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專訪|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

2020-11-21 金融界

來源:藍鯨財經

單細胞賽道應用的序幕才剛剛拉開,由於其對生物信息進行了維度級提升,行業面臨拐點機會,也受到諸多資本的青睞,例如10×Genomics公司的市值已近90億美金。

而質譜流式技術作為備受矚目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

近日,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的宸安生物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藍鯨財經邀請到宸安生物創始人及CEO王宇翀分享其經驗。

腫瘤免疫三大挑戰藏機遇,質譜流式診斷技術受青睞

宸安生物創立於2016年,其實單細胞技術的概念在在2007年就已經出現了,但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創立宸安生物,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幾個重要的產業趨勢,促使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首先就是新藥研發的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也就意味著原有的研發生態漸漸不可持續,必須要有所改變。第二則是平臺屬性的生物製藥公司的融資總額逐年上升,2019年首次超過了腫瘤賽道。

而所有的平臺屬性的生物製藥公司都在嘗試做一件事,那就是腫瘤免疫,同時這也是現在整個醫療產業裡面未來最有結構性機會的領域。

腫瘤免疫也成了各家諸侯必爭之地,而腫瘤免疫的挑戰在於三點:異質性、微環境、相互作用。異質性讓腫瘤免疫成了一個30%的故事,很多免疫療法在10個患者中只有3個患者有效表達,剩下7個患者可能根本沒有響應,然後這7個患者裡可能有5個患者有副作用,這5個患者裡面可能2個人嚴重的副作用。

第二個微環境是說腫瘤和免疫的作用是在很複雜的微環境過程中,它是個複雜系統,那麼在這個複雜系統裡面,只看腫瘤或者只看免疫都是不夠的,要觀察大亞群各種各樣的細胞在不同的狀態下是什麼樣。

第三個則是說藥物和腫瘤直接存在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所以在評價療效時,可能很難通過單一指標去進行諮詢,它一定是一系列的指標。

因此最理想的診斷方式,在單細胞水平,同時可以看到大量的細胞群種群,而且可以在每個細胞上去進行非常多指標的分析。在商業角度上說,它還是一套完整的封閉的,符合診斷要求,足夠快,足夠便宜,足夠穩定的診斷方式。

在研究之後,王宇翀認為質譜流式技術是最有可能抓住腫瘤免疫結構化機會的方向。相較於其他單細胞技術,質譜流式速度是最快的,分析速度可以到1000赫茲,就是一秒中分析1000個單細胞的數據。

而且它在成本上也有顯著優勢,原有的單細胞技術成本在4美分/細胞,而質譜流式只是其十分之一。同時質譜流式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解決方案,不需要匹配測序儀就可以獨立完成。

2018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聯合四家美國最大的腫瘤免疫臨床試驗中心推薦採用質譜流式技術去開發腫瘤免疫的生物標誌物,也驗證了王宇翀的判斷。

臨床研發成功率提高300%,全新診斷技術敲開百億市場大門

當然光有技術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將技術導入市場是個關鍵。這次王宇翀和他的團隊選擇的切入點是血液病分型與監控。

目前血液病的分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特別是對於初診分型而言,首先要抽八管血,跑12次流式,至少需要半天的分析時間,而且分析的時候對技術操作當中要求很高。這造成了患者、檢驗科、臨床醫生三方的痛點。

而在血液病分型上,質譜流式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不是通過螢光檢測,不存在信號重疊,可以僅抽取患者一點血, 而分析的準確性有了質的提升,分析的成本下降一個數量級,分析的速度從半天可能下降到30分鐘。

整個報告的完全是自動化完成的,可以直接解決患者、檢驗科、臨床醫生三方的痛點。「目前,我們預測血液病分型的國內市場預估在十億規模。」王宇翀表示,「這將成為我們切入市場的一把楔子,我們對其市場規模暫時沒有要求,但是它有非常強的替代效應,可以快速把我們的產品導入到市場裡去。」

但在王宇翀看來,未來宸安生物的核心壁壘仍然是腫瘤免疫療法,這一塊的市場前景也是最為可觀的,僅僅國內腫瘤免疫診斷的市場規模就超過200億元。而想要敲開百億市場的大門,依賴的是質譜流式的單細胞多參數分析能力。

2018年的nature的一篇論文顯示, 重磅藥物K藥(Keytruda)在治療黑色素瘤的臨床試驗過程中,當時患者的響應率是27%,和臨床試驗的結果基本一致。如果採取質譜流式技術去篩選患者的響應率則超過百分之八十,幾乎翻了三倍,這就是質譜流式技術對療法提升的程度。

「目前我們已經在跟很多藥企,包括一些創新療法公司合作,例如在CAR-T療法申報治療B細胞淋巴瘤時,目前響應人群只有50%,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技術準確的把這50%人群鎖定,從而在篩選後提高治療療效,大幅提升藥品臨床研發的成功率,縮短臨床研究時間。」王宇翀告訴記者。

