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解析生物材料體內免疫應答

2020-11-24 儀器信息網

  前言:質譜流式細胞儀(CyTOF)

質譜流式細胞技術的核心融合了流式細胞技術與質譜技術。目前質譜流式細胞技術採用的儀器是CyTOF(Cytometry by  Time-Of-Flight),其原理簡單來說是利用質譜原理對單細胞進行多參數檢測的流式技術,既繼承了傳統流式細胞儀的高速分析的特點,又具有質譜檢測的高分辨能力。傳統流式細胞技術和質譜流式細胞技術相比,主要有兩點不同:1.標籤系統的不同,前者主要使用各種螢光基團作為抗體的標籤後者則使用各種金屬元素作為標籤;2.檢測系統的不同,前者使用雷射器和光電倍增管作為檢測手段,而後者使用ICP質譜技術作為檢測手段。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歐陽宏偉教授課題組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在線發表最新論文「Single-cell mass cytometry reveals in vivo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surgical biomaterials」。該研究運用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分析了兩種生物材料(聚丙烯補片和絲素補片)在軟組織修復過程中的系統性免疫反應特徵,比較了兩組外周血免疫細胞的比例以及與免疫細胞中激活、遷移相關的功能標誌物表達情況,顯示絲素補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已經在臨床被廣泛應用,如腹部疝修復使用的補片,軟骨修復中使用的支架,肌腱重建中使用的人工韌帶等等。然而,生物材料植入體內後會引起體內的免疫應答,嚴重的免疫反應(異物反應)會造成一系列的併發症:疼痛、感染、組織粘連等,使得治療失敗甚至需要二次手術。2016年,業界某巨頭公司大量疝修復補片產品因考慮到復發率或再次手術率高等因素被其安全團隊召回1。因此,生物材料的臨床前安全評估和臨床監測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檢測生物材料的檢測方法大多是體外實驗不能精準模擬體內複雜的環境;或是聚焦於局部免疫反應而缺乏對全身系統性免疫的評估,因此未能準確評估生物材料的安全性,不能有效預測和規避不良後果。

  單細胞質譜流式是一項通過使用金屬標記抗體,質譜檢測信號的新型流式技術,近年來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細胞分化、腫瘤檢測、藥物篩選等多個研究領域。它具有高通量、高解析度的特點:在單細胞水平上可同時分析超過40種細胞標誌物,可同時檢測上百個通道,可用來分析評估複雜細胞系統中細胞亞群和功能標誌物表達情況。因此,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可以作為深度解析生物材料體內免疫應答的「利器」。

  該研究以外科常見疝修復手術應用的聚丙烯補片和絲素補片為例,首次利用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評估了這兩種生物材料在小鼠腹部缺損模型中引起的系統免疫反應(圖1)。結果顯示:與聚丙烯補片相比,絲素補片組的外周血中巨噬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CD4+ T 細胞,以及CD8+ T 細胞比例更低,免疫細胞比例更接近於對照組;並且免疫細胞激活、遷移相關的功能性標誌物 (CD115, CD27, and CD62L)也相對低表達。同時,絲素補片組材料植入處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要顯著性低於聚丙烯補片組。此外,作者還發現絲素補片組具有較輕的組織粘連和更好的組織修復效果(圖2)。這表明系統性免疫應答特徵(免疫細胞比例和功能標誌物表達情況)可以體現生物材料在體內異物反應的程度,或可作為預測併發症發生和組織修復情況的依據。

  圖1:運用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解析材料植入體內後的系統性免疫反應

  

圖2:兩種生物材料植入後的組織粘連和組織修復情況

  該研究提出了基於單細胞質譜流式的一種高通量高解析度的生物材料體內系統性免疫應答評估策略,這可為生物材料的臨床前安全評估和臨床應用監測提供有效手段,為進一步篩選和開發免疫調控性生物材料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植入性醫療器械的快速發展促進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生物材料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生物材料的成分、磨損、代謝、降解產物等帶來的風險可以通過不斷發展的新型高通量檢測技術進行評估。

  近期浙江大學醫學院歐陽宏偉教授實驗室基於單細胞質譜流式技術,結合HLLA-seq及生物材料-基因作用圖譜策略(NGA),將從單細胞水平、整個機體水平建立起一套完善、系統的評價系統,為生物材料的臨床使用保駕護航。

  

