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發明一種木質纖維素原料的生物-化學聯合預處理方法

2020-12-01 生物谷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種木質纖維素原料的生物-化學聯合預處理方法」近日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010182173.1)。

木質纖維素原料經過酶解糖化後,可得到以葡萄糖為主的六碳糖及以木糖為主的五碳糖,是食品和化工等行業的重要原料。木質纖維素原料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三大成份組成,半纖維素作為分子黏合劑結合在纖維素和木質素之間,將纖維素分子包埋在其中,形成一種天然屏障,使酶不易與纖維素分子接觸,導致木質纖維素原料中多糖的酶解緩慢。因此要實現木質纖維素原料的酶解糖化必需通過適宜的預處理技術使三種成份有效分離,同時打斷部分糖苷鍵,降低聚合度,脫除木質素,改善木質纖維素原料的天然結構,解除對酶的屏障阻礙作用,增強酶與纖維素可及度,提高纖維素酶解糖化效率。因此適宜的預處理方法是木質纖維素原料轉化利用關鍵環節之一。

目前,木質纖維素原料的預處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化方法因處理效果差、環境汙染、設備成本和運行成本高昂、操作複雜等多重原因未被推廣。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催化作用進行木質素、半纖維素、纖維素等組分的降解,提高後續纖維素、半纖維素糖化效率。這種方法反應條件溫和、不造成環境汙染、成本低等優勢,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但從國內外研究報導來看,生物法存在預處理時間較長、效率低、糖成份損失等缺點。