這輪融資也是為了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組學診斷平臺布局,加速系統作為臨床診斷產品的註冊申報與商業化,並進一步開拓與臨床專家和創新藥企的研發合作。

德聯資本合伙人姜陽之則表示,質譜流式儀作為單細胞蛋白組學的強勢技術平臺,未來在腫瘤分型會產生廣泛應用,有可能像今天的「血常規」檢測一樣,形成「免疫常規」檢測,形成對各種疾病的早篩產品。現在質譜流式技術已經作為一種檢測手段在諾華等Major Pharma的細胞治療產品中獲得應用,宸安的panel產品和合源生物也進行合作,檢測方案已經進入臨床,為下一步的伴隨診斷產品開發做好準備。此外,單細胞對Neo-antigen、基因治療、個性化治療等創新治療領域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一個更大的市場在等待被挖掘。

相關焦點

  • 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腫瘤免疫...
    而質譜流式技術作為備受矚目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 近日,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的宸安生物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藍鯨財經邀請到宸安生物創始人及CEO王宇翀分享其經驗。
  • 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
    對於此次融資,宸安生物創始人王宇翀博士表示:「在過去一年裡,宸安生物質譜流式的研發取得實質進展,正在與多家藥企和臨床機構共同開發行業解決方案,通過高解析度的單細胞數據和真實世界研究,提升新療法的臨床治療效果,加速創新療法研發。感謝新老投資方的支持,我們將進一步拓展現有平臺,建設未來醫藥產業的基礎設施。」
  • 單細胞診斷企業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德聯資本領投
    來源:藍鯨財經6月24日,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宸安生物」)正式宣布已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火山石投資、百度風投、ETP、無錫金投、盛鼎投資、晨興資本跟投。據了解,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專注於單細胞精準診斷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的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通過單細胞技術揭示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動態變化,支持臨床的伴隨診斷和精準治療。公司目前擁有質譜流式分析技術和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兩大技術平臺,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已在多家臨床機構獲得成熟應用。
  • 質譜流式:單細胞多維分析的革命性技術
    例如質譜流式技術可以用於腫瘤新生抗原的功能篩選,在機器學習算法預測的基礎上進行體外生物學驗證,提高治療有效率。Q:為了實現這些質變,宸安生物在技術角度做了哪些改進和創新?孫雙午博士:主要是三個方面。為了測得更細,我們改進了質譜流式的進樣系統,實現了接近100%的進樣效率,這樣才能夠對免疫系統中稀有亞群細胞進行分析。另外,宸安生物的解決方案還採用了獨特的編碼(Barcoding)技術,大幅度提高樣品檢測的通量。例如,我們從6種元素中任意挑選3種元素對樣本進行標記,則可以實現20個樣本的同時檢測。
  • .| 「宸安生物」獲825萬美元A輪融資,發力腫瘤單細胞質譜流式診斷
    據悉,這兩輪融資將用於擴大與藥企和臨床的合作,推進公司自主開發的質譜流式系統在腫瘤單細胞診斷領域的應用。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它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36氪首發|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獲7000萬元B輪融資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組學診斷平臺布局,加速系統作為臨床診斷產品的註冊申報與商業化,並進一步開拓與臨床專家和創新藥企的研發合作。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36氪曾對其有過詳細介紹,主要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獲BV百度風投A+輪投資
    宸安生物創始人兼CEO王宇翀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繼續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高通量多組學診斷平臺的技術研發和轉化應用。2019年1月,宸安生物宣布完成825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ETP、晨興資本、火山石資本;2018年3月,宸安生物獲得由火山石資本、普華資本和樹蘭醫療共同投資的Pre-A輪融資。據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王宇翀。
  • 宸安生物完成A+輪融資 資方為BV百度風投
    投資界9月5日消息,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宣布完成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BV百度風投,融資金額暫未披露。此前,2019年1月,宸安生物完成了由ETP、晨興資本領投,火山石資本跟投的825萬美元A輪融資。
  • 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解析生物材料體內免疫應答
