營。因為要持續不斷的輸出,熱門電視劇、熱點新聞我一個不拉的都追了。我熱愛電視劇,也熱愛分享自己的觀點,所以對我來說寫相關的稿子十分享受。一般我在學習之餘,就在電腦前敲敲打打,寫稿子、發稿子、再號召朋友們轉發。

宅在家裡寫稿就能賺錢,是比線下打工、實習更方便的方式,也省了不少通勤時間。

我的朋友去公司實習,大多需要提前1-2小時起床,然後洗頭、化妝、換衣服,一個多小時就浪費在這裡,再加上往返路上的2個小時,這期間我都能寫出一篇稿子了。相比宅賺,線下兼職的效率要低很多。

最近我還報名參加了阿里的線上直播培訓。雖然我想留在體制內有一份穩定工作,但更想為自己長遠的人生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社畜青年:因為工作,我們已經成了困獸
    該詞源自新垣結衣和松田龍平的新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社」在日語裡的意思是公司,「畜」則代表牲畜,組合在一起形容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深陷工作壓力和微薄工資的泥淖而不能自拔的都市年輕人。   我們對日本上班族生存壓力之大早有耳聞,日本曾為了緩解加班泛濫現象制定了一周內最多工作60個小時的法案。
  • 「社畜」之歌
    剛入職的底層員工,領著微薄收入,承擔著996的超負荷工作;中層員工背負業績壓力,陪客戶喝酒喝到不省人事,熬到生病住院,也不忘督促下屬趕任務;領導要求隨叫隨到,員工手機24小時開機,半夜接到上司電話,也要隨時隨地投入工作;成了家的員工,沒空照顧家庭、孩子……「社畜」近年成為網絡流行詞,指在公司順從地工作的小白領,多用於自嘲。
  • 潮玩= 社畜的自我修養
    、《社畜的愛情總是無疾而終》……你瞧,多少良心自媒體正幫我們想辦法:《社畜為什麼會有「畜」感?》、《可不可以不社畜?》《年輕人該怎麼脫離「社畜」》……甚至,熱心網友還自創了一個「東亞社畜研究社」,高呼「辦公室摸魚是一項人權」。
  • 社畜什麼意思,如何理解我是社畜,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最近大家可能會看到很多網友自稱自己是社畜青年,那麼究竟這裡的社畜青年是什麼意思,社畜代表什麼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這個詞能快速的流行起來和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有很大關係,該劇中的女主生活就是社畜的完全寫照,在底層工作,被公司壓榨,艱苦上班,和我們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的工作現狀一樣,生活壓力大,苦逼上班族,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讓這個詞快速的火起來,很多上班族感同身受,感覺都說是自己。
  • 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
    大家都是社畜,年輕人只有脫離校園,步入社會,進入職場才會發現生活的種種不易,才會明白原來自己只是一個社畜,原來自己這麼的平凡。工作久了,就會發現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當代社畜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下面就是大家的狀態。快來印證一下是不是這樣的。
  • 作為一個社畜青年,你還能做什麼?
    像往常一樣來到公司後,看到微博的熱搜排名第一,就是『重慶公交車墜江原因』,看完曝光的公交車黑匣子視頻整個人感覺很喪一場只因坐過站的區區小事,卻演變為釀成15條人命的慘案,實際上這種人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幹的也都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大事
  • 帶薪摸魚,當代社畜的續命良藥丨社畜碎碎念
    鬧鐘響起,又是不想上班的一天。/圖蟲創意社畜太難了。無論前天晚上,你是熬夜看劇還是失戀失眠,第二天一早,你都得睜開惺忪的睡眼擠地鐵、準時打卡上班。困了想睡覺怎麼辦?自覺喝杯咖啡提神吧。對社畜而言,工作日的早午晚餐都只是一種「進食行為」。不需要儀式感與美味,只需要快速、方便、便宜,外賣便成為他們的最佳拍檔。咖啡、耳機、外賣,曾是社畜必備三件套。但隨著社畜的耐受性增強,需要的「續命藥」種類也越來越多了。
  • 「職場社畜」的確無處不在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每天都打滿雞血上班,且熱衷於幫上司領導背鍋的好同事,請不要吝嗇你「憐憫」的眼神,畢竟「身為社畜,他很抱歉」。當代職場社畜,大多指工作中極度順從,坦然接受公司的無情壓榨,他們寧願唯唯諾諾,也不願重拳出擊。
  • 社畜,真.社畜!這部成人動畫不一般!
    我們這些聲控狗又有得舔了!一間大企的職工:獅子前輩、蜥蜴、大嘴鳥,三人用不同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現實中的社畜生活。巨嘴鳥▲巨嘴鳥CV下野紘最不像社畜的社畜。除三位社畜外,下面這些人物也是本劇不錯的看點。潑辣、霸道的某JK,獅子前輩的獨生女。
  • RELIFE:社畜,給你一個機會重回17歲,你願意嗎?