為克服上述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預處理工藝存在的問題,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利用生物-化學聯合預處理方法,該方法能有效提高木質纖維素原料中半纖維素轉化率、木質素脫除率和纖維素酶解糖化率以及減少發酵抑制產物。(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建明教授團隊在利用木質纖維素降解液合成生物基產品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生物工程技術領域Top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5年影響因子為
  • 天然木質纖維素中提出納米紙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組群木質纖維素精煉課題組解決了這一國際難題。    目前,國際上一般採用乙醯化、矽烷化或接枝改性等方法來改善纖維素納米紙的抗水性能,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纖維素納米紙的耐水性,但複雜的化學改性方法也會不可避免地造成纖維素納米紙機械性能的損失和製備成本的提高。
  • 《Science》:木質纖維素高效降解、利用獲進展!張濤院士點評
    為了解決木質纖維素原料利用低和能耗低等問題,比利時魯汶大學Sels課題組近日在Science發表最新研究進展,文章提供了一種木質纖維素高效的化學催化煉製工藝,通過結合催化還原分離木質纖維素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正是因為它們的結構中存在大量的氫鍵,為其中進行接枝共聚各種不同的功能基團從而賦予獨特的化學性能提供了可能。纖維素是結晶不完全的高分子材料,分子鏈分為結晶區和無定形區兩部分,其結晶度根據來源不同存在很大的差異。而對纖維素的納米化處理即提高纖維素分子的結晶區所佔的比例,使其表面暴露出大量的羥基,從而使得一些表面修飾更易進行。
  • 【生物塑料】(3)利用非食用原料技術取得巨大進展
    現在,纖維素作為紙張和纖維的主要成分,一年的用量約為3億噸。 如今,為了利用熱門候選纖維素生產生物塑料等生物材料,全球研究機構都在著手研發。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利用酸和酶分解纖維素,使其像澱粉一樣發生糖化。然而,由於分解工序和預處理的微粉碎工序費時費力,因此實用化目前還面臨著生產成本的課題。
  • 微生物製造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代替柴油是應對溫室氣體引起的氣候變化並減少粉塵排放的有效方法。然而,由於原料的不可靠供應,目前通過化學處理植物油或廢食用油例如棕櫚油或大豆油來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受到限制。 汽車尾氣是粉塵和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因此,人們正在積極努力通過轉化作為農業或伐木業副產品而產生的木質纖維素生物質來發展生物燃料,而不是消耗食用農作物的原料。木質纖維素生物質是一種經濟,可持續的原材料,可以通過微生物代謝轉化為環保的汽車燃料。
  • 利用自然生物系統實現生物質高效轉化
    重要前沿科學問題 與會專家圍繞自然生物系統資源在生物質高效轉化中的科學價值及應用前景;高效木質纖維素降解酶基因工程及酶工程的關鍵科學問題;高效微生物資源篩選、改造與利用的關鍵科學問題;模擬自然生物系統高效降解木質纖維素的仿生理論與技術途徑等四個中心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 化學方法預處理農藥廢水的現狀及研究方法進展
    也正是由於農藥廢水的特點,現階段大多採用化學方法對其進行預處理。本文分別概述了預處理農藥廢水的幾種化學方法的處理機理以及各自優缺點,並展望了農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1、引言農藥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化工行業之一,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農藥工業也屬於汙染大戶,每生產一噸的農藥產品就要排出幾噸甚至十幾噸的廢水。由此而產生的農藥廢水不容忽視 [1] 。
  • 我科學家發現纖維素降解新機制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李多川教授課題組在研究中發現了纖維素氧化降解的新機制,首次鑑定出多糖單加氧酶可以氧化降解纖維素分子結構中的碳6位,為提高纖維素利用率提供了新途徑。該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能源領域權威期刊《生物燃料的生物技術》上。
  • 又新增一專項 | 「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2020年項目申報指南徵求...
    重點研究:開發水耗能耗低、毒性副產物生成少且易於工程放大的高效預處理技術;選育高效木質纖維素降解複合酶系生產菌種,開發低成本液體深層發酵生產工藝,就地生產底物特異性強的木質纖維素轉化酶液;開發高固糖化、低用酶量新型木質纖維素糖化工藝,建立適於生物基產品發酵的低成本纖維素糖生產技術,及開發與水解糖製備匹配的生物基產品成套生產技術;集成優化木質纖維素煉製體系中的原料預處理和產酶、酶解技術,結合木質素及其高值化衍生物的聯產方案
  • 文章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水熱預處理玉米芯與餐廚垃圾的共消化性能
    引 言厭氧消化是處理城市有機廢棄物的有效方法。在此過程中,廢物中的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受微生物的影響轉化為甲烷。餐廚垃圾(FW)被認為是一種有機物含量高的廢物(如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質和粗脂肪)。FW與其他生物質廢物的共消化可作為解決其單消化中系統酸化的一種替代方法。一些有機廢物,如來自不同汙水處理廠的剩餘汙泥、動物糞便(如豬糞、牛糞和雞糞)和木質纖維素生物質(如農業、林業和綠化廢物)與FW作為共基質,通過消耗過量的脂肪酸(FAs)來改善消化系統的穩定性和性能。此外,據報導,高濃度的FAs可以促進水解,這是AD的關鍵限速步驟。
  • 成都生物所發現一種單核苷酸多態性新型檢測方法
    因此,快速、準確、廉價的SNP檢測技術的開發,對藥物研究、個體化醫療、臨床試驗和分子診斷等至關重要,而目前大多數的SNP檢測方法均需要複雜的探針標記,並依靠高成本的檢測設備。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唐卓研究員課題組,以有機化學、核酸化學及化學生物學為研究方向,一直致力於基於核酶開發核酸檢測生物傳感器的研究,最近報導了一種新型的基於DNAzyme和Gap-LCR的SNP檢測技術。
  • 科學家研製出更加綠色環保的木質3D列印原料
    作為一種有機聚合物,木質素可在自然狀態下呈現緊密交織,從而為植物起到重要的剛性支撐等作用。但當將這些資源轉化為紙張時,會在製造過程中留下大量的浪費。為此,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特地開發出了一種能夠讓有機聚合物「廢物再利用」的方法 —— 將之轉化為一種適合 3D 列印的生物糊劑的基礎成分。
  • 異質微生物群降解木質纖維素產生短鏈脂肪酸
    異質微生物群降解木質纖維素產生短鏈脂肪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8 17:21:48 瑞士伯爾尼應用科技大學(BFH)Michael H.
  • 全球首座商用纖維素乙醇廠動工建設
    中國經濟網4月13日訊(記者徐惠喜)丹麥生物技術公司諾維信生物能源市場總監Poul Ruben Andersen宣布,其合作夥伴義大利M&G集團開始動工建設一座年產4萬噸纖維素乙醇的工廠,預計2012年完工。
  • Nature Plants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所王剛剛課題組解析第一個植物漆酶的晶體結構
    近日,Nature Plant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剛剛課題組完成的題為
  • 近日,天津這所高校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研究綜述文章
    近日,天津科技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造紙系司傳領教授及戴林副教授等在化學一區頂級期刊ChemSusChem(最新影響因子7.962)上連續發表木質素及其功能材料研究綜述文章。天津科技大學均為第一作者單位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