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才被人類發現,每年限制出口300隻,富人才吃得起

2020-12-08 騰訊網

由於每個國家的環境,地域,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不同,所以不同國家的人在很多生活習慣上都會不一樣,特別是在飲食方面更是表現得非常明顯,不同地區幾乎都會有自己比較獨特的食物。而在非洲也有這樣的一種食物,在我們國家很多地區都會吃牛蛙,而在非洲他們也同樣會吃一種蛙類,但是這種蛙類和牛蛙可是完全不一樣的,這種已經被非洲人當作食物近百年的蛙類就是非洲巨蛙了。

非洲巨蛙是非洲特有的蛙類品種,主要生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和大型河谷裡面,它們被人類發現才不過百餘年,算是蛙類裡擁有姓名較晚的品種了。非洲巨蛙聽名字就能知道它的體型非常龐大,成年巨蛙的體重能達到6斤左右,身長在三十釐米左右,如果把整個蛙身和蛙腿展開甚至有一米左右。正是因為它看起來肉很多的緣故,所以缺少食物的非洲人就理所當然的把它們放在了餐桌上,而非洲巨蛙的肉質也確實是非常鮮美可口的。

後來非洲巨蛙在全球都火了起來,蛙肉有韌性而不柴,就有很多人都想嘗嘗非洲巨蛙的味道,也有人想把它們當作寵物來養。於是,非洲掀起了一股捕捉非洲巨蛙的熱潮。然而正是這樣瘋狂地捕捉,導致沒過多久非洲巨蛙的數量就驟減了,很快它們就成為了珍稀動物。為了保護它們,非洲國家硬性規定了每年只能出口三百隻的非洲巨蛙。所以,現在非洲巨蛙是供不應求,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幾乎是天價般的存在,只有少部分富人才能買到了。

不管是為了尊重地球上的每一個小生命,還是為了維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人類對非洲巨蛙的捕殺都應該適可而止,不要為了追求一時的口腹之慾,就將一種生物「吃盡殺絕」。