Helios® 質譜流式細胞儀系統

Helios™ 質譜流式系統具有高效簡潔的工作流程以及廣泛的適用性,通過獨創的金屬標籤抗體技術,標記細胞表面及胞內蛋白,實現單細胞的多參數檢測,可以對單細胞進行全面的表型、信號通路及功能研究。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質譜流式:單細胞多維分析的革命性技術
    臨床對檢測技術的需求不僅是「測得更細」,更重要的是能夠同時「測得更多、測得更快」。新一代單細胞高通量多維度檢測技術中,又以質譜流式為最典型代表。動脈網聯繫了提供質譜流式完整解決方案的宸安生物,並與研發負責人孫雙午博士深入探討了為何這一技術備受矚目。量變引起質變Q:能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質譜流式技術嗎?
  • 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腫瘤免疫...
    而質譜流式技術作為備受矚目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 近日,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的宸安生物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藍鯨財經邀請到宸安生物創始人及CEO王宇翀分享其經驗。
  • 質譜流式介紹及其技術應用實例
    目前的流式細胞分析技術和質譜分析技術單獨都很難達到以上目標。  如果你有同樣的困惑,那先恭喜你,看完下面內容,從此不再糾結。  ◆◆質譜流式檔案◆◆  學名: 質譜流式  洋名:Mass Cytometry  暱稱:CyTOF  自述:相對於其他研究細胞的技術,我算是比較「young」的了,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是我爹「質譜技術」、我娘「流式技術」的大名應該如雷貫耳吧?
  • .| 「宸安生物」獲825萬美元A輪融資,發力腫瘤單細胞質譜流式診斷
    據悉,這兩輪融資將用於擴大與藥企和臨床的合作,推進公司自主開發的質譜流式系統在腫瘤單細胞診斷領域的應用。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它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質譜流式和光譜流式的原理和優缺點介紹,你認為哪個更有前途?
    流式細胞儀仍然是無與倫比的單細胞分析技術,分析數百萬甚至更多細胞上的多個螢光參數的能力,使得流式能夠幫助人類深入理解複雜的生物過程。
  • 北京大學白玉副教授最新成果: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儀實現單細胞...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北京大學白玉副教授團隊在常壓質譜免疫分析平臺工作的基礎上,設計並拓展質譜探針,利用基於狄恩流的微流控晶片實現單細胞排列,結合納升電噴霧-高分辨質譜(nanoESI-HRMS),搭建了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分析平臺。
  • ...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儀實現單細胞中蛋白質和代謝物同時分析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北京大學白玉副教授團隊在常壓質譜免疫分析平臺工作的基礎上,設計並拓展質譜探針,利用基於狄恩流的微流控晶片實現單細胞排列,結合納升電噴霧-高分辨質譜(nanoESI-HRMS),搭建了多維度有機質譜流式細胞分析平臺。
  • 藍鯨專訪|宸安生物CEO:臨床成功率提升三倍,質譜流式技術撬開百億...
    而質譜流式技術作為備受矚目的高通量單細胞技術,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已於2018年將其納入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指南,現如今,全球前十的藥企均已開始使用質譜流式進行伴隨診斷評價和創新療法開發。近日,擁有「全球唯二」的質譜流式技術平臺的宸安生物完成了7000萬元B輪融資,藍鯨財經邀請到宸安生物創始人及CEO王宇翀分享其經驗。
  • 腫瘤免疫的流式應用及多色流式技術
    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監視和抗腫瘤免疫應答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一旦逃脫機體的免疫監視,腫瘤的惡性生物學行為將進一步加快,從而促進腫瘤的增殖,侵襲和轉移。 腫瘤細胞可通過多種機制逃脫機體的免疫監測,如下調腫瘤細胞抗原,表達負性調解分子影響腫瘤微環境從而抑制腫瘤免疫應答。
  • 利用CyTOF質譜流式精確鑑定不同免疫疾病亞型間的差異
    在9月的《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誌上,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和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質譜流式技術針對兩種不同亞型(HLA-DRB1*03+LS和HLA-HLA-DRB1*03+Non-LS)患者的33個相關標記物進行了全面檢測和深入分析,從而找到了LS和Non-LS中關鍵的免疫差異。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在基因層面,單細胞測序可以獲取更精準的遺傳信息,在蛋白層面,通過分析單細胞表達的蛋白可以直接的獲取人體免疫相關的靶點,用於免疫診斷、新藥研發等。鑑於蛋白質不具有直接擴增的特性,以及蛋白質組學分析靈敏度的限制,單細胞蛋白分析的常見、有效技術是質譜分析,主要技術包括質譜流式細胞術(Mass Cytometry)、TOF-SIMS(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儀)分析等。
