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腫瘤免疫...

2020-11-24 騰訊網

單細胞賽道應用的序幕才剛剛拉開,由於其對生物信息進行了維度級提升,行業面臨拐點機會,也受到諸多資本的青睞,例如10×Genomics公司的市值已近90億美金。

而質譜流式技術作為備受矚目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

近日,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的宸安生物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藍鯨財經邀請到宸安生物創始人及CEO王宇翀分享其經驗。

腫瘤免疫三大挑戰藏機遇,質譜流式診斷技術受青睞

宸安生物創立於2016年,其實單細胞技術的概念在在2007年就已經出現了,但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創立宸安生物,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幾個重要的產業趨勢,促使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首先就是新藥研發的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也就意味著原有的研發生態漸漸不可持續,必須要有所改變。第二則是平臺屬性的生物製藥公司的融資總額逐年上升,2019年首次超過了腫瘤賽道。

而所有的平臺屬性的生物製藥公司都在嘗試做一件事,那就是腫瘤免疫,同時這也是現在整個醫療產業裡面未來最有結構性機會的領域。

腫瘤免疫也成了各家諸侯必爭之地,而腫瘤免疫的挑戰在於三點:異質性、微環境、相互作用。異質性讓腫瘤免疫成了一個30%的故事,很多免疫療法在10個患者中只有3個患者有效表達,剩下7個患者可能根本沒有響應,然後這7個患者裡可能有5個患者有副作用,這5個患者裡面可能2個人嚴重的副作用。

第二個微環境是說腫瘤和免疫的作用是在很複雜的微環境過程中,它是個複雜系統,那麼在這個複雜系統裡面,只看腫瘤或者只看免疫都是不夠的,要觀察大亞群各種各樣的細胞在不同的狀態下是什麼樣。

第三個則是說藥物和腫瘤直接存在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所以在評價療效時,可能很難通過單一指標去進行諮詢,它一定是一系列的指標。

因此最理想的診斷方式,在單細胞水平,同時可以看到大量的細胞群種群,而且可以在每個細胞上去進行非常多指標的分析。在商業角度上說,它還是一套完整的封閉的,符合診斷要求,足夠快,足夠便宜,足夠穩定的診斷方式。

在研究之後,王宇翀認為質譜流式技術是最有可能抓住腫瘤免疫結構化機會的方向。相較於其他單細胞技術,質譜流式速度是最快的,分析速度可以到1000赫茲,就是一秒中分析1000個單細胞的數據。

而且它在成本上也有顯著優勢,原有的單細胞技術成本在4美分/細胞,而質譜流式只是其十分之一。同時質譜流式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解決方案,不需要匹配測序儀就可以獨立完成。

2018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聯合四家美國最大的腫瘤免疫臨床試驗中心推薦採用質譜流式技術去開發腫瘤免疫的生物標誌物,也驗證了王宇翀的判斷。

臨床研發成功率提高300%,全新診斷技術敲開百億市場大門

當然光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將技術導入市場是個關鍵。這次王宇翀和他的團隊選擇的切入點是血液病分型與監控。

目前血液病的分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特別是對於初診分型而言,首先要抽八管血,跑12次流式,至少需要半天的分析時間,而且分析的時候對技術操作當中要求很高。這造成了患者、檢驗科、臨床醫生三方的痛點。

而在血液病分型上,質譜流式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不是通過螢光檢測,不存在信號重疊,可以僅抽取患者一點血, 而分析的準確性有了質的提升,分析的成本下降一個數量級,分析的速度從半天可能下降到30分鐘。

整個報告的完全是自動化完成的,可以直接解決患者、檢驗科、臨床醫生三方的痛點。「目前,我們預測血液病分型的國內市場預估在十億規模。」王宇翀表示,「這將成為我們切入市場的一把楔子,我們對其市場規模暫時沒有要求,但是它有非常強的替代效應,可以快速把我們的產品導入到市場裡去。」

但在王宇翀看來,未來宸安生物的核心壁壘仍然是腫瘤免疫療法,這一塊的市場前景也是最為可觀的,僅僅國內腫瘤免疫診斷的市場規模就超過200億元。而想要敲開百億市場的大門,依賴的是質譜流式的單細胞多參數分析能力。

2018年的nature的一篇論文顯示, 重磅藥物K藥(Keytruda)在治療黑色素瘤的臨床試驗過程中,當時患者的響應率是27%,和臨床試驗的結果基本一致。如果採取質譜流式技術去篩選患者的響應率則超過百分之八十,幾乎翻了三倍,這就是質譜流式技術對療法提升的程度。