    前言:質譜流式細胞儀(CyTOF)質譜流式細胞技術的核心融合了流式細胞技術與質譜技術。目前質譜流式細胞技術採用的儀器是CyTOF(Cytometry by  Time-Of-Flight),其原理簡單來說是利用質譜原理對單細胞進行多參數檢測的流式技術,既繼承了傳統流式細胞儀的高速分析的特點,又具有質譜檢測的高分辨能力。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國內單細胞蛋白分析的代表企業為宸安生物、普羅亭,其中,宸安生物專注單細胞質譜流式診斷設備、試劑和軟體開發,普羅亭致力於以單細胞蛋白層面研究為核心的檢測服務。無論是基因層面,還是蛋白層面,單細胞分析技術已然成熟,但囿於成本並未廣泛應用於市場上,更多的是為科研提供服務。動脈網整理了全球單細胞行業的目前發展狀況,以及單細胞技術在贏來大規模應用之前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 利用CyTOF質譜流式精確鑑定不同免疫疾病亞型間的差異
    在9月的《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誌上,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和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質譜流式技術針對兩種不同亞型(HLA-DRB1*03+LS和HLA-HLA-DRB1*03+Non-LS)患者的33個相關標記物進行了全面檢測和深入分析,從而找到了LS和Non-LS中關鍵的免疫差異。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臨床質譜檢測是下一個百億藍海
    1912年J.J.Thomson研製第一臺質譜儀用於辨別氖元素及其同位素,100多年內質譜的技術高度與運用領域得到不斷提升。早年質譜儀主要用於同位素測定和無機物分析,1940s後開始用於有機物分析;1960s首次出現氣相色譜和質譜的聯用(GC-MS),質譜成為有機物分析的重要方法。
  • 富魯達公司又一質譜流式單一來源採購公示
    據儀器信息網編輯了解,Fuildigm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質譜與流式細胞儀聯用技術專利的公司。此前在2016年時中國政府採購網就曾發布關於富魯達質譜流式細胞儀的單一來源採購公示信息,4年時間過去,浙江省腫瘤醫院發布的單一來源採購申請為「 美國Fluidigm公司研發的質譜成像流式細胞分析系統(Helios系統)具備同時檢測上百萬個單細胞上的最多135個蛋白質分子的技術,並且靈敏度低至單細胞水平。目前全球市場上沒有同類技術的產品,建議採取單一來源方式進行採購。」
  • 質譜流式介紹及其技術應用實例
    目前的流式細胞分析技術和質譜分析技術單獨都很難達到以上目標。  如果你有同樣的困惑,那先恭喜你,看完下面內容,從此不再糾結。  ◆◆質譜流式檔案◆◆  學名: 質譜流式  洋名:Mass Cytometry  暱稱:CyTOF  自述:相對於其他研究細胞的技術,我算是比較「young」的了,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是我爹「質譜技術」、我娘「流式技術」的大名應該如雷貫耳吧?
  • 臨床型流式細胞儀大盤點(2019版)
    高達三雷射十三色,支持全面的臨床項目開展,是更高效的臨床流式細胞儀;自動質控程序,全面監測儀器雷射功率、雷射延遲、各通道rCV,增益和平均螢光強度,具備更規範的臨床流式操作;創新的光電技術,具有更高的螢光靈敏度,弱表達細胞分群更明顯,可以得到更準確的流式結果。
  • 臨床質譜技術在中國
    目前國內質譜技術在臨床醫學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內許多三甲醫院與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都紛紛布局臨床質譜技術。質譜技術對於中國的臨床檢驗發展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作用?凱萊譜精準醫療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劉華芬,歷任北美應用高級經理、中國應用總監、SCIEXLabs全球總監,被認為是北美臨床質譜與中國臨床質譜迅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先驅者之一,也是SCIEX質譜背後重要的「軟軍師」。
  • 臨床質譜應用已然升溫,正開啟精準醫療新篇章
    臨床質譜是精準醫學的重要工具質譜技術已經有 100 多年的發展歷史,最早應用於分析化學,上世紀 60 年代開始進入生物醫學領域。憑藉高解析度、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分析速度快等優點,質譜技術為精準醫療提供了重要的檢測工具。
  • 新三板體外診斷之曠博生物:流式細胞診斷領域的領跑者
    2015 年市場總容量14 億元,其中臨床試劑3.95 億元,同比增長35%。2017年中國流式細胞分析市場將達到33億人民幣(4.87億美金),自然增長速度達30%左右,幾乎是中國IVD市場增長速度(15%)的2倍。2011-2020年間全球流式細胞儀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為10.3%,2020年將達到65億美元。
  • 富魯達(Fluidigm)Q3收入公布 質譜流式產品收入有「晴」也有「雨」
    有降也有增,流式細胞、微流體消耗品有所增長富魯達CEO Chris Linthwaite表示:「第三季度總收入下降主要是在美國的質譜流式細胞儀的銷售情況,其中下降部分被質譜流式細胞儀和微流體消耗品的增長所抵消。
  • 質譜大熱!臨床檢測市場增長點有哪些?
    質譜技術被稱為下一個臨床檢測的百億藍海,來自SDi的新報告指出,未來五年臨床質譜市場將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扒一扒質譜技術在新生兒遺傳代謝篩查、維生素D和微生物鑑定的市場空間以及應用前景。一、臨床質譜國外應用成熟,國內迎頭趕上質譜技術 (mass spectrometry) 是通過對化合物分子進行電離,生成不同質荷比(m/e)的離子,經加速電場的作用進入質量分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