  • 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
    盛鼎投資合伙人舒驍博士表示:「宸安生物作為專注於單細胞水平精準診斷技術開發和臨床應用的診斷創新企業,自主開發的質譜流式系統,具備對單細胞進行多參數檢測的能力,對血液系統疾病、腫瘤免疫等複雜系統疾病的診斷及治療發揮關鍵作用。公司積極推進其在腫瘤單細胞診斷領域的應用,相信未來有非常大的增長動能。
  • 36氪首發|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獲7000萬元B輪融資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以質譜流式技術為核心的單細胞組學診斷平臺布局,加速系統作為臨床診斷產品的註冊申報與商業化,並進一步開拓與臨床專家和創新藥企的研發合作。宸安生物成立於2016年,36氪曾對其有過詳細介紹,主要專注於單細胞層面的伴隨診斷服務,目前已自主研發出國內首臺質譜流式設備。
  • 富魯達公司又一質譜流式單一來源採購公示
    據儀器信息網編輯了解,Fuildigm是全球唯一一家擁有質譜與流式細胞儀聯用技術專利的公司。此前在2016年時中國政府採購網就曾發布關於富魯達質譜流式細胞儀的單一來源採購公示信息,4年時間過去,浙江省腫瘤醫院發布的單一來源採購申請為「 美國Fluidigm公司研發的質譜成像流式細胞分析系統(Helios系統)具備同時檢測上百萬個單細胞上的最多135個蛋白質分子的技術,並且靈敏度低至單細胞水平。目前全球市場上沒有同類技術的產品,建議採取單一來源方式進行採購。」
  • Cell Metabolism|免疫代謝研究進入單細胞時代
    為了充分了解細胞代謝對免疫系統和疾病進程的調節,研究人員需要探究免疫細胞通過代謝致使最終效應是怎麼樣的一個發展軌跡。而目前廣泛開發中的各種單細胞分析技術可以幫助解決上述的問題。近日,來自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Maxim N.
  • 質譜流式細胞術告訴您
    然而,到目前為止,人們對腫瘤中存在的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類型知之甚少,以及它們如何對整個腫瘤的生長發育分化產生影響的不得而知。質譜流式細胞術揭示腫瘤細胞多樣性蘇黎世大學的Johanna Wagner與IBM研究院的Marianna Rapsomaniki共同合作,使用質譜流式細胞術檢查來自140名患者的數百萬癌症和免疫細胞,進而繪製乳腺癌中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的圖譜。
  • ACS Editors』 Choice:單細胞質譜分析
    文章介紹了基於細胞電遷移-電穿孔的單細胞質譜分析方法,該方法無需細胞高精度操控平臺,僅通過對單細胞施加一定序列的電壓,即可實現對單個酵母等具有細胞壁的細胞內代謝物的可控釋放與質譜分析。目前,科學家們開發了大量的單細胞分析方法和技術,例如螢光分析法、微流控晶片、流式細胞儀、單細胞測序等。質譜分析,因其低樣品消耗量、高靈敏度、高定量準確性等優勢,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單細胞蛋白組學、脂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中。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單細胞質譜分析方法,都需要依託於高精度操作平臺,這給單細胞分析技術的應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 【視頻回看】微流控晶片、拉曼SERS、流式細胞術、膜片鉗?「花樣...
    研究相關工作發表於PNAS,Science Signaling等國際期刊,主要科研成果在美國兩家公司獲得應用,作為主要發明人參與開發的單細胞蛋白分析技術獲國際發明專利授權,目前已應用於CAR-T腫瘤免疫治療藥品開發及臨床測試,被美國著名科普雜誌科學家(The Scientist)評選為2017年度十大醫療技術發明首位。
  • BD放大招 流式「全息」技術開啟免疫研究「3D」時代
    此款全球首發的流式技術是集定製機器、定製試劑、定製服務為一體的全套解決方案,是世界上首個可同時完成多達50色檢測的流式細胞儀。由以往僅對單抗原的檢測升級到對全抗原的檢測,這項全新的「全息」技術可實現對免疫系統全過程全狀態的大數據獲取和分析,全面開啟免疫大數據時代,是流式技術參與生命研究的新裡程碑。
  • 單細胞測序揭秘COVID-19,TotalSeqTM & scRNA-seq 「珠聯璧合」不能少
    當然,單純的scRNA-seq分析之後大部分研究人員需要接著使用流式細胞術或者質譜流式進行表面抗原分析。自CITE-seq的出現讓轉錄組分析及表面抗原分析同時分析成為可能。Yuri Kotliarov等人就曾猜測雖然個體的免疫具有差異性,Yuri Kotliarov等人就曾猜測雖然個體的免疫具有差異性,但是這可能歸因於baselineimmune variations,為了找到這些具有預測性的因素,作者使用CITE-seq技術針對接種流感疫苗及黃熱病疫苗的人群進行免疫評估,並發現了能夠提高疫苗免疫效應應答的調節通路。