「目前我們已經在跟很多藥企,包括一些創新療法公司合作,例如在CAR-T療法申報治療B細胞淋巴瘤時,目前響應人群只有50%,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技術準確的把這50%人群鎖定,從而在篩選後提高治療療效,大幅提升藥品臨床研發的成功率,縮短臨床研究時間。」王宇翀告訴記者。

這輪融資也是為了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組學診斷平臺布局,加速系統作為臨床診斷產品的註冊申報與商業化,並進一步開拓與臨床專家和創新藥企的研發合作。

德聯資本合伙人姜陽之則表示,質譜流式儀作為單細胞蛋白組學的強勢技術平臺,未來在腫瘤分型會產生廣泛應用,有可能像今天的「血常規」檢測一樣,形成「免疫常規」檢測,形成對各種疾病的早篩產品。現在質譜流式技術已經作為一種檢測手段在諾華等Major Pharma的細胞治療產品中獲得應用,宸安的panel產品和合源生物也進行合作,檢測方案已經進入臨床,為下一步的伴隨診斷產品開發做好準備。此外,單細胞對Neo-antigen、基因治療、個性化治療等創新治療領域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一個更大的市場在等待被挖掘。

相關焦點

  • 藍鯨專訪|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
    而質譜流式技術作為備受矚目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近日,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的宸安生物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藍鯨財經邀請到宸安生物創始人及CEO王宇翀分享其經驗。
  • .| 「宸安生物」獲825萬美元A輪融資,發力腫瘤單細胞質譜流式診斷
    據悉,這兩輪融資將用於擴大與藥企和臨床的合作,推進公司自主開發的質譜流式系統在腫瘤單細胞診斷領域的應用。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它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質譜流式:單細胞多維分析的革命性技術
    Q:通量和維度的提升有什麼意義?孫雙午博士:對生物標誌物的檢測分析能力的量變會帶來質變,所獲得的高維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系統性理解腫瘤和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驅動臨床治療範式的改變。在藥物臨床試驗過程中,質譜流式的單細胞多參數分析能力可以支持藥企對患者腫瘤細胞和免疫系統進行精細評估,從而實現分群管理,更早發現獲益患者人群的生物標誌物,幫助藥企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 36氪首發|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獲7000萬元B輪融資
    近年來,單細胞技術實現了飛速發展,也為轉化研究和新療法開發帶來革命性突破。得益於其獨特的單細胞蛋白質組的分析能力,質譜流式技術在腫瘤、自身免疫和代謝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取得大量突破;特別是在生物標誌物發現和療效評價方面,精準的患者分層和動態監控,可顯著提升創新療法的有效性,加速臨床進程。
  • 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
    盛鼎投資合伙人舒驍博士表示:「宸安生物作為專注於單細胞水平精準診斷技術開發和臨床應用的診斷創新企業,自主開發的質譜流式系統,具備對單細胞進行多參數檢測的能力,對血液系統疾病、腫瘤免疫等複雜系統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發揮關鍵作用。公司積極推進其在腫瘤單細胞診斷領域的應用,相信未來有非常大的增長動能。
  • 宸安生物完成A+輪融資 資方為BV百度風投
    資料顯示,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細胞水平精準診斷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在細胞層面探索和研究腫瘤的個體差異和動態變化,並利用這些信息支持臨床的腫瘤診斷和治療工作。精準診斷技術是精準醫療的基礎,而基礎技術的提升最有可能徹底解決臨床面臨的挑戰。
  • 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解析生物材料體內免疫應答
    該研究運用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分析了兩種生物材料(聚丙烯補片和絲素補片)在軟組織修復過程中的系統性免疫反應特徵,比較了兩組外周血免疫細胞的比例以及與免疫細胞中激活、遷移相關的功能標誌物表達情況,顯示絲素補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已經在臨床被廣泛應用,如腹部疝修復使用的補片,軟骨修復中使用的支架,肌腱重建中使用的人工韌帶等等。
  • 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獲BV百度風投A+輪投資
    宸安生物創始人兼CEO王宇翀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繼續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高通量多組學診斷平臺的技術研發和轉化應用。宸安生物是一家專注於細胞水平精準診斷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在細胞層面探索和研究腫瘤的個體差異和動態變化,並利用這些信息支持臨床的腫瘤診斷和治療工作。
  • 單細胞診斷企業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德聯資本領投