相關焦點

  • 1906年才被人類發現,每年限制出口300隻,富人才吃得起
    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動植物都能夠被人類當做食材烹飪,特別是在中國,中國的烹飪方式更是多種多樣,隨著幾千年的沉澱,人們也在研究吃的道路上頗有造詣
  • 土豪才能吃得起的頂級食材,1906年才被發現,每年限量出口300隻
    目前人類已經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對於地球人來說沒有東西是不可以吃的,而且在這個世界上實在是有太多的東西都可以當做食材了,在我們中國就有很多人因為飲食讓很多老外都震驚不已,比如在我們國內南方的一些朋友會經常吃一些讓老外非常疑惑的東西,青蛙這種生物有的時候也會被放在餐桌上面,而且有很多地方都有吃青蛙的習慣
  • 非洲非常難得的美食,一隻重達3千克,每年限制出口約300隻!
    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可真的是美食,而且還非常難得,很難吃到,因為這種美食每年都是限制出口的,每年出口的數量就只有300隻,是非常少的,那這美食就是——非洲巨蛙。喜歡吃蛙的小夥伴們對於這蛙應該是比較感興趣的,不過這蛙可沒那麼容易得到,本來這巨蛙出口數量就比較少,而且價格還昂貴,在非洲一般也只有富豪才吃得起,普通人家抓到這種蛙一般都不會自己吃,都是賣掉。
  • 非洲難得的美味,每年限制出口300隻,知道真相後網友:千萬別來
    非洲難得的美味,每年限制出口300隻,知道真相後網友:千萬別來!非洲難得的美味,每年限制出口300隻,知道真相後網友:千萬別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這種美食,當然也是來自非洲,並且還是非洲當地一種非常難得的美味,因為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所以每年限制出口300隻,這種美味就是非洲巨蛙,聽名字就知道它們的體型比較龐大,最大的時候能夠長到一米多長,足足六七斤重,如果作為一個正常人看到這樣的劇情的話,肯定都會非常害怕,然而對於愛吃的非洲人來說,看到它們就等於看到了一鍋美味,是絕對都不能放過的。
  • 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家族,富過了15代。而這個家族能富15代的秘訣,只有30個字。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貝氏家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
  • 越南最「大」的山洞,已發現洞穴300個,每年僅400人可進去參觀
    現在世界上有著幾十億的人,每個人的思想也都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人們對於自然探索的好奇心,也正是因為好奇心,人類才發現了各種礦產、巖石、以及石油,才得以發展到如今這個現代化的世界。但在世界上卻有一個山洞,雖然已經被人們發現幾十年了,但至今都還未被完全探明其到底有多大它就是韓松洞,位於越南風牙者榜國家公園,洞內已發現的洞穴高達300多個,並且這些洞穴絕大多數區域橫截面積達到了80X80米,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單個大型天然洞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通道。
  • 還以為金槍魚是最頂級的刺身,縞鰺魚才是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
    還以為金槍魚是最頂級的刺身,縞鰺魚才是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一說起日本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刺身美食,因為日本的刺身這種食物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有名的,一般人們來日本旅遊必然少不了要吃一頓刺身大宴。
  • 貝氏家族蘇州四富之一,富了幾百年,靠得只有30個字
    所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不過三代」這些老話,都是在說財富傳承的不易。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不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賺錢容易,守財難。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家族故事,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這便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南濠四富的橫空出世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
  • 一百年來,中國人滅絕了多少種動物?
    研究人員在分析數萬種脊椎動物和哺乳類動物的數據後,發現約50%的物種滅絕,發生在近幾十年內。過去一個世紀裡,物種的滅絕速度,是人類出現前自然狀態的百倍左右。在同一時期,中國亦有大量野生動物滅絕,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
  • 醫藥製造: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8月28日,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 科技部公告2020年第38號,以下簡稱《目錄》)。根據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就調整發布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答記者問顯示,此次調整是基於《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2008版)進行的調整,主要目的是規範技術出口管理,促進科技進步和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 這菜是「花青素」之王,比肉便宜,家家吃得起,多吃強化視網膜!
    現在的好多孩子才五六歲就已經帶上眼鏡了,這讓我們做家長的很是心疼。孩子剛開始是假性近視,但時間長了不治療就成了真近視,緊接著度數就成300多度了。今天營養師大喬給大家準備了一款花青素豐富的食物,對預防近視有好處。
  • 無人機限制出口,科學有國界,教育有私心—科技戰的終端是人才戰
    總結上面的信息為:1、涉及無人機自主導航、自主控制算法層面等技術層面被限制;2、無人機前沿應用層面被限制;3、反無人機技術被限制。無人機屬於高科技範疇,其在軍事領用也有著不可限量的用途。無人機在軍事上可以:複雜戰場環境的滲透偵察、對敵方探測設備的誘騙幹擾、對戰場目標的察打一體、多無人機、無人車協同作戰、空地一體集群攻擊。
  • 澳大利亞每年300萬隻袋鼠被虐殺 幼鼠遭斬首
    出於商業目的每年約有300萬隻袋鼠被虐殺澳洲袋鼠肉產業真「醜陋」「立法保護袋鼠時,應該考慮到每隻袋鼠的感受」,類似這樣的觀點,可能不是每位讀者都能認同的。事實上,這正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動物保護觀念。一種觀念認為,保護野生動物,尤其是瀕危野生動物,主要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持物種多樣性,因而考慮的出發點往往是「某種動物」;而本文中的動物保護觀念,則是在考慮動物保護問題時,不僅討論「某種動物」,更開始考慮「每隻動物」的境遇,將動物看作與人類平等的生命體,給予足夠的尊重。在澳大利亞,袋鼠肉產業的「吹鼓手」們和一些環保人士一直在號召要將更多的袋鼠肉送進千家萬戶的廚房。
  • 無人機技術出口被列為「限制」級?
    機行業最近最重大的新聞,與國家部委有關無人機技術出口目錄相關。8月28日由商務部、科技部調整發布的《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系「徵求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業界學界和社會公眾意見」出臺的「目錄」,有關無人機的相關技術被列為「限制」級。
  • 人類之前並不了解自己長相,幾百年前才意外發現
    幾千年前,一個人類穿越這片沙漠時發現了該物質,被其獨特的形態所吸引,便帶回了家雕刻成聖甲蟲形狀在變身為人類奢侈品的同時,還被賦予了一個全新的名字——玻璃。最終一名工匠用不同的化學成分反覆實驗,製造出了一種晶瑩剔透的玻璃,從此人類的歷史開始變得不一樣。 人們開始在透明玻璃後面塗上錫和汞的混合物,突然發現居然可以反光——人類第一次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長相,於是玻璃有了另一個名字——鏡子。
  • 世界第5隻金龜被發現,為何百年巨龜重現地球?
    根據動物學家表示,這僅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五隻金色的烏龜,屬北印度箱鱉,在尼泊爾是第一例。這隻「金色烏龜」在尼泊爾被發現可以說具有極高的價值。「滅絕」物種消失百年後再出現這種被認為滅絕的物種名叫「費爾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象龜」。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早在一個世紀之前,也就是百年之久的時間,由於費爾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象龜生活在火山島地帶,所以由於火山噴發而被科學家們一度認為滅絕了,並且在百年之中,科學家們也尋找過,但是沒有發現它的足跡,而近些年來這種意外的情況發生了,費爾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象龜重現地球已經被確認。
  • 未來人類該怎麼辦?地球被神秘物質包圍,人類的發展已受限制
    回看過去,人類的發展就如同時間一樣,一直向前,從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生活環境也從原始大森林到繁華的都市。人們也從過去的只為了生存到如今的不斷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而這高質量的生活絕對是離不開人類科技的。在近幾百年的時間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了,隨著世界環境的安穩,人類科技的發展也是飛速猛進,尤其是在航天航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相信這是能讓每個地球人都為之驕傲的。自1957年10月4日,被建造於前蘇聯的,人類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飛上太空以來,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對太空環境的探索。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跡;還有233塊化石和369條動物足跡,其中包括44隻大象和107隻駱駝的腳印,這表明這個湖泊曾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水坑。包括人類在內的,大部分動物都在遷徙的途中都會在這裡取水。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了7個古人類的足跡; 還有233塊化石和369條動物足跡,其中包括44隻大象和107隻駱駝的腳印,這表明這個湖泊曾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水坑。 包括人類在內的,大部分動物都在遷徙的途中都會在這裡取水。
  • 人類壽命都達到300歲,地球還能夠容納得了嗎?
    現在我們先來設定首先和其次的條件,以現在的出生率,從明天的將來開始三百年不死計算。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統計顯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10月31日達到了70億,2016年達到了72.6億。根據2016年統計數據和現在人口總量對比,得出每年平均新增人口約1億人,平均增長速度為每年約1.3%。世界人口平均年齡目前約40歲左右,這樣如果從明天開始不死人,每人活到300歲,平均就還可以活260年。如果根據每年增加人口1.3%計算,260年一直這麼遞增,這個人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