    帶來16年的動畫《RELIFE》導語:身為社畜的你,經過社會的毒打,是否有不甘,和後悔?抑或是乾脆放棄,選擇在家做NEET?如果有個人跟你說: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重回17歲,你願意嗎?男主海崎新太研究生畢業後,在公司上班三個月就以做事方式不同辭了職,變成了失業青年。在朋友面前,他裝作自己依舊在公司上班的樣子。老家的父母要斷他的生活費,理由是:27歲還要父母接濟太不像話了。
  • 《變形記》卡夫卡用一隻甲殼蟲,寫盡了「社畜」有多討厭上班
    每次走進公司我都想直接走進老闆辦公室,把那個坐在桌子上居高臨下說話的傢伙拉下來,大聲喊:「我不幹了!」「雖然設想了一百次這個場景,但總有這麼一天的,再過個五六年吧,等我存夠錢。不過眼下,我還的起床,因為火車就要開了。」這就是一個「社畜」的某一天早上。社畜,是日語會社 + 牲畜的合併簡稱,含意可理解為:可憐的公司職員,或被公司像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
  • 發燒38度堅持上班,後被確診新冠,這個社畜可憐嗎?
    平時上網,經常能看到一個詞「社畜」,而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不明白社畜是什麼意思。其實「社畜」這個詞源於日本,是日本用於形容上班族的貶義詞,通常指那些在公司很順從,被公司當成畜生一樣壓榨的員工。(圖源於 微博@動森博物館)不過,這個詞大多數時候都是用於自嘲的,經常一刷微博就能看到很多人說自己是社畜。
  • 無奈成了「社畜」怎麼辦?
    透過這些網絡流行語,我們可以發現,流行語的產出源頭多元,既有熱點社會新聞事件、明星網紅的創造,也包括普通網民大眾的參與和創作。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 社畜。該詞源於與中國有著相似文化背景的鄰國日本,用來形容被公司奴役,像牲畜一樣賣力工作的上班族,多用於自嘲。
  • 社畜時代:「我是怎麼成為社畜的?」
    在職場上有這樣幾種人:【社畜】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社禽】在公司很咋呼地工作,基本不出力但好像已經累極了的員工。可我也經常能在地鐵站、餐廳看到跟我一樣隨身帶著電腦、隨身修改方案的年輕人,他們的臉上除了著急、焦慮便沒有了其他情緒,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社畜」這個職業已經讓我們丟失了我們原有的情感,而大多數人也不得不做一個「社畜」。長期的過勞和壓力,讓90後嘗到了社會生活的艱辛,也讓他們過早地體會到了生離死別。
  • 如何做到看上去不像個社畜?
    01、歡迎來到社畜的世界「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夜」,狄蘭託馬斯的這句詩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在嗷嗷待哺的新一批社畜之中。於是有大把的人學會了一邊抱怨生活生活,一邊號稱要用實際行動對抗命運的不公。只可惜,社畜才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這種情況就像你當初不接受自己不是富二代的真相一樣,想暴富,除了踏踏實實搞事業,還能咋辦?02、職場需要舔狗嗎?對很多社畜來說,工作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累都不來自工作內容本身,而是來自溝通。
  • 「打工人」梗火了!沒有一個社畜缺少鋼鐵般的意志
    無論是在工地搬磚的工人,還是坐在辦公室「996」的白領,亦或是中層領導、創業者,都可以自稱「打工人」。 在打工人這個梗之前,這類人群通常稱呼為上班族、打工仔、社畜…… 在社交語境裡,「社畜」體現的是一種喪文化。
  • 從社畜青年到小鎮青年必看的書《從早「茫」到晚》
    從社畜青年到小鎮青年必看的書《從早「茫」到晚》這是為都市青年所作的繪本,西沃恩·加拉格爾(SiobhánGallagher)加拿大的插畫師,她日常做的事情是畫畫、旅旅遊、品品酒做白日夢,書中的主兒可能和今天的你一樣,在工作日掙紮起床
  • 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指的是什麼類型的樣屬於罵人的話嗎
    社畜是最近很火的一個網絡熱詞,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不過也有很多網友並不是很懂這個詞的意思,下面就和愛秀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社畜是什麼意思  社畜是一個貶義詞,就是形容像牲畜一樣被壓榨的上班族。
  • 社畜青年,其實你「服役」的樣子超酷的!
    點擊圖片 直接購買社畜(しゃちく)日劇《我們無法成為野獸》裡,新垣結衣扮演了一個兢兢業業卻還是處處遇挫的苦逼職場人,為廣大社畜傾情代言,社畜日常被曝光,廣大社畜都懷疑有人在偷窺自己的生活。不薄不厚,長時間在空調房加班也不覺得冷,高溫35度+擠地鐵時也不會太悶熱。貼心體恤社畜行為軌跡。除了加班日常,擠地鐵日常也常年在線。社畜日常2.
  • 從社畜到打工人,青年亞文化不喪了?
    「早安,打工人」、「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我們要悄悄打工,然後驚豔所有人」、「打工讓你少活十年,不打工你一天也活不下去」、「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不拼爹不拼媽,我們打工人只拼命」。從朋友圈到社交網站、短視頻,「打工人」成為光速走紅的網絡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