    據了解,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單細胞精準診斷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通過單細胞技術揭示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動態變化,支持臨床的伴隨診斷和精準治療。公司目前擁有質譜流式分析技術和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兩大技術平臺,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已在多家臨床機構獲得成熟應用。
  • 利用CyTOF質譜流式精確鑑定不同免疫疾病亞型間的差異
    在9月的《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誌上,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和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質譜流式技術針對兩種不同亞型(HLA-DRB1*03+LS和HLA-HLA-DRB1*03+Non-LS)患者的33個相關標記物進行了全面檢測和深入分析,從而找到了LS和Non-LS中關鍵的免疫差異。
  • 質譜流式介紹及其技術應用實例
    目前的流式細胞分析技術和質譜分析技術單獨都很難達到以上目標。  如果你有同樣的困惑,那先恭喜你,看完下面內容,從此不再糾結。  ◆◆質譜流式檔案◆◆  學名: 質譜流式  洋名:Mass Cytometry  暱稱:CyTOF  自述:相對於其他研究細胞的技術,我算是比較「young」的了,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是我爹「質譜技術」、我娘「流式技術」的大名應該如雷貫耳吧?
  • 腫瘤免疫的流式應用及多色流式技術
    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監視和抗腫瘤免疫應答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一旦逃脫機體的免疫監視,腫瘤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將進一步加快,從而促進腫瘤的增殖,侵襲和轉移。 腫瘤細胞可通過多種機制逃脫機體的免疫監測,如下調腫瘤細胞抗原,表達負性調解分子影響腫瘤微環境從而抑制腫瘤免疫應答。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臨床質譜檢測是下一個百億藍海
    1912年J.J.Thomson研製第一臺質譜儀用於辨別氖元素及其同位素,100多年內質譜的技術高度與運用領域得到不斷提升。早年質譜儀主要用於同位素測定和無機物分析,1940s後開始用於有機物分析;1960s首次出現氣相色譜和質譜的聯用(GC-MS),質譜成為有機物分析的重要方法。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質譜流式技術平臺最初由美國DVS Science開發,但這家企業於2014年被美國Fluidigm以2.1億美元收購。國內單細胞蛋白分析的代表企業為宸安生物、普羅亭,其中,宸安生物專注單細胞質譜流式診斷設備、試劑和軟體開發,普羅亭致力於以單細胞蛋白層面研究為核心的檢測服務。
  • 質譜流式細胞術告訴您
    在抗擊乳腺癌的鬥爭中,各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針對這種疾病的新治療方法,旨在更準確地靶向癌細胞並激活腫瘤相關的免疫系統。乳腺癌是一種異質性疾病。腫瘤細胞和其微環境中的健康細胞的生長分化情況決定著疾病的進展和對治療的反應。為了探究乳腺癌微環境的特徵及其與臨床數據的關聯,蘇黎世大學和IBM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44個人乳腺腫瘤和50個非腫瘤的組織樣品。
  • BD放大招 流式「全息」技術開啟免疫研究「3D」時代
    此款全球首發的流式技術是集定製機器、定製試劑、定製服務為一體的全套解決方案,是世界上首個可同時完成多達50色檢測的流式細胞儀。由以往僅對單抗原的檢測升級到對全抗原的檢測,這項全新的「全息」技術可實現對免疫系統全過程全狀態的大數據獲取和分析,全面開啟免疫大數據時代,是流式技術參與生命研究的新裡程碑。
  • 富魯達公司又一質譜流式單一來源採購公示
    儀器信息網訊 中國政府採購網在2020年3月11日發布了一則「浙江省腫瘤醫院關於質譜成像流式細胞儀項目單一來源論證公示」的信息,該項目擬定的唯一供應商是Fluidigm/富魯達(上海)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 新三板體外診斷之曠博生物:流式細胞診斷領域的領跑者
    質譜流式:與傳統流式相比,其標籤系統(金屬元素)和檢測系統(ICP質譜技術)不同,最大的特點是超高解析度,通道數量大大提升、無需計算螢光補償、沒有自發螢光(因為細胞內部不含鑭系元素離子)等等;光譜流式:光譜流式是從另一條路解決螢光補償問題,即光譜解析。不同螢光素都有其獨特的光譜特徵,通過事先學習螢光素的光譜特徵,就智能消除傳統流式的螢光滲漏影響。
  • 富魯達(Fluidigm)Q3收入公布 質譜流式產品收入有「晴」也有「雨」
    有降也有增,流式細胞、微流體消耗品有所增長富魯達CEO Chris Linthwaite表示:「第三季度總收入下降主要是在美國的質譜流式細胞儀的銷售情況,其中下降部分被質譜流式細胞儀和微流體消耗品的增長所抵消。
  • BD最新款FACSCanto流式細胞儀,引領血液腫瘤臨床檢驗新高度
    2014年12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近日召開的2014年東方檢驗醫學學術會議上,BD(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公司下屬BD生物科學業務在展臺現場發布了最新款BD FACSCanto至尊版流式